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中国社会的善与恶

现代中国社会的善与恶

现代中国社会的善与恶
现代中国社会的善与恶

现代中国社会的善与恶

---《中国式关系》观剧随笔

高亮之

因为年龄已高,在家读书、写作和观看电视剧成为我的主要爱好。但是好的电视剧确实不多。

《中国式关系》是我最近观看的电视剧中比较好的一部,特写此随笔,表达观感。

此剧的名称就有点怪:《中国式关系》,很容易让人想到是描述现代中国社会常见的权钱交易、拉帮结派、酒桌社交等等不良现象,因此这个名称不很具有吸引力。

可是此剧开始不久,就出现了一位在现实社会中比较少见的一身正气而又敢于担当的男主角----马国梁(陈建斌饰)。自始至终,此剧都是以他为中心,让人耳目一新。

当然,此剧对于中国官场、商场的歪风邪气也有充分的揭露。

故事的大致情节是:

马国梁,45岁,是政府负责工程项目审批的规划院的副主任(副处级)。沈运是他的属下。沈运表面正派,实际上品性低下。他作为第三者,私下与马的妻子刘莉莉有恋情,破坏了马国梁的婚姻,促使马、刘离婚,而闪电式地与莉莉成婚。

马国梁将自己对规划院工作的改革建议交给沈运,让沈运提意见。沈运却将马的建议当作他自己的建议提交上级,由此而取得上级的赞赏而获取了规划院主任的位置。

马国梁不愿意在夺走妻子、品质低下的沈运手下工作,愤然辞职下海。马国梁在一次航程中认识了35岁的女设计师江一楠。江是一个善良而精通业务、富有爱心的海归知识分子。她热爱祖国,关怀老人。她回国的目的是要在中国设计并建立一座符合老人心愿的现代化老年公寓。

整个故事就围绕此事而展开。大体上经历了几个环节:

1,罗世丰是一个唯利是图、居心不良的商人。马国梁下海后,罗世丰表面上是帮助,实际上将一个负债累累公司的大包袱丢给了马国梁。江一楠为建老人公寓,也找到罗世丰寻求支持。从此,马国

梁与江一楠,再加一个年轻人关强,三人合作,为创建老人公寓而奋斗。

2,为寻找投资,马国梁找到商场强人豪哥。豪哥给了马国梁一堆债票。为讨回债务,三人到了大草原,在借债人抵赖情况下,他们千辛万苦,牵走了十四条奶牛,一条售价30万元,得到第一桶金。

3,三人成立了公司,着手建设老人公寓。江一楠的设计优秀,得到招标的第一名。罗世丰入股,他的目的是要金蝉脱壳,将老人公寓的项目改变成高档住宅,以谋取暴利。

4,项目要经规划院审批,沈运与罗世丰勾结,处处设卡。逼迫马国梁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

5,江一楠的丈夫何俊贤出轨,与江闹翻而离婚;却要挟说:要获得江一楠事务所公司一半资产,并准备打官司,这样老人公寓的项目必然要停工。罗世丰以此为籍口,迫使江一楠辞职,以达到他一手操纵公司的目的。

6,罗世丰将公司经费挪作他用,使公司资金链断绝。老人公寓项目趋于停工。罗世丰请江一楠回公司当替罪羊。同时收买关强将优质钢材换用低档钢材,企图使工程失败,以嫁祸于江一楠。

7,马国梁这时远在非洲,他打电话来,将罗世丰和沈运的阴谋,告诉江一楠与关强。关强听马国梁的话,保证了钢材的质量,而使老人公寓工程获得成功。最后,沈运与罗世丰都被纪委带走调查。马国梁与江一楠在共同斗争中建立了感情。

从以上情节可以看出,这项工程虽然是个别事例,但折射出今天中国官场与商场的一个普遍现象:官商勾结,谋取暴利,而牺牲民众的福利。

此剧反映着现代中国社会中善与恶的斗争。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强了反贪的力度,揭露出的受贿的贪官确实很多;行贿、偷工减料、售卖假货的商人也不少。但是,中国还是有一大批正直的干部和企业家,马国梁与江一楠是他(她)们的代表。他们与贪官与奸商之间必然会有颇为尖锐的善与恶的斗争。

在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中都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争论。

在中国古代,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他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这里的“四端”,就是孟子讲的“人性”。他讲的人的“恻隐之心”,就是人的仁爱之心,也就是人的善心。他将人的仁爱心放在“四端”的首位,说明他对于人性之善的重视。

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他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

这里的“伪“,不是“虚伪”,而是“人为”。荀子的意思是人类的善并不来自天性,而是后天获得的,如教育等。

我在《善哲学与共同价值》书中阐明自己的观点:人的本性基本上是善的,而人性确实有恶的一面。

如果不承认人性基本上是善的,就不能解释:为什么人类在发展史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方面,都会不断地取得进步;不能解释,为什么世界上各种宗教(信教者占人类总数的80%以上)都以“爱”为共同宗旨;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当前世界的主导发展方向是:各国人民的和平与合作。

但是,人性中确实存在着恶的一面。西方政治强调权力的分立与制约,强调对于政府的民主监督,都与对于人性之恶的认识有关。中国十八大以来提出“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方针,也都与对人性之恶的认识有关。

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善与恶的两种势力的争斗特别明显。在《中国式关系》电视剧中,马国梁是中国当代干部中正直的好干部的代表。一般人认为,干部下海,变为商人后,一定会唯利是图。马国梁却并不是这样。他的人生遇到许多逆境:妻子被人偷走,职务被人骗走,创办的公司又被人排挤走。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他的正直、善良的本性。剧中有一个女孩(霍瑶瑶)倾心于他,而因为她父亲和哥哥游手好闲,坐吃山空,迫使她偷走了马国梁的所有储蓄。马国梁拒绝了她的爱恋,却又出手帮助她,鼓励她走上正路。

江一楠则是中国当代正直的企业家的代表。企业家当然要考虑企业利润。但正直的企业家更多地考虑为社会与民众创造福利。

此剧最后一集,国外归来的江一楠明白了什么是“中国式关系”?中国式关系,固然有人情关系、官商勾结、酒桌社交的一面。但是也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传承的“仁者爱人”、“尊老爱幼”、“仁义道德”的一面。后

