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期中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刑法分则期中考试试题
1.甲驾驶车辆时违章导致乙昏迷不醒。
甲下车后观察乙,以
为乙已经死亡。
为了逃避刑事责任,甲将乙搬到自己的车上,行驶20余公里后,将乙沉入水中。
后查明,乙系溺水死亡。
试分析甲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2.甲盗窃了乙的借记卡与身份证,记下了借记卡的卡号后将借记卡偷偷放回原处。
次日,甲持乙的身份证并冒充乙向银行挂失,由于甲能够向银行工作人员准确提供借记卡的姓名、卡号和密码,使银行工作人员信以为真。
但甲没有要求银行为其补办新卡,而是让银行工作人员将乙借记卡里的7000余元全部转入自己的另一借记卡。
问题: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甲行为的性质,并请说明理由。
刑法学(1)(专科必修)2022-2023期中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题1分,共40分)1. 刑法学的核心是什么?A. 法律规范B. 犯罪构成要件C. 刑法制度D. 公正司法答案:B2. 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要素?A.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主观方面B.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手段、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答案:D3. 法律规范的特征有哪些?A. 强制性、定性、普遍性、可操作性B. 强制性、定性、局部性、可操作性C. 强制性、可变性、普遍性、可操作性D. 强制性、可变性、普遍性、不可操作性答案:A4. 下列哪种情况不构成故意犯罪?A. 犯罪主体明知是违法行为仍然行为B. 犯罪主体只是疏忽而造成的损害C. 犯罪主体没有预见到将会造成的后果D. 犯罪主体明知是违法行为还进行了巧妙的伪装答案:B5. 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法律规范的例外情况?A. 合法防卫B. 紧急避险C. 自愿放弃D. 自救活动答案:A6. 刑法学是什么?A. 向社会传授法律知识的一门学科B. 罪刑法定、犯罪责任和刑罚适用的学说和理论体系C. 犯罪防范、犯罪侦查和审判的具体工作D. 具有强烈人文色彩和社会责任感的一门知识领域答案:B7. 刑法式样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 总则、特别规定和分则B. 一般规定、特别规定和分则C. 总则、共同规定和分则D. 总则、一般规定和分则答案:D8. 犯罪的法律后果包括哪些方面?A. 刑罚、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B. 刑罚、经济赔偿和社会保障C. 刑罚、公共服务和教育职责D. 刑罚、人权保障和生存保障答案:A9. 刑法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A. 罪刑法定、犯罪责任和刑罚适用原则B. 思想犯罪和意义犯罪学说C. 保護程序和犯罪预防D. 犯罪动机和手段学说答案:A10. 法律上的过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作为犯罪主体的行为不当和违反法律规定B. 行为者的一般过失和故意不当C. 违反法律规定的危险行为和其他副本D. 犯罪主体的违反行为和社会伦理标准答案:A第二部分简答题 (每题5分,共30分)1. 刑法的含义和分类答案:刑法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权益而制定的惩罚性法律的总称。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轻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罚金D. 警告答案:D3. 下列行为中,哪一个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据为己有D. 因紧急避险而造成损害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C5.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C6. 以下哪一项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法律要件D. 时间要件答案:D7. 以下哪一项不是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A.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个人合法权利C.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D. 防卫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中的共同犯罪?A. 教唆犯B. 帮助犯C. 从犯D. 单独犯罪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罚执行的制度?A. 减刑B. 假释C. 缓刑D. 罚金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的犯罪形态?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刑罚从重原则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刑罚的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警告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动机D. 目的答案:ABD14.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客观方面?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动机D. 犯罪手段答案:ABD15.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构成的要件?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法律要件D. 时间要件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刑法学期中作业1————————————————————————————————作者:————————————————————————————————日期:刑法学期中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直接客体 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宣告刑3.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引证罪状 B.空白罪状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4.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5.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
A.外国人 B.中国公民C.国家工作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
A.判处死刑 B.并处剥夺政治权利C.并处罚金 D.并处驱逐出境7.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A.自然人一般主体 B.自然人特殊主体C.单位一般主体 D.单位特殊主体8.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1000余元的财产损失。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放火罪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9.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
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
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爆炸罪 D.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10.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交通工具。
A.准备投入使用的 B.正在使用的C.公用的 D.私用的11.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
《刑法各论》期中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 叙明罪状、引证罪状2. 参加间谍组织、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3. 故意杀人、强奸、贩卖毒品4. 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违反规章制度、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5. 5万元6. 盗窃罪7. 走私罪的共犯8. 毒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9. 有配偶、明知他人有配偶10. 有生命的活人、胎儿、尸体二、选择题1. AB2. BCD3. B4. ABCD5. AB6. C7. C三、名词解释1. 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2. 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违反商业秘密保护法规,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4.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5.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四、简答题1.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种形式:①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②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构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行为。
