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家访工作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大全(10篇)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大全(精选10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的内容,欢迎阅读借鉴!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及要求【篇1】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计划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每班组成若干个家访小组。
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次数:一学年内家访小组必须普访学生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学生。
对特殊群体学生必须访两次以上。
三、家访的原则: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副班主任应积极配合。
1、学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3、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伤害事故,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4、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育。
5、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6、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四、家访的内容: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要提前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时要虚心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要实事求是汇报学生在校表现,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学校家访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原则1. 尊重家长,平等交流,增进互信。
2. 关注学生,全面了解,促进成长。
3. 及时沟通,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4. 保密原则,保护隐私,确保安全。
三、对象1. 全体在校学生。
2. 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
四、时间1. 定期家访: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家访。
2. 非定期家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时进行。
五、内容1.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
2. 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品行表现、同学关系等。
3. 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制定教育措施。
4. 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5. 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六、程序1. 家访前,教师应与家长沟通,约定家访时间、地点,并简要说明家访目的。
2. 家访时,教师应携带工作证、家访记录表等相关材料。
3. 家访中,教师应认真记录家长意见和建议,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4. 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反馈,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向学校领导汇报。
七、要求1. 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家长,认真履行家访职责。
2. 教师要注重家访效果,切实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3. 教师要遵守家访纪律,不得接受家长馈赠,不得泄露学生隐私。
4. 学校要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检查家访记录,开展家访培训。
5. 学校要建立家访激励机制,对家访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符的,以本制度为准。
3. 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学校家访管理制度学校家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家访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学生家访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学校各年级的所有学生家访工作。
第三条家访工作是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方式,旨在加深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充分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第四条家访工作由学校负责,各班级教师和学校领导共同参与。
第五条家访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保密的原则。
第二章家访的目的和任务第六条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终身发展。
第七条家访的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家庭教育情况,判断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条件是否适宜。
(二)了解学生在家的习惯和行为,判断学生是否存在不良习惯和行为问题。
(三)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存在学习困难和需要帮助的问题。
(四)了解学生在家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为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五)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变故和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三章家访的组织和实施第八条学校应明确家访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人,设立家访工作专职组织部门,并明确各级领导的职责和任务。
第九条家访由学校统一组织,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进行。
家访对象为全校学生。
第十条家访的实施应保证学生家庭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家访时间应与学生家长协商确定。
第十一条家访由学校领导、班级教师和家访员共同参与,家访员应接受学校的培训和考核。
第十二条家访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与家长亲切交谈,了解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
(二)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习惯和行为。
(三)检查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需求。
(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
(五)记录家访情况,填写家访报告并及时归档。
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家访档案,保存家访记录和报告,便于学校长期跟踪学生的发展情况。
学校家访回访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和家庭教育情况,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家访回访的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背景、家庭氛围、家长教育观念和方式等。
2. 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 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包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5. 搜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学校工作。
三、家访回访的对象和时间1. 家访回访的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家长。
2. 家访回访时间安排在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一周内完成。
四、家访回访的内容1. 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
2. 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表现。
3. 学生在校参加的各项活动及表现。
4. 学生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状况及家长对学生的期望。
5. 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五、家访回访的方式1. 面对面家访:教师直接到学生家中进行访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2. 电话家访: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
3. 网络家访:教师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家长交流,分享学生成长点滴。
4. 书信家访:教师以书信形式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表达关心和期望。
六、家访回访的流程1. 制定家访计划:学校家访工作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每学期的家访回访计划。
2. 通知家长:提前通知家长家访时间、地点和方式,确保家长能够参与。
3. 进行家访:教师按照计划进行家访,认真记录家长反馈的情况。