者应该说中国式关系的主流和方向。由此点明了此剧的名称。

此剧的结局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虽然是一句老话,却是人间世界的真理。我想加上一句:“生前不报,死后会报”。例如顾准,生前受尽屈辱,妻离子散;死后却声誉日增,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提出市场经济的杰出思想家。又如康生,生前位居高位(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死后被确认是四人帮的高级顾问,被开除党籍。

此剧情节曲折生动,演员演技出色,陈建斌演马国梁,马伊俐演江一楠,赵李新演沈运,叶一云演霍瑶瑶,都很成功。观赏性与思想性都比较强。观众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会受到一定教育。

(字数:2274)2016-10-12

儿童哲学·《人性的善与恶》教学设计

《人性的善与恶》 教学目的: 1、通过借助阅读法国儿童哲学大师奥斯卡·伯瑞尼弗的《绘本花园:人性的善与恶》、故事、 寓言等形式,学会正确区分善与恶,在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甄别、感受的能力,并能够进一步创建个人的思维、观点和良心。 2、通过讨论当今社会发生在身边种种善与恶的现象,让孩子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 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借助寓言、绘本、故事,结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体验与思考,让学生除了懂得从逻辑上分清善与恶之外,还要有善与恶本性上的感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教学流程: 一、故事激趣,揭示主题 1、今天的课从一则小故事开始,请同学们猜猜,老师今天要讲的是什么主题?—— 有两个人,都得了同一种治不好的慢性疾病,每时每刻都受着病痛的折磨,生不如死。一天,两个人遇到一起,谈起共同的感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两人相见恨晚,便坐下喝起酒来,酒逢知己千杯少,两个人都喝醉了。 甲问乙:“如果上帝能让我们每人实现一个愿望,你会许一个什么愿?”乙打着酒嗝说:“我会祈祷上帝公平一些,让世间所有人都尝尝我们所受的痛苦!老兄,你会许个什么愿啊?”甲抑制着眼泪说:“我会祈祷上帝赐我医术或药方,能为世间所有人解除疾病的困扰,让大家都快乐地活着。” 后来,两个人依旧长期经受着疾病的折磨。但却因对人生态度的截然不同,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甲随时随地地关注并查阅相关方面的资料,用自己的身体去试药,逐渐地摸索出了这种病的规律和性质,形成了一套针对这种病的用药和身体保养的综合治疗办法,治愈了自己的病,征服了这种“治不好的病”。后来,又用这种治疗办法,让成千上万名患者解除了疾病的折磨。而乙却因为对人生的失望和仇视,染上了酒瘾。疾病加酒精,使他的身体快速衰老。等到甲的治疗办法面世时,他已经病入膏肓,最后不治而亡。 2、提出问题:同学们,甲和乙在面对“如果上帝能让我们每人实现一个愿望”这个假设问题时,分别所表现出的是什么?

乡土中国1-14章学习笔记

《乡土中国》 1-4章读书笔记 费孝通 乡村是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单位,现代中国也是从乡村中生长出来的,因此不管是什么人的身上都会多少带有一些乡村文化的底色。乡村文化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它只是非常适合于这片土地,在读了前几章之后,再也不敢以一种自视甚高的文化优越感去看待乡村。通过费老高屋建瓴的剖析,更是深刻感到乡村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即便你早已远离农村生活在城市,但围绕在你周围的人际关系、社会观念,仍然是从乡土环境中生长出来的社会意识。 序言 作为中国最基层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是吸引费老和读者一起去探寻的问题。这本小书并不是费老对一个具体基层社会的纪实描写,他是从这些具体的基层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组成一个乡土文化,而正是这种文化在支配着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乡土本色 如果说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那么中国有99.9%的时期都处在农业社会,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我们都是受到土地的束缚,我们自然会惯性的受到土地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喜欢定居在一地,不爱迁徙。 从农业本身来看,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来完成,许多人居群在一处是无须的,耕种活动如果不向分工专业的方向发展,农业也就没有了把很多人聚集在一起的需要。反观美国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檐相接的邻舍。因此当我们看到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群,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习惯?除了人多容易保卫安全、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之外,最大的原因是由于在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小,不同村之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每个村子比较隔离,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极其具有地方性特色,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乡土社会不像现代社会一样,人与人凭借着契约关系、共同任务相互结合在一起,乡土社会是一种自发性的,仅仅因为大家在一起生长而结合在一起的。现代社会是法律社会,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生活上被土地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

人性的善与恶

人性本空,即人类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是空。性本善、性本恶,指的是人性空衍生出来的内容。 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是在空性之上的映射,人有神性(理性),亦有兽性(本能),欲望是人根本属性,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生命的根本属性。在自然属性中,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人生而如一张白纸;在社会属性中,人性会因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而在不同的情境下,善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会形成两个本能: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本能,即本性,它是支配人行为最强大、最根本的原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驱动人类行为的所有心理动机,最初都源于自己的欲望,只是在追求利益的方式上,会有善恶之别,从而形成可相互转化的善人与恶人。 从社会层面观察人的行为,任何人都有善恶一体两面,相互制约。任何单纯强调人性本善或者本恶的观点,都是不全面客观的,都是不符合事实真相的。 人生在世,无论人性之善还是人性之恶,其都包含利己成分,可人不会只为利益而活,不然即不会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层次划分:舍己为人是为大善,利人利己是为善,损人利己是为恶,损人不利己是为大恶。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实,为伪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实,为伪恶。 人性不可解放,一但彻底解放人性,则人性之恶无从制约。人性亦不可压抑,压抑人性的结果,只能是积累仇恨束缚创造力。 人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人格的塑造期,而一个人品格的好坏,会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 在一个温馨和善的家庭环境里长大的人,必定善良。在一个校风纯朴的学校学习的人,也不会暴力血腥。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社会,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今天的这个社会,尔虞我诈是常有的事,在这个利益至上的社会,没手段谋略的人生存不了,所以,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有的人本性虽善,但也会被染黑,而有的人却会一直秉持善良的心态去面对任何人与事,而不是被这个污浊的社会同化。所以我认为的是,人性的善恶取自于自已的价值观。所以,其实谁也说不清人性本善还是本恶。 人性是常年消磨养成的,最初无善也无恶,都是根据环境慢慢演化的,但是,一般如果收到打击和伤害,就有很大的可能变恶,除非有人去指引他,让他了解活着的意义。实际上,善恶兼容才是真正的人之道,恶少善多,无恶,就保护不好自己,那就更不行了,人生意义为让自己和种族生存下去,自己都不能活下去,又谈什么善?如果人们都不能保护自己,种族迟早全部灭亡。无善,就会伤害他人,这样互相伤害,种族也得灭亡。比起舍己为人,我还是觉得所有人利人利己较好,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啊!自己的种族才能生存下去啊!

