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稳定性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36
富宁县某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摘要:根据对滑坡的形态特征、变形特征和结构特征分析,该滑坡为中层大型土质~软岩滑坡。
滑坡的形成主要受地形、岩土体、构造、节理裂隙、地下水综合因素影响所至。
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和滑坡推力进行计算,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地质依据。
从评价结果可见,该滑坡浅部滑体处于基本稳定~不稳定状态,滑动阶段;深部滑体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
评价方法、结果和后来施工的实际情况较一致,科学的预测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滑坡实例的特征分析和稳定性评价,为土质~软岩滑坡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滑坡、滑坡特征、稳定性评价、治理措施1滑坡特征1.1形态特征该滑坡位于云南省富宁县境内,地形北东高南西低,原始地形坡度5~15°。
滑坡平面形态呈“梨”形,后部宽290m,前部宽180m,主轴平均长380m。
勘探揭露滑体浅部Ⅰ滑面埋深1.50~11.40m,平均厚度6.43m,体积29.12万m3;深部Ⅱ滑面埋深5.80~20.2m,平均厚度13.90m,滑坡体积124.13万m3,为中层大型土质~软岩滑坡。
1.2变形特征①滑坡后缘已产生明显错落和拉张裂缝,错坎分两级。
最后缘错坎呈弧形,延伸长约400m,坎高3.0~8.0m,滑坎坡度30~55°,滑坎上可见滑动光滑镜面和擦痕。
在滑坡后部发育有多条拉张裂缝,多呈弧形展布,延伸长约20~100m,裂缝宽5~20cm。
②滑坡中后部侧边界错坎高3~10m,滑坎坡度34~65°,滑坎上可见滑动光滑镜面和擦痕,滑坡前部侧边界多见剪切裂缝。
③滑坡前缘鼓胀裂缝发育,地形破碎,滑坍产生了大量拉张裂缝。
④整体滑坡中部错坎、裂缝密集,并分布有平台和洼地。
平台宽10~30m 不等,中部宽,两端窄,形成月牙状。
错坎高1~3m不等,连续性较差。
裂缝可见宽10~50cm,可见深度0.5~1.5m。
1.3结构特征滑体:主要由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和上第三系泥岩、炭质泥岩及褐煤层构成。
1滑坡稳定性评价1.1滑坡形态特征滑坡所在山体地形较陡,滑坡体后缘上部坡度35°,滑体前缘坡度15~20°,由于人工开挖建筑场地,在滑坡体前缘形成了多级人工开挖陡坎,坎高1~4m。
总体地形为高临空面及坡上部斜坡地形。
滑坡体东西长约120m,南北宽55m,分布面积6600m2,厚5.5~15.3m,平均约9.8m,沿山坡呈扇形分布,全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土体,估计方量约7万方。
滑体最后缘海拔121m,土体较薄(约5.5m),下伏志留系石英细砂岩;滑体最前缘海拔90.8m,土体较厚(11~20.2m),下伏石炭系灰岩。
滑坡区山体表面坡度24°~46°,总体呈楔形向南倾伏。
1.2滑坡地质结构特征根据现场调查和勘察报告,滑坡结构面根据其物质组成、力学性状可分为三类:滑坡土体裂隙结构面、基岩不整合接触面和土体与基岩接触面附近滑动带。
1)滑坡土体裂隙结构面基本特征滑坡内裂隙结构面主要有北东、北西和东西向三组。
其中,北东向裂隙结构面控制着滑体西侧边界,北西向裂隙结构面控制着滑体东侧边界,东西向张拉结构面控制着滑体后缘范围,致使滑体在坡面上呈扇形分布。
2)基岩不整合接触面根据勘察报告,滑坡体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上统茅山组红色石英细砂岩和石炭系中统黄龙组粉晶灰岩,岩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3)土体与基岩接触面附近滑动带根据钻探资料,滑带位于基岩与土体接触面附近,一般沿基岩接触面滑动。
在滑体后缘表现为张裂破碎,土体结构松散,可塑-软塑;前缘表现为扰动强烈,滑动带厚0.9-4.1m,在可塑部位有滑动镜面与擦痕等微构造。
在滑体西部主滑段上,滑带土体扰动强烈,滑移摩擦镜面及蠕动变形迹象极其发育;在滑体东部次滑段,接触面附近土体扰动较弱,破碎现象明显,但滑带厚度不大,一般小于1m,局部可见揉皱及滑动镜面。
1.3滑坡失稳破坏类型根据钻探结果,滑体后缘土体较薄,下伏基岩为细砂岩,滑体前缘土体较厚,下伏基岩为灰岩,基岩坡面较陡,坡度呈24°~46°。
探讨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滑坡稳定性评价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流域上游,属中低山丘陵区,境内地质条件复杂。
每年汛期暴雨期间,由于山区降雨强度大,山高坡陡,土壤含水量过于饱和,地质不稳定,往往出现塌方、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给当地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南平市是福建省地质灾害的易发区、多发区。
而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更是多发区的典型代表。
南平市延平区巨口乡滑坡区现状前缘已发生垮塌,后缘产生三道张拉裂缝,根据实地调查及微地貌特征,该滑坡浅部已经发生小的坡体下滑,深部目前尚未引发坡体下滑,仅在滑坡后缘局部出现拉裂变形、前缘挤压变形现象,属于蠕动变形阶段,滑动面已经形成。
暴雨或台风季节地下水沿后缘裂缝进入滑动面进一步发生滑坡,该区块发生滑坡会影响坡下十几户村民及财产安全。
1 滑坡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本场地地表及地下水排泄条件较好,该区区地表水不发育,但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期间,山坡地表水汇集沿坡面及冲沟径流,地表水沿山坡及冲沟汇集、径流,为瞬时-短时性水流,勘察期间在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未揭露稳定地下水位。