③没有实际履约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继续与其签订合同的。
④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⑤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产的行为。
《刑法学》考试试题附答案和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 分,共30 分)1. 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行为作斗争。
A. 犯罪B. 违法C. 违纪D. 侵权2. 我国刑法对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3.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刑事责任。
A. 不负B. 应当负C. 可以负D. 减轻4.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是指()。
A.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B. 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 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D. 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5.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处罚。
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D.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6.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A. 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 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 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D. 甲给监察委打电话,承认自己收受他人1 万元贿赂,并交代了事情经过,然后出走不知所踪7.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
A. 14 周岁以上不满16 周岁B. 16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C. 14 周岁以上不满18 周岁D. 不满14 周岁8. 数罪并罚时,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
A. 可以不执行B. 不同种类的附加刑分别执行C. 只执行主刑D. 种类相同的附加刑合并执行9. 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附加刑主要包括()。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 以上都是10. 下列不属于继续犯的是()。
A. 非法拘禁罪B. 绑架罪C. 诈骗罪D. 窝藏罪11. 下列犯罪中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刑法期中考试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犯罪2.不作为3.犯罪构成4.犯罪中止5.想象竞合犯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狭义刑法是指()A.刑法典B.单行刑法C.附属刑法D.特别刑法2.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A.民主主义与三权分离B.尊重人权与三权分离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D.民主主义与人民意志3.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新兼从轻原则B.从旧兼从轻原则C.从旧兼从新原则D.从新原则4.犯罪的本质是()A.对社会关系的侵犯B.对规范的侵犯C.对法律规范的侵犯D.对法益的侵犯5.下列关于危害结果的意义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B.是区分罪过的标准之一C.是区分犯罪形态的标准之一D.是影响量刑轻重的因素之一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故意可以分为()A.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B.概括故意与确定故意C.预谋故意与突发故意D.事前故意与事后故意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A.应当加重处罚B.应当从重处罚C.可以从重处罚D.可以加重处罚8.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如果犯罪较轻的,()A.可以从轻处罚B.应当从轻处罚C.可以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处罚9.从减刑的方法与效果来看,减刑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将无期徒刑减为()A.有期徒刑B.拘役C.管制D.长期徒刑10.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成年人,明知对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A.构成强奸罪B.构成奸淫幼女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猥亵儿童罪1.下列情形中可以实行正当11.下列情形中可以实行正当防卫的对象是( )A.杀人后,正要逃离现场的行为人B.欲实施强奸而尾随、跟踪妇女的行为人C.驱使训练有素的动物侵害他人的行为人D.家养动物侵害他人的动物主人12.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重婚罪,对甲应如何处置?(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13.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
刑法期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中的“犯罪”是指:A. 违反刑法的行为B. 违反民法的行为C. 违反行政法的行为D. 违反宪法的行为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犯罪的构成要件?A. 主观方面B. 客观方面C. 犯罪动机D. 犯罪结果答案:C3. 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是:A. 有期徒刑B. 无期徒刑C. 死刑D.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答案:D4.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别在于:A. 犯罪的主观意图B. 犯罪行为是否完成C. 犯罪的结果是否产生D. 犯罪的客观条件答案:B5. 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是指:A.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防卫B. 为了保护个人利益而进行的防卫C. 为了保护他人利益而进行的防卫D. 为了保护国家、集体或个人利益而进行的防卫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故意伤害C. 盗窃D. 非法侵入住宅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作为犯罪的免责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精神病人犯罪D. 未成年人犯罪答案:ABC3.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情形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A. 自首B. 立功C. 从犯D. 被害人谅解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答案:错误2. 犯罪的客观方面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具体的犯罪行为。
()答案:正确3.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法律后果相同。
()答案:错误4. 正当防卫的前提必须是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答案:正确5.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犯罪的构成要件。
