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31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
(3)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2)学会对比分析,了解不代、不同背景下的社会现象。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真挚的友情、亲情和师生情。
(2)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理解历史的变迁。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及创作动机。
(1)介绍老北京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
(2)分析作品中的真实与虚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1)讲述英子童年的往事,分析英子、宋妈、爸爸、妈妈等人物形象。
(2)探讨作品中的善恶美丑,认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3. 第三课时:欣赏名著,提高阅读能力。
(1)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会对比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4. 第四课时:合作探讨,深入解读《城南旧事》。
(1)分组讨论,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第五课时:实践与拓展。
(1)编写一篇关于《城南旧事》的读后感。
(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作品中的场景。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利用情境教学法,模拟作品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魅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城南旧事》阅读教案城南旧事是郭沫若创作的一篇长诗,以城市的变迁为主题,通过描绘城南地区的历史景观和人物形象,展现了旧时的沧桑与新时的辉煌。
本教案以读懂全文为目标,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描写手法和主题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课堂导入(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城南这个地方有什么了解?2.学生分享:收集学生对城南的了解,展示对城南的认知。
二、阅读导引(10分钟)1.在学生已了解城南的基础上,介绍《城南旧事》的背景和作者郭沫若。
2.分析《城南旧事》的结构:由四十个景观描写组成,每组景观描写有三四行诗的长度,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三、阅读全文(3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全文。
2.回答问题:每组诗中都包括了哪些景观描写?每组描写都有什么特点?四、诗歌解析(30分钟)1.诗歌表现手法:(1)景物描写:通过描写城南的历史景观,抒发了郭沫若对城市变迁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2)对比手法: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加强了诗歌的表达力。
(3)音乐节奏:通过使用韵律和押韵,增加了诗歌的声韵美。
2.诗歌的主题意义:(1)历史的沧桑:描绘了城南从繁华到废墟再到复兴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思考和回忆。
(2)新时代的辉煌:描绘了城南的新面貌和人民的生活,展示了新时代的辉煌。
(3)城市的精神:通过描写城南的历史和人物,表达了城市的韧性和精神力量。
五、课堂讨论(20分钟)1.分组讨论:根据诗中的景物描写和主题意义,讨论郭沫若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2.小组呈现: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六、思考拓展(10分钟)2.自由写作:请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可以是现实中的城市或者诗中的城南),用诗歌的形式描写该城市的景观和人物。
七、课堂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诗歌的结构、描写手法和主题意义。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城南旧事》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化影片”的风格特点。
2、体会剧本笼罩的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教学重点】1、把握“厚嘴唇的人”这一人物形象。
2、理解场景说明的作用。
【教学难点】1、文中音乐的描写。
2、体会剧本笼罩的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相思。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握手一声惨叫我的手被烫伤留下了烙印——北岛《触电》以为忘却的东西,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像潮水一样涌来;以为了无痕迹的童年,却鲜活在我们的眼前;以为消失殆尽的朋友的脸,依然灿烂在记忆的巷陌深处……二、题目解说。
《城南旧事》是伊明根据台湾作家林海音同名自传体小说改编的。
剧作的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改编的成功,在于忠实于原著,再现了作者笔下乡土风情的风俗画,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念故土、热爱祖国的炽热情愫。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说明。
四、掌握串珠式的'情节结构。
串起全文的“珠”是《小麻雀与小孩》,它把英子与周围的人、英子与厚嘴唇人的故事,紧紧统一在一起,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把握人物形象。
提示:“厚嘴唇的人”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
他为生活所迫,不得已做了贼;他一个人默默承受生活的重担,养家糊口,供应弟弟上学,为弟弟的出息而自豪;为人朴实厚道,在小英子眼里是一个值得思念的复杂的人物形象。
五、试分析音乐描写在剧本中的作用。
讨论、归纳:(1)排练节日时唱“小麻雀呀”的歌声烘托了小英子兴奋的心情。
(2)毕业典礼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歌声既是表现学生离别母校的伤感,又预示了小英子与“厚嘴唇的人”的离别。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城南旧事,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她的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课文背景,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友情、亲情等美好情感的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课文背景,感受城南旧事。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情感描绘,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感悟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她的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城南旧事”,提问:“你们对城南有什么印象?”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氛围。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了解城南旧事。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情感描绘,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情感体验(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论对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感悟,联系实际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的短文。
2. 拓展作业:(1)推荐阅读林海音的其他作品,如《窗下的树皮小屋》等。
(2)观看改编自《城南旧事》的电影,对比课文与电影的不同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引导学生欣赏《城南旧事》的经典片段,体会作品的文学价值。
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选取《城南旧事》的经典片段进行欣赏和分析。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预习下一章节。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欣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2.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分析《城南旧事》反映的社会历史背景。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阅读《城南旧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第三章:情节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3.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的主要情节。
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形象。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第四章:角色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角色形象。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角色关系。
4.2 教学内容分析《城南旧事》中的主要角色形象。
探讨作品中的角色关系。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思考作品中的角色发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角色的形象和关系。
第五章:作品主题探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城南旧事》的主题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5.2 教学内容探讨《城南旧事》的主题思想。
分析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启示。
第六章:文学特色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城南旧事》的文学特色。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城南旧事》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城南旧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
本课程通过学习《城南旧事》,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领略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城南旧事》的创作背景,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1.3 教学重难点1.3.1 重点:掌握《城南旧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1.3.2 难点:深入理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第二章:人物形象分析2.1 人物概述本章节主要对《城南旧事》中的人物进行概述,包括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
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
2.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
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对人物的刻画技巧。
2.3 教学步骤2.3.1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3.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特征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
第三章:故事情节梳理3.1 故事梗概本章节对《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主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变化。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城南旧事》的故事情节,了解事件的发展变化。
