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46.86 KB
- 文档页数:2
第章城市与城镇化
1.居民点形成与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从事农业和从事畜牧业的分工
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2.城市形成与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居民点发生变化——以农业为主的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3.“城市”二字的文字字义
“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一种交易的场所
城市是有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即居民从事的职业)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4.现代城镇的三个本质特征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
2)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
心,具有更为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3)城镇一般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
4)其他:具有特有的城镇景观
5.古代城市的发展
1)城市与防御要求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防御的要求。从原始居民点外围设深沟到城市外围设置城墙与壕沟,早期城市的发展首先从防御的要求出发。如:西亚的巴比伦城、阿尔及利亚的提姆加得城、罗马的营寨城等。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城市布局充分放映了社会的等级制度。如:商都殷城、曹魏邺城、隋唐长安城、埃及的卡洪城、罗马庞贝城、德
国的吕贝克等。
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君权统治国家,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中心;欧洲封建社会是神权统治国家,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即教堂。
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中国是地主所有制,地主可以离开农村集中居住在城市,因而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欧洲是封建领主制,封建主大多住在自己的城堡或领地的庄园中,因而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点、河流的交汇点的等形成了众多的商业都会;沿海城市曾一度繁荣但未被作为发展重点。古代欧洲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交通繁荣的中心,重要渡口和交汇点的城市也成为商业都会,沿海一些港口城市成为他们所统治的商业中心,城市发展往往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
商市的发展是城市诞生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商市的逐渐固定与扩大、商业街的形成给城市的结构布局带来了巨大变化(宋)。
6.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蒸汽机的发明使人们摆脱了对自然能源的依赖,工业生产等行为逐渐集中在城市,城市商业贸易迅速发展、人口迅速膨胀。
2)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工业初期,工厂外围形成简陋工人居住区;随着工业发展出现仓储用地;经济活动增加出现了商务贸易活动的地区;车站码头铁路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的结构布局;
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使得道路系统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的类型也有增加,
如矿业城市、港口贸易城市、交通枢纽城市等
3)城市与环境
市民与城郊田野的距离增加,市民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变少;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负面效应
4)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①生产和人口的聚集,促使城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聚集,创造了
巨大的物质财富;
②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工程和城市公用设施的发展;
③出现由于工业化及人口增加产生的土地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环境污染
问题及社会问题等;
④发展的不平衡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及城市的特征
7.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含
三个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8.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转变
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
果
9.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形曲线诺瑟姆曲线)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的速度超过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
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