中国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 历史的轮回怪圈: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历史思考 最近几年以来,社会矛盾逐渐成为了中国公众瞩目的焦点---------官员腐败,贫富差距扩大化,三农问题,仇富心态,教育改革,房产价格,医疗社保等一系列问题犹如走马灯一般纷纷闯入人们的视野,同时,许多富于代表性的事件也先后挑战着中国人眼球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例如,笔者来到深圳短短几天,就接触到了一个光听来就足以让人感到恐惧的名词----------砍手党。而不久前亲身经历的事情更是触动了内心深处的悲悯。 那晚在白石洲,笔者口渴,买了一瓶矿泉水。行走间,突然感觉有人在身后摸索。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抢劫。等到回头看时,不由得自我解嘲地笑了。那只是一个捡垃圾的男孩子。大概只有七八岁的样子,浑身邋遢,还散发着一股酸臭味,手里提着一个装满各类瓶罐,比他自己还要高的麻袋。我将水喝完,把瓶子给了他。然后带着一种助人为乐的快意转身离去。可刚走了几步,又听到身后有了更大的动静,接着,笔者看到了震撼心灵的一幕--------男孩子正在和一个干瘦的老妇人扭打着,仅仅是为了刚才施舍的瓶子。笔者一时无语,事后却思考了很多。待至今日,心中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 我们的社会怎么了?相信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解答。其中,有一种最为通行的说法就是--------历史的轮回。具体地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天下创世2。矛盾丛生3。总崩溃个别王朝由于在中晚期实行了一些改革,缓和了社会矛盾,从而延长了统治时间。这是中国历史所特有的周期性振荡。综观国史,史实让笔者也不得不承认上述说法的合理性。那么,目前的中国是否在重新陷入这个历史的轮回怪圈呢?这倒的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周期性振荡产生的原因 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周期性振荡现象,早在建国以前,就已经有人注意到了。鲁迅就曾经把中国历史归纳为“一治一乱”,“破坏---建设---再破坏”的打摆子模式。而最有名的就是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的对话。黄炎培曾问毛泽东:“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许多许多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力。”此外,黄炎培还指出,从历史角度看,有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但都没能跳出这一周期率。他问毛泽东有什么方法跳出这一周期率?对此,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很明显,毛泽东是把周期性振荡归因于腐败,而应对之策就是民主。窃以为,毛泽东的自信回答恐未必也。所谓的腐败,是由于权力缺乏有力监督与制约造成的,并非中国的特产,而周期性振荡在其他国家却未之有也。由此可见,腐败并非是根本原因。那么真正的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是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正造成了这种奇特的局面。 社会财富一经创造,大致有两个去向:1。进行扩大再生产2。留作消费基金。那么这就涉及到了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了。 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那一部分关系到社会的再发展,无可厚非。但是,消费基金就关系到了每一个人的生计问题了。人活着不是为了消费,但没有消费就不能活着。去除再生产的部分,剩下的就要做个分配,那么分配应该本着什么原则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信条就是公正性。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 近代中国从天圆地方“天下”进入地球时代以来,西方学说传入了“人性恶”的人类哲学思想(original sin,译“原罪”,也可译“性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遏制“性恶”的国家行政观念:因为人性本源是恶的,因此必须配之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制度。 这种关于人性恶的人类哲学观点,中国其实在春秋战国时代早已有之,代表人物便是诸子百家之一荀子。荀子持“人性恶”观点,而同时代的孟子则持“人性善”的观点(时代背景是即将进入战国时代)。 中国古代历史的各种哲学流派,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按故往历史中国十分惯常思维的“大是大非”原则来看,人性的善与恶,是两个绝然相反的人类社会哲学元素,荀子与孟子应被归为两个不同的学说流派。但中国流传至今的传统学术却把两位持泾渭分明哲学观点的人,同称为“儒家”。不知两位已作古二千多年的大学者会不会在黄土之下跃骨而起? 仔细想来,把不同哲学流派的学者们归于“一家”的文化现象,也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情理之中。中国数千年实行的是皇权行政一统论,而与行政一统论相匹配的学术一元论,也就不得不会把为华夏人类思想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各流派人物都归入相同的彀中。在归入“一家”之后,再予以分门别类,作内部清算,谓之“一家”之内的不同“路线斗争”,再或逐“师门”,斥之学术叛徒、学术内奸。那个时代的这种学术的历史发展逻辑,同样与封建社会一统皇权独裁之下的“羁縻”臣僚、清算各派臣僚的行政制度,完全匹配。但显然,两者本来就不在一

