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油菜什么期间用叶面肥

  • 格式:doc
  • 大小:16.89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油菜什么期间用叶面

摘要不同种类叶面肥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均可延长油菜花期和生育期,对其产量构成因子每株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其产量,综合试验结果,三得利叶面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三得利;油菜;产量;生育期

S482.8;S565.4 A 1007-5739(xx)11-0169-01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资源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在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称之为“激素”的特殊物质,虽然它的含量很少,但是却能够控制植物的发芽、生根、生长、开花和结果等发育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大量化工产品对农产品品质的污染,已普遍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但如今农资市场上名目繁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让农民不知如何选择,为鉴定不同叶面肥在油菜上的使用效果,为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特做以下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设在青海省大通县斜沟乡大业坝村青杂2号油菜示范田内。海拔2 610m,北纬37°00′,东经101°36′,年平均气温2.8℃,年降雨量509mm,年无霜期86d,年日照时数2 534h。试验地前茬为小麦。

1.2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青杂2号;供试叶面肥有:三得利(重庆宇宙生

物有限公司生产);磷酸二氢钾(甘肃磐业农业化公司兰州分公司生产);富万钾(陕西巨川富万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99植物生长微电

活能(北京先之声社会发展研究所研制)。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三得利375g/hm2(A);磷酸二氢钾1.5kg/hm2(B);富万钾375mL/hm2(C);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1 200~1 500mL/hm2(D);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试验采用小区试验,小区面积为100m2,3次重复,随机排列,周围设有保护行。

1.4试验方法

采用机械条播。播种时间为3月28日,间苗定苗后喷施1次,

现蕾期喷施1次,初花期喷施1次。

1.5田间管理

保苗株数为22.5万株/hm2,出苗后观察记载,三至四叶期人工

除草1次,防止黄条跳甲危害,浇水1次,间苗、定苗1次。

1.6调查方法

记载生育期,不同处理选植株样进行考种分析,进行测产,及时收获,对结果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收获后,各处理3次重复,各选10株,对油菜产量构成因子考种调查,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油菜的株高、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等方面均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均有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不一样,尤以三得利增产最为明显。三得利、磷酸二氢钾、富万钾、399植物生长微电活能较CK增产幅度分别为31.14%、22.85%、25.82%、4.40%(见表1)。

2.2不同种类叶面肥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喷施叶面肥后均比CK花期长5~8d,生育期也较CK长5~10d,这对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结论

通过生育期观察,各处理均能促进花期和生育期的延长,尤其三得利和富万钾效果明显。通过收获后考种测产,各处理均能提高油菜产量,较对照增产幅度为4.40%~31.14%,尤以三得利增产效果较为明显。综合试验结果,三得利叶面肥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产量较对照提高31.14%。建议在生产中推广使用三得利叶面肥。

4 __

[1] 刘金泉,王静,邹华.多效唑在油菜生产上的应用效果[J].江西植保,xx(4):187.

[2] 王大故,周永尧,张浩英,等.杂交油菜喷施“九二○”效应研究[J].作物研究,xx(3):129-130.

[3] 朱云林,诸俊,俞春涛,等.油丰宝对油菜的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xx(5):32-35.

[4] 孟志伟.多效唑在油菜上的应用技术[J].安徽农

业,1999(12):5.

[5] 魏幼璋,周晓波,MOHAMED OMAR MAALIM.稀土元素钕提高油菜产量机理初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2):91-93.

[6] 王庆仁,林葆,李继云.含硫、硒化合物在油菜中的积累及其对硫甙水平的影响[J].生态学报,1999(4):546-550.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