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滕王阁序 默写易错字整理

滕王阁序 默写易错字整理

滕王阁序默写易错字整理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高考语文纠错笔记系列专题14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专题14 名句名篇默写 易错点1 理解性默写 1.【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因分析】作答高考试卷中的名句名篇默写题,一定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更能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就是不理解诗句,这样在做题时就容易记串、记混,结果明明是送分题的默写就很遗憾地变成失分题了。 【参考答案】(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此外,虽然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但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 (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 (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4)要留意具体环境。 (5)要留心语句顺序。(6)要注意语句出处。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山间之四时”中秋天和冬天的景象。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有哲理。 (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常见的名句名篇”主要指高中生应该掌握识记的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 对“名句名篇”的考查,所选用的句篇讲求的是思想性、哲理性和审美性。 1.思想性——能体现高远的人生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情操。 例如:(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2.哲理性——能概括生活的一般道理或为人处世的方法等。 例如:(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3.审美性——写人状物凝练传神,意象生动,意境深远。 例如:(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易错点2 填充式默写 2.【2016年高考天津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贾谊《过秦论》)

滕王阁序 默写易错字整理

滕王阁序默写易错字整理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专题49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

专题50 名句名篇默写(一) 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中国古代诗人面对“水”,总是感慨良多。看到水流匆匆,屈原感叹自己理想来不及实现,在《离骚》中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魏征以水为喻,劝谏唐太宗谦虚谨慎,学习“水”居于人下的德性,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有感于古都历史的兴废,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借水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苏轼则有感于天地永恒、人生短暂,在《赤壁赋》中借水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答案】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汨”“兮”“惧”“衰”“凝”“蜉蝣”“沧”“粟”。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一句,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乐音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效果。 (3)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古诗文中猿的鸣叫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

【答案】白露横江卷起千堆雪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示例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示例三: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拨”“画”“帛”“沾”。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__ ?”模拟蜩与学鸠的口吻,展现了它们的目光短浅;用“__________”直接表达对二者的嘲讽。 (2)李密《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王勃《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成为了千古名句。 【答案】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二虫又何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奚”“茕”“孑”“鹜”。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以“木”设喻来阐明君主为政的道理,使论证形象生动。《劝学》“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用“木”进行比喻论证,阐明通过学习可以改善自身。 (2)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确认

《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训练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3.描写大自然色彩的色彩变化,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5.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8.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0.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11.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12.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3.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4.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15.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6.表达自己遇困顿而清操不改的两句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17.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8.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9.《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_____,____“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_____,____“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_____,____,_____,____“,并以”_____,____“作结,总束上文。(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俨骖(c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3.描写大自然色彩的色彩变化,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5.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8.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0.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11.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12.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3.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高二上册《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二上册《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俨骖(c ān)騑(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3.描写大自然色彩的色彩变化,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5.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8.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9.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10.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11.感叹宇宙之大、人生无常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12.作者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3.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4.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15.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6.表达自己遇困顿而清操不改的两句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17.表达自己不甘沉沦、亡羊补牢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8.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9.《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_________“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_________“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_________“,并以”_________

高考语文黄金易错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高考语文黄金易错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直接阐述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诗既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的名句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滕王阁序》中“,”,这两句描写秋日的色彩。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实践(学习)的句子是:“,。” 解析注意“潦水”“暮山紫”“浔阳”“荻花”“须臾”等易错字的书写,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答案(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听完琵琶女自述的身世后,作者产生了强烈共鸣,发出了“, ”的感慨。(白居易《琵琶行》)

(2)诗人用“五壮士开山”的神话,交代了蜀道的来历:“, 。”(李白《蜀道难》) (3)“,”这八个字写出了曹操南下攻打孙刘联军时志得意满的举止。(苏轼《赤壁赋》) 解析注意“沦落”“摧”“石栈”“钩连”“横槊”“赋”等易错字的书写,漏字、错字均不得分。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戒,仍要重蹈覆辙。 (3)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的存在的名句是“,”。 (3)《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滚滚长江,以酒祭奠明月,感慨人生的两句是“,”。 解析注意“鼎铛”“珠砾”“一瞬”“尊”“酹”等易错字的书写,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

09《滕王阁序》-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解析版)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 09《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jīn)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jīng)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jǐ)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jiàn)。(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之宿。这里的土地有灵秀之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洪州境内的建筑如云雾排列,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奔驰驱走。池据于中原与南夷的交界之处,宾客与主人包括了东南地区最优秀的人物。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每逢十日一旬的假期,来了很多的良友,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文词宗主孟学士所作文章就像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中,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豫章是汉朝设置的,治所在南昌,所以说“故郡”。唐初把豫章郡改为“洪州”,所以说“新府”。“豫章”一作”南昌”。 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衡:衡山,此代指衡州(治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 庐:庐山,此代指江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襟:以……为襟。因豫章在三江上游,如衣之襟,故称。 三江:太湖的支流松江、娄江、东江,泛指长江中下游的江河。 带:以……为带。五湖在豫章周围,如衣束身,故称。 五湖:一说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又一说指菱湖、游湖、莫湖、贡湖、胥湖,皆在鄱阳湖周围,与鄱阳湖相连。以此借为南方大湖的总称。 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 引:连接。瓯越:古越地,即今浙江地区。古东越王建都于东瓯(今浙江省永嘉县),境

