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共2课时)

小学语文《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共2课时)

小学语文《习作:我的“自画像”》第一课时说课稿

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次习作以“我的‘自画像’”为题,教材中给了学生大概的引导,如从自己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用什么事例来说明等方面,让学生明确习作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

二、说学情

有了“口语交际”中“自我介绍”这一活动,学生对怎样介绍自己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次习作又对内容进行了引导,学生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交际的需要,从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等多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把自己介绍清楚,能用事例帮助说明自己的特点。

3.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并根据建议修改习作。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写作时能详略得当。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明确“画”什么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上节口语交际课,我们练习了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作自我介绍,这个本领在生活中用的机会可多了。如果咱们班下学期要来一位新的班主任,有什么方法帮助他尽快熟悉你吗?(课件配合创设情境)

预设:给新班主任作自我介绍,把介绍自己的内容写下来给他看,附上照片……

2.揭示题目。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描绘一幅我的“自画像”,为新班主任尽快认识和了解你做准备。

(2)什么叫“自画像”?作文题目里说的“自画像”是什么意思?想不想知道怎么“画”这幅“自画像”呢?

3.明确任务。

(1)学生把课本翻到第116页,默读提示,用笔勾画出关键信息,借助下表读懂要求。

情境对象目的内容

(2)学生交流审题的情况。

(3)梳理呈现:

情境对象目的内容

班里来了一位新班主任,需要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新班主任让新班主任更好地了解你。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如外貌、主要性格特点、最突出的爱好及其他情况。

板块二讨论写法,明确怎么“画”

1.回忆写人要求。

写自己,这是属于写人的文章。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写别人的时候是怎么写的呢?

2.理解“特点”的内涵。

(1)提示中反复提到了“特点”,那什么是特点呢?

预设:跟别人不一样的;独特的;特别的;独有的……

(2)你能用一句话或一个关键词举例说说你最突出的特点吗?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分类板书关键词。

外貌:可爱,帅,胖,个子高,机灵……

性格:开朗,性子急,文静,倔强,好胜……

爱好特长:喜欢鼓捣各种东西,弹钢琴,游泳,打篮球,剪纸……

其他:粗心大意,喜欢刨根问底,贪玩,嘴贫……

(3)教师小结:特点就是自己的独特之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有的胖,有的瘦;有的动作敏捷,有的行动迟缓;有的开朗,有的文静;有的是急性子,有的是慢性子;有的细心,有的粗心……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不管优点、缺点都是特点。

3.如果这样介绍自己,你觉得怎么样?为什么?

教师出示泡泡提示语里的话:

我是个做事很认真的人,但偶尔也会马虎。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所以我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4.怎么介绍自己才能给新班主任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一下子

就记住你呢?

小组阅读例文,借助表格进一步讨论交流,领悟写法。

出示例文:

我的“自画像”

我姓吴名寒,今年10岁,班里最瘦的那个男生就是我了。

我的身子瘦瘦的,就像一根细竹竿,风都吹得倒。我最不喜欢游泳了,一身排骨,实在不好意思暴露出来。

我又瘦又尖的脸上,长了好几颗雀斑,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脸更尖更小了。

我这个人做事总是慢吞吞的,一点也不着急,气得急性子爸爸常常说我是属蜗牛的。中午就餐时间到了,“吴寒,怎么还不来打饭?”老师一边敲着勺子一边提高嗓门催我。我这才反应过来,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哈利·波特》,在老师的催促声中最后一个去打饭。回到座位,我不紧不慢地拿出勺子,慢吞吞地往嘴里塞着饭菜,嚼啊嚼啊嚼啊……一口饭嚼了好久才咽下去。我还没有吃完饭,午休铃就响了。唉,今天又没有时间到操场玩游戏了。

我最喜欢看书,不管走到哪儿手里都拿着一本书,常常因为看书而忘记了一切。有一次,我拿了一本书进了卫生间,坐在马桶上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书里的故事太有吸引力了,我沉浸在书里,不知过了多久,才听到外面砰砰砰的敲门声。妈妈喊道:“吴寒,这卫生间你霸占多久了,还不出来!”我猛的一惊,书都差点掉地上了。这时我才发觉腿又痛又麻,好像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我艰难地站起来打开卫

生间的门,只见妈妈哭笑不得地看着我,皱着眉头说:“要不是我叫你,恐怕你已经被臭气熏死了。”我一边揉着腿,一边笑着说:“有书的香味,怎么会!”

