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有效的质量管理可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医院的声誉也可得到显著提高[1]。
手术室是医院中的重要科室,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手术室护士42人,年龄19~47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6人,护理师18人,护士15人。
1.2方法手术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将手术室质量管理分为6个质控组,分别是五常法组、压疮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教学组、消DU隔离组、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每组由1名手术室主管护师担任质控员。
五常法组的主要质控内容为负责检查手术室各区域划分是否合理、物品的摆放是否规范、各类用品的标识是否清晰、环境是否干净整洁;对各种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完备。
压疮组的主要质控内容是对压疮进行评估,检查患者手术体位是否合理,对压疮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管理质量检查组主要负责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教学组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检查各类培训计划及计划落实情况,检查三基操作考核落实情况,安排业务学习。
消DU隔离组主要负责检查无菌物品,对氧气湿化瓶及吸痰装置进行处置,管理灭菌器和医疗废物,做好职业安全防护等措施。
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主要负责手术安全核查单书写、术中护理记录单、医嘱签署情况等。
1.3观察指标比较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实施前后6个月内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例次。
2结果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次为8例,显著少于实施前的37例。
3讨论传统手术室管理模式中护理质量一般由护士长一人进行控制,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有一定的局限性。
护士长的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会对手术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产生严重影响。
近年来,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逐渐推广应用,其可有效避免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阶段的护士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4月~2015年3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阶段的护士分为实验组。
观察比较两阶段护理质量,统计两阶段护理满意度得分和护理投诉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
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23起,对照组发生84起,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使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趋于标准化以及制度化等,帮助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以及护理质量,增强专业发展的活力,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集技术操作与科学于一体的工作既繁重而又平凡,既紧张又枯燥。
如何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一直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质量控制是实施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1]。
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们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阶段的护士分为对照组,将2014年4月~2015年3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阶段的护士分为实验组。
参与两个阶段护理的护理人员15人,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37岁、平均(29.35±3.4)岁,其中本科7人,大专8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即在手术护理中未实施质量控制管理。
实验组在手术室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2.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将科室质量管理分为五常法组、教学组、压疮组、消毒隔离组、管理质量检查组、护理文书质量检查组六个不同质量控制组,每组设置两名理论知识过硬、综合素质全面、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质控员,且应由经科室领导小组严格考察的手术指主管护师担任。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为了提升当前手术室护理管理效果,研究以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和常规管理模式作为对比内容,以本院64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进行双盲分组后分别实施上述两种护理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在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护理管理结果之间明显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P<0.05)。
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取质量控制小组的管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升手术室护理水平。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引言:手术室是当前临床中的重要治疗场所,且操作难度较大,不仅在手术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且病情种类多,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医疗器械,因此医护人员在工作期间也面临着较高的工作压力。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养,而在卧床期间,患者所接受的护理质量对其治疗效果和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患者预后,就需要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质量控制小组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管理方式,主要是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对护理人员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本文就这一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分别是研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将64例手术治疗患者分组后对比其一般资料,并将比较结果采用表1显示。
1.1.方法为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即常规护理管理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进行使用,观察组则使用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管理,详细管理措施如下:(1)成立质量控制小组。
在研究开始前,首先需要在科室内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小组的主要组成人员分别为护士长以及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优势为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别设立消毒管理组、术前术后护理管理组、手术执行管理组以及护理文书检查组和护理质量评审组等,不同组别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工作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不同组别的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培训工作,确保每个组别的护理人员都可以充分明确自身职责,且充分掌握日常护理工作操作技能[1]。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的手术患者病历资料300例作研究组,同时选取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手术患者病历资料300例作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面,对照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当中,应用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性,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标签:质量控制小组;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护理不良事件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比较多并且工作时间相对集中,同时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从而导致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容易出现各种护理不良事件[1]。
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控制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保证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根据质量要求完成各项护理。
我院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加以管理,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质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的手术患者病历资料300例作研究组,同时选取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的手术患者病历资料300例作对照组。