2 评价方法滑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目前尚不统一,比较常用的大概有以下几种:(1)从山体和山坡的地貌演变方面评价滑坡的发育过程和稳定性。
(2)从坡体结构、构造等地质条件对比方面评价滑坡的发育条件、结构构造、滑动面(带)的可能层位、条块和级的划分。
(3)从滑坡的作用因素及其变化方面评价滑坡的主要作用因素及其消长变化对滑坡发生和发展趋势的影响。
(4)从滑坡的变形形迹和动态资料分析方面评价滑坡的发育阶段、发展趋势以及各条块目前的稳定程度。
(5)工程地质比拟计算法,包括从现场找计算范围、岩土参数和滑坡推力的界限值,从类似条件下已滑动的、正在滑动的、已经稳定的、已做工程的滑坡找类比参数进行评价。
3 滑坡区稳定性计算与结果评述根据勘查和现场调查情况,对滑坡2-2’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见图1、图2。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巨口乡岭根村北坑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不稳定状态。
论述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非确定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能的变形破坏方式及失稳的力学机制等的分析,对己变形地质体的成因及演化史进行分析,从而给出被评价滑坡稳定性状况及可能发展趋势的定性的解释,其优点是能综合考虑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多种因素,对滑坡稳定状况及发展趋势快速做出评价。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历史成因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滑坡稳定性分析数据库和专家系统、图解法。
定量分析方法主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计算已知滑面上的稳定系数;二是搜索对应最小稳定系数的临界滑动面。
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极限平衡分析法((LEM)和数值分析法。
极限平衡理论是经典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在工程界应用非常广泛。
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是:设结构的稳定系数为Fx.,当结构材料的抗剪参数降低Fs倍后,结构内某一最危险滑面上的滑体将处于失稳的极限平衡状态。
极限平衡法在进行计算时的具体作法是,将滑动趋势范围内的滑坡岩土体按某种规则划分为一个个小块体,通过块体的平衡条件来建立整个滑坡平衡方程,以此为基础进行边坡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采用全面满足静力许可、应变相容和材料本构关系,同时可以不受边坡几何形状不规则和材料不均匀限制的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成为可能,这就是数值分析方法。
数值分析方法可用于连续介质和不连续介质。
数值分析法主要有:有限单元法((FEM),、边界单元法((BEM)、块体理论和(BT)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快速拉格朗日法等。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在滑坡稳定分析中应用最早大约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
一方面是由于一些新理论和方法如可靠度、人工智能等的出现;另一方面是由于在边坡工程设计和分析中涉及有大量不确定因素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如岩体性质、荷载等物理方面的不确定性、取样、试验的统计不确定性,计算模型的不确定性和人为过失造成的不确定性等,这些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尽管通过提高岩石测试和计算技术的精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但局部试验的精确性、确定性并不能消除岩石形状宏观判断上的随意性和模糊性,而且不可能无限度提高单项试验的精度、规模和完善确定性计算方法,因此用较简单的测试手段来提高对岩石工程质量状态判断的精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地质条件对比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地质条件及其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应是工程地质定性评价与力学计算定量评价有机结合,互相验证和补充。
前者为后者提供计算范围和计算参数,后者计算工程改造前、后不同工况下(天然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库水位变化工况)的稳定系数。
但工程实践中往往是“重定量计算”而“轻工程地质定性”,计算中参数选取又不符合地质条件,致使计算结果可信度低,甚至是错误的。
在此笔者介绍介绍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地质条件对比的基本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1、从易滑地层和同类地层中已有滑坡对比分析经过多年实践总结,黏性土、膨胀土、黄土、堆积土、堆填土等,以及岩层中的泥岩、页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砂泥岩互层、石灰岩与泥灰岩互层、片麻岩、凝灰岩等为易滑坡地层。
每种地层中的滑坡都有其特点,有稳定的,也有不稳定的。
将要处理的滑坡与同类地层中的滑坡相对比可评价其稳定性。
滑动性质要类似,滑带地层要相同。
这就是常用的工程地质对比法。
2、从坡体结构分析滑坡的稳定性顺倾岩层被切断后极易发生岩层顺层滑坡,有几个软弱夹层,就会有几层滑坡。
滑坡的长度可达其厚度的8~10 倍。
红色砂泥岩倾角,大于10°就会滑动,大于15°极易滑坡,可作顺层岩质边坡边坡开挖后预测滑坡的参考。