个学术流派中,而这正是符合近代以来人们认同的人类历史“学术多元论”观点的。历史地看,皇朝社会恶劣的一元论阻碍了古往中国社会分科学说的产生,从而使古旧读书做官的儒学成为通向文化一元论的单行线和独木桥,但人类思想(包括经济形态)本质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术的“多元”,何必纳入一家?它实质是泯灭了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性。学术叛徒内奸之称,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 春秋末期,早于荀子孟子一百年的孔子仅谈到了人类哲学“仁”的思想,而荀孟则开始了人性恶和人性善的争论。众所周知,自后两千多年中国皇朝历史遵循了孔孟之道,而荀子的“性恶”人类哲学思想早已被皇朝历史自我消弭于无形之中。有当代考古学家指出,人类文明历史数千年以来,人们的物质与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人类的性情几无改变。笔者以为,人类历史从来一直存在着这么一个人性现象: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提倡什么。这就像表决心发誓要克服自我一样。著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提到孔子“仁”思想时这么说:“按孔子的看法,一个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防范不仁的念头,可见性恶来自先天”(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 说性恶可使但凡是人都受到“性恶”遏制,说“性善”则可以使一部分“圣人”免于遏制。这在今天的人看来,道理很简单。假如古人因受人类社会认识论的局限而偏入旁门(轻视实践的古人先给予认知上的定义,再寻找“理”;现代人在实践中寻找“理”),那么,今天的人如果再提“性善”论,则别有它图了——人类历史证明:提倡“善”的人就是“善人”,那是一种是人都不信的鬼话。正如明代那位深陷一元

《乡土中国》带给我的一些思考

《乡土中国》带给我的一些思考 费孝通写的这本《乡土中国》确实是一本值得我们去阅读的好书,自觉从小生活在乡土社会中,对“乡土”有或多或少的了解,阅读本书时有一种很深的亲切感。为了对中国乡土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这本书成了我的不二之选。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感觉书里面描述的内容通俗易懂,稍加查阅即能抓住文章主线,通晓全书大意,特别是前面几章,由乡土本色到文字下乡,再到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序”,谈到人们的“私”,再到维持私人关系的道德与家族,层层推进,相互联系。从第七章开始的最后几章主要讲述了乡土社会中的约束力即世俗意见对男女的约束、传统力量对社会秩序的约束力、故土情结及血浓于水对人的约束力。阅读第一遍时感觉有些吃力,很多很多不懂的地方,不过多阅读了几遍之后感觉好了很多,下面谈一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作者在这本书的开篇<乡土本色>中论述了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性这一特点,而乡下人正是这个社会的基层。乡土社会中的农民土气、人口流动性弱、人民喜欢群居。因为乡下人依靠土地谋生,生产生活离不开泥土,土在人民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人和土“粘”在一起,乡土人民“土气”由此而来。正是因为人民的这种“土气”促成了不流动的乡土人民,再加上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很难被外来的新事物扰乱。因为对世代生存的土地的依赖性,他们很难会选择迁移,即便是战争及自然灾难的发生,乡土人民依旧很难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子孙继承祖上的家业,村里的人户累计得越来越多,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小农经营的特点,因为合作和保卫家庭的需要,人民开始聚村而居,逐渐形成一个个村落,由此形成乡土社区的基本单位。 接着谈到乡土社会具有地方性的这一特点,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因为流动性小弱,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社会学中描述的一种礼俗社会,人民平时接触的都是一些与生俱来的人,人民无需选择便拥有与周围人的各方面关系,人民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社会里。 而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它与这种乡土社会具有很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本书源于费孝通老师的“乡村社会学”课程,这里的文章都是在原有论文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成稿。在我看来,不同于所接触的刻板的社会学教科书,费老的文章深入浅出,在用平实的语言在描述中国乡土社会的各个现象的基础上解释着社会学的深刻哲理。乡土社会是中国最广阔同样也是最特殊的一层社会,《乡土中国》描绘的当时乡土社会的现实对于探究如今中国的乡村有着很大借鉴意义。 对于小时候曾生活于农村的我,阅读完该书对于其中一些章节有着自己不同的体悟。或许由于阅历有限和理解不深,其中的观点不尽正确,还望老师指正。 一、基层社会乡土性的延续与发展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清晰地表达了费老的观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实践者是农民,而在中国,农民、土地和乡村是密不可分的,这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当代中国有着八亿多的农民,形如华西村那样的乡村在基层社会少之又少,大多农民仍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因此从表象上来看基层社会的乡土性并未随着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而改变。更深层次说来,由无产阶级斗争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成功实施、依靠最广大人民所建立起来的新中国保持乡土性也是有着它历史本源的,所以《乡土本色》一节中所下的结论仍能恰当地描绘着当代中国。 该节中用到他与一位语言学家的交流让我印象深刻。研究语言的学者说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一点在我曾生活的奶奶家感受颇深。每年清明一个家族的人都会聚到一块儿到村落的旧址(奶奶家搬迁过)扫墓,墓碑上记录着家族每家的家谱,似乎一块墓碑就是一个家族兴衰的见证。费老由此推及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乡土社会的人口流动是缓慢的。如今中国,当农民工成为常见词汇,当土地变为稀缺资源,当小康社会的口号催促着社会急速发展,似乎乡土人口流动缓慢渐渐成为过去式。还是以老家为例,包括父亲在内的四兄弟,只剩下一家人维系着那片土地,而其他氏族很多的房子已成空宅。越来越多的乡下人由于接触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尽管仍成长于“土地”之上,但为了所谓

郎咸平谈当今中国社会的险象

警惕体制内腐败与民间堕落的恶性互动----郎咸平谈当今中国社会的险象 我最近虽然没有在媒体发言,但我关心这个社会的心却从未稍歇。近来北京市发生的毒大米等等一系列官员腐败事件让我感到怒不可遏,痛不可堪,不得不再次提出我对这个社会的呼吁。面对不断恶化的社会现象,庙堂常常只是一味着急,民间也只是简单地咒骂。但是我希望我所提供的批判角度不同于以往,我认为我们仅仅是呼吁杀贪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系统地解决问题。而北京市事件所引发的思考,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警惕体制内腐败与民间堕落的恶性互动。 我想简单的谈一下引发我关注的事件缘由。最近从媒体上获悉北京出售毒大米的消息,让我惊愕不已。所惊者,世风日下,有人居然丧尽天良、不顾苍生百姓生命安全而牟取暴利;所愕者,此事件的始作俑者,竟然是处于首善之区的堂堂粮食主管部门──北京粮食局。根据此事件之专项调查组的调查,2003年4月北京市非典疫情严重之际,主管北京市粮食局的副市长陆昊决定由粮食局购入29.2万吨陈化粮作为粮食储备。今年春节后,该副市长再次决定将陈化粮销售给公众。陈化粮含有超量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因此发售陈化粮几与投毒无异。` 向公众出售毒大米事件是一例典型的体制内腐败行为。有关官员不仅借助行政权力的便利为己敛财,已经到了罔顾广大无辜

