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营养学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医饮食营养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理论和实践,掌握中医养生食谱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以及提高对中医饮食保健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内容单元一:中医饮食营养学概述1.中医文化基础知识的介绍2.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概念3.中医饮食养生的核心原理4.中医养生饮食与现代营养学的对比单元二:中医饮食营养学中的食物分类与功效1.中医饮食营养学中的“五味”理论及其在食物分类中的应用2.中医饮食营养学中的食物功效与食用注意事项3.中医药膳与养生食谱的制作方法单元三:中医饮食法的实践与经验1.中医食疗与饮食禁忌的介绍2.中医饮食养生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如孕妇、老人、儿童等)3.中医饮食疗法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程辅助材料的观看和讨论等。
结合实际情况,还可参加企业或机构组织的实地考察以及中医养生食谱制作练习。
四、学习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课程作业、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
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还需完成中医养生食谱设计和制作的练习任务并进行评估。
五、参考资料1.《中医饮食营养学教程》董雅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中医食品疗法》叶轻舟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中华本草》中华医学会本草学会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六、总结中医饮食营养学旨在全面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养生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实践,掌握制作中医养生食谱的技能和应用,提高对健康保健的认知和案例应用能力。
《中医饮食营养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的探讨作者:杨志刚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05期摘要:《中医饮食营养学概论》是以讲授中医学和营养学的知识为基础,并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食物选择来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及延长寿命的一门课程。
作者概述了近年来课程教学方案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中医饮食营养学;教学;探讨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152-02《中医饮食营养学概论》是以讲授中医学和营养学的知识为基础,并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食物选择来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及延长寿命的一门课程。
教学大纲划分为两大块:第一块内容总体上介绍中医学和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第二块内容分章节阐述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到食物的种类、食物的一般营养作用、食物的保健作用和食物的科学食用方式等。
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首先介绍了中医学和营养学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概念及主要观点,特别是精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的基本内容;其次介绍了食物性能的概念和应用意义;介绍了饮食作用的几个方面;介绍了食物的一般营养学特性和保健特性;介绍了食物搭配的注意事项;介绍了生病时和服药期间食物选择的注意事项;介绍了如何科学饮水;介绍了常见粮食的功效和食疗作用;介绍了常见蔬菜和水果饮食功效和食疗作用;介绍了常见畜肉、禽肉和水产品类的饮食功效和食疗作用。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结合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和同学参讲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渠道收集与本课程相关的视频,授课时穿插播放。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评定按照期末课程论文60%,平时40%。
课程论文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该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整理和归纳,占40%;另外一部分为学习该课程后的心得、体会和收获,要求2000字以上,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递交打印稿,占60%。