我做事很认真,当了三年的卫生委员,检查起卫生来一丝不苟。可是,你知道吗,我这么认真仔细的人,有时也会粗心大意——考试的时候常常会漏做题目。每当发卷子的时候,我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看了我的“自画像”,你了解我了吗?这就是我,不完美,但绝对真实的我。

出示表格:

5.全班学生交流。

板块三借助表格,完成“自画像”

1.学生借助“板块二”中的表格,构思习作。

2.组内交流,互相帮助。

以上每一个方面,你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写清楚?和组内的学习小伙伴说一说,还有哪里不会写勇敢说出来,要耐心地互相帮助哦!

3.全班学生交流,相机点拨。

预设困难:

(1)描写外貌容易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长相特点。

(2)所选事例不能表现性格特点和爱好特长。

(3)不知道怎么过渡。

(4)不知道怎么开头、结尾。

(5)怎么拟一个好的题目。

建议策略:学生说到哪里不会,老师就请一名学生试着说一说打算怎么介绍,然后组织大家评一评、议一议,通过说评、议,解决怎么抓特点写清楚的问题。比如开门见山地介绍基本信息,结尾用总结、点题、反问等方法照应开头或题目;比如介绍某一个方面的特点可以用设问句开头;比如题目可以用《这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

4.教师出示儿歌,小结写法:

基本信息来开头,多个方面来介绍。

外貌描写不求全,突出特点印象深。

性格、爱好和特长,选择事例来表现。

抓住特点写清楚,印象深刻难忘记。

5.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6.七、板书设计

我的“自画像 ” ⎩⎪⎪⎨⎪⎪⎧外貌性格爱好

优缺点

八、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我的自画像。”设定的情境是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把最想让对方了解的几个方面写下来,使其能够更好的了解

自己。

在教学中,我首先先提出让学生明白写自画像这一习作的要求,是为了向新来的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的了解自己。为了打开学生的习作思路,我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讲解以及例文赏析,提示同学们,可以介绍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这些特点,还提示了可以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特点。学生知道可以写什么,可以从多个方面把自己的特点写出来,为自己画像。

小学语文《习作:我的“自画像”》第二课时说课稿

及教学反思

二、说教材

本次习作以“我的‘自画像’”为题,教材中给了学生大概的引导,如从自己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用什么事例来说明等方面,让学生明确习作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

二、说学情

有了“口语交际”中“自我介绍”这一活动,学生对怎样介绍自己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次习作又对内容进行了引导,学生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交际的需要,从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等多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把自己介绍清楚,能用事例帮助说明自己的特点。

3.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并根据建议修改习作。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写作时能详略得当。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改习作,共评共猜

1.引导发现,教给方法。

预设1:千人一面与特点鲜明。

(1)出示一组句子。

我长了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眼睛下面长了一个扁扁的鼻子,鼻子下面还长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大嘴巴。

我有一头乌黑的短发,还扎着一个马尾辫儿,长着一张瓜子脸,我的眼睛像两个乌黑的珍珠,眼睛下面是个小小的鼻子,鼻子下面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

我长着一对月牙儿一样弯弯的眉毛,和一双水汪汪的大眼,还有一个不大不小、正正好好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张会说的小嘴儿,我的皮肤有点黑,还有点胖。

学生自由读句子,然后讨论交流,尝试发现问题。

教师小结:读这些描写外貌的句子,根本看不出写的是谁啊,仿

佛这些人长得一个样,这就叫“千人一面”。(板书:千人一面)

(2)再出示一组句子。

我的耳朵有点大,还会动耳神功,就像动画片里的大耳朵图图一样。

我是我们班女生里个子最高的。我的头发乌黑乌黑的,又细又长,我非常喜欢我的头发,经常爱甩头,但我的长发总是甩到别人。

教师小结:“动耳神功”“爱甩头”,这些动作特点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预设2:内容空洞与事例具体。

出示例句:我活泼开朗,喜欢跑步,喜欢跳绳,上次班级跳绳比赛我还得了第一名呢。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我就和老爸去跑步。我的力气很大,每次妈妈买菜,都是我帮妈妈提菜。

学生自由读句子,讨论交流发现例子中的问题。

预设:介绍了很多爱好,但没有一件写得具体。读了以后,留下的印象不深。

2.出示描写性格特点的例句。

课间,同桌向我借了一支铅笔。他没用几下就将笔芯弄断了好几次,还说是我的笔芯太软。我要他赔我一支笔。他不但不肯,还争辩说不是故意的。我顿时火冒三丈,他知道我脾气大、不好惹,才赔不是。