滕王阁序情景默写及答案

《滕王阁序》情景默写练习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现年老不改初衷,困境不弃远志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接描写滕王阁雄伟壮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滕王阁所在地人烟阜盛,富庶祥和的气象。 6、“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美图景。 8、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勃也记述了滕王阁集会时的盛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1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12、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13、王勃《滕王阁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14、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___________,_______

名篇名句默写——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寒假作业

(6)名篇名句默写——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寒假作业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直接抒发自己历经人生曲折后乐天知命感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密在《陈情表》的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孤独地长大成人的过程。 3.《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李家人丁不旺,很晚才有了儿子。 4.《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逍遥游》中,庄子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探寻,并发出疑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能够分清自我与外界的区别,辨清荣誉与耻辱的界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默写易错字一览表

高中必修模块默写易错字一览表1、《劝学》 已輮虽有槁暴挺砺利知尝臾跂舆致楫生蛟(故)跬至江海骐骥驽马十驾锲镂筋饮蟹跪螯鳝躁 2、《师说》 受业孰庸益授之书或不焉谀不齿嘉贻 3、《归去来兮辞》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遥遥飏熹微僮仆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日涉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抚孤松而盘桓 乐琴书既窈窕以寻壑涓涓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4、《赤壁赋》 举酒万顷冯虚御风兰桨洞箫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缪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麋鹿匏樽蜉蝣沧海一粟遨游 瞬毫取之无禁狼藉 5、《琵琶行》 荻花始拨霓裳私语冷涩幽愁暗恨生银瓶乍破水浆迸唯见 暮去朝来嫁作天涯沦落黄芦杜鹃嘲哳青衫 6、《再别康桥》揉碎浮藻篙漫溯斑斓笙箫 7、《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变幻刀丛缁衣 8、《烛之武退秦师》共其乏困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不知 9、《宋词二首》 淘故垒周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公瑾樯橹灰飞烟灭华发一尊还酹江月10、《六国论》 弊暴霜露无厌以地事秦抱薪救 火与嬴 11、《阿房宫赋》北构而西折钩心斗角风雨凄凄明星荧荧剽掠锱铢不暇自哀 12、《滕王阁序》 牛斗之墟高朋满座潦水钟鸣鼎食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孤鹜老当益壮白首青云之志 13、《报任安书》 摩灭倜傥拘厄厥膑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14、《陈情表》 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儿息期功强近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切峻逋慢奔驰优渥盘桓 乌鸟私情生当陨首 15、《屈原列传》 谗谄之蔽明疾痛惨怛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疏濯淖污泥 蝉蜕浊秽滋垢皭然泥而不滓 16、《古诗二首》 蚩蚩匪我愆期垝垣尔筮贿迁桑葚说陨渐车帷裳贰罔极夙兴夜寐隰则有泮信誓旦旦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 17、《兰亭集序》 崇山峻岭清流激湍流觞惠风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晤言放浪形骸趣舍静躁虚诞齐彭殇为妄作18、《沁园春长沙》 橘染舸浅底竞寥廓遏万户侯遒茂峥嵘 19、《离骚》 艰蕙纕揽茝犹蛾眉谣诼偭 改错忳郁邑溘死鸷鸟抑志攘诟兰皋驰椒丘且焉止息芰荷裳岌岌 杂糅惟昭质其犹未亏佩缤纷其繁饰兮 弥章可惩 20、《孔雀东南飞》 曙妆绣夹裙蹑丝履珰世无双磐石蒲苇纫性行 21、《蜀道难》《登高》《锦瑟》 峨眉巅地崩山摧天梯石栈钩连 猿猱欲度攀缘萦岩峦仰胁息 抚膺畏途巉岩雄飞雌从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崔嵬咨嗟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背古诗文易错字汇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背古诗文易错字汇集 黎文 必修一 1、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3、兰亭集序王羲之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

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赤壁赋苏轼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5、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滕王阁序》理解性名句默写 2018-09-25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赞滕王阁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4.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5.王勃《滕王阁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6.《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曾出现过。 9. 《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0. 《滕王阁序》的整理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