平时成绩由出勤(旷课一次扣除10分,3次以上该课程总成绩为0分,取消考试资格)和课堂表现(讨论、回答问题、参讲等)构成。
《中医饮食营养学》1.第二章中医饮食营养学发展史概述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应用饮食养生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从现有资料估计,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早期食事活动择食《淮南子》中有:“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螺蚌之肉”。
饮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原始人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可作为食,也可作为药,同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这个过程是很长的),逐渐把一些天然物产区别为食物、药物、毒物。
据《山海经》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这里所指的“毒”就是包括食物、药物和毒物的天然品。
因此,药、食均来源于天然产物,即“药食同源”。
火的利用对于火的利用,《周礼》说:“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
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
火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一种神奇的自然力。
上古时代的人由吃生食(寒食)进步到吃熟食(套食)是食疗由萌芽到形成雏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周《古史考》中谓:“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
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胃肠。
于是圣人造作钻燧出火,教民熟食,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这些记载,说明了上古时代人类从吃生食进步到吃熟食这一历史过程。
在农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开始利用火以烧煮食物,从而有了烹调技术的发展,这与后来食疗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农业的发展,火的应用,人们开始能吃熟食,提高了食物的利用率,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同时由于食物营养成分的改变,改变了营养状况,促进了大脑的发育,加快了人类的进化。
另外,由于燔生为熟,起到了消毒灭虫,防止胃肠疾病和寄生虫病的作用。
这就大大保证了古代人民身体的健康和强壮,为人类的健康、长寿和种族的繁衍,开辟了新纪元。
汤液的应用随着火的利用,能被人利用的食物品种的日益增多,烹调技术便受到重视。
第一章:概论中医营养学的定义。
食医出现的朝代、代表性书籍的书名和作者。
领会中医营养学的特点。
气、血、津液的概念和功能。
五脏六腑包括的器官,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饮食失宜包括的内容。
四诊的概念,十问的主要内容辨证的概念,八纲辨证的概念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气和血之间的关系饮食不节的危害八纲辨证的概念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应用四气、五味、归经的概念食物应用配伍原则五味的作用升降沉浮的含义食物的基本作用药物性原料的选择四气、五味的应用第二章:常用食物粳米,小麦、糯米、小米,薏苡仁、燕麦的功效与应用谷薯类食物总的特点上述谷薯类食物在脾气虚证的应用绿豆、赤小豆、扁豆的功效和应用,豆类使用的注意事项。
黄豆和黑豆的异同点具有利水化湿功效的豆类食物的应用大白菜、韭菜、白萝卜、胡萝卜、莲藕、莲子、黄瓜、冬瓜、百合、山药、葱、姜、蒜的功效。
白菜、白萝卜的别名水芹与旱芹功效的异同点上述蔬菜的应用香茹的功效黑木耳和银耳功效的异同点山楂、梨、苹果、香蕉、花生、大枣、核桃仁的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上述水果的应用猪肉、羊肉、牛肉的功效畜肉类食物使用的注意事项鸭肉的功效普通鸡和乌骨鸡功效的异同点上述畜肉类食物的应用牛奶、鸡蛋的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鸡蛋清和鸡蛋黄功效的异同点。
鸡蛋和鸭蛋功效的异同点上述奶蛋类食物的应用鳖肉、虾(河虾、海虾)、海参、海带的功效及使用注意事项鲫鱼和鲤鱼功效的异同点上述水产品的应用蜂蜜、醋、酒、茶叶的功效和使用注意事项醋、茶叶的别名白糖、红糖、冰糖功效的异同点茶叶的应用第三章:药物性原料解表药的概念、适应证、注意事项、分类、主要品种薄荷、菊花、柴胡的功效桑叶和菊花的异同点解表药的适应证清热药的概念、分类、注意事项、品种。
