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356.50 KB
- 文档页数:26
颅脑创伤患者的护理查房1.什么是颅脑损伤?2.脑部受伤,该如何修养?3.颅脑损伤有哪些功能障碍的特点?4.创伤的救治原则5.颅脑创伤护理进修方向什么是颅脑损伤?颅脑损伤(headinjury,HI)或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一组因外因火器造成脑组织损伤,常导致意识认知感知觉和肢体功能的障碍,在创伤中发病率仅次于四肢的损伤其原因有多种,战争时期多由于火器利器伤爆炸形成的高压气浪冲击等;和平时期则多由于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坠落等所致根据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的统计,在我国颅脑损伤发病率为55.4万人口年,患病率为783.3万人口男女比例大致为2∶1关于发病年龄,美国有些统计表明:10~29岁最高,占62%;其次为30~39岁,占12%;40~49岁,占8%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往往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经积极抢救治疗,大部分患者虽然幸存下来,但常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意识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功能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都将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痛苦和困难,同时也给社会造成很大负担,而且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再次脑损伤的几率达到15%~26%但是,如果颅脑损伤患者经过积极的康复训练,约有13的患者可以重新获得生活的能力因此,对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早期和积极的康复治疗,使患者受损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和代偿是很重要的脑部受伤,该如何修养?急诊急救护理知识在关键时刻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那么你掌握了多少,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急诊急救护理试题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急诊急救护理试题1、防止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的措施包括()A认真核对献血者和受血者姓名B核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结果C取血后勿剧烈震荡D库血不能加温后输入E库血保存不超过3周2、以下哪些患者不宜洗胃()A胃癌B幽门梗阻C食道静脉曲张D误服强酸E 消化道溃疡3、救护车内的各种药械应该做到()A定期使用B固定基数C固定位置D定时消毒E定时维修4、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是()A有较好的团结协作精神B较好的检伤分诊技术C掌握常见的急症救护技术D熟悉急救药的作用机制E坚守岗位,纪律性强5、实施BLS包括()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包扎止血D胸外心脏按压E开放静脉通道6、常用的止血方法有()A加压包扎法B指压止血法C放平肢体止血法D填塞止血法E止血带止血法7、不宜使用止血带止血的部位是()A前臀B上臂C小腿D大腿E头部8、关于伤口包扎正确的是()A从上向下,从左到右B从远心端到近心端C固定绷带打结应在肢体内侧D 不可在伤口处打结E不可随便还纳外露的肠内容物9、骨折固定常用的夹板有()A木制夹板B冲气夹板C钢丝夹板D可塑性夹板E颈部固定夹板10、固定的作用有()A保护创面B压迫止血C减轻疼痛D减少并发症E方便转运11、包扎的作用有()A保护创面B压迫止血C骨折固定D减轻疼痛E减少并发症12、下列属于非感染性高热的是()A疟疾B中暑C伤寒D甲亢危象E流行性感冒13、吸气性呼吸困难半三凹症,可见于()A急性肺炎B急性喉炎C气道异物D支气管哮喘E急性水肿14、中心性紫绀的特点为()A紫绀限于末梢部位B紫绀处皮肤温暖C加热后紫绀消失D按摩后紫绀可减轻或消失E吸入高流量氧气后紫绀减轻15、周围性紫绀的特点为()A紫绀限于末梢部位B紫绀处皮肤温暖C加温后紫绀不消失D按摩后紫绀可减轻或消失E吸入高流量氧气后紫绀减轻16、引起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有()A左心衰竭B右心衰竭C气管内异物D一氧化碳中毒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7、引起咯血的常见疾病有()A肺结核B肝硬化C支气管扩张D支气管肺癌E高血压18、呕血最常见的疾病有()A肺结核B消化道溃疡C胃癌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高血压19、双侧瞳孔缩小如针尖样,可见于()A吗啡中毒B有机磷中毒C阿托品中毒D脑疝E脑桥出血20、晕厥的分类有()A反射性晕厥B脑源性晕厥C心源性晕厥D血液成分异常E心因性晕厥21、瘫痪的分类包括()A周围性瘫痪B肌源性瘫痪C神经?肌肉传导障碍性瘫痪D中间性瘫痪E中心性瘫痪22、下列对深昏迷判断正确的是()A全身肌肉松弛B对强烈的疼痛有反应C各种反射均消失D生命体征发生障碍E对声,光刺激无反应23、引起鼻出血的原因有()A维生素K缺乏B维生素C缺乏C维生素D缺乏D肾慢性疾病E汞,苯中毒24、呼吸困难的常见类型包括()A心源性呼吸困难B肺源性呼吸困难C中毒性呼吸困难D血源性呼吸困难E 神经源性呼吸困难25、胸痛常见的原因有()A心肌梗塞B炎性病变C贲门痉挛D胸部外伤E白血病26、腹痛伴有便血常见于()A痢疾B肠套叠C直肠癌D肝炎E胃癌27、下列疾病能引起神经性呼吸困难的是()A脑出血B脑损伤C癫痫D癔病E白血病28、心搏呼吸骤停的主要表现有()A突然神志消失B大动脉摸不到搏动C心音听不清D无呼吸动作E浑身出汗29、心脏骤停时常见的心电图表现是()A室颤B传导阻滞C心室静止D电?