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表格)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整体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将能够:- 理解并掌握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相关知识点;- 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机。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下册所有数学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整数及其运算- 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 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应用:温度、海拔高度等实际问题第二单元:分数- 概念: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运算: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应用:材料的分配、时间的计算等实际问题第三单元:小数- 概念: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运算: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应用:货币计算、图形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第四单元:图形与坐标- 概念:不同图形的特征和名称- 运算:平移、旋转、对称- 应用:图形的绘制和描述第五单元:方程与方程组- 概念: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 运算:解方程- 应用:实际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教学方法- 以学生的现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以直观形象的实例为切入点,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内容;-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求知欲,培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利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研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 通过日常教学和作业的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集体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图形模型、计算器等- 多媒体教学资源:PPT、教学视频等教学安排- 时间:每周5节数学课- 每节课时长:40分钟- 教学顺序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式)》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取得良好的进步和成绩。
小学三年级数学表格教案(最新1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表格教案篇1教学内容: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根据下列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学生口答。
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
2、计算下列每组题的得数。
18÷3=48÷2=6×3=24×2=(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提问:乘法算式里相乘的两个数是除法算式里的哪两个数?相乘的积和除法算式里哪个数相同?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3、提问:既然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那么在计算了一道除法后,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呢?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
(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二、教学新课1、这节课,就用商和除数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这种方法,来进行除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2、教学例6。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同时指名1人板演)(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
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除法里的商)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
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课程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下册数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下册数学课程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数的认识- 数的比较- 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加法运算- 减法运算- 位置与方向- 分钟和小时- ...请参考教材以获取更详细的教学内容安排。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 掌握数的认识和数的比较方法。
2. 理解和应用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3. 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4. 了解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
5. 学会计算分钟和小时的方法。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研究和参与,包括但不限于:- 课堂教学讲解- 小组合作研究- 游戏活动- 观察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随堂小测验- 课堂练- 个人作业- 期中和期末考试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展开,可以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教科书和练册- 数学工具和教具- 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 游戏和活动道具课程安排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研究情况,可以按照下述安排来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课:数的认识- 第二课:数的比较- 第三课:数字的拓展和认识- ...请参考教材以获取更详细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活动。
教学指导为了保证本教案的有效实施,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建议:1. 认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确保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3. 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4. 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以上为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基本格式和内容安排,具体的实施细节和教学内容请参考教材和教学实践中的需求和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祝您教学顺利!。
小学数学教案表
主题: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
1. 能够解决简单的加法和减法算数题
2. 能够理解和运用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3. 能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回顾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学习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3. 练习加法和减法算数题
4.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知识:通过举例子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意义。
2. 学习进位和退位:教授进位和退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处理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练习算数题: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情况,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资源:
1. 教学板书
2. 讲义
3. 练习题
4. 实际问题材料
评估方式:
1. 学生课堂表现
2. 练习题成绩
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学生是否能够应用进位和退位方法解决多位数的算术题?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咸水信用社员工工作考核措施及办法一、指导思想以省联社绩效考核相关精神为指导,与市联社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相结合,通过委派会计履责监督、市联社直接考核,合理确定社与社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工作目标和工资含量标准,拉开分配档次,建立“激励充分、约束有效”的分配机制,促进我市信用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含量计酬的原则。
根据全市信用社绩效工资总额、各项经营计划等因素,确定统一的含量标准,据此标准计算信用社实际完成任务数应得的绩效工资。
信用社主任和副主任根据工作职责和分工,其绩效工资实行百分考核。
(二)质效优先的原则。
各社工资增长水平要与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和资产质量相适应。
(三)风险防范的原则。
凡出现案件或资产损失的,根据涉案金额或损失大小,按规定相应扣减绩效工资。
(四)人员定编的原则。
年终绩效考核结账时,按定编的人数计算按人考核结账部分。
(五)按月结账的原则。
市联社按月对各社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中收息按月全额计发绩效工资,其它考核项目按当期应计绩效工资的70%计发,信用社依据员工业绩考核到人。
全年滚动结算,年终结总账。
(六)优胜劣淘的原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主任和分管主任就地免职:1、存款未完成净增计划50%的;2、利息收入未完成计划的80%或同比下降的;3、不良贷款不降反增的;4、当年到期贷款回笼率低于90%的(五级分类)。
三、绩效考核对象绩效考核对象为全体在编在岗承担经营目标任务的员工,不包含待岗、内退及行政开留人员。
借调人员绩效工资按所在信用社人均绩效工资确定,由市联社另增加相关社工资总额。
四、工资的构成和考核(一)基本工资按定编人数每人每月x元的标准计发(含“三金”),待岗人员发生活费x元。
(二)绩效工资1、2013年全市信用社绩效考核指标为全年存款旬均净增额、利息收入、不良贷款清收(五级分类)。
绩效工资含量标准分别为存款旬均净增额x元/万元,利息收入x元/万元(营业部按x元/万元考核),不良贷款清收x元/万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1.讲述练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1)设计“表头”(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3)画表(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3.巩固练习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
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
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项目件数季度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合计第一季度8000125%第二季度12000120%第三季度100012500第四季度18200140%(2)填表。
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性别人数年级合计男生女生各年级女生占男姓人数的百分数总计280低年级9047中年级8036高年级52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单元简析: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三单元检测与评估(二)完成第39页做一做:2、第44页第7题3、第44页第8题4、第44页第6题6、思考题:2、6;3、9;4、7;5、8四、总结作业练习册2、16 □ 5 □第五单元检测与评估第六单元检测与评估第45—46节。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单元分析一、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3课时。