答案: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结果。
2. 什么是犯罪的主观方面?答案: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
刑法考试复习题刑法期终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被告人李某,出租汽车司机,因受单位领导批评,为发泄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密集人群。
当场轧死五人,撞伤十九人。
李某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杀人罪2. 甲上山打猎,在树林里逛了半天一无所获。
正在甲焦急万分之际,一只肥大的野兔出现在甲的视线范围内,但是在野兔的附近有一队春游的小学生。
甲打猎心切,连发两颗子弹均没有打中野兔,其中一颗子弹与小女孩擦肩而过,将小女孩的肩膀擦破了皮。
对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故意杀人罪(未遂)B. 故意伤害罪(未遂)C. 故意伤害罪(既遂)D. 不构成犯罪3、朱某在一个体饭店吃过饭后将一公文包遗忘。
店主李某捡起,见内有现金万余元,遂隐匿。
二十分钟后,朱某回来寻找,李某谎称刚才两名用餐客人将包拿走。
李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侵占罪C、诈骗罪D、类推为盗窃罪4、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某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某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
晚上,某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
而某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某乙,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
事后,某甲分300元给某乙,某乙推脱后分文未取。
某乙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A.不构成犯罪B.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C.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D.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5、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6、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
刑法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过失致人死亡C. 正当防卫D. 紧急避险答案:C3.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4.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发生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6. 刑法规定的“过失”是指?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B7.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C.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答案:C8. 根据刑法,以下哪种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以上都是答案:D9. 刑法中规定的“紧急避险”是指?A.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行为B.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故意采取的紧急行为C.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采取的紧急行为D.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故意不采取的紧急行为答案:A10.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犯罪预备?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些项?A. 主观要件B. 客观要件C. 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 犯罪结果答案:ABC2.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犯罪未遂?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已经着手实施,但未完成C. 犯罪行为未实施,但有准备D.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未造成实际损害答案:BD3. 刑法中规定的“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在于?A.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B.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C. 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D. 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认为不会发生答案:AB4. 以下哪些情况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B. 防卫行为未超过必要限度C.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D. 防卫行为针对的是已经结束的不法侵害答案:BC5. 根据刑法,以下哪些情况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A. 自首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以上都是答案:AC三、判断题(每题2。
繁昌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科班2013年期中考试《刑法学》(1)试卷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刑法第93 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这种情况属于( )。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2.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导致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
A.时空性B.自动性C 有效性D.彻底性6.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
A. 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7.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B.死刑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以后,可以假释。
A..五年B.十年C .十五年D.二十年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9.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对前段的补充、——或者是————。
或者是——————。
10.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或者--------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1.-----------、-----------、-----------和-------------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刑法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是指:A. 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B. 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C. 违反社会秩序的行为D. 违反国家法律,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2.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A. 故意B. 过失C. 故意和过失D. 故意、过失和无过错3.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客观方面指的是:A. 犯罪行为B. 犯罪结果C. 犯罪行为和结果D. 犯罪行为或结果4. 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客体是:A. 社会B. 国家C. 社会公共利益D. 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5. 我国刑法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是: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犯罪预备行为不构成犯罪。