机械分离E室性心动过速30、BLS又称基础生命支持,包括()A判断心跳,呼吸骤停B开放气道C人工通气D胸外心脏按压E机械通气31、人工呼吸可采用的方法有()A口对口B口对鼻C口对面罩D口对气管造口处E口对鼻导管32、在ALS中,开放气道的方法有()A口咽气道B鼻咽气道C食道气道D气管内插管E环甲膜切开术33、心跳骤停不复苏的指征为()A病人心跳、呼吸停止10min以上B家属拒绝复苏要求C呼吸停止D癌症晚期发生心跳骤停E瞳孔散大34、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正确的是()A首次吹气4次B每次吹气量800~1200mlC保持肺膨胀压大于20CmH2OD保持病人吸入的氧浓度为16%E保持呼吸频率为12次分35、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复苏药是()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异丙肾上腺素D利多卡因E多巴胺36、治疗心跳骤停后造成的缺氧性脑损伤常用的方法为()A头部降温B应用大量激素C脱水疗法D高压氧治疗E抗自由基治疗37、引起心源性休克的机制有()A严重心肌功能障碍B血液动力学改变C微循环改变D心率失常EDIC38、引起梗阻性休克的常见原因是()A急性心肌梗塞B急性心脏压塞C急性肺栓塞D张力性气胸E急性肺不张39、下列指标说明已补充血容量的是()A动脉血压接近正常,脉压〉30mmHgB尿量30mlhC中心静脉压12CmH2OD口唇红润、肢端变暖E心率正常40、下列属于休克的一般观察指标的是()A意识B尿量C血压及脉压D皮肤黏膜的色泽及温暖E中心静脉压41、休克液体复苏常用的晶体液包括()A生理盐水B乳酸林格液C右旋糖酐D白蛋白E高渗氯化钠溶液42、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呼吸困难B肺底部湿罗音C颈静脉怒张D肝肿大和压痛E紫绀43、在急性左心衰竭时,减轻心脏负荷的方法有()A病人取坐位,双下肢下垂B吗啡C利尿药D血管扩张药E正性肌力药44、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治疗,正确的()A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B高流量酒精湿化吸氧C无禁忌者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或度冷丁D静脉给予速效利尿剂和氨茶碱E 给予大量液体静脉点滴45、呼吸衰竭病人的急救措施包括()A给氧B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C开放静脉,祛除诱因D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E应用支气管扩张药46、少尿?无尿性急性肾衰的少尿期常见的水,电解质紊乱有()A水过多B高血钾症C低钾血症D低钠血症E高钙血症47、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措施有()A及时补充血容量B静脉输入碱性溶液C及时应用利尿剂和脱水剂D应用血管收缩剂E及时应用升压药48、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重要的并发症()A低钾血症B消化道出血C感染D低钙血症E高钠血症49、急性肾衰患者少尿或无尿期的治疗原则是()A控制水入量B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C纠正酸中毒D纠正低钾血症E采用透析疗法50、对急性肾衰病人护理时应注意()A记录出入量。
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关键信息项1、护理查房的频率2、护理评估的内容与方法3、护理措施的具体项目4、患者病情观察的要点5、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6、护理人员的职责与分工7、护理记录的规范与要求8、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内容1、护理查房的频率11 每日进行常规护理查房,时间安排在上午交班前。
111 每周进行一次由护士长主持的全面护理查房,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深入评估和讨论。
112 遇病情变化或特殊情况,随时进行紧急护理查房。
2、护理评估的内容与方法21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进行评估,观察患者的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反应。
211 评估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
212 评估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每 30 分钟观察一次。
213 评估颅内压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
214 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观察有无偏瘫、抽搐等情况。
215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与患者交流、观察表情和行为等方式进行。
3、护理措施的具体项目31 体位护理:保持患者头部抬高 15-30 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11 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昏迷患者,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
312 口腔护理:每日进行 2-3 次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313 皮肤护理:每 2 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压疮的发生。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14 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如脑室引流管、颅内血肿引流管等,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
315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胃肠道功能,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方式,如鼻饲、静脉营养等。
316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4、患者病情观察的要点41 意识状态的变化:观察患者意识是否逐渐清醒或加重昏迷。
411 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或降低等,可能提示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