引导学生阅读上面一段话,交流心得。

预设:小作者选用有说服力的事例,突出了“我”脾气大的特点。

教师小结:能用具体的事例表现自己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自读自改。

学生小声读自己的习作,适当修改,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特点是否写清楚了。

3.互读互改。

同桌交换阅读习作,同伴写得好的地方用波浪线勾画出来,有明显错误的地方画上横线,有疑问的地方标上问号。阅读批改完后,把你的想法和建议说给同桌听。

4.共评共猜。

老师收集部分习作,选择片段展示,让大家猜猜是谁写的。如果习作片段很容易被猜出来,就组织学生赏析。如果写得不清楚,征得小作者同意后,请大家讨论怎么修改。

5.布置作业。

(1)回家把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哪里写得像,哪里写得不像,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

(2)誊抄时不写名字,在作品纸上附上自己画的画像,张贴、展示,互相读,互相猜。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次习作练习充分体现了“主体参与,步步指导”的原则,做到以人为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恰恰渗透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学生的说为主,教师的导为辅,适时加以点拨,顺利完成说、写任务。

不足之处:教学中也留下了一些遗憾:以前的习作多是自由命题自由选材,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而这一篇写《我的自画像》,有了约束,加之我可能对四年级的学生写人的习作期望值偏高,学生对自己长相的特点抓得不准,用词不恰当等。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我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有条理按顺序描绘出事物的主要特点,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我的“自画像”

外貌特点

性格特点

具体事例

爱好特长

小学语文《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共2课时)

小学语文《习作:我的“自画像”》第一课时说课稿 及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次习作以“我的‘自画像’”为题,教材中给了学生大概的引导,如从自己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用什么事例来说明等方面,让学生明确习作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 二、说学情 有了“口语交际”中“自我介绍”这一活动,学生对怎样介绍自己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次习作又对内容进行了引导,学生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交际的需要,从外貌、性格爱好和特长等多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把自己介绍清楚,能用事例帮助说明自己的特点。 3.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并根据建议修改习作。 四、说教学重难点 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写作时能详略得当。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谈话法。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1、讨论法。仔细阅读完新闻材料后,让学生参与到小组中去,发表个人的看法,听取别人的见解,共同探究。 2、快速成文法。通过共同商讨,把自己想的结合在小组中讨论的内容进行构思,倾注于笔端,变口头语言为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技巧。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明确“画”什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习作: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的“自画像”》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设置了向新班主任介绍自己的情境,要求学生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介绍人物,让对方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物。在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已经有过“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的练习安排,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要求。 教材首先提出自画像这一写作目的,并通过问题提示学生可以从外貌、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等多个层面来介绍自己,还提示可以用具体事例写出特点;其后,教材用两个泡泡语提示学生,不仅可以介绍自己的优点,也可以介绍自不足,同时要让人物的性格爱好与行为具有一致性,指导学生将习作写得更加丰富;教材最后提出以“写得像”为评价标准的建议,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学习,听取家人意见,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根据评价标准,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修改习作。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2.能从外貌、主要性格、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自己的特点,并能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三、教学重难点 1.能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反

映人物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2.能较准确而生动地写出自己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的大家带来几则谜语,请你猜猜看,他是谁? 出示课件: 2.这几则谜语都是抓住人物的独特外貌进行描写,把人写活了。我们在描写人物时,也应该运用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在猜谜语中也让学生总结出了在写人物时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来进行描写,为下面的作文教学做铺垫。 二、启发思路,梳理特点 1.创设情境:孩子们,假如新学期你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她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我们该怎么帮助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仔细观察,抓住自己独有的特点,给自己画出栩栩如生的自画像,让你的新班主任尽快认识你。 2.回顾旧知,梳理特点: 教师引导:还记得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写人的习作——《猜猜他是谁》。在写作提示语中一开始就提示大家关注人物的外貌。我想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你自己,相信平时我们都照过镜子,想想你的外貌有什么特点呢?这个外貌特点呀,可以是你和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也可以是你对自己外貌最满意的地方。我们在学习《挑山工》一课时,“挑山工”的外貌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起来回顾这一段描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吧。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 我的自画像说课稿1连连

《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自画像'》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主题,本次习作是一次作自我介绍的练习,重点是抓住自己的特点写。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写之前要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要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选择自己最想介绍的几方面内容写下来。写完后,读给家人听听,请他们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像,哪些地方不像,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 二、说教学目标 1.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重点) 2.能够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重点) 3.写完后读给家人听听,请他们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像,哪些地方不像,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 三、说教学重难点 能够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四、说学情 1、出示佳句若干,作者逐句读出自己的佳句。 2、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3、师小结归纳:准确的动作、生动的语言等描写可以让文章更具体。 三、赏名段——名段点播 1、出示两段有代表性的文段,请小作者读一读。 2、细细品读,说一说这两段中有什么值得你留意或学习的地方。 3、同桌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4、师小结归纳:第一段的小作者能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来表述,让表达更有顺序;第二段的小作者能引用谚语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印象深刻。 四、诊句段——寻医问药 1、出示有代表的病段。