一、复习回顾1、长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
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
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
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节教学内容小数乘法时间第周第课时月日教具课件、作业纸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时控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谈话:十一你们有什么打算?情境引入师:看老师这有一幅图。
(课件展示例题图)人们在干什么?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有卖风筝的风筝的价钱不一样师:这么漂亮的风筝,看来了三个小同学,他们想买3个一样的来放飞。
(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一)了解小数乘整数2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的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1、师:买哪个呢?你们能给他们提个建议吗?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先采纳买最便宜的方案,也就是买3个3.5元的风筝,(教师板书3.5元)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并说清怎样想的?学生思考并汇报。
(1-2人)师:同学们各自的理由很充分,思考问题也很有深度。
那么到底花多少钱呢?你们能算出来吗?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把你的成果展示给我们大家看。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方法,在实物投影演示。
并从中选择板书。
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老师注意到同学用这种方法,(教师指板书),3个这样的风筝花了10.5元,你们算得对吗?师:你能说出理由,或者利用以前的知识来验证10.5元是对的吗?生:在纸上验证,并演示过程。
10条件。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2出现把3.5元看作35角(),35角乘3等于105角,105角以元作单位是10.5元。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案表格教案标题: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案表格学段:小学(适用年级:三年级至五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3.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2. 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针对小学数学分数乘法的教材,例如小学数学教材版;2. 工具: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教学卡片(可自制或购买);3. 学生练习册;4. 计算器(作为辅助工具,用于教学示范和解答)。
教学步骤:1. 引入阶段a. 利用图片或实际物品引起学生对“分数”概念的思考和讨论;b. 展示并解释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并介绍分数乘法的概念;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学习分数乘法?分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 讲解与演示阶段a. 讲解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b. 利用黑板或白板,使用分数乘法的算式进行示范和演示;c. 针对不同的分数乘法情况,如整数与分数相乘、分数与分数相乘等,进行详细解释和演练;d. 使用教学卡片或口算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和掌握。
3. 实践与练习阶段a.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分数乘法的练习;b. 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增加难度和复杂度,例如引入混合数的乘法;c.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d. 定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进一步拓展阶段a.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乘法与其他数学概念的关系,例如加法、减法和除法;b. 提供更多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c.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拓展性学习,如探究非整数乘法、分数乘法的简化等。
5. 总结与评价阶段a. 总结分数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b.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小测验、作业或小组展示等形式;c.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分数乘法的应用领域,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数学的广阔世界。
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表格式教案 (好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学上册中的基本概念和数学运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研究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运用数学概念,如数的概念、加减法等。
2. 训练学生观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和自主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 教学内容:认识1-10的数字,比较大小、排序。
2. 教学安排:通过数学游戏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快速认识并掌握这些数字。
第二单元:数的组成与分解1. 教学内容:数的组成与分解,包括单位进位和退位。
2. 教学安排:通过教学视频和小组活动,让学生理解数的构成和分解的方法。
第三单元:加法运算1. 教学内容:研究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相加。
2. 教学安排:使用教学游戏和练题,帮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的技巧和策略。
第四单元:减法运算1. 教学内容:研究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退位和不退位相减。
2. 教学安排: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和练题,让学生了解减法运算的应用场景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练: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布置题作业,巩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表格式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并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
教案模板:小学数学表格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表格的结构和用途; - 掌握填写、读取和分析简单表格的方法; - 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 表格的定义和分类; 2. 表格的构成要素; 3. 填写、读取和分析表格的方法; 4. 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能够填写表格;•能够读取和分析表格;•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分析表格中的信息;•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介绍表格的作用和用途,引发学生的兴趣;2.呈现表格的分类和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表格的结构;3.示范如何填写表格,并要求学生进行实际操作;4.讲解如何读取和分析表格,帮助学生掌握表格的信息提取方法;5.通过实例演练,引导学生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6.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掌握表格的填写、读取和分析技巧。
六、教学资源•粉笔、黑板;•表格练习册;•实际问题解决例子。
七、教学评估1.针对填写表格的练习,检查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2.针对读取和分析表格的练习,检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正确理解;3.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的练习,检查学生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
八、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自行寻找并分析有关表格的例子,加深理解;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和填写自己的表格,并交流分享。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实践,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读取和分析表格的技巧掌握不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相关练习。
同时,对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部分,学生的思维还需要多培养和引导,下节课将加入更多的实例演练。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表格的分类和构成要素理解较好,填写表格的操作也较为熟练。
综合评估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一、【教学内容】四则运算二、【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
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观察物体(2)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由低到高观察同一物体和由远到近观察同一物体,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在实际生活中有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经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观察物体的具体活动中,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到从不同位置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第一单元测量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七课时——生活中的数学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一)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二)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三)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一)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四边形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周长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练习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六课时估计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后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四)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五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填一填说一说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课时练习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十课时整理复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几分之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可能性(一)第二课时可能性(二)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