竹叶、金银花、马齿苋、生地黄、青蒿的功效温里药的概念、注意事项、品种肉桂的功效温里药的适应证理气药的概念、适应证、注意事项、品种陈皮和青皮的异同点理气药的适应证活血药的概念、适应证、注意事项、品种丹参的功效活血药的适应证去风湿药的概念、适应证、品种芳香化湿药的概念、品种藿香、砂仁的功效芳香化湿药的适应证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品种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证化痰药、止咳平喘药的主要品种贝母、胖大海、罗汉果的功效苦杏仁和甜杏仁的异同点消化药的概念、品种莱菔子、神曲的功效麦芽和谷芽的异同点消化药的适应证安神药的概念、品种酸枣仁和柏子仁的异同点安神药的适应证平肝息风药的概念、适应证、品种天麻的功效补益药的概念、注意事项、分类、品种黄芪、白术、甘草、杜仲、冬虫夏草、阿胶、当归、白芍、何首乌、麦冬、枸杞子的功效人参和西洋参的异同点、人参和党参的异同点、生地黄和熟地黄的异同点补益药的适应证各类补益药的适应证。
走进中医饮食营养学一、中医饮食营养学基本概念1、基本概念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
2、中医营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⑴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应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营养是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早在两千年前,中国医家就认识到饮食对人的作用。
认为饮食是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按中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
常用的近百种食物的补益养生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益志、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强筋、壮阳。
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余种。
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⑵饮食治疗:习称“食疗”“食治”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活动。
孙思邈曾指出:“食能祛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
”如今,中医食疗不少成果也逐渐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如:临床应用芹菜防治高血压病;应用燕麦防治高血脂;应用红枣防治贫血;应用木耳防止眼底动脉出血;应用百合、苦瓜等防治病毒和细菌性感染等疾患。
⑶饮食节制:习称“食节”“食用”,泛指饮食的方法、方式,包括饮食的合理习俗、饮食卫生制度;中医食节内容极为丰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饮食文明和古代卫生学水平,如中医提倡的全面膳食而不偏食;不暴食暴饮,食量有限度;讲究食物卫生清洁,食前食后有良好卫生习惯,进茶进酒要适量等等。
⑷饮食宜忌:习称“食忌”“食禁”。
饮食的宜与忌实质上是强调饮食的针对性,得当则为益,失当则为忌。
二、中医饮食营养的基本观点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科,其理论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下面,我们就在中医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论述中医饮食的基本观点。
㈠天人相应的整体营养观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⑴人是有机的整体1)组织器官的整体联系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一门中医学科,强调了中医传统理论与营养学的结合,以实现健康和治疗的目标。
以下是中医饮食营养学的一些基本观点:
1、食物药用观点:中医饮食营养学认为食物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来源,还具有药用价值。
不同的食物对身体有不同的影响,可以用于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健康或治疗疾病。
2、阴阳平衡:中医饮食强调阴阳平衡的概念,食物被归类为阴性或阳性,以平衡体内的阴阳能量。
通过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法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维持身体的健康。
3、五行理论:中医饮食学与五行理论相关,将食物与五行(木、火、土、金、水)相联系。
这一理论帮助人们选择适当的食物,以维护五行的平衡,并促进身体的和谐。
4、适时食用:中医饮食学注重季节、气候和个体体质的影响。
不同的季节和气候条件需要不同的食物来满足身体的需求。
中医饮食营养学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概念饮食:泛指固态、流态、半流态的食物或食品。
食物:给人提供养分,满足心理要求的自然界的一种物质。
食品:食物进一步的加工品。
“营养”一词并非外来语,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养生说》中即有“营养生者使之能逸而能劳”。
“营养”古代又作“荣养”。
[例如] (《晋书?赵至传》云:“至年十三,请师受业……至日,吾小未能荣养,使老父不免勤苦。
”)至今,在日本仍沿用“荣养”一词。
营:经营,营造。
荣:荣盛,繁荣。
养:养护,补养。
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近百年来,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其中一门与营养学性质相近的学科(nutrition)被译为“营养学”,而实际上,我国固有的中医饮食营养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成体系,渗透于中医各科之中。