3.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
3.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的鉴赏能力,感受作者的叙事技巧。
课文《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让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兴趣。
3. 学会从文中抓住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城南旧事》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3.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
4. 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介《城南旧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4. 探讨课文中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理解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5.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对课文《城南旧事》进行简要的评价。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关键词句和段落,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童年回忆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分析评价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
2. 关注学生对老北京历史文化了解的深度,以及对作者情感的共鸣。
3. 评估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2. 老北京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时代背景的了解。
3.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供学生拓展阅读。
4. 课堂讨论模板和评价标准,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自我评价。
八、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京味儿语言和文化背景。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让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对童年和故乡的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学会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语言特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惠安馆》了解惠安馆的历史背景,认识主要人物英子及其父母。
分析小说开头段的景物描写,体会其作用。
通过人物对话,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第二章:《荒野》学习小说中的荒野描写,感受其神秘氛围。
分析英子与荒野中的动植物的互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理解英子对荒野的特殊情感,体会童年的美好回忆。
3. 第三章:《宋家兄弟》认识宋家兄弟的性格特点,分析他们与英子的关系。
通过情节的发展,了解当时社会的家族矛盾和人性冲突。
引导学生思考友情、亲情和道德价值观在小说中的体现。
4. 第四章:《爸爸的花》学习小说中对花的描写,理解爸爸对花的热爱和英子对爸爸的敬爱。
分析爸爸的花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体会其在英子心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从花的故事中领悟人生哲理。
5. 第五章:《冬阳·童年·骆驼队》认识骆驼队的历史背景,了解英子的童年生活。
通过回忆童年往事,感受英子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进行详细解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运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阅读感悟:收集学生的阅读笔记和感悟,评估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城南旧事》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阅读。
《城南旧事》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能够从文章中提炼出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感悟、表达、交流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其脉络。
2. 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内涵。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 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受。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感悟表达(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文章中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或写作练习,展示自己的感悟。
5. 总结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目。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友情或故乡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包括理解程度、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单元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来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语言特色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城南旧事》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2. 介绍作者林海音及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城南旧事》是一部以北京城南为背景的小说。
2. 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的背景及创作动机。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教学活动:1. 播放与《城南旧事》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向学生分发作者林海音的介绍资料,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
3. 组织学生讨论他们对城南地区的了解和印象。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二章:人物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动机。
教学内容:1. 介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小英子、宋妈、爸爸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动机和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人物描写和对话。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分析。
3. 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分享人物的特点和动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深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三章:情节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2. 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注意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2. 分析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讨论情节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冲突的产生和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情节对人物的影响和人物对情节的推动作用。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分析深度和理解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讨论观点和问题。
第四章: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思想,如成长、变迁、亲情等。
2. 分析主题在小说中的表现和体现。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并分享他们对主题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主题对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城南旧事》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城南旧事》,让学生了解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1.2 教材分析《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童年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描绘了20世纪初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的生活。
本书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当时北京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林海音生平介绍林海音,原名林含英,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出生于北京,曾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
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代表作有《城南旧事》、《窗下的树》等。
2.2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加深对《城南旧事》的理解。
第三章:故事梗概3.1 主要人物英子、宋妈、爸爸、妈妈、阿长等。
3.2 故事情节本书通过英子的童年视角,讲述了她在城南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与家人、邻居之间的点点滴滴。
书中描写了宋妈的悲惨遭遇、爸爸的教书生涯、妈妈的贤良淑德以及阿长的善良正直等,展现了当时北京城南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3.3 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总结故事梗概,提高概括能力。
第四章:教学内容与目标4.1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城南旧事》,了解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4.2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感受城南的美好时光;(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重点与难点5.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感受城南的美好时光;(3)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5.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第六章: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老北京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城南旧事》的兴趣。
城南旧事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城南旧事》的基本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城南旧事》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的分析。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城南旧事》的文本。
2. 作者林海音的简介资料。