4. 汇总反馈:教师将家访回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 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家访回访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6. 跟踪落实:教师对家访回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
七、家访回访的评估与激励1. 学校家访工作小组对教师的家访回访工作进行评估,内容包括家访计划、家访记录、家长反馈等。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家校共育,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学校家访登记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建立健全学校家访工作制度,明确家访工作流程和职责。
2. 规范学校家访工作,提高家访工作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制度内容1. 家访对象:学校教师、班主任、德育处等相关部门人员。
2. 家访时间: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提前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
3. 家访流程:(1)家访前: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家访计划,明确家访目的、内容和方法。
(2)家访中:教师应尊重家长,与家长进行坦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解答家长疑问。
(3)家访后:教师应整理家访记录,总结家访成果,形成家访报告,并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学校。
4. 家访记录:(1)家访时间、地点、对象。
(2)家访目的、内容、过程和结果。
(3)家长意见和建议。
(4)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建议。
5. 家访保密:(1)教师应严格保密家访内容,不得泄露家长隐私。
(2)家访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外传。
6. 家访考核:(1)学校定期对教师家访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家访次数、家访质量、家长满意度等。
(2)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制度执行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家访工作。
2. 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家访工作顺利开展。
3. 教师要认真学习家访制度,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做好家访工作。
4. 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参与家访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领导会议研究决定。
家访制度6篇【篇一】为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推进家校一体化的德育管理,使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家长更好互通情况,交流信息,沟通感情。
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特制定科任教师家访制度如下:一、家访的原则家访应分层次进行,不得只进行后进生的家访,而应包括中、上等学生的家访,可以以后进生的家访为主。
二、家访的内容1.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
2.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及行为习惯养成等,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方法、途径,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立足学生实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学习环境、家长的教育能力等基本情况。
4.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联络教师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感情。
6.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三、家访要求1.访前准备:家访前目的要明确,班主任、科任教师应明确对每位学生的家访内容。
2.家访次数:班主任――对一年级新生家访率达100%;对其他年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家校交流与互动,能做好记录。
家庭访问(走访)为两年普访一次,每学期学期不少于6人,第一年的寒暑假为班级总人数的一半。
科任教师――每一学期上门家访人数不少2人,电访人数不少于5人。
3.家访重点对象:单亲家庭学生、行偏生、贫困生、学困生、突发事件学生等要作为家访重点对象。
4.家访方法:家访时要客观反映学生在校表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方法;要有情感艺术和语言艺术,反对告状式家访;要引导家长不因粗暴、简单的方法教育子女。
家访时尽可能让学生在场参与。
5.访后工作:家访后,班主任、科任教师应如实填写“家访记录本”,家访后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变化,收集各类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制定下阶段策略。
【篇二】一、目的通过在党组织中开展分级家访活动,及时了解党员、干部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和疏导,帮助解决党员干部职工家庭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教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老师家访规章制度(精选10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进展的今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章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我整理的老师家访规章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家访规章制度1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有方案地进行,学校特制定以下制度:一、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老师全员参加,每班组成若干个家访小组。
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同学突发状况或典型大事。
二、家访的次数:一学年内家访小组必需普访同学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同学。
对特别群体同学必需访两次以上。
三、家访的原则:发生下列几种状况,班主任必需准时家访,副班主任应乐观协作。
1、同学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同学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大事,要准时做好安抚工作。
3、同学在学校里发生损害事故,必需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状况,提出解决方法。
4、同学无故迟到、缺席,准时向家长了解缘由,通报状况,共同进行教育。
5、同学学习成果突然下降或品德不端,准时与家长联系,实行有效措施准时教育。
6、同学(特殊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准时家访,当着同学的面对家长作恰如其分的汇报,给同学和家长以热忱的鼓舞。
四、家访的内容:1、同学在校实际状况汇报。
2、同学在家实际状况询问。
3、了解同学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状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同学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同学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同学、同学家长的情感沟通。
五、家访的留意事项: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同学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要提前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同学、同学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动身,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同学回避。
4、家访时要虚心听取同学和家长的看法,要实事求是汇报同学在校表现,要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一、制度背景家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桥梁。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访的作用,提高家校合作的质量,我校特制定本家访反馈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加强家校联系,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2. 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发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3. 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制度内容1. 家访安排(1)家访时间: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家访时间由班主任与家长商定。
(2)家访对象:全体学生家长,重点关注家庭困难、学习困难、行为偏差等学生。
(3)家访内容: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交流教育心得,共同探讨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
2. 家访反馈(1)家访结束后,班主任应及时将家访情况记录在学生成长档案中,包括家访时间、家访对象、家访内容、家长反馈意见等。
(2)班主任应将家访情况及时向科任教师、年级组长、校长汇报,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3)学校将定期对班主任家访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家访工作落到实处。
3. 家访沟通(1)班主任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定期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