民众性命的地步。更为令人发指的是,事件被调查出来后,相关责任人不仅不考虑尽快向公众宣传,保证居民的身体健康,反而封锁消息、文过饰非。所谓的主管部门和主管市领导,先不说是否做到了廉洁奉公,不说是否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就连起码的"不要害人"这样的基本做人原则和良心都没有了https://www.doczj.com/doc/259961897.html, 惊愕愤怒之余,我倒联想起前些日子我专门研究过的香港嘉利来股权纠被抢夺案,突然明白,北京市发生这样那样的荒唐事情,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以北京市内部腐败势力之强,气焰之盛,卖毒大米其实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做起来毫无顾忌的恶性事件。 且看2000年,社会恶势力垂涎于香港嘉利来的股权,于是勾结二商集团个别项目负责人,买通北京市工商局以及北京市外经贸委的个别公务人员,组成合谋团伙,竟诬陷香港嘉利来未履行出资义务,由北京市外经贸委将香港嘉利来拥有的合作公司的股权"批送"给合谋团伙中的黑势力。香港嘉利来彻底失去了在合作公司中的股东地位和自己依法在公司中享有的所有权益。嘉利来愤然抗争,先后依法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即现在的商务部)提起行政复议。最后,法律给了一个嘉利来公司一个公道,但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虽然北京地方政府表明上口口声声正在履行中央政府决定,但是具体的各个部门就是不归还嘉利来的股权,法律的判决至今还是一纸空文。嘉利来至今仍然什么也没有拿回。盖有国徽章的严肃行政决定,在北京竟然可以荒唐如斯地瞒骗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其中是非曲直的案件,在海内外沸沸扬扬,

社会调查之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的感思 201131160301 陈甘泉 摘要: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农村是一幅破败的景象,对于如何应对中国农村的这种现状大家出现了分歧。而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这本书在字里行间中批判了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一西方为标准来发展乡村经济的思想。这是因为外来的各种制度在乡土中国没有运行的基础,人们没有这种需要,他们有着自成一套的体系在有效地运行。 关键词:乡土中国社会格局 最近看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收益良多,虽然这本书只有短短的百页,但书中所讲的内容却都是精华。他是费孝通在20世纪40年代进行大量的实地的社会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此书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进行了概括描述,并通过中西方的对比中讨论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乡土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和“乡土人格是如何建构的”等问题,虽然探讨的是乡土社会,但是对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书主要讲了几个部分的内容,概括如下: 一、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民从泥土里面讨生活,同时也被束缚于土地,乡土社会保持一种较稳定的状态。“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也会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一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者长大的,在孩子眼中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而西方现代社会则是以工业生产为主,社会迅速变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接触大量的陌生人。 二、社会格局上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结构的格局不一样,中国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可以比喻为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差序格局是一个立体概念,在横向上指以“己”为中心所推出去的由近及远的关系,在纵向上指关系之间的等级差别。“其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西方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一捆柴,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他们组成一个团体,“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事先规定

善与恶作文800字

善与恶作文800字 善与恶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那是发生在我小学一年级时候的一件事。一天,姑姑告诉我,中午她有事,就把我交给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我开心极了,这可是我第一次在学校吃午饭。吃过午饭,我独自来到海德商场的超市闲逛。当我走到一台冰柜前,里面的雪糕吸引了我的视线。我四下看了看,没人注意我,就顺手推开了冰柜的门,拿了一支“巧乐滋”雪糕,撕去了皮,一边走一边吃,刚走到地下超市的门口,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位阿姨的声音:“小朋友作文人网,你没交钱怎么就拿东西吃?”我听了吓得连头也没敢回,撒腿就跑,一口气跑到了学校,等心稍稍平静后,我就象没事人一样,跑去找同学玩了。一下午平安无事,我暗自偷笑! 不知道是哪股风把消息吹到了姑姑的耳朵里,晚上回到家里,姑姑把我叫到了身边问我:“你今天没什么事要告诉姑姑吗?”我没有一丝迟疑地回答道:“没有啊!”姑姑让我好好想想,最后还是在姑姑的一再逼问下说出了事情的缘尾。 姑姑二话没说拿起棍子就打,顿时我的屁股象开了花,钻心得疼痛!可我并没有哭泣,我知道我错了!姑姑很生气,这么大了,第一次见姑姑发这么大的火,姑姑平息心气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刘备临终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劝勉他要进德修业,

有所作为。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也是就从那一次,每当我再走进超市,看到那些花花绿绿的、想要的东西时,就会主动和家长商量一下,如果家人不同意我就不会去多看几眼。这件事在家人看来竟然比海深,比天高,比地阔。也是从这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真正含意!这句话将成为我一生的座右铭!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在先秦诸子中有种种不同的认识,管见所及,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意谓人性的善恶,本来是差不多的,由于习惯、习俗的不同,周围的环境不同因而不一样了。告子说:“人性之无分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意谓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好像水的流动,没有一定的方向。向东流或者向西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地形的高下。商鞅说:“民之欲利也,若欲下也,意谓老百姓都是趋利的,好像水之都是向下流动那样。”而荀子则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意谓人之性天生是“好利”的。由于这个缘故,到处是争夺而见不到辞让,这是由人性决定的必然结果。 以上几位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有的是儒家,有的是法家,有的很难说是属于哪一家,有的总体上是属于儒家,但却被后人视为儒家中的异端。因而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认识,是很正常的事情。 之所以对于人性有如此不同的认识,我本人感到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人性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用善与不善能够概括 的。人的个体差异是不争的事实,有的人健壮有的 人瘦弱;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拙一些;有的人反应 灵敏有的人反应迟钝;有的人捷言利给有的人木讷 口吃。因而也有的人天生善良有的人就是乖巧自 私,双胞胎中也有两人性格不同的例证; 二、客观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环 境、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性格、信念、人生观、 世界观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这些都是人性重大 影响的外部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 这个道理,缁磷不涅者十分难得。 三、不可否认,上述几位的观点,既受他们所处的时代 影响,也受他们所信仰的学说流派思想的影响,如 儒家思想多认为人性是善的,而法家则认为人性是 不善的,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自会有不同的观点,答 出不同的结论。总之,本人认为人性不能简单的认 为是“善”或“不善”,有主观的差异,也有客观 的影响,还是孔子所说“性相近,习相远”比较接 近客观