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
它和药物疗法、针灸、推拿、气功、导引等学科一样,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医饮食营养学在预防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领域中,更占有重要地位。
补充: 天然营养保健品:介于药食之间的天然物质,古称为“饵”。
食品的标准:色、香、味、形、器(器皿)、意(含义、意义)、质(营养成分、中医作用)、效(效果)、量,或营养成分、心理满足、饱腹感。
内容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从历代有关文献记载和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基本包括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四个方面,前两者是指饮食在实际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范围;后二者是指饮食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四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或孤立。
所以1有一种看法,认为使用添加药物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之类,就是“中医饮食营养学”,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中医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
1 简述中医饮食营养学的主要内容。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
饮食养生,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过程。
按历代中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常用的近百种食物具有补益养生的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发、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固齿、强筋、益寿等功用。
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构成了中药养生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治疗,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活动。
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祛邪和扶正。
饮食节制,泛指饮食的方法和方式,包括饮食的合理习俗、饮食卫生制度等.食节的内容极为丰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饮食文明和古代卫生学水平,包括全面膳食,而不偏食;食量有限,而不暴饮暴食;饮食清洁,防止病从口入。
饮食宜忌又称食禁,实质是强调饮食的针对性,得当则为宜,失当则为忌,要“审因用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 简述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深受中国古代朴素哲学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整体观和中庸等方面。
包括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调理阴阳营养观、食药一体营养观和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结合营养观。
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中医认为,人处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与自然界相通相应,同受阴阳法则之约束,同遵运动变化之规律。
自然界产物之味与机体脏腑有特定的联系和选择作用,有“所克”,“所制”,“所化”等功用。
可运用食物来补虚、泻实,调理阴阳。
调理阴阳营养观,中医认为,机体失健或罹患疾病,乃阴阳失调之故。
或阴阳之偏盛,或阴阳之偏衰。
传统营养学理论核心就是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
食药一体营养观,中医认为,药物与食物同一来源,性能相通,具有同一的形、色、气、味、质等特性。
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结合营养观,包括浑素搭配,全面膳食,讲究浑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食与饮之间的合理搭配。
审因用膳,根据不同年龄、地域、体质、职业、信仰和病情合理、合情饮食和辨证用膳
3 简述食物的性能和饮食的作用
食物的性能,古代简称“食性”、“食气”、“食味”等,包括性(气)、味、升浮沉降及补泻等内容。
食物的性能来自于长期的生活和临床实践的总结,是食物多种多样的特性和作用的概括,也是中医食疗的理论基础之一。
是中医饮食营养学了解的主要方面。
古人按寒、凉、温、热把食物分为三大类性质,即寒凉类,平类,温热类。
寒凉性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而温性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
