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5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 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mm,计算结果是,那就用*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配筋率=2*(200*200)=%,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或者%)。
如果填了%,实际配了%,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 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x200x1000=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一、YJK的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在计算参数的构件设计部分,设置了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照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另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1、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勾选该项,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这样的计算方式更加合理。
详细计算方法见用户手册第四章第六节剪力墙部分内容。
2、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即是否按照组合墙方式配筋。
二、规范要求对剪力墙的截面配筋应按照组合截面进行规范条文:《混凝土规范》第9.4.3,…在承载力计算中,剪力墙的翼缘计算宽度可取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的宽度、剪力墙厚度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剪力墙墙肢总高度的1/10四者中的最小值。
《抗规》第6.2.13-3,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工作。
不勾选如上参数,即是以往的设计方法。
以往的设计,对于带边框柱剪力墙,最终边缘构件配筋是先几部分构件单独计算,然后叠加配筋结果,一部分为与边框柱相连的剪力墙暗柱计算配筋量,另一部分为边框柱的计算配筋量,两者相加后再与规范构造要求比较取大值。
这样的配筋方式常使配筋量偏大。
以往的设计,对于带翼缘剪力墙,软件在剪力墙墙柱配筋计算时对每一个墙肢单独按照矩形截面计算,不考虑翼缘作用。
对于由墙肢相交的边缘构件配筋是把各个墙肢的配筋相加得出的,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三、YJK的剪力墙自动组合截面配筋过程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则软件对剪力墙的每一个墙肢计算配筋时,考虑其两端节点相连的部分墙段作为翼缘,按照组合墙方式计算配筋。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如何根据S A T W E 计算结果正确配筋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水平钢筋: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mm,计算结果是,那就用*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再除以2就是200mm2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配筋率=2*(200*200)=%,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或者%)。
如果填了%,实际配了%,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x200x1000=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至于边缘构件配筋,一般是看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梁弹性挠度、柱轴压比、墙边缘构件简图”一项里面的“边缘构件”,按此配筋,如果出现异常配筋,比如配筋率过大的情况,就用第十五项:“剪力墙组合配筋修改及验算”一项进行组合墙配筋计算,(As=2440,1440可能不正常,As=939,452正常)第十五项:一般可采用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二项的配筋文件(但要复核SATWE计算结果里面的第三项里的边缘构件计算面积),将构造配筋部分删除,剩下很少的计算配筋,对应墙体编号配筋即可。