1.2 方法1.2.1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选择手术室当中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长,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工。
组长负责全面质控管理,定期检查护理质量,质控人员则负责日常的护理检查以及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积极商讨整改对策[2]。
1.2.2 质控小组合理分工五常法组主要负责手术室检查,确保手术室的区域划分合理,手术所需药物以及器械的摆放整洁,手术记录以及不良事件记录完整,应急药品以及器械足够,同时检查麻醉药品供给以及医疗废物处理的状况[3]。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第18卷第35期133投稿邮箱:sjzxyx88@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孙锦花(延边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吉林 延边)摘要:目的 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共开展手术2323例次,常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开展手术2489例次,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2017年尝试开展切口感染、无菌物品、手术室路径规范、压疮等并发症预防、病情监护、术中出室等问题质量改进。
结果 2017年术中呼吸循环紊乱、术中出血、低体温、压疮、手术室相关感染、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术中出室率、药械问题发生率低于2016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明显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35.084本文引用格式:孙锦花.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5):133-134.0 引言因微创手术的普及、人口老龄化、创伤事件的增多,我国的手术开展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手术具有创伤性,可引起并发症,有时手术相关的感染如切口感染,会导致严重不良预后,危害较疾病更严重。
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医院2017年尝试组建质量控制小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医院每年开展手术2200-2600例次,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共开展手术2323例次,其中男1310例、女1013例,平均年龄(54.4±16.2)岁。
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开展手术2489例次,其中男1143例、女1346例,平均年龄(55.3±17.2)岁。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手术室是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之一[1],质量控制是医疗卫生的生命线[2],护理质量管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的应用和推广[3],近年来,我院也把这种管理模式应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我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有床位290张,1个手术部,4个手术间。
方法:成立质量控制小组。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和二甲医院要求,我们将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分成6个质控管理小组,内容包括: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管理质量检查小组、消毒隔离检查小组、压疮检查小组、教学小组、“无常法”小组。
每组由2人担任质量控制检查员,按照3级质控体系,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各检查小组的职责:①护理文书质量检查小组:查对手术文书的记录是否全面、完善与规范,定期进行评比。
②管理质量检查小组:重点检查手术室的各项工作制度执行情况,业务学习、业务培训执行情况。
③消毒隔离检查小组:检查手术室内物品准备是否完备、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室内是否达到无菌程度。
④压疮检查小组:对手术患者进行压疮评估,做好宣教工作,预防压疮的发生。
⑤教学小组:重点是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的管理,参加业务学习是否做到不缺席,效果好,坚持科室计划、总结。
⑥“无常法”小组:坚持手术室区域布局是否合理,各种标识是否正规,药品摆放是否合理,新标签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等。
结果手术室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手术室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各个检查小组的评分明显提高(P <0.05),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见表1。
讨论实施护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护理质量[4]。
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较多,工作时间相对集中,护理人员应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单单依靠护士长1个人很难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5]。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该院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分析和探讨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按照随机原则要求选择100例于2015年1—12月在该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期间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按照随机原则要求选择100例于2016年1—12月在该院手术室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研究对象,期间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
结果研究数据显示,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到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中,不仅预防和减少了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而且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了专业发展的活力,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标签: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nursing management in operating room of the hospital an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arious adverse events,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quality control team management mode was analyzed and explored.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and treated but without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team management mode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was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other 100 cases who received this mod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ccurrence rate of nursing errors,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management,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 of both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t was shown that the error occurrence rate of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nd the scores of nursing management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s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team management mode in the operation room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error events,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and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and increase the vitalit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o it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team;Management mode;Operation room;Nursing management醫院要想发展和进步,必须努力提升其医疗服务质量。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40例,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70例,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护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效果手术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具有根治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特点。
并且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室护理人员需要紧密配合主刀医师工作,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1]。
