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

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

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
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

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28T09:51:34.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吴翠焕[导读] 目的讨论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吴翠焕(黑龙江省饶河县人民医院 1557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58-02 【摘要】目的讨论儿童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糖尿病病儿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向家长及病儿做好宣传,使其对本病有正确的认识,主动配合。

【关键词】儿童糖尿病护理

儿童糖尿病又称少年糖尿病,是在儿童年龄开始发生的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糖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又因糖代谢障碍而造成蛋白质、脂肪、水、电解质代谢的异常,可合并酮症酸中毒。儿童糖尿病其病因与成人不同,一般认为与遗传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

1 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大体标本可见胰腺的重量在糖尿病的初期有的正常,有的胰腺变小,重量减少,少数为先天发育畸形或不全。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的不足和胰高血糖素的增多而产生一系列代谢失调,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葡萄糖分解作用减低,产生的ATP减少,能量不足,使身体乏力、软弱,组织不能利用葡萄糖处于饥饿状态,产生饥饿感而引起多食。蛋白质合成减少使生长发育延迟和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血糖不能利用,肝糖原合成减少,蛋白质分解增多,糖原异生增加皆使血糖增高,超过肾阈而由尿排出。血糖引起的渗透性利尿,排出尿糖、水和电解质,血糖增高和排尿增多,使血浆渗透压增高产生口渴而大量饮水。若有感染等应激时可合并酮症酸中毒。

2 临床表现

儿童糖尿病病儿绝大多数属1型。表现为急性起病的症状,常常是由于感染,情绪激惹或饮食不当等诱因引起。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为常见的症状,合称为儿童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如果有多饮多尿又出现呕吐、恶心、厌食或腹痛等症状则需考虑并发酮症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时可出现呼吸深长,有酮味、脱水及神志不清或昏迷。病程较久,对糖尿病控制不好时可见生长发育落后、身矮及智能发育迟缓,晚期可有白内障、视力障碍、视网膜病变,甚至双目失明。还可出现肾脏的异常改变,如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病儿可能发生各种感染,如皮肤化脓性感染、呼吸道、泌尿道、口腔的急性感染。

3 护理

对糖尿病病儿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向家长及病儿做好宣传,使其对本病有正确的认识,主动配合。

3.1合理安排饮食,如每餐有剩余或不足,要及时与医师联系,若饮食有剩余要酌减胰岛素用量,如饮食吃完后仍有饥饿,应即刻调整饮食,增加粗纤维类蔬菜。

3.2严格记录出入量,由于病儿尿中出现葡萄糖,造成高渗性利尿作用而带出大量水分,病儿排尿增多、烦渴,如不能及时补充液体,可引起脱水。

3.3预防感染,糖尿病病儿免疫功能降低,极易发生感染,特别是皮肤感染。注意勿感冒,保持皮肤清洁,需经常洗头、洗澡,如发生细微伤口或毛囊炎亦需及时处理,因尿糖刺激,病儿会阴部易发生瘙痒,故便后应予清洗。卧床病儿,每日做褥疮护理及口腔护理2次。

3.4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开始治疗时要每周测体重1次,待病情稳定后,定期测体重和身长,生长的速度可作为小儿糖尿病代谢控制的一个指标,如控制得不好则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3.5定时采集尿标本做尿糖定性试验,保持专用表格记录每次尿糖定性试验结果,及胰岛素注射量,仔细观察尿糖量与胰岛素注射量的关系。

3.6药物治疗的护理。皮下注射胰岛素后15~30min进餐。切忌注入皮内,以免组织坏死,注意部位可选用上臂外侧、臀部、腹部、股的前部,计划注射部位,注射点轮流使用,针孔纵横间隔为1cm,以免皮下脂肪萎缩硬化,采用1ml空针注射。药量需经第二者查对后注射。

注意观察注射胰岛素后的反应,如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进食太少,出现低血糖,症状有面色苍白、无力、头晕、出汗、脉速无力,严重者可发生惊厥、昏迷,如未及时处理,可致死亡。发现有上述反应立即口服糖水或糕点,或按医嘱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液40ml。

3.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病儿的神志状态,呼吸变化及呼吸气味,定时测呼吸、血压、心率,协助医师做好各项检查,定时留血、尿标本,送检血糖、尿糖、电解质、CO2结合力。

病儿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以使体内消耗能量达最低水平,以减少脂肪、蛋白质分解。备好氧气、吸痰器,立即建立两条静脉输液通道:一条纠正脱水酸中毒快速输液通道,常用不同张力的盐水;另一条静脉通道输入小剂量胰岛素,静点的胰岛素需匀速进入,每分钟液量1ml,所以最好用输液泵调整滴速。在静点小剂量胰岛素时,每1~2h查1次尿糖、血糖、尿酮体,严格记录出入量,每次排尿后,除测尿量外,需测尿糖、尿酮体。在停用小剂量胰岛素前0.5h,先皮下注射胰岛素,每次0.5U/kg,以后改为每日3~4次皮下注射。血钾的补给,临床上在胰岛素治疗后4~6h,可发生严重低钾血症,甚至引起心律紊乱,威胁生命,故在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入后,予以补钾,浓度<0.3%。

静脉输液的速度要按计划完成,应根据病儿年龄及需要调整滴速,否则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引起心衰。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及抗感染。

随时观察生命指征及昏迷深浅度,神经系统的变化。

3.8病儿出院指导。做好病儿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好转起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定期向病儿及家长进行卫生宣教工作,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用成功的实例鼓励病儿及家长,使其能配合医师,鼓起勇气接受长期治疗。

教会家长和病儿饮食管理法、尿糖检查法、皮下注射法、胰岛素注射量的掌握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