2、指导学生用“望闻问切”这四法来给病段诊断。(望:一次默读找错别字,错标点;闻:听别同学读找“我”字病;问:再次小声读质疑;切:细细品读找无序。) 3、师根据学生的诊断现场给病段标注诊断结果。 4、引导学生根据诊断结果对症下药,师生共同进行修改。 5、师小结:修改习作小窍门“逐字逐句反复读” 五、自改文——学以致用 1、引导学生借鉴本课所欣赏到的好词佳句,用上修改习作小窍门来与同桌互相修改习作。 我们先学“闷水”,就是深深地吸一口气,把头埋进水里,等憋不住气的时候再把头抬起来,看谁在水里保持的时间最长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习惯,闷的时间很短,还常被水呛着,但我坚持练习,三四天后就学会了“闷水”。 接着就是学“蹬腿”。老师让我们手扒着栏杆把身体漂起来,两腿在水中不停地来回蹬动。后来我们又学习“划水”和“漂”,这两项动作非常重要。我原想漂浮肯定很简单,不就是把四肢展开嘛——小菜一碟!可是做了以后才知道,学漂浮可难啦。这不,手伸展开了,脚却像粘在水底一样,怎么也抬不起来;索性用力一蹬,这可好,四肢是伸展开了,可是整个人立刻就沉到水里去,这时我的手和脚就乱动,水把我呛得够苦的!老师要我在水里别乱,注意身体的平衡,可我练了好久也不会,我失望极了,真想不练了。可现在放弃多可惜呀,前面的辛苦不就白费了吗?再看看其他的小朋友和差不多大,有的甚至比我小,游得都很不错,他们都能学会,为什么我不能学会呢?我一定要学会!在水里,我一边思考老师讲的动作要领,一边反复地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星期的苦练,我终于学会了漂浮。现在,我只要把手一伸,就能轻松地浮在水面上。 我终于会游泳了,一始只能游一米,后来变成了二米、三米……终于,我可以像鱼儿一样在水中自由地穿梭了,我的心里不知有多高兴。“我学会游泳,我学会游泳啦!”我完全忘了呛水时的痛苦,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 其实,学游泳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只要有胆量和耐心就能成功。 2.感悟方法。小作者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的心情如何?他是怎样坚持的?成功后心情又如何?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教案(精选7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 》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 》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 》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抓住主要特点写出自己的“自画像”。 2、能够选择突出特点的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形象。 3、写完后,与同伴和家人分享习作,再根据他们的建议修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聊聊“自画像”:同学们,什么是“自画像”?就是自己画自己。你有给自己画过像吗?自画像能画什么呢?外貌、衣着、神态、动作,最主要的是体现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 2、假如我们班新来了一位老师,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那就需要我们来介绍自己,前面的口语交际我们学着做了自我介绍,那这节课我们便来试着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写一篇习作。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在介绍自己时,都要注意什么呢?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爱好和特长…… 二、认识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选独特的人物特点来写。 1、外貌特点。 出示优秀片段,启发引领。 说说自己的外貌。一位同学上台描述,其他同学点评、提意见。身材、长相、衣着,抓住其中最突出的特点介绍,不要面面俱到,典

型特点的描写要生动。 2、性格特点。 想让自己的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便离不开具体生动的事例,以此来突出性格特点。 通过具体事例,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把自己的特点写具体。 学生写片段,教师巡视指导。 写后,交流片段,师生共同点评修改。 3、爱好特长,优点缺点。 介绍自己时,为了让别人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介绍哪些情况呢? 可以介绍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说说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同桌间交流。 三、明确要求,指导习作。 出示要求:介绍时,抓住人物的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运用最典型的事例表现特点,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好后和同伴交流,根据同伴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 交流课前积累的相关的优秀词句。 动笔完成自己的“自画像”。写好后可以和同伴互相读一读并提意见,进行修改。 四、点评习作。 我们来对照习作要求,看看同学们的作文能得几颗星呢?自评。 小组内互相交换阅读,互评。 全班交流,投影出示学生的优秀习作。 评价:文章写出了自己的哪些特点?运用什么事例来表现这些特点?你觉得这里举的事例怎么样?哪里写得好?好在哪儿? 出示病句较多的习作,共同讨论如何修改。全班讲评,提出修改理由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共两套附教学反思