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理解性默写及易错字填空

必修五理解性默写及易错字填空 4.《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1、“辞”的开端以“,?”的喟叹唤起全篇,平地拔起,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笔势表达了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 2、作者以沉痛的口吻回忆自己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内心备受现实选择的折磨,令其思索归去的句子是:,? 3、作者反思以往,追悔莫及;放眼未来,希望尚存的句子是: , 4、作者庆幸自己迷失于世俗并不深远,现在做出回归田园的正确决定,来弥补之前出仕的错误,还来得及的一句话是:, 5、“,。,。”作者用这四句话,将他摆脱官场“樊笼”,复返自然的舒畅心情和归心似箭的感觉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6、“,”极其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初见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简直就像小孩子那般兴奋天真。 7、“,”家人欢迎主人辞官归来,主仆同心,长幼一致,颇使作者感到快慰。 8、“,。,”惋叹之余,大有恨不早归之感。所喜手植的松菊依然无恙,樽中的酒也装得满满的。 9、写作者自斟自饮,闲看庭院枝柯纵横,傲然自得倚窗南望,安贫乐道,再也不用被官场污浊所浸染的句子是:,。 ,。 10、田园每天看都快然自得,不会心生厌倦。虽然有门,却不用开门迎客,潇洒自在:“,” 11、写作者徜徉于庭园之间,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时而抬起头来,望望远处的景色:“,” 12、作者远望白云飘出山洞,飞鸟归于林间,引发了他无限地遐想,使得他内心更加肯定自己归于园田的正确:“,” 13、“,”夕阳在山,苍茫暮色将至;作者手抚孤松,流连忘返,久久徘徊。 14、“,”听家人谈谈知心话,以琴书为亲密伴侣,尘俗不染于心,也足以乐而忘忧了。

15、获知春时到来,作者将快然自得地躬耕于田园“,” 16、“,。,”四句,写作者农事之暇,乘兴出游,登山泛溪,寻幽探胜。 17、“,。,”四句,写作者触景生情,从春来万物的欣欣向荣中,感到大自然的迁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暂,而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思想。 18、尾段开篇,作者便向内心进一步追问,寄身天地之间,不过短暂一瞬,为什么不随着自己的心意决定行止呢?“!??” 19、“?”是作者对那些汲汲于富贵利禄、心为形役的人们发出的诘问;作者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意奔走求荣,也不想服药求仙;他所向往的是:“,。,”良辰胜景,独自出游;除草培土,躬耕农桑;登山长啸,临水赋诗;一生志愿,于此足矣。 20、最后,作者以“,。”收束全文,表示随顺死生变化,一切听凭自然,乐天知命而尽其余年。 5.《滕王阁序》二、三段理解性默写 1、第二段开篇即告知读者,诗人描绘“秋日滕王阁盛景图”的时间是:“,。” 2、“,。”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写作者驾着车马,访高山,赏美景的轻松与惬意。 4、“,。”王勃用帝子、天人,一方面展现滕王阁之高耸,另一方面也从整体上赞颂了滕王阁建筑之精美。 5、“,;,。”四句既写出了滕王阁直上云霄的高耸姿态,又展现了它的绚丽多姿,令人惊叹。 6、“,;,。”水鸟自由栖息,阁楼高贵华美,且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体势,一切与自然和谐而唯一。 7、“,,,。”打开精美的阁门,俯视雕饰华美的屋脊。放眼望去,崇山峻岭尽收眼底;河流迂回婉转,美的让人震惊。 8、“,,,。”屋舍遍地,有钱的官宦人家生活富庶,大大小小的船只挤满了渡口,装饰华美的大船随处可见。 9、“,。”云销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高考语文_押浙江卷第23题:名句默写(解析版)

押浙江卷第23题 名句默写 浙江卷名句默写采用根据上下文填空的形式命题,考核规定的篇目,采用选作的方式,注意背诵要求背诵的篇目。 古诗文默写内容一般为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平时要注意背诵,重视积累,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一、【2018年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答案】(1)不悱不发(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3)鸡豚狗彘之畜(4)无失其时(5)通古今之变(6)成一家之言(7)冰泉冷涩弦凝绝(8)凝绝不通声暂歇(9)侵晓窥檐语(10)一一风荷举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典诗文的识记,这种给出上句,填出下句,或给出下句填出上句的默写形式,比情景式默写的难度相对较小,要求较低。但无论哪种默写形式,都要求考生平时背诵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样才能做到印象深刻,同时,要特别注重句中一些易混字的书写,如“悱”、“隅”、“豚”、“彘”、“无失”等。 二、【2019年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其身正,;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__________。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享送别》) (5)___________,___________。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答案】(1)不令而行虽令不从(2)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3)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4)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芥、萧、霭、黍、嘶。 三、【2020年高考浙江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________________,至于暴矣。(《诗经·氓》) (4)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答案】(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夙兴夜寐言既遂矣(7)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9)玉户帘中卷不去(10)捣衣砧上拂还来

29.《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新课标必背72篇)

29.《滕王阁序》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赞滕王阁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3.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4.王勃《滕王阁序》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5.《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曾出现过。 8.《滕王阁序》的作者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对比,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 9.《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10.王勃《滕王阁序》中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繁华富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滕王阁所在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