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成因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5
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成因及对策众所周知,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阅读是语文之根,学习之母。通过阅读,可以整体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把握文章的材料、主旨、情感倾向和表现形式;可以形成语感,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使之持久形成长时记忆,永久性记忆;可以培养阅读能力,深入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察作品的情感,体味语言和写作技巧;可以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可见阅读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把读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心灵的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阅读教学的任务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在读书过程中怡情养性、增长见识、体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阅读教学抓得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均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遗憾的是,新时期课改理论框架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习内容泛滥,学习过程失控,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价值错位等等,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语文阅读教学散、慢、差、乱。更有甚者,只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考什么教什么,不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贻害子孙。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指导不到位。
目标就是通过某种行为所要达到的预定要求。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即使阅读的行为发生了,也只是匆匆而过,有口无心,仅仅是读过而已。至于读到了些什么,则是“雁过无声”,“踏雪无痕”,这样的阅读是没有价值的。形式主义地设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置随意、模糊、呆板甚至无效。这样的阅读教学当然收效甚微,甚至无效了。
“有的放矢”是每一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新课程关注课程目标,更关注教学环节。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把教学目标呈献给学生的同时,还要不断地给学生指引目标,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去感知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在发现学生偏离目标时,要及时指明,时刻要有目标意识。
2、阅读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陶行知早就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先生学。我国的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学习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也特别提倡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品读、点评;学习利用阅览室、
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培养初步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往学生在阅读课中,只是听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学生成了“陪读生”。这严重地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宗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轻视和削弱这种主体性,是真正意义上的目的偏离。教学中只重讲授,重结论,都是“目中无人”观念的表现。因为不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揣摩体味,发现问题,而是过快地分析讲解,学生学习的过程被简化,学生不能在学习过程中去思考、去体味、去领悟,到头来不会读书、作文或者不会做人。教师的教学因为忽视主体的差异性而千篇一律。拘守课文,局限课堂,情景封闭,套路僵化。没有对学生全方位的开拓,阅读教学也就步入了死胡同。
3、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导致教学程式化、公式化现象严重。
现在很多教师仍然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影响,时时以一个教学管理者的形象自居和出现,缺乏创新意识,导致教学程式化、公式化现象严重。教师对不同文体的课文永远都是拿几个框框来套用,“以不变应万变”,程式化、公式化现象严重。讲小说一律环境、人物、情节;讲散文一概形散而神不散;讲具体的文章每篇都是中心明确,结构紧凑,用词准确等。凡此种种,只讲共性,缺少个性,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成了一种死板僵化的东西了。学生也因此而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养成一种惰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限制,不会主动的去钻研。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同时,一部分教师为了迎合新潮,不求甚解地追求新潮。把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公开课当作标志,刻意模仿,矫揉造作,孰不知我们自己认真钻研教材的有个性地设计才可以创造出真正的课堂效率。
4、创设情景,利用资源牵强附会,流于形式。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强调导入阶段的趣味性,探索性。导入创设的情境对教学内容能够起到凝聚、激发、增盛、消疑、铺垫等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导入阶段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科学性,情景的创设耽误了时间,忽略了实效。语文教材以及课堂教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拓宽语文教学渠道,放大语文教学资源的范围,将狭小的语文时空通向广阔的语文天地。但是有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完全附会“主体”言论滥用资源,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5、节奏调控失调,课堂教学松散、凌乱。
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是指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的流程、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思维、教学情感等因素进行调节控制,使课堂教学合乎教学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式的教学行为。有些教师上课随意,天马行空,想到什么讲什么,看似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实则盲人摸象,乱打乱撞,教学情节颠来倒去,教学活动松松垮垮,教学时间无情流失,课堂是少、慢、差、费的课堂。
6、课堂练习活动组织无序,放任自流。
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课程实施中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不需要接受学习和模拟训练。有些教师完全忽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课堂上看不见任何有效的操练活动。有些教师提出一些显而易见的问
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表面是全体学生参与;有些教师认为某项活动非常好,就不管是否合适都安排在自己的教学中。这就使课堂成了教者姑弄玄虚的的外化,毫不符合学生实际,出现了图形式、凑热闹、放而难收的低效局面。
7、多媒体课件泛滥成灾,课堂失去阅读活力和思维效率。
多媒体在课改的浪潮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这一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增加教学容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和生动。但有些教师成了课件的奴隶,认为课件就是课改的标志,于是忽视了对教材的钻研,对教学设计的思考,唯课件精美第一,使语文课堂从“死气沉沉”走向“浮躁”和“花哨”,使语文课堂在图片和声音的热闹中失去了阅读活力和思维效率。
8、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肤浅单一,固执死板。
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其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甚至不同的对话主体间,作品会不断地显示出它的新的意义。这样,作品本身就形成了具有生发作用的主体,它的多重意义也只有在与欣赏者的对话中,才可能生发出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师以自己和教参为中心,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认同教师及其知识,缺乏自身的感知和体验,缺失直接与作品的对话,因而丧失了自我感受、自我加工信息、自主创造的能力,最终导致语文审美意识与创造力的下降和语文思维方式的僵化。阅读文章时马马虎虎,当然是不能发现文章的深层内涵的。如阅读鲁迅的小说《祝福》,如果只是从阶级分析的观点去抨击“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那是不够的。我们还可以从多方面去理解,既可以从祥林嫂人性本能的挣扎方面理解,也可以从祥林嫂的人生选择方面去理解。把《项链》的主题理解成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不全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表现人生观的转变,人生的选择,面对厄运的勇气等等,也许更为全面一些。
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笔者认为要提高阅读效率,应大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趋向。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阅读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终身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会读课文。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内驱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语文阅读,于漪老师说:“教师如果有本领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该以学生的需要为突破口,更新观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让学生感觉到常学常新,保持一种浓厚的兴趣。
3、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