近水平的岩层一般较稳定,但当硬岩在上、软岩在下、边坡高陡时,会因软岩变形而发生切层滑坡和崩塌,也有砂泥岩互层因泥岩风化砂岩崩塌。
其他可类推。
3、从工程作用性质分析滑坡稳定性老滑坡的抗滑段被开挖引起滑坡复活的事例很多,文献中有抗滑段被挖去滑坡体积的5% 即会引起滑坡复活的报道。
而如成昆铁路铁西滑坡在其前缘采石不到其体积的十分之一,也造成滑坡复活,掩埋车站,中断行车40 天。
所以老滑坡的抗滑段挖方应十分慎重,最好不在抗滑段挖方。
高填方的滑坡主要是由填方下地面缓倾,有软弱地层,又无地下排水设施,改变了地下水的渗流条件,堵塞了地下水,软化了基底岩土层造成的。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滑坡是地质灾害中非常常见且危险的一种类型,对人类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综述几种常用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传统方法:传统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基于力学原理,如库仑法和别尔斯原理。
库仑法是根据摩擦力和相对密度之间的关系来评估滑坡稳定性的方法。
别尔斯原理则是通过判断滑坡体上端是否具有抵抗力来评估稳定性。
这些传统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滑坡情况,但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效果较差。
2.数值模拟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方法逐渐成为滑坡稳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根据滑坡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和边界元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滑坡稳定性评估结果,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尤为重要,但其需要较强的计算机运算能力和专业知识。
3.统计学方法: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统计学方法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常见的统计学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滑坡数据,找出滑坡发生的规律和潜在的危险因素,从而为滑坡的预防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统计学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并较好地适应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4.案例研究方法:除了传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外,案例研究方法也是滑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历史滑坡案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滑坡发生的一些共性和规律,并提供实际防治措施的参考。
案例研究方法能够充分发挥经验和实践的价值,对于缺乏数据的地区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传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统计学方法或案例研究方法。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需要综合考虑滑坡地质环境、数据和计算条件等因素来选择适合的方法。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将会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以提供更好的预测和防治策略。
滑坡防治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评估方法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滑坡灾害,进行滑坡防治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滑坡防治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评估的方法。
1.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是确定滑坡发生与发展的趋势,以及其对工程和人类的威胁程度的评估。
常用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1)力学分析法:基于力学原理和稳定性理论,通过计算和模拟滑坡体所受的各种力的作用,确定滑坡体的稳定性。
常用的力学分析方法有切片法、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2)统计分析法:通过统计不同地质条件下滑坡发生的概率,来评估滑坡的稳定性。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贝叶斯法、蒙特卡洛法等。
(3)数值模拟法:通过建立滑坡体的物理力学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得到滑坡体的稳定性评估。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有有限元法、边值法等。
2. 滑坡防治工程评估方法滑坡防治工程评估是为了评估滑坡防治工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滑坡防治工程评估方法包括:(1)效益评估法:通过对滑坡防治工程的经济收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进行评估,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和效益。