因此,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是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和预后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次研究,分析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本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40例,按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2.27±5.16岁),护理组(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4.51±4.59岁)。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常规护理1.2.1.1心理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方案的讲解,和患者交流沟通,消除患者术前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2.1.2疼痛护理,若患者出现伤口疼痛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查看患者的具体情况,必要时采用止痛药或镇痛剂。
• 临床护理 •205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张鸣飞(如东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苏 如东 226401)【摘要】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82名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名。
对照组不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评估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结果 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结论 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管理模式中,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还能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9)22-0205-01随着现代手术学科的迅速发展,外科手术出现了质的飞跃;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思想与业务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手术室护理可直接对手术成功率造成影响,故提升手术护理的质量与效率可有效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1-2]。
本研究就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32名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16名,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3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5名;对照组16名,年龄22~53岁,平均年龄3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不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安全组、信息文书组、继续教育组、院感控制组、仪器设备组。
每个小组的组长有经验丰富且有责任心的护师担任,必须对主质量控制指标与标准严格遵守,做到每周一次例会,每月一次讨论。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两组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加以观察和分析。
结果:针对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来说,不管是在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把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标签: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
手术室作为医疗机构科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前医疗技术和方式逐渐发展的背景下,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其能够在实现有效治疗的条件下,落实好护理工作,对改善病患疾病状况和康复能力有着较强的现实作
用[1]。
护理管理作为临床护理的核心内容,护理管理质量与病患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
为了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应用效果加以探究,研究选取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常规管理模式。
两组观察时间为4个月,对两组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等加以观察和分析,评价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患中选择200例当作探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病患数量为100例,男病患数量为64例,女病患数量为36例,年龄为(28.36±11.76)岁,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而对照组病患数量为100例,其中男病患数量为61例,女病患数量为39例,年龄为(29.67±10.43)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差异,可比较(p>0.05)。
1.2 方法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也就是根据医嘱来开展手术工作之前,做好对应的准备以及手术后的护理工作。
而实验组在进行护理时,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根据手术
后护理标准需求,明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
用,具体应用对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医院内部成立质量控制团队。
科室结合真实工作状况,成立多个质量控制团队,例如设定手术室管理团队、医疗器械管理团队、护理文书档案管理团队、消毒应急管理团队等,其中每个团队中包含了三名左右护理工作人员、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作人员担任团队管理人员。
其次,定期开展护理培训工作。
科室定期需要开展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同时邀请工作经验丰富以及资历较深的护理工作人员来对护理管理工作的作用和实质进行阐述,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以此实现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意识的提升。
各个质量控制团队应该独立实施培训工作,由团队管理人员给组员发布对应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报表,对护理质量管理有关内容加以介绍,听取组员提供的质量控制管理建议,针对不规范内容加以适时修正,各个管理人员给予相应配合,让各个组员均对自身职责有所认识,提升自身职责意识。
最后,加强护理质量核查和管理力度。
质量检测管理团队定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加以核查,观看手术室护理流程和操作情况,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执行状况加以评估,对不规范护理流程加以记录和修改。
针对考核质量比较优良的护理工作人员,可以给予其适当的激励,而针对考核质量较差的护理工作人员,予以一定处罚,以此调动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和自主性。
1.3 临床观察指标选取我院200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各100例。
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患手术环节中护理管理质量以及病患满意度等相关指标,由医护人员做好上述指标的观察与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对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来说,不管是在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1 两组病患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手术后护理配质量比较
3 讨论
通过观察得知,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总体评估情况要关于应用该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
因此,随着护理管理力度的逐渐提升,可以有效保证护理质量,这不仅可以给手术室日常护理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同时还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
在没有建立质量控制团队以前,因为护士长工作水平受到约制,工作量比较大,在执行护理管理工作时,难免会存在一定偏差或者疏漏,进而导致护理质量差强人意[2]。
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人员数量不充足的情况下,不仅要
开展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
因此,使得护士长无法对诸多事宜处理做到尽善尽美。
因为医院相关管理机制过于滞后,部分护理工作人员无法将自身工作潜力充分调动,进而使得自身工作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发挥[3]。
而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但可以让护理工作人员职责更具清晰性,同时还能缓解护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实现护理水平的提升。
本次探究针对针对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来说,不管是在护理管理质量方面,还是病患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由此可见,把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改善护理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时征.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9):148-149.
[2]杨倩.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2):158-160.
[3]李蕾蕾.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评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5(1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