剪力墙的自动组合截面配筋方法
一、YJK的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
在计算参数的构件设计部分,设置了两个对剪力墙自动按照组合截面配筋的参数,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另一个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1、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
勾选该项,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这样的计算方式更加合理。
详细计算方法见用户手册第四章第六节剪力墙部分内容。
2、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
即是否按照组合墙方式配筋。
二、规范要求对剪力墙的截面配筋应按照组合截面进行
规范条文:
《混凝土规范》第9.4.3,…在承载力计算中,剪力墙的翼缘计算宽度可取剪力墙的间距、门窗洞间翼墙的宽度、剪力墙厚度加两侧各6倍翼墙厚度、剪力墙墙肢总高度的1/10四者中的最小值。
《抗规》第6.2.13-3,抗震墙结构、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计算内力和变形时,其抗震墙应计入端部翼墙的共同工作。
不勾选如上参数,即是以往的设计方法。
以往的设计,对于带边框柱剪力墙,最终边缘构件配筋是先几部分构件单独计算,然后叠加配筋结果,一部分为与边框柱相连的剪力墙暗柱计算配筋量,另一部分为边框柱的计算配筋量,两者相加后再与规范构造要求比较取大值。
这样的配筋方式常使配筋量偏大。
以往的设计,对于带翼缘剪力墙,软件在剪力墙墙柱配筋计算时对每一个墙肢单独按照矩形截面计算,不考虑翼缘作用。
对于由墙肢相交的边缘构件配筋是把各个墙肢的配筋相加得出的,有时偏大,有时偏小。
三、YJK的剪力墙自动组合截面配筋过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则软件对带边框柱剪力墙按照柱和剪力墙组合在一起的方式配筋,即自动将边框柱作为剪力墙的翼缘,按照工形截面或T形截面配筋。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则软件对剪力墙的每一个墙肢计算配筋时,考虑其两端节点相连的部分墙段作为翼缘,按照组合墙方式计算配筋。
软件对翼缘的考虑不一定包含翼缘的全部长度,有时仅考虑翼缘的一部分参与组合计算,即考虑的翼缘长度不大于腹板长度的一半,且每一侧翼缘伸出部分将不大于4倍翼缘厚度。
但软件对短肢剪力墙自动考虑翼缘的全部长度。
如果两端的翼缘都是完整的墙肢,则软件自动对整个组合墙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一次得出整个组合墙配筋,下左图即是。
对短肢剪力墙将按照双偏压配筋计算。
如果某一端翼缘只包含翼缘所在墙的一部分,则软件对该分离的组合墙按照不对称配筋计算,得出的是本墙肢配筋结果,下右图即是。
按照不对称配筋方式才能得到经济合理的配筋结果,因为对于不对称的剪力墙组合截面,按照对称配筋总是两端取大,造成浪费。
组合墙的计算内力是将各段内力向组合截面形心换算得到的组合内力,如果端节点布
置了边框柱,则组合内力将包含该柱内力。
在配筋简图的右侧菜单中设置了【墙柱轮廓】菜单,点取该菜单后,鼠标悬停在任一
剪力墙的墙肢上时,可以显示该墙肢配筋计算时采用的截面形状。
不考虑翼缘时为矩形的单墙肢,考虑翼缘时为组合墙的形状。
由于软件对于长厚比小于4的墙肢按照柱来配筋设计,因此当该墙肢不满足双偏压配筋条件时,将显示为矩形的单墙肢。
对于单独的矩形墙肢,是否勾选此项软件都按照单墙肢的对称配筋计算。
剪力墙墙柱的配筋简图的两端配筋结果,是否勾选此项的表示方式不同。
不考虑翼缘
墙时,给出一个配筋数值,表示按照对称配筋的纵筋值;考虑翼缘墙时,给出两个配筋数值,因为软件按照不对称配筋得出的墙肢两端可能是不同的纵筋计算结果。
相比传统软件做选组合墙时只能选墙肢的整个长度范围,YJK组合墙时自动考虑的翼缘是一个有长度限制的局部范围(如不大于腹板长度的一半及每侧伸出不大于4倍翼缘厚度),更加符合平截面假定要求,结果更加合理。
四、剪力墙组合配筋的原理
以往的按照分段直线墙配筋时,每一单独墙肢配筋都是取其各内力组合中的最大值,
而这些最大作用一般不会在相连的各墙肢同时出现,因此这种方法配筋一般情况下都会偏大。
剪力墙组合配筋基于平截面假定,其过程如下:
1、将各段墙肢(或柱子)的内力组合至组合墙截面形心;
下图是选取的两片垂直的L形相交的剪力墙,两片墙各有自己的内力作用在形心处,如下图中两个细线表示的坐标系,组合墙的内力计算将各片墙的内力叠加至组合墙的中心(粗线显示的坐标系)。
剪力墙内力组合,其计算原理如下:
式中:N、Mx、My——组合墙的轴力及X、Y向的弯矩;
N1、N2——墙肢1和墙肢2的轴力;
Mx1、Mx2——墙肢1、2的平面内弯矩;
My1、My2——墙肢1、2的平面外弯矩;
θ1、θ2 ——墙的方向角;
Δx1、Δy1、Δx2、Δy2——墙肢形心与组合墙形心的距离。
其他各种形状的组合墙的内力组合方法与上面例题类似,对有柱子的情况,也采用上面的公式,只是Mx、My、θ分别为XY分方向的弯矩和柱子转角。
2、计算组合墙配筋
将组合墙当作一个整体截面按照异形柱的配筋方式计算配筋:先根据分布筋配筋率布置好分布钢筋,再给固定节点处钢筋赋以初值。
配筋按照两种方式进行,即双偏压配筋计算方式和不对称配筋方式。
双偏压配筋计算方式说明如下:
采用《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中的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变形,并以前处理中指定的分布筋配筋率进行分布筋配筋,得到分布筋面积Asv及钢筋位置,再进行边缘构件的钢筋计算,如下图所示。
组合墙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各项计算参数与《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 149-2006中5.1.1式的参数含义相同。
组合墙配筋方法通过整体截面的双偏压计算方法,将钢筋在全截面中有效的布置,既减少了总的配筋面积,又能使所配钢筋在截面中达到最大的利用价值,更趋合理。
图9-21是某L形组合墙的组合配筋结果对比。
不对称配筋计算时,由于剪力墙两端钢筋不等,要求解、及截面受压区高度三个未知数,必然要在轴力平衡方程、弯矩平衡方程基础上增加一个求解条件。
软件中通过
作为补充求解条件,即保证截面配筋最少。
可见,由于增加了这个补充条件,不对称配筋模式比对称配筋模式会节约钢筋用量。
五、带边框柱剪力墙的配筋计算过程
不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时,剪力墙的配筋简图中,墙和边框柱配筋分别输出,边缘构件取二者之和,如下图所示:
勾选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时,剪力墙的配筋简图中,没有了边框柱单独的配筋,包含边框柱的边缘构件取墙的配筋,如下图所示:
程序对于带边框柱剪力墙的设计方法如下:
(1)搜索端部是否有边框柱,并记录;
(2)将边框柱单工况内力换算到柱和墙组合截面的形心轴,并与原墙柱内力叠加;
(3)对叠加后的标准内力进行荷载组合与设计内力调整,并按带翼缘墙进行配筋设计;
由于实际工程中柱的类别、柱与墙的位置关系较复杂,目前软件针对部分特殊情况的考虑如下:
(1)软件只处理墙柱端部有边框柱的情况;
(2)如果墙柱一端有柱,按T形截面设计;如果两端有柱,按工字形截面设计;
(3)如果墙柱端部既有端柱、又有翼缘墙,则软件根据端柱截面宽度判断端柱能否作为翼缘,若端柱截面宽度比翼缘范围内翼缘墙宽度大,则端柱作为翼缘;反之端柱不作为翼缘;
(4)如果两端均为型钢混凝土柱,则按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相关公式计算配筋;
(5)如果仅一端为钢柱或型钢混凝土柱,则将型钢换算成钢筋面积,按规则(1)~(3)处理;
(6)对于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配筋计算,目前软件支持两种选择:《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9082-2006;
六、按组合截面方式配筋偏大的实例
该剪力墙结构,由于X向墙少,X向墙肢两端翼缘分别为拉和压,组合墙弯矩很大,导致不对称配筋比单肢计算大很多。
按照以往方法,不考虑组合墙配筋方式的配筋结果只有12cm2。
按照组合截面配筋方式,该墙肢左端配筋达89cm2,右端配筋达27cm2。
这个实例,说明了剪力墙按照以往的单肢矩形截面配筋方式,有时是不安全的。
国内不少规范专家也曾多次指出这一点。
七、大多数剪力墙结构按照组合墙配筋方式使边缘构件配筋量减少
如下剪力墙结构,8.5度设防,分别按照以往方式配筋和组合墙方式配筋,取出一部分对比如下:
按照以往方式的配筋简图和边缘构件结果如下图
按照组合墙配筋方式的配筋简图和边缘构件结果如下图
可以看出按照组合墙配筋方式的计算结果,边缘构件配筋量减少很多。
下面是某带边框柱剪力墙工程,按照组合墙配筋方式的配筋量比传统软件大大减少的实例。
白色框中的数值是使用传统软件得出的边缘构件配筋计算结果,黄色框中是YJK的组合墙方式得出的边缘构件配筋计算结果,可以看出,YJK的组合方式配筋可使配筋量大大减少。
对比整个工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计算结果,YJK组合墙方式可减少配筋15%。
我们曾对比过多个剪力墙结构实例,按照组合墙配筋方式的计算结果,边缘构件配筋量一般都减少。
说明剪力墙的组合截面配筋方式既安全又经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