(2)家长有疑问或建议时,班主任应及时给予解答或反馈。
(3)学校将定期组织家长座谈会,邀请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共同探讨教育问题。
四、制度保障1. 学校将加强对班主任家访工作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班主任的家访能力。
2. 学校将设立家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班主任开展家访工作。
3. 学校将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激发班主任开展家访工作的积极性。
五、制度执行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德育处负责解释。
2. 班主任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家访工作顺利进行。
3. 学校将定期对家访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通过实施本家访反馈制度,我校旨在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7篇)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篇1)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为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切实发挥家校育人合力,现就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制度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_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双减”工作和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考试管理落实落地,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教师家访工作,形成教师全员参与、形式灵活多样、覆盖全体学生、关注特殊群体和个体的家访工作新格局,切实激活家访的育人效能,不断凝聚育人合力,提升育人成效。
二、工作原则(一)全面发展,育人为本。
以教育性、整体性、激励性、客观性为评价准则,实事求是反馈学生信息,全面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共商育人对策,助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工作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全员普访;以特殊群体和个别学生为重点,进行针对性家访,切实增进家校沟通,深入细致做好家访工作。
(三)形式灵活,突出实效。
在传统家访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电话、微信、视频等线上家访与家长会、学校开放日等线下家校交流活动。
以解决问题、取得成效为导向,形成策划、准备、访问、反思、改进等环节不断循环完备的家访流程,保障家访实效。
(四)着眼长远,立足常态。
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科学统筹安排家访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家访工作长效机制和评价考核制度,激发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家访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
三、工作内容(一)交流学生情况。
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学习和生活习惯及家长期望水平等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
向家长准确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情况。
(二)共商育人策略。
学校家访制度1. 介绍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促进家校合作、提高教育质量而实施的一种制度。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学习情况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2. 家访目的2.1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校了解学生的背景,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2.2 促进家校合作:家访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3 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和学习困难,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提高教育质量。
3. 家访对象家访对象主要是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式,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家访程序4.1 家访计划:学校根据需要制定家访计划,确定家访的时间和对象。
4.2 家访通知:学校向家长发出家访通知,通知家长家访的时间、目的和注意事项。
4.3 家访实施:学校派出相应的教师或工作人员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
4.4 家访记录:学校要对家访过程进行记录,包括家访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家访内容等,便于后续的跟进和分析。
4.5 家访反馈:学校将家访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5. 家访注意事项5.1 尊重家长意见:在家访过程中,学校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策,不干涉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
5.2 保护隐私权:学校在家访过程中要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权,不泄露个人信息。
5.3 保持沟通畅通:学校和家长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6. 家访效果评估学校应定期评估家访制度的效果,包括家访的频率、家访内容的针对性、家访反馈的及时性等方面,不断完善家访制度,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家访制度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沟通和交流机制,旨在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将详细介绍学校家访制度的相关内容。
1. 家访目的和意义家访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
通过家访,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的背景和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2. 家访对象和频率学校家访的对象一般是学生的家长或监护人。
家访的频率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一般可以每学期进行一次或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家访。
3. 家访的程序和流程(1)预约家访:学校在家访之前需要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和预约,确定家访的时间和地点。
(2)家访准备:学校老师在家访之前需要准备相关的材料和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家庭背景等。
(3)家访实施:学校老师按照预约时间和地点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在家访过程中,学校老师需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家庭对学生教育的期望和需求,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支持服务等。
(4)家访记录:学校老师在家访结束后需要及时记录家访的内容、问题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等。
4. 家访内容和重点关注的方面(1)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支持。
(2)学生的行为表现:学校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包括纪律、品德、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与家长共同协调学生的行为管理。
(3)家庭背景和环境:学校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背景、家庭成员情况、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期望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家庭对学生教育的期望。
5. 家访后的跟进和反馈家访结束后,学校老师需要对家访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及时向家长提供家访的反馈和建议。
学校可以根据家访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支持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是一种学校管理措施,旨在加强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增进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教育要求,共同协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计划,解决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1. 家访计划:学校要制定家访计划,明确每个学期或学年内要进行的家访次数,确定家访的对象和范围。
2. 家访内容:教师在家访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和关注点,同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家访内容要真实、客观,并且要注意保护学生和家长的隐私。
3. 家访方式:家访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或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
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确保有效沟通和良好效果。