()2. 犯罪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完成,犯罪结果已经发生。
()3.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施,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
()4.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开始,但因意外原因未能完成。
()5. 犯罪的主观方面只包括故意,不包括过失。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的法律规定。
2. 阐述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案例一:张某因与李某有矛盾,计划在李某回家必经之路上设伏。
张某准备了刀具,并在李某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待。
但张某在实施过程中,因害怕被抓获而放弃。
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属于哪种犯罪形态?案例二:王某在醉酒状态下,驾驶汽车撞伤了行人,造成行人重伤。
王某事后表示,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
请分析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属于哪种犯罪形态?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请结合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论述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统一性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意义。
六、附加题(每题5分,不计入总分)1. 请列举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几种特殊类型的犯罪。
刑法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的是: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钱包后未归还D. 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答案:C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A. 行为B. 行为人的主观过错B.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D. 行为人的性别答案:D3. 以下哪种情形不属于正当防卫?A. 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B. 为了保护国家利益C. 为了保护他人的人身权利D. 为了保护本人的财产权利答案:B4.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A. 因争吵而推倒对方,导致对方死亡B. 因误将他人当作动物而射击C. 因过失导致他人死亡D. 因自卫过当导致他人死亡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刑法中的“从轻处罚”?A. 自首B. 立功C. 犯罪未遂D. 犯罪中止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贪污罪?A.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公共财物B.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C.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D.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答案:A, B, C7.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A. 犯罪行为已经实施完毕B.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自行停止C.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被他人阻止D. 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因意外原因停止答案:B, D8.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刑罚的执行?A. 犯罪人的认罪态度B. 犯罪人的悔罪表现C. 犯罪人的身体状况D. 犯罪人的经济状况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自首的规定。
答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司法机关尚未掌握其犯罪事实之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期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D2.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人员效力D. 国际效力答案:D3. 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D4.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形态?A. 既遂B. 未遂C. 中止D. 预备答案:D6.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阻却事由?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过失犯罪D. 犯罪中止答案:C7.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主体?A. 自然人C. 国家机关D. 法人答案:C8.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客体?A. 国家法益B. 社会法益C. 个人法益D. 财产法益答案:D9.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主观方面?A. 故意B. 过失C. 疏忽答案:D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客观方面?A. 行为B. 结果C. 因果关系D. 犯罪动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基本原则?A. 罪刑法定原则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 罪刑相适应原则D. 无罪推定原则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的效力范围?A. 空间效力B. 时间效力C. 人员效力D. 国际效力答案:ABC13. 以下哪些属于犯罪的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主观方面D. 犯罪结果答案:ABC14.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刑罚种类?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罚款答案:ABC15. 以下哪些属于刑法中规定的犯罪形态?A. 既遂B. 未遂C. 中止D. 预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法学期中试卷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二.单选。
(15小题共30分,)页首1 . 某甲将吴某等人藏在集装箱内组织偷渡,受到检查时,为防止吴某咳嗽导致暴露,便将其口鼻捂住,结果造成吴某窒息死亡。
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__D____处罚。
(2 分)A. 故意杀人罪B.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C.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D.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故意杀人罪合并2 . 某甲受过某乙的羞辱,一直意欲报复。
一天,某甲邀集某丙等十余人与某乙等六人在一酒吧内相互斗殴,结果造成某乙死亡。
对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 ____C__定罪处罚。
(2 分)A. 寻衅滋事罪B. 聚众斗殴罪C. 故意杀人罪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3 . 某仓库被盗时,吴某正与刘某一起吃饭玩耍,没有作案时间。
但当侦查人员向刘某调查时,他却谎称当时吴某并未与自己在一起,以致公安机关将吴某作为重点嫌疑对象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
刘某的行为___B___。
(2 分)A. 构成诬告陷害罪B. 构成伪证罪C. 构成妨害作证罪D. 不构成犯罪4 .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___C___。
(2 分)A. 实施的危害行为不同B. 使用的手段不同C. 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D. 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5 . 王某驾车时不小心将李某撞至马路边沿上,李某当即失血休克。
王某怕被人发现,忙驾车逃离。