善与恶的区别

善与恶的区别 道教认为先天人性无善恶,后天人性有善恶。道教将人性分为先天人性和后天人性。道教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性,道性即先天人性;人既然来源于道气,那么人就具有道性。如《老子河上公注》称:“善行道者,求之于身。”《太平经》亦称:“夫天将生人,悉以真道付之物具。”””这都是说人身中分有道。这就为人能成仙不死找到了理论根据。如《太上老君内观经》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又如《玄珠录》卷上说:“众生与道不相离。当在众生时,道隐众生显;当在得道时,道显众生隐。”道无生死,人只要把握住身中的道,与道合一,就可长生久视。显然,道教以道论人之本性,为人“成仙何以可能”提供了理论依据。道教认为人产生后先天之性就转向后天之性。后天人性指人的各种欲望和妄念等,它有道德属性,有善恶。而先天人性——道性没有道德属性,超越善恶观念。《性命圭旨》说:“天命之性,论其本源。气质之性,论其享受。天命之性无不善,气质之性有不善。”道教亦认为,欲望和妄念等后天人性消耗和遮蔽了先天道性。那么,人的道性真正表现出来,一是要摆脱各种欲望和妄念,使先天之性——道性不被遮蔽;二是通过自身修炼将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联系起来,并向前者复归。这就为“成仙如何可能”提供了实践依据。 基督教却认为人的本性是善恶(罪)并存,即有善有恶。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的本性来自上帝。基督教认为上帝原始创造的世界是善的,所以人的本性是善,Human nature from god.The Christian view that god created the world original is good,so human nature is good,故《圣经》的《创世记》说:“上帝看他所创造的一切非常好。”但当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犯罪堕落之后,《圣经》仍将人称为“上帝的形象”。此时,从“人是上帝的形象”可对人性作如下的理解:一方面肯定人的尊严与高贵(“上帝形象”的延续——善)Sure of the dignity of people and noble(" god image"continue-good),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的失落与堕陷(“上帝形象”的亏损——恶)。也就是说,人犯罪堕落之后,“上帝形象”有一定程度的保留,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失落。正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人的本性既不是罪加诸于人,也不是因罪而丧失的东西。”又说:“人性并不因为罪而完全腐败到全然没有本然之善的地步,因而人有可能在本性遭腐败的状态也能依其本性做一些具体的善事。”由此可见,人性之中善、恶并存。人性之善就是指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之前,即上帝的原始创造;人性之恶就是指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之后,即人有“罪”——罪性。“罪”就是指人不按照上帝的目的去生活,它是由人神关系的破裂导致的结果。所以说人性之恶并不是指社会中实际的罪行。显然,此处人性的善恶(罪)和世俗道德上讲人性善恶的概念不属于同一领域。人在道德上的恶,是由于人与上帝关系的破裂延展而来。基督教认为,现实人的本性主要是罪性。人的罪性的克服,唯有凭借着上帝/基督的救赎。 简言之,道教把人性分为先天人性和后天人性,认为先天人性是道性,是超越善恶的,