常用的效益评估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生命周期评估法等。
(2)风险评估法:通过对滑坡防治工程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滑坡的潜在风险和滑坡防治工程的风险。
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风险识别与分析法、风险影响评估法等。
(3)环境评估法:通过对滑坡防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生态破坏等。
常用的环境评估方法有环境影响评价法、生态影响评估法等。
3. 滑坡防治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的应用滑坡防治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的应用可以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有效预防和应对滑坡灾害。
其应用包括以下方面:(1)滑坡治理方案的选择:根据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防治工程评估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滑坡治理方案,包括加固措施、引导水位措施等。
滑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滑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通常涉及对滑坡体的地质、水文、地下水、岩土工程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
1. 地质调查与分析: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滑坡体的地质构造、土层分布、岩性、结构面、节理等,结合地质力学参数的测试与分析,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2. 水文地质分析:分析滑坡体周围的地下水位、流量、渗流等特征,探讨地下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滑坡体的渗透特性评估滑坡体的稳定性。
3. 工程地质勘察与测试:通过工程地质勘察与测试,了解滑坡体的坡面形态、滑面面积、滑动土体的性质、孔隙水压力、动强度等参数,评估滑坡体的稳定性。
4. 数值模拟与分析:利用现代地质力学软件,建立滑坡体的模拟模型,考虑地质、水文、地下水等因素,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预测,评估滑坡体的稳定性。
5.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滑坡体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应力、渗流等参数,进行滑坡体稳定性的实时评估和预警。
需要注意的是,滑坡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滑坡的稳定度分析方法滑坡是指在山坡、河滩、边坡等地表上,由于地质结构、地下水位、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表土壤发生破坏和失稳而发生的滑动现象。
滑坡不仅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生命安全风险,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破坏。
因此,对滑坡的稳定度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定性稳定性评价:定性稳定性评价是指通过对滑坡区的地表观察、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等手段,根据工程经验和地质判断,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判断和评价。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的方式,对滑坡区的地质构造、岩土体物理性质、地下水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初步评估。
虽然这种方法运用简单,但是其结果受人员经验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对于复杂的滑坡情况,并不具备精确性。
二、定量稳定度分析:定量稳定度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参数和定量计算方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准确量化。
该方法主要采用地质力学原理和岩土力学参数,通过稳定方程的推导和求解,得出滑坡稳定判断的定量结果。
常用的定量稳定度分析方法包括贝克公式、斯拉美公式和古德曼公式等。
1.贝克公式:贝克公式用来计算边坡受剪切力和抗剪强度之间的平衡关系。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的边坡稳定度(FS)大于1时表示边坡稳定。
FS = c / W + tan(φ) × (W - U)其中,c为间接剪切强度;W为边坡的重力作用;U为上部地表的重力反作用;tan(φ)为滑动面的摩擦角。
2.斯拉美公式:斯拉美公式基于拉普拉斯变换和松弛法,可以计算出位移场和应力场。
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得到最终的稳定结果。
FS=τ/c'其中,τ为剪切应力;c'为剪切强度。
3.古德曼公式:古德曼公式适用于岩石的稳定性分析,其基本流程是确定剪切面的类型、确定力学参数、推导出滑动面的破坏准则,并应用稳定分析原理进行计算。
FS = (τ / σ) - (C / σ) × tan(φ) × ((1 - sin(α)) / (1+ sin(α)))其中,τ为剪切应力;σ为正应力;C为岩石的内聚力;φ为滑动面的内摩擦角;α为滑动面的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