《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一) 一、说教材 《我的‘自画像'》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主题,本次习作是一次作自我介绍的练习,重点是抓住自己 的特点写。以“我的‘自画像' ”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 好地了解你。写之前要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 爱好和特长等,要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选择自己最想介绍的几方面内容写下来。写完后,读给家人听听,请他们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像,哪些地方不像,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 二、说教学目标 1.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重点) 2.能够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重点) 3.写完后读给家人听听,请他们说说哪些地方写得像,哪些地方不像,再根据他们的建议改一改。 三、说教学重难点 能够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 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四、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学习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四年级是属于小学中段的作文教学中,只要孩子能想得到、说得出,那么写对于他们来说就不算是难事了。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适当的给予方法的指导,那么很快他们就能写出比较称心如意的作文。 五、说教法学法 本次习作练习充分体现了“主体参与,分层指导”的原则,做到以人为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恰恰渗透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学生的说为主,教师的导为辅,适时加以点拨,顺利完成说、写任务。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自己的“自画像”。 【课时安排】1 课时。 六、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揭题导入 1.导学:老师要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请大家说出图片上的人物是谁。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 共两套 附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下册《习作:我的”自画 像”》说课稿共两套附教学反思 我的‘自画像’》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作主题。这次作的主要目的是向班主任介绍自己,让他更好地了解你。在写作之前,要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选择自己最想介绍的几方面内容写下来。写完后,读给家人听听,听取他们的建议并改进。 教学目标包括: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向班主任介绍自己;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写完后读给家人听听,听取他们的建议并改进。 教学重难点是明确人物的外貌特点、主要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并试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

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加强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课内外语文研究紧密联系,才能拓宽语文研究的渠道。 本次作练采用“主体参与,分层指导”的原则,同学之间的交流恰恰渗透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学生的说为主,教师的导为辅,适时加以点拨,顺利完成说、写任务。 在导入环节,老师出示XXX、葫芦娃和XXX的图片, 让学生说出人物是谁,并追问他们是怎么认出来的。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建议在1个课时内完成。 In this class。we will draw "My Self-Portrait." The teacher introduces the topic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apturing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to make the drawing easily recognizable.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优秀教案(含全册考点梳理)

习作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知道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 2.能够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 [教学重难点] 会使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突出人物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了解自己吗?如果让你向别人介绍自己,你知道怎么描述自己才能让别人更快更好地了解你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吧!(课件出示:我的“自画像”) 二、审清题意 1.什么是我的“自画像”? 我的“自画像”就是向别人介绍自己,让别人更好地了解你,认识你,能够记住你。自我介绍是一门艺术。 2.我的“自画像”要介绍自己的哪些方面呢?(姓名、年龄、脾气、优缺点、爱好、特长……) 3.我的“自画像”应该怎样向别人介绍呢? 要成功地介绍自己,首先要把自己的基本情况交代清楚,让别人对你有一个基本的、较为完整的印象;然后要介绍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点,让别人对你能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最后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这样才能突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特点。

三、习作指导 1.如何介绍自己的外貌? 学生分组,向同组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外貌。 师总结:写人物的外貌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头发→脸→眼睛→鼻子→上身→下身→脚。当然不一定要按这个顺序把所有的地方都介绍到,可以选择其中比较有特点的地方重点介绍。 2.如何介绍自己的性格?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性格特点,并进行交流、互相评价。 师总结:在交流讨论中我们通过自己和他人的评价知道了自己的性格,可以先明确自己的性格属于哪种类型,如,活泼开朗、仔细认真、乐观、乐于助人、勤劳、勇敢、谦虚等。然后通过列举自己在平时的一些行为表现或通过写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性格特点。 3.怎样把自己的个性化特点描写出来呢?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化特点。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个性上的千差万别,所以光写自己的基本情况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选择生动有趣、新鲜感人的素材,把自己内在和外表上个性化的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给别人留下一个清晰鲜明的印象。在对自己的个性化特点进行描写时,可以通过事例来说明,在叙事中采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凸显自己的特点,加深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四、活动拓展 1.在写作之前先通过说的形式介绍一下自己。 2.分小组,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做自我介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主要对本次习作的要求进行了审读,也学习了相关的写作方法,还开展了自我介绍活动。这节课我们就来动手写一写,用文字来画出一张完美的“自画像”吧!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完成得很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习作:我的“自画像”》精品教案(两课时)

《我的“自画像”》精品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自画像’”习作训练,能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 2.初步掌握介绍自己的基本要领:抓住自己的独特之处,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教学重难点 抓住自己的独特之处,准确而生动地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教学策略 1.选择好内容 从“画”的内容来看,可以“画”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但每方面都要侧重于一两个点来“画”,以突出自己的独特。 2.安排好布局 要用具体真实的事例来体现出“我”的特点,所以文章在自我介绍时可以先总体概括自己有何突出的地方,然后再用具体事例表现其中重要方面的特点。 3.修改作文 在写完后一定要仔细地读一遍,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读给老师、同学听,让他们帮你找出不准确的地方。在认真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文章描写得准确、生动,没有错别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自我介绍的要求。 2.引导学生抓住外貌、性格、爱好等来写,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能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1 / 7