从《红字》看人性的善与恶

从《红字》看人性的善与恶 《红字》( The Scarlet Letter) 是美国19 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一部惊世之作。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把严肃的道德和历史内容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非凡的想象力与高超的语言技巧融为一体,使小说的主题思想丰富深邃,具有多侧面、多层次的显著特点。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北美殖民地时期清教统治下的波士顿, 围绕着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身上戴的红色字母“A ”,讲述了她在清教社会中曲折的人生经历。《红字》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虽然其性格复杂多样,但都是善与恶的混合体。本文拟对三位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沃斯——人性中的善与恶进行分析。 一、海斯特的善与恶: 海丝特·白兰,年轻貌美,但因家道衰落而嫁给了年老体衰的齐灵沃斯。这种畸形的婚姻关系恰如“一簇绿莹莹的苔藓长在残桓断壁上”。齐灵沃斯自身的畸形、老朽,对知识的所谓追求和对海丝特欲望的忽略造成了这场婚姻的名存实亡。这时,博学多才、年轻英俊的牧师丁梅斯代尔出现了,他激活了海丝特的情感世界。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并生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珠儿。 海丝特犯了“通奸罪”。戴这种罪名的人在当时的清教徒社会中是十恶不赦的。当时的人们把宗教与法律基本上视为一体。因此她简直成了罪恶的化身,她的行为是清教义绝不能容忍的。她先后被关进监狱、示众,并被迫戴上象征耻辱的红色A字(指Adultery,意即通奸)。 海丝特是这么一个“罪孽深重”的人,但她在经历了这么大的生活磨难后, 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 成为一个不依附于男人的独立女性。海丝特带着女儿在远离市镇的一座小屋居住。为了维护做母亲的权利, 她不仅敢于和世俗力量作斗争, 更无畏地挑战宗教和神的权势。在这种极为痛苦的生活中,她的行善积德意识开始以诸多方式表现出来。她“除去打扮她的婴孩稍有花费之外, 她把全部多余的收入用于救济他人”。“对于穷人的每一种需要, 她比谁都快的提供她菲薄的支援”。“在城里瘟疫流行的时候, 谁也没有像海斯特那样忘我的工作——尽心尽责——这是我们的海斯特,我们城里自己的海丝特, 她对穷人那么好, 对病人那么肯帮忙, 对遭难的人那么关心”。小说的最后, 出走的海丝特在很多年后孑然一身从欧洲回到美国, 回到她海边的小屋。她成了镇上人们特别是妇女心中圣徒的化身。她们经常来到她的茅屋, 寻求能解除人间一切痛苦、不幸和罪恶的良方。原来人们眼中那个“奸妇”变成了“天使”( Angle)!海丝特通过自身的努力, 终于建立起她与周围人的新关系, 圆满地完成了一种思想和灵魂的重生。 二、丁梅斯代尔的善与恶 丁梅斯代尔具有典型的矛盾人格。作为牧师, 丁梅斯代尔信奉清教的禁欲主义, 在他的教民心目中, 他虔诚、神圣、才华横溢、富有同情心, 简直就是上帝的化身;作为海斯特的情人, 他渴望美好的爱情, 向往幸福的生活, 也有自己的人性追求。他的性格发展是一个从虚伪到诚实、从神性到人性的过程。 霍桑这样表达了他对丁梅斯代尔的态度:“你没有胆量!你不诚实!”虽然多年接受神性教育的洗涤, 多年追随上帝传播福音, 但他仍难以做到超然。于是, 他与海丝特发生性爱关系, 而且有了孩子。这是他所代表的清教势力和环境所不能允许的。从宗教的角度来看, 作为一名向人类传播上帝意志和声音的虔诚的清教徒, 丁梅斯代尔应该把自己的罪恶及时坦白出来, 在行动上做出补救, 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在精神世界中获得新生。可这位牧师害怕丧失自己的名誉、地位和前程。虚伪、懦弱完全控制了他, 导致他不断地隐藏自己的罪过。他的那些赎罪方式, 无论是布道坛上的自我谴责还是密室中的自我鞭打, 其实都是在隐匿自己的罪恶。 他在上帝和世人面前摆出一副“操行善良和笃信宗教的样子”, 极力显示自己的美德。另外, 作为珠儿的生父, 他理应给珠儿一份父爱, 帮助海丝特抚养孩子。但他把这两方面的责任全部推给海丝特一个人去承担, 致使母女俩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始终处于孤立无援的凄惨境地。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霍桑在小说中用辛辣的语言对他的伪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 斥责他为“一切人中最卑鄙可耻的人”。尽管丁梅斯代尔身上清楚地显露出人类虚伪和自私的劣根性, 但我们也看到他非常希望自己按照上帝的旨意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州长贝灵汉和“德高望重”的威尔逊, 他们穿着清教徒的外衣却在做无耻的事情。与他们相比, 丁梅斯代尔是个真正的教徒, 他笃信宗教, 生活清廉。尽管他隐瞒了自己的罪行, 逃避了公众的谴责, 但他的道德良知并未泯灭, 他不断折磨自己。如果说海丝特身上的红字是有形的, 那么丁梅斯代尔身上的红字就是无形的。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第一章乡土本色 费老首先介绍了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差异,这种差异来源于中华民族千年来对“土”的深刻情结,“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份对“土”的利用、感恩、甚至束缚,让乡土人与游牧人、工业人区别开来,“他们总是附着与土地,一代传一代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动”(费.2008.3)这也被费老称之为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因为他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乡土社会是具有局限性和地域性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费.2008.6)因此他们是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费老认为“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现代社会的人会认为乡土人“土气”“不懂变通”,但其实那是他们特有的特色,是在现代社会少有的淳朴真善。由此费老联想到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孝”也是对乡土社会特色的很好诠释。但是以上所说的应用在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因此“土气”也渐渐沦为了一个贬义词。 我认为费老很客观的分析了乡土社会形成的原因,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不被认可的原因,虽然没有展开详细叙述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具体原因,但是由前文一系列清晰易懂的分析就可以让读者理解乡土社会和现在社会的巨大差异,原因自然不言而喻。 费老在解释乡土本色的时候并不仅仅是抽象的去形容和描述,还穿插着一些生动贴切的小故事,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他想表达的深意;其中还套用了许多社会学的概念,让文章的学术性增强了。 第二章文字下乡 费老认为,乡土人不识字并不是愚,而是因为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不需要他们具备识字的能力,就如同城里人分不清包谷和麦子,城里孩子不会灵巧的抓住蟋蟀,并不是因为他们愚笨。“文字是间接地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言语而采取文字呢?”“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费.2008.14)“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月,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义的唯一象征体系。”(费.2008.16)但是时代终究实在进步的,我们在渐渐走出乡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文字来适应我们要面对的新时代。文字下乡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需要的,是正确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乡土人不识字就一概而论的说他们愚,因为他们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费.2008.16)费老跳脱出对乡土人不识字就是愚的传统视角,用一个全新的、更为客观的视角去分析,乡土社会会出现文盲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个人的先天智力而是源于乡土社会的特质。这也为看待文字下乡这个决策提供的新的思考角度,这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却与传统的乡土社会矛盾,如何能将矛盾最小化,将文字下乡的利最大化也是值得政策的执行者们深思的。 费老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指责任何一方,但是读者却能清晰了解作者的褒贬,含蓄委婉但不失生动,虽为学术性专著,但可读性很强。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费老这一章从另外一个角度——时间格局方面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时间上的阻隔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的今昔之隔,另一种是社会的世代之隔。“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

人性里的善与恶 《简爱》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人性里的善与恶《简爱》读书笔记与心得 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人性里的善与恶《简爱》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性里的善与恶——简爱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很难从单一的事件里去判断。在某一时刻,或者面对某一个群体的时候,他是好人,大大的好人;而在另一时刻,面对另外一些群体,他是坏人,大大的坏人。我们反感电视剧里,毫无底线的好人,因为那太不真实了。每一个人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是善与恶交织。如我们所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面是佛,一面是魔,在才是真实的人性,真实的社会。 今天田田的读书笔记“我家里的里德舅妈”,写了她家庭的真实经历。看完忍不住唏嘘,却又忍不住佩服。一个女人,被自己的父亲欺骗,被“卖”给了现在的丈夫,又因为婆家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得不把自己的小女儿送人,又因为小儿子夭折了,被逼着接受丈夫前妻的儿子。她怨恨父亲的欺骗,她也怨恨命运加注在她身上的苦难,她把这一切发泄在和丈夫的无尽争吵,打骂儿女上。尽管如此,她依旧好好的把儿子给养大了,不缺他吃,不缺他穿,比对自己的女儿还好。她不是一个好母亲,她又实实在在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有人说,看到这篇文章,更深的理解了一句话:在我们可以明眼