4.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时要做好记录,包括家访的日期、时间、内容和结果等。
记录可以用于学校的统计和评估,也可以用于后续的跟进和记录。
5. 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家访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其能够更好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
6. 家访反馈机制:学校应建立家访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家访效果和问题,以便对教师的家访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加强学生的学习支持和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教师家访工作制度(二)一、引言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家访工作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家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状况,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因此,建立和完善教师家访工作制度显得至关重要。
二、教师家访的意义1.增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了解家庭环境和教育期望,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学校家访制度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对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以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良好互动和合作。
家访制度有助于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并加强家庭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参预度。
下面是学校家访制度的标准格式文本:一、制度目的学校家访制度的目的是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增强家庭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参预度。
二、家访对象1. 所有学生的家庭都是家访的对象,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
2. 针对特殊情况,如学生学习成绩下滑、行为问题等,可以单独对相关学生家庭进行重点访问。
三、家访内容1. 家庭基本情况了解: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教育方式等,为学校提供更全面的学生信息。
2. 学生学习情况了解:教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难点等,为学校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提供参考。
3. 学生行为表现了解:教师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交能力等,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4. 家校合作沟通:教师与家长就学生的学习、行为等问题进行沟通,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增强家校合作。
四、家访频率1. 幼儿园: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
2. 小学:每学期至少两次家访。
3. 初中:每学期至少三次家访。
4. 高中:每学期至少一次家访。
五、家访形式1. 教师可以选择电话沟通、上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家访,根据具体情况灵便选择。
2. 家访可以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或者学校工作人员进行,确保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家访记录1. 教师在家访过程中需详细记录家访的时间、地点、内容和结果等信息。
2. 家访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参考和统计分析。
七、家访反馈1. 教师在家访后,应及时将家访情况反馈给学校相关负责人,供学校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学校家庭关系的参考。
2.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庭访谈等形式将家访情况反馈给家长,增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学校家访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更好地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掌握学生情况,调动家长积极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影响和指导学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班主任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制定每学期家访计划。
二、对受到奖励、处罚或其它有突出变化的学生,要安排临时必要的家访,新生班要进行全面家访。
三、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家庭教育情况,确定每次家访具体目标,做好家访的访充分准备。
四、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政策,报告学校教育计划,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介绍家庭教育的好经验、好方法。
用教育学、心理学或其它科学知识影响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五、班主任要诚恳、热情地抱着对学生负责、教育学生的态度,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讲究科学方法,避免争执或告状式家访,调动家长积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
六、指导家长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
七、家访过程中要注意教师形象,仪表端正,举止文明,不索要财物、收受礼品。
学校家访制度(2)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进行定期性的家访活动,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家访制度的目标包括:1.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活动,学校可以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从而更好地配合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
2. 了解学生个性和成长情况:通过家访,老师可以亲自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包括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从而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关怀。
3. 解决问题和困扰:家访中,家长可以提出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学校可以通过与家长的面对面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4. 建立家长信任和参与感:家访是学校和家长之间密切合作的表现,通过家访活动可以增进双方的信任和理解,使家长更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的目标的实现。
家访制度的实施方式一般是由学校组织进行,包括制定家访计划、与家长预约家访时间、老师或班主任上门进行家访等。
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我校特制定全员家访制度。
通过家访,学校将深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二、家访对象1.全体在校学生。
2.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有特长、有潜力但存在不足的学生;家庭困难、学习生活不适应的学生;有严重违纪行为的学生;心理异常、行为偏差的学生。
三、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3.与学生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宣传学校教育理念、政策,提高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力度。
5.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不断改进。
四、家访方式1.学校领导带头,全体教师参与,定期开展家访活动。
2.采用“集中家访”与“个别家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家访活动全面覆盖。
3.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加强家校沟通。
五、家访要求1.家访前,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制定家访计划。
2.家访时,教师应尊重家长,耐心倾听,注意沟通技巧,避免指责和批评。
3.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总结家访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学校。
4.学校对家访情况进行跟踪,确保家访效果。
六、家访效果评估1.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家校关系更加和谐。
4.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总之,学校全员家访制度是我校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全体教师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一、制度背景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特制定教师全员家访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加强家校联系,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2. 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制度内容1. 家访工作责任人: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任课教师全员参与,每班组成若干家访小组。