板块一创情境,激兴趣 1.创设情境。 (1)师引导:同学们,假如我们班今天新来了一位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你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新来的班主任最快认识你,记住你呢? (2)示例:向班主任介绍自己。 2.导入课题。 (1)师述:为了让新来的班主任更好地了解你们,我们今天的习作课就以 “我的‘自画像’”为题,认真地向班主任介绍一下自己吧! (2)课件出示课题“我的‘自画像’”。 (3)师指名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向新来的班主任介绍自己的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习作,学会抓住主要特点介绍自己。 板块二明要求,知写法 1.讨论交流,明要求。 (1)师引导:我们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呢? (2)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习作要求。 ①师指名读习作要求。 ②师引导: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 ③生交流。(相机外貌、性格、爱好特长) 2.听故事,知方法。 (1)师引导:介绍自己时要抓住什么来写呢?请大家先听一个故事,看看从 中受到什么启发。 (2)师利用故事,引导生体会介绍自己,要抓住主要特征来写。 ①课件出示故事文字和音频。 东晋有一个贪官叫裴凯,喜欢让别人给他画像。但是他的长相非常有特色,在他的脸上有一颗痣,痣上还有3根又粗又长的胡须。来给他画像的人一看他这长相,都不敢画那颗痣及那3根胡须,都回避他这一突出的特征,于是怎么画裴凯都不满意。裴凯只好找来他的好朋友顾恺之——东晋的画圣,让他来给自己画肖像。顾恺 2 / 7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及反思 附习作范例 新教材

《习作:我的“自画像”》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习作:我的“自画像”》是小学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的作文内容,本次习作以“我的‘自画像’”为题,教材中给了学生大概的引导,如从自己的外貌特点,性格特点、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用什么事例来说明等方面,让学生明确习作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 二、说学情 四年级是属于小学中段的作文教学中,只要孩子能想得到、说得出,那么写对于他们来说就不算是难事了。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适当的给予方法的指导,那么很快他们就能写出比较称心如意的作文。 有了“口语交际”中“自我介绍”这一活动,学生对怎样介绍自己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次习作又对内容进行了引导,学生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三、说教学目标 1.以“我的‘自画像’”为题,写一篇介绍自己的习作。 2.写完后,读给家人听,根据家人的建议改一改自己的习作。3.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自我介绍。

4.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5、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示自我。 四、说教学重难点 抓住自己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写出自己的特点,这次是本次习作教学的教学重点亦是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实践中进行习作,教师在这次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产生“心动不如行动”的习作激情,让他们产生写作的欲望。 2.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来源于在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努力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重视修改,以及在修改中合作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画一画自己的自画像。 【课时安排】2课时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1 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活动开始的谈话后有一个猜猜的游戏,我没有给幼儿画一个示范画,采用了孩子的一张画,有些和标题背道而驰,我觉得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以此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我感觉作画时间有些拖拉,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我想以后在进行类似的美术活动时会做的更好。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2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3 《我的自画像》是三年级的第二次作文.。这次的习作要求是: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习作:我的“自画像”》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习作:我的“自画像”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写《我的自画像》,方法主要是抓住人物的外貌、爱好、特长等方面的特点,来展现自我形象。我的“自画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介绍自己的方法,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完成习作,学生的兴趣较浓厚。在本次习作中,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及拓展活动,口头自我介绍和书面白我介绍相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对比口头自我介绍和书面自我介绍,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为以后加强学生的语言规范性训练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属于小学中段的作文教学中,只要孩子能想得到、说得出,那么写对于他们来说就不算是难事了。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适当的给予方法的指导,那么很快他们就能写出比较称心如意的作文有了“口语交际”中“自我介绍”这一活动,学生对怎样介绍自己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次习作又对内容进行了引导,学生写起来会得心应手。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自画像’”习作训练,能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 2.初步掌握介绍自己的基本要领:抓住自己的独特之处,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教学重难点】 抓住自己的独特之处,准确而生动地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教学策略】 1.选择好内容 从“画”的内容来看,可以“画”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但每方面都要侧重于一两个点来“画”,以突出自己的独特。 2.安排好布局 要用具体真实的事例来体现出“我”的特点,所以文章在自我介绍时可以先总体概括自己有何突出的地方,然后再用具体事例表现其中重要方面的特点。