看到的现象背后,可能有不为人知的泪水,以及无法想象的痛楚,所以不要轻易去评判别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容易的地方。最近几篇由简爱衍生出来的关于原生家庭的反思,会让我觉得比看故事更沉重。因为故事是虚构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而那一篇篇泣泪的读书笔记,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我隔着屏幕,能触摸到她们的温度,却给不了她们温暖。 一本书读到现在,从故事到道理,从道理到人生,越来越多的解读与分享,无数智慧的光芒在闪烁。我们的过去无法重来,只愿我们的未来,可以充满光明和温暖。作者:湖心倚照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乡土中国》与现代社会

读《乡土中国》有感 很早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推荐《乡土中国》,读了之后才明白,《乡土中国》何以被如此推崇,何以成为社科必读的经典,费老对中国农村社会乡土性的观察和分析虽属探索性地叙述,但却写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现实。 一、乡土中国的乡土性 中国的农村本质上是乡土性的,而这个“土”字恰恰说出了东方文明的特征,中国是农业文明,赖以为生的是土地,而农业具有稳定性,农村人便也因此半个身子插在了土地中,这个“土”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土地神”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鬼神信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祭拜土地神以祈求风调雨顺。生产力不发达,小农经济下,人口的流动性、社会的变动性都不大,人们祖祖辈辈可以生活在同一个或是临近的村落中,这便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特色。 二、熟人社会差序格局 农村社会是乡土性的,流动性很小,世世代代都在一个村落或临近村落,因此,每个人“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每个人出生的时候,他周围有哪些人、面临怎样的环境,便都是确定的了,他一生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年长的人身上找到答案,剧本是相同的,只是演员在一批批地变,因此,秩序很重要,别长幼不只是一种礼貌,更是一种对经验和资源、生存智慧的尊重。每个人都是被同村的人看着长大的,又看着一批批人出生长大,如此循环往复,直到老去,死去。因此,乡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他们之间彼此熟悉,凭声音、走路姿势等就可以互相识别。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处理关系的原则是看关系和交情的远近和深浅,这就是所谓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依据着关系的远近亲疏来确定如何待人接物,因此双(多)重标准这种事情是免不了的,比如,别人的贪污是贪污,而轮到自己家贪污,则是有能力,或许还会参与这种贪污,这种事情在现在也不少见。费老形容这种差序格局就如同把石头投入水中后激发出的水波一样,渐次有序向外推开,差序格局、双(多)重标准是根植于农村社会的乡土性的。 三、礼治秩序教化权力 农业文明,乡土社会少变动性,多稳定性,社会变动被容纳在世代的交替中,人们总是可以依据前人的经验过活,可以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这也造就了中国人的实用性追求,虽然不知其原理,但管用就好了,一切都服从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正常的继替。熟人社会、差距格局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持、维护要靠私人间的道德和礼治秩序,乡村的社会是无

中西方人性观区别

中国跟西方人性观的异同 ——指导老师:高春华摘要:人性,已经是人类讨论的永恒的话题。虽然依旧各执己见,但综合古今中外各家所长,透过他们的论述,我们放佛可以窥见人性的一些端倪——中西方的人性学说大致相同,但他们的主流却是不同的。 关键词:人性、东西方、善、恶、 人性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英国著名哲学家大卫·休谟说过:“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些关系,任何科学,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有多远,他们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因此,作为一个人,思考人性这个问题,是与生俱来,与身同在的问题。我们只有了解了人性,才能对以后生活方方面面问题,有更深入的分析与了解。 中国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信无善无恶论、信有善有恶论、三品论。中国古代、现代,关于人性的主流依然是性善论。 1、性善论。孔子在《论语·阳货》里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对人性的基本设定是人的本性普遍切近,习养造成了千差万别。虽没有明确的指出人性本善,但从其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性本善的方面还是占很大一部分。孟子却直言不讳的提出了人性本善论,在他认为,人性中,天生充满了仁、义、智、礼等。以至于儒家的启蒙教育经典《三字经》的开编就讲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本善论的观点。 2、性恶论。儒家的第三个代表荀子曾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认为,人天性本恶,是后天的培养才使恶变善。但是,善只能附着在本性之上,而不能取代本性。他的本恶论,对后世的法家影响很大。 3、无善无恶论。战国时期的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人性和水一样,“水无分于东西”,性也“无分于善不善”。从告子的言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信奉的人性并没有本善与本恶,就犹如水无分于东西一样,全看后天的引导。后天的环境影响在人性的善恶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有善有恶论。西汉的扬雄是汉代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法言》中提出了“人之性也善恶混”的人性论思想。他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恶”这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后天的培养与教育将这两个方面充分的发扬,才造就了一个人的善恶。如:“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5、性三品论。西汉的董仲舒认为,人性可分为上中下三种:圣人之性为上品,中民之性为中品,斗筲之性为下品。他在继承前代思想的基础上,将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的"性恶说"加以调和,认为人性中包含了"善质"、"恶质"两种因素,并将情感因素归入"恶质"的范畴,进而提出以"王教"来完善人性的方法。 西方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等。 1、性恶论。西方的性恶论主要源于基督教的“原罪说”。由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禁不住蛇的诱惑,偷吃了智慧果实而犯了“原罪”,因而亚当和夏娃的子子孙孙也有犯罪的内因,也要为自己的祖先承担责任。此外,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也主要持人性本恶论的观点。如柏拉图曾经说过:“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就会像最野蛮的野兽那样坏。人性总是把人拉向贪婪和自私······”由于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性恶论在西方占了主流。 2、性善论。性善论的代表人物卢梭,他的思想主要解释人性本善。他确信一个依照人性建立的社会永远正确,并且对于人性的保存最有助益。 3、有善有恶论。持有善有恶论的主要有弥尔顿。他曾经说到:“在亚当的那个苹果皮上,善与恶的知识就像连在一起的孪生兄弟一样跳进世界里来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劫数,亚当才知道有善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