结果李某失血过多死亡。
对王某的行为应当以____B__论处。
(2 分)A. 过失致人死亡罪B. 交通肇事罪C. 故意杀人罪D. 重大责任事故罪6 . 某市民政局干部张某从自己掌管的救灾款中挪用了1万元,交给其弟作流动资金去温州进服装、半个月后,张某之弟将借款本息全部归还,张某的行为构成____A__。
(2 分)A. 挪用公款罪B. 贪污罪C. 挪用特定款物罪D. 滥用职权罪7 . 李某为车站存包处工作人员。
2011级应本刑法总论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甲在13周岁的时候抢劫价值2000元的物品,在14周岁时盗窃价值8500元的物品,在17周岁时又抢劫价值4000元的物品,在18周岁时又抢劫1000元的物品,在对甲追究刑事责任时,计算其抢劫数额应为()A.15500元 B.13500元C.10500元 D.5000元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
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
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暴力,造成乙重伤休克。
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人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
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毫克毒物,且知道5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又添加了5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
甲投放的5毫克毒物本身不足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3.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
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4. 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
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
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
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5. 朱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
某日清晨,朱某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入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
朱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儿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
22级警战2刑法期中考试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一、单选题1、王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
饭后回家途中,王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包抢走,包内有手提电话1部(价值7600元)、现金6000余元。
则王某14岁生日那天的行为()。
[单选题] *A.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2、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种主观罪过?() [单选题] *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正确答案)D.过于自信的过失3、杨某在踢足球时一脚将球踢出场外,打碎足球场旁居民楼上刘家阳台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时又碰上楼下李下的花盆,花盆随之落下,刚好砸到从楼下走过的吴老太的头上,致其重伤,问,杨某的行为在刑法学上认为是() [单选题]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C、无罪过事件(正确答案)D、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4、李二憨一日到邻村赴宴时醉酒,回家途中遇本村痴呆女孩傻姑,因酒乱性,将其奸淫,酒醒后后悔不已,到乡派出所投案,对李二憨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单选题] *A、李二憨是由于醉酒乱性才奸淫傻姑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他的本意,也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其主观心态不是犯罪故意,因此他的行只是一般违法,不应当认为是犯罪。
B、李二憨醉酒后意识不清状态下实施的行为可以类比于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发病期实施的行为,这个时候他们都属于无行为能力人。
根据刑法第18条无行为能力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因此李二憨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甚至连违法都算不上。
繁昌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科班2013年期中考试
《刑法学》(1)试卷
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填入题目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 3 分,共24 分)
1.刑法第93 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这种情况属于( )。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
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
2.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导致某乙失血过多死亡。
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
A.时空性B.自动性
C 有效性D.彻底性
6.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
A. 一年B.二年
C.三年D.五年
7.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
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以后,可以假释。
A..五年
B.十年
C .十五年D.二十年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9.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对前段的补充、——或者是————。
或者是——————。
10.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或者--------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1.-----------、-----------、-----------和-------------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1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
1 3.----------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4.为了使国家、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处罚。
16.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___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17..犯罪分子被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____ ____。
18.法定最高刑为10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____年后不再追诉。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19.犯罪
20.紧急避险
21.连续犯
22.累犯
四、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
23.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24.简述减刑的概念和条件。
五、案例分析(16 分)
25.案情:陈某,男,46 岁,某校教师。
吴某,男,18 岁,陈某的外甥,无业。
朱某,男,17 岁,无业。
陈某因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 元钱。
2009 年6 月到9 月间,陈某带着吴某、朱某数次观察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二人如何接近许某,还另外给吴某1000 元作为往返路费。
2009 年9 月22 日下午,吴某与朱某进入许某某的办公室。
吴某搂住许某某的颈部,朱某用螺纹钢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