4 简述食物的味。
食物的“味”是指食物具体口感味觉,也是性质的抽象概念。
可概括为:“五味”,即酸(涩)、苦、甘(淡)、辛、咸。
食物五味的作用与药物五味的作用一致,为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和咸软。
常用食物中,甘味食物最多,咸味和酸味次之,辛味更次之,苦味较少。
辛辣的食物(辣椒、胡椒)和苦味食物(苦瓜、苣卖菜)有健胃的作用。
咸味食物(鱼、虾、蟹)具有补肾、养血的作用。
芳香性食物(芫荽、茴香、佛手、柑、橘)具有醒脾、开胃、行气、化湿、爽神、开窍等作用。
5 简述食物的归经。
食物的归经是古人对食物作用选择性的认识,是食物效用的抽象归类方法,反应食物作用的内在规律。
《素问·至真要大论》“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物化之常也。
”辛味发散性食物(葱、姜、芫荽)治疗表症、肺气不宣咳嗽症;苦味食物(苦瓜、绿茶)治疗心火上炎或移热小肠症;甘味食物(红枣、王浆)治疗贫血、体弱症;酸味食物(乌梅、山楂)治疗肝胆疾患;咸味食物( 甲鱼、海藻)治疗肝肾不足,消耗性疾病。
6 简述常用的食补方法
平补法:一是用不热不寒,性质平和的食物。
如多数粮食、水果、蔬菜;二是用既能补气,又能补阴的食物如山药、蜂蜜等或既能补阴又能补阳的食物如枸杞子等。
这些食物适合普通人保健。
清补法:是用补而不滋腻碍胃,性质平和或偏寒凉的食物,或泻实性食物祛除实证,以泻中求补。
如萝卜、冬瓜、苹果、梨等,以水果、蔬菜居多。
温补法:是用温热的食物以补益。
适用于阳虚或者气阳亏损者,也作为普通人冬令进补食物。
如大枣、狗肉、鸡肉、鳝鱼、海虾等。
峻补法:是用补益作用较强,显效较快的食物达到急需补益的目的。
应注意体质、季节、病情等条件。
如羊肉、鹿肉、甲鱼、鳟鱼、黄花鱼等。
7 简述食物的配伍应用和饮食应用禁忌。
为了增强食物的效用和可食性,常把多种食物,或食物与天然营养品、食物和药物搭配起来应用,这种搭配关系称食物的配伍或食药配伍。
食物的配伍,基本分为协同和拮抗两方面。
协同方面的包括“相须”、“相使”;拮抗方面包括“相畏”、“相杀”、和“相反”。
相须配伍:同类食物相互配伍使用,起到相互增强的效果。
如百合炖秋梨,百合和秋梨共奏清肺热、养肺阴之功效。
相使配伍:一类食物为主,一类食物为辅,使主要食物功效得以加强。
如五加皮酒,辛散活血的酒加强了祛风湿五加皮的功效;姜糖饮,温中和胃的红糖,增强了温中散寒生姜的功效。
相畏配伍:相杀配伍的另一种说法,一种食物的不良作用能被另一种食物减轻或者消除。
大蒜可减轻豆类植物凝集素的胀气作用,生姜能消除某些鱼类的腹泻、皮疹等不良作用。
相恶配伍:一种食物能减轻另一种食物的功效。
萝卜能减轻鹌鹑、山鸡、燕窝等补气类食物的功效。
相反配伍:食物的配伍禁忌。
柿子忌茶;白薯忌鸡蛋;葱忌蜂蜜等。
8简述食物的配伍应用和饮食应用禁忌。
中医的饮食宜忌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饮食宜忌涉及到食物与体质、地域、季节、年龄、病情,以及饮食调配、用法、用量等方面。
狭义的饮食宜忌饮食与病情方面的禁忌。
病症的饮食宜忌是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阴阳偏胜,结合食物的五味、四气、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加以确定。
生冷:冷饮、冷食、生蔬菜、水果。
为脾胃虚寒腹泻患者所忌。
粘滑:糯米、大麦、小麦等米面食品。
为脾虚纳呆,或外感初起患者所忌。
油腻:浑油、肥肉、油煎炸食品、奶、酥、酪等乳制品,为脾湿或痰湿患者所忌。
腥膻:海鱼、虾、蟹、海味、羊肉、狗肉、鹿肉等为风热症、痰热症、斑疹疮瘍患者所忌。
辛辣:葱、姜、蒜、辣椒、花椒、韭菜、烟、酒等。
为内热证患者所忌。
发物:除腥、膻,辛辣食物外,尚有豆芽、荞麦、鹅肉、鸡头、猪头、鸭头等。
为哮喘、皮肤病患者所忌。
9从饮食营养学观点,列举5种有益健康的粮食类食物,并指出其有益健康的机理。
10从饮食营养学观点,列举5种有益健康的肉类食物,并指出其有益健康的机理。
11从饮食营养学观点,列举5种有益健康的蔬菜类食物,并指出其有益健康的机理。
12从饮食营养学观点,列举5种有益健康的果品类食物,并指出其有益健康的机理。
13从饮食营养学观点,谈谈如何科学饮水。
14谈谈你学习《中医饮食营养学概论》以后的收获及对该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填空
1 中医饮食营养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和(饮食宜忌)。
2 中医理论的基石是(精气论);方法论是(阴阳五行学说),核心是(脏腑经络理论)。
3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深受中国古代朴素哲学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整体观和中庸等方面。
主要有(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调理阴阳营养观)、(食药一体营养观)和(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结合营养观)。
4 古人按寒、凉、温、热把食物分为三大类性质,即(寒凉类)、(平类)和(温热类)。
300多种常用食物中,(平性)食物最多。
5 食物的“味”是指食物具体口感味觉,可概括为:“五味”,即(酸或涩)、苦、(甘或淡)、(辛)、(咸)。
其作用为(酸收)、(苦降)、(甘补)、(辛散)和(咸软)。
6 常用的食补方法有(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和(峻补法)。
7 饮食的治疗作用可体现在三个方面(补益脏腑)、(泻实祛邪)和(调理阴阳)。
8 食物的配伍,基本分为协同和拮抗两方面。
协同方面的包括(相须)和(相使);拮抗方面包括(相畏)、(相杀)、和(相反)。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