2. 家访对象:全体学生家庭,重点关注以下家庭:(1)学习困难、心理问题、行为异常的学生家庭;(2)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3)新转入学生家庭;(4)家校沟通不畅的家庭。
3. 家访时间: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家访,重点家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家访次数。
4. 家访内容:(1)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3)宣传学校教育政策、家庭教育理念,提高家长教育意识;(4)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改进工作。
5. 家访形式:(1)实地家访:教师分组进村入户,与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2)电话家访:针对部分不便实地家访的家庭,通过电话沟通了解情况;(3)网络家访: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联系。
6. 家访记录:家访结束后,教师需填写家访记录表,对家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制度保障1. 学校将家访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积极参与家访的教师给予奖励。
2. 学校定期组织家访培训,提高教师家访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3. 学校设立家访专项经费,保障家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制度实施1. 学校成立家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家访工作。
2. 各年级、班级制定详细的家访计划,明确家访时间、内容和责任人。
3. 家访过程中,教师需遵守纪律,尊重家长意愿,确保家访工作顺利进行。
通过实施教师全员家访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学校家长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家长学校家访制度是指学校与家长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沟通和合作机制,旨在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学习情况等,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制定教育方案和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质量等,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二、家访目的1. 了解学生家庭环境:通过家访,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包括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教育方式等,有助于学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
2.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家访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有助于学校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3. 促进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家访可以增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互信和合作,通过家访,学校可以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访程序1. 家访计划:学校根据需要制定家访计划,包括家访时间、家访对象、家访目的等,并通知家长相关信息。
2. 家访通知:学校向家长发出家访通知,明确家访的时间、地点、访问人员等信息,并征得家长的同意。
3. 家访实施:学校派出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家访,家访人员应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准备好相关的访问材料等。
4. 家访记录:家访人员在家访过程中应认真记录家访情况,包括家长的反馈意见、学生的表现等,并及时向学校反馈。
5. 家访总结:学校应对家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四、家访注意事项1. 尊重家庭隐私:在家访过程中,家访人员应尊重家庭隐私,不得泄露家庭的个人信息和敏感信息。
2. 保持沟通顺畅:家访人员应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应家长的关切。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家访人员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对学生进行歧视或偏见。
学校家长学校家访制度一、背景介绍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了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建立学校家长学校家访制度。
二、目的和意义1. 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了解和信任,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和参预度。
3.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为学校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 通过家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三、家访对象和频率1. 家访对象:学校家访主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家长,特殊是学习成绩较差、行为表现有问题或者有特殊需求的学生的家长。
2. 家访频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家访可以根据学期进行安排,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
四、家访内容和方式1. 家访内容:a. 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
b. 学生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情况,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兴趣爱好等。
c. 学生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包括纪律规范、人际关系、社会交往等。
d. 学生发展需求:了解学生的特殊需求和发展潜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和指导。
2. 家访方式:a. 面谈方式:家长与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
b. 家庭访问方式:教师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c. 电话访问方式:教师通过电话与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情况和解决问题。
五、家访记录和反馈1. 家访记录: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应当详细记录家访内容和家长的反馈意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家访反馈:教师应当及时将家访情况反馈给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形成家访报告,并将报告归档保存。
六、家访保密和安全1. 家访保密:教师在家访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保密原则,确保家庭信息和学生隐私的保密性。
学校家访工作制度
阿乌利亚乡克孜布拉克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取得联系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德育工作的一种手段~为有计划地开展家访工作~将家访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与人的效果~学校特制定以下家访工作制度:
一、家访工作责任人:
家访工作主要由班主任负责~科任教师参与~学校行政人员家访主要处理学生突发情况或典型事件。
二、家访的量化指标:
1、一学年内班主任必须普访学生一次~一学期内至少家访一半以上学生。
2、起始年级在新生入学前班主任要全面家访~达到全班总数的100%,入学后一学年中至少要家访学生50,。
3、每接一个新班~班主任应在开学前一月内~对班中50,的学生家访一次。
4、科任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家访~每学期至少家访10人次以上。
三、家访的原则:
发生下列几种情况~班主任必须及时家访~副班主任应积极配合。
1、学生患病~缺席三天以上~班主任要登门或上医院探望。
2、学生家庭发生重大或不幸事件~要及时做好安抚工作。
3、学生在学校里发生伤害事故~必须亲自把孩子送回家~说明情况~提出解决办法。
4、学生无故迟到、缺席~及时向家长了解原因~通报情况~共同进行教
育。
5、学生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或品行不端~及时与家长联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教育。
6、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有进步时要及时家访~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作如实汇报~要赋予适当的表扬~给学生和家长以热情的鼓励。
四、家访的内容:
1、学生在校实际情况汇报。
2、学生在家实际情况询问。
3、了解学生家庭的结构、经济状况、环境、教育等情况。
4、与家长协商共同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6、增进与学生、学生家长的情感交流。
五、家访的注意事项:
1、每次家访要确定家访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要对被家访的学生有较充分的了解。
2、家访前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告知家长家访的时间~以提高家访效率。
3、家访过程中~学生、学生家长都应在场~应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片面孤立地看问题~个别问题可要求学生回避。
4、家访后~教师应如实填写《克孜布拉克学校家访情况记录表》。
阿乌利亚乡克孜布拉克学校
阿乌利亚乡克孜布拉克学校家访工作管理制度
阿乌利亚乡克孜布拉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