3.修改作文 在写完后一定要仔细地读一遍,看有没有不通顺的地方。读给老师、同学听,让他们帮你找出不准确的地方。在认真听取他们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使文章描写得准确、生动,没有错别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自我介绍的要求。 2.引导学生抓住外貌、性格、爱好等来写,写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能按一定的顺序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情境,激兴趣 1.创设情境。 (1)师引导:同学们,假设我们班今天新来了一位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你们,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新来的班主任最快认识你,记住你呢? (2)示例:向班主任介绍自己。 2.导入课题。 (1)师述:为了让新来的班主任更好地了解你们,我们今天的习作课就以“我的‘自画像’”为题,认真地向班主任介绍一下自己吧! (2)课件出示课题“我的‘自画像’”。 (3)师指名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向新来的班主任介绍自己的情境,让学生乐于表达,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习作,学会抓住主要特点介绍自己。 板块二明要求,知写法 1.讨论交流,明要求。 (1)师引导:我们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呢? (2)同桌讨论后全班交流。

小学语文_习作二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成性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教学设计表

《我的自画像》学情分析 一、问题研究前的现状分析 1、大部分学生从平时的作业、单元检测和期中测试中反映出双基知识掌握得较好。 2、写作比较薄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写作方法学习放在了重要的位置。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尽情地读,

读中有悟:悟情、悟景、悟得。并用迁移方法阅读课外书。 二、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一)做细课堂教学。 1、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 2、适当的说话指导; (二)做足习作激趣。 1、培养习作的兴趣; 2、拓展自作的空间; 3、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 (三)让学生走进生活习作。 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如:习作范文、摘录好词好句、多阅读课外书籍,多背诵古诗词、多写读后感,带学生参观厂矿、各种自然景观,调查家乡的变化等。还要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以手抄报的形式将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摘录下来。 《我的自画像》效果分析 习作教学之后,我发现本次习作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多数孩子能抓住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介绍自己。其次借助思维导图工具介绍的比较有条理,用词比较恰当。再次,错别字较

之前篇减少了,标点符号的运用正确率较高,初步学会了修改习作的方法。 教学中我一边讲解,一边找学生的自画像来当模特进行现场的口语作文教学。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懂得抓住外貌特点对自己进行介绍。再具体指导一下,学生就马上明确习作的方向,明白自己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要抓住特点写出来。除此之外,我还采用采访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继续细化自己的爱好,性格等方面的特点,让作文显得更加丰满充实。最后,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做到有轻有重,有顺序。 本堂课的习作知识含概量不是很大,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课堂效果较理想。 《我的自画像》课标分析 三年级被认为是小学生学习习作的重要阶段。说其重要,不仅在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学得了习作的一些知识与技能,更要紧的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了良好的习作习惯。根据新课标要求,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习作 我的“自画像”》教案(含教材分析、教学反思等)

习作我的“自画像” 活 动 分 析 本次习作是在口语交际“自我介绍”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作文训练,题目是“我的‘自画像’”,目的是通过习作让新班主任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当然也是为了训练学生用有序的语言来介绍人物的特征。 教 学 目 标 1.通过习作训练,从而获得一个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示自我的机会。 2.初步掌握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外貌、性格、 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 3.在自我观察和老师的指导下,写一段介绍自己外貌特点的话,说一说 自己的性格特点,记得举一个典型事例来说明。 教 学 重 点 抓住自己独特的外貌特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教 学 准 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提纲(一份)。 学生:个人照、摘抄本。 课 时 安 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本次习作。 师:假如我们班来了一位新班主任,他想尽快熟悉班里的同学,用什么办法呢? 生:向班主任介绍我们自己。 师:那要怎样介绍呢? 生:向班主任介绍我们的外貌、性格、爱好、特长等。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真好!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习作主题——介绍自己。(出示题目:我的“自画像”) 二、指导外貌描写 1.猜人物。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谜语。请同学们根据一段文字描写来猜一猜他

是谁。 (1)播放课件1:猜一猜——我是谁? 我,个子不高也不矮,身体不胖也不瘦,脸色不黑也不白,眼睛不大也不小,鼻子不高也不低,嘴巴不宽也不窄,耳朵不圆也不长。——我是谁? 学生猜一猜:人。 师:但看得出来具体是哪个人吗? 生:看不出来。 师:是的,这段外貌描写因为没有抓住人物的具体特点,而让人猜不出是谁。我们继续猜。 (2)播放课件2: 猜一猜——我是谁? 我,全身灰色,脸上有一条长长的伤疤,眼睛时常滴溜溜地转,左耳缺了一块,大嘴巴里也缺了一颗牙齿。我是新一任狼族族长,是草原上最聪明,也是最倒霉的一只狼。 生:灰太狼。 师:你是根据什么特征猜出来的?(生交流) (3)播放课件3: 猜一猜——我是谁? 我,长长的猪鼻子经常呼哧呼哧响,一双蒲扇耳呼呼地拍个不停,一张大嘴巴吃起东西来总是没完没了,结果身材粗短,肚子肥大,外貌丑陋极了,跟野猪极像。但是我会腾云驾雾,常提着一把九齿钉耙,师傅唐僧西天取经少不了我。 生:猪八戒。 师:你是根据什么特征猜出来的?(生交流) 2.小结:概括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能一下子认出灰太狼、猪八戒呢?是因为这两个段落都能抓住人物外貌中最突出的方面来写,也就是人物的特点。什么是人物的特点呢?(指名说)对,最特别的、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就是特点。(板书:抓特点) 3.那现在我们如何抓住自己外貌中最有特征的一两点来介绍,让老师迅速认出你呢?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给自己画的像。(赏析范段)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1 教学之后,我发现本次习作比较成功。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孩子们的写作兴趣比较浓,多数孩子能抓住自己的外貌、性格和兴趣爱好等方面介绍自己。其次介绍比较条理,用词比较恰当。再次,错别字较之前篇减少了,标点符号的运用正确率较高,初步学会了修改习作的方法。 本次习作也存在不少问题: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外貌时,模式化较为严重,如:我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眉毛像柳叶,笔直的鼻子,洁白的牙齿。没有写出自己的外貌特征,让人读后感觉双胞胎比较多。介绍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时不具体,一两句话一带而过。比如:我喜欢打篮球,喜欢看电视。我喜欢看课外书,喜欢踢毽子。 三年级作文刚起步,孩子们能写这样也算可以。教师的高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反差,这要求教师不要好高骛远。从这次的习作中我发现,孩子们心中有话笔下却表达不出来,究其原因:一是读的少,词汇贫乏。二是语言组织能力差。三是不爱动脑,写作时不能全身心投入。在以后的作文指导中,应立足实际,从问题入手一步步训练,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2 成功之处: 本次习作练习充分体现了“主体参与,分层指导”的原则,做到以人为本。同学之间的交流恰恰渗透了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学生的说为主,教师的导为辅,适时加以点拨,顺利完成说、写任务。课后反馈中,孩子对此种贴近自己的作文内容颇感兴趣,特别是交流讨论中,学生做到了实事求是。 不足之处: 教学中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大概第一次习作是自由命题自由选材,对四年级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而这一篇写《我的自画像》,有了框框,有了约束,加之我可能对四年级的学生写人的习作期望值偏高,学生对自己长相的特点抓得不准,用词不恰当等。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我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有条理按顺序描绘出事物的主要特点,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我的自画像》教学反思3 《我的自画像》是三年级的第二次作文.。这次的习作要求是: (1)帮助学生了解外貌描写的意义。

《自画像》教学反思

《自画像》教学反思 自画像》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正确地、立体地认识自我,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自我人格的建构。 重点、难点: 介绍自己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及优点。 课前准备: 学生“小档案”两份(一份是画自画像的纸张,一份是文字介绍。) 教学过程: 一、展示自画像 1、启发谈话,师:我们每个小朋友是那么的天真、可爱。昨天我们每位小朋友回家都画了一张自画像。 2、活动1:学生将自己的画像展示 3、活动2:评一评各自的画像(这些小朋友是否把最能代表自己的外貌特征给画出来了?)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自画像着手,让学生从外貌特点中体会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初步确立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4、简单小结,师:略 5、师:小朋友除了外貌的不同,还有许许多多的与众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自画像》。一起来画画我们自己,说说我们的优点、长处、爱好等等,

大家说好不好? 二、游戏:猜猜我是谁?(分小组活动,4人一组) 师:交代游戏操作的过程 1、写一写:让学生按自己的喜欢,爱好设计自己的小档案。 2、说一说: A、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特点都描述出来了呢?我建议啊,大家把自己设计的小档案拿给同桌看看,与同桌商量商量,请他给你当当参谋。 B、大家商量好了吗? 活动4:商量好后就把小档案折好后投进“快乐盒”里。 3、讨论游戏方法并开展游戏(由学生讨论游戏的方法) (预备方案:四人小组组长上台领取小档案。) B、宣布组长职责: 活动5: (1)到“快乐盒”里为每一位组员拿一份小档案,分发给每位组员,组织大家按次序猜; (2)没有猜出的或者大家意见不统一的小档案,请重新放进“快乐盒”; (3)讨论时,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影响其他小组的同学。 4、讨论交流游戏结果 B、(拿出“快乐盒”里的小档案)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被大家猜出来,他们是谁呢?让咱们一起来猜猜看。(如果能展示风采的及时插入) 5、小结: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对自己准确、全面的描述,就是一张张生动的、立体的“自画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