3. 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城南旧事》。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5. 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电影《城南旧事》,让学生对比课文和电影的不同之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饰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两篇《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前所未有地对学生的阅读名著提出了量化指标,体现了新课标对名著阅读的特别关注。
名著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名著阅读。
针对大多数学生不爱读书(尤其不爱读名著),不会读书的现状,利用名著阅读推荐课,用以将阅读效果落到实处,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能品析人物形象,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过程中,掌握分析人物、赏析片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童真的可贵,同情弱者,能够全面地评价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①把握本书主要情节,概括本书内容。
②掌握评价人物的方法。
2.难点:赏析精彩片段,感受“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之情。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童年,是生命起步的摇篮,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它永远像梦一样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有的人把它写成歌曲,有的人把它画成图画,也有人把它拍成照片,但是童年的时光却注定不能随生命远航,它像一朵秋天的花,在生命的起点独自摇曳,感伤而又美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城南旧事》这本书,和作家一起感受她童年的快乐与迷茫!(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中,在自我融入地过程中激发他们阅读书籍的兴趣。
)二、走进书本,感受“我”的童年:1、孩子的目光:展示一张《城南旧事》当年的电影海报。
(利用电影海报,继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透过观察图上内容,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下文关于小说内容的讨论奠定基础,同时也帮助学生找到阅读小说的一个方向。
)①这是《城南旧事》的电影海报,同学们能从这张海报里看到什么?可以看到:天空、房屋、城市、人群,还有一双孩子的眼睛。
②这双眼睛让你看出了什么?(一双清澈、纯真的眼睛里透出点疑惑和迷茫,似乎在为某些事情感到不解。
城市的上空有一双孩子的眼睛,这双眼睛在审视着这个世界。
城南旧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城南旧事(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城南旧事是一部历史小说,由毕淑敏所著。
讲述了上海城南地区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社会变迁和人们的生存故事。
本篇文章将以城南旧事为背景,结合网友的教案教学设计,来探讨该小说的教育意义和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城南旧事所描述的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在城南旧事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上海城南城镇化、工业化、商业化的历程。
这些变化不仅仅来自于外部的经济政策,更多的是基于人们的需求和努力。
学生需要体会到历史与社会现实的相互关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此外,城南旧事也可以作为一篇文学作品,理解和传达文学价值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城南旧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他们的命运和心理变化具有感人之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感受到文学语言的美和人性的真实。
教师可以从人物解读、情感传达、意象寓意等方面进行讲解,增进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体验。
关于教学方法,网友提到了课堂听、串讲、研读等教学方式。
其中,研读可以满足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在研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段分析,理解作品的结构、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此外,多角度视角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城南旧事中,不仅有社会历史的纵深,也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学生可以尝试从历史、文化、地理等不同角度探究作品,达到多角度思考的效果,增加文艺素养和视野。
最后,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城南旧事中许多人物的成长与命运都离不开自我奋斗和努力。
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梳理自己的经历,从自我体验出发进行文学创作,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城南旧事是一部承载历史、文学及社会普及教育的文学作品。
教师应该利用这样的文学作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社会认知力和文艺素养城南旧事作为一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艺素养和思维启发。
《城南旧事》教案城南旧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城南旧事》的背景、内容和主题。
2.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并能进行相关分析。
3.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小说《城南旧事》的内容和主题分析。
2. 重要人物和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3. 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单介绍《城南旧事》这部小说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城南这个地方是否真实存在以及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二、讲授(25分钟)1. 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概括地介绍小说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强调小说中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塑造的重要性。
3. 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小说的观点和理解。
三、分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小说情节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深入理解小说中的细节和隐藏的含义。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分析结果。
四、合作学习(20分钟)1. 学生跟着教师的指导,将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和情节进行分类整理。
2.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表格等方式将信息整合出来。
3. 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和借鉴,提高整理和分类的能力。
五、个人思考(15分钟)1. 学生个人对小说的内容、主题和人物进行思考和总结。
2.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或将其组织成短文。
3. 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思考和挖掘。
六、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笔记和短文,进行展示和总结。
2. 学生之间可以交换观点和意见,形成对小说的全面认识。
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重要性。
四、课堂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和个人思考,写一篇小短文,总结和分析小说《城南旧事》。
2. 鼓励学生可以使用自己的观点和推理,展示对小说的深度理解。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城南旧事》,使学生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和北京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 文化背景:了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老北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城南旧事》及作者林海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前五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分析:讲解老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如胡同、四合院、庙会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交流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城南旧事》。
六、教学内容1. 书本内容:阅读《城南旧事》第六至十章,跟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情感教育:通过故事情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珍惜友情。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探讨故事主题。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成长的意义,联系自身进行思考。
八、教学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2.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九、教学过程1. 回顾与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环节。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六至十章内容,关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
下面就是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采取多种办法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将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为此,我一上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课文后,我马上结合课后的资料袋向学生隆重推荐了此书。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名著《城南旧事》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
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一、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进入书中情境。
师问:你们是不是发现这张图片很熟悉,我们一起来朗读图片下面的这段文字吧!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课件出示)“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又重临于我的心头。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在哪里见过这张图片和这段下面的文字?抽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常,这段文字出自42岁的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奶奶写作的《城南旧事》一书中的,当然由于印刷的版本不同,编排的顺序也有所不同,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本放在书的序言里,有的版本把它放在书的第一章,还有的版本把这篇课文放在书的后记里。
不过,这都不影响我们对这本书的阅读。
师:我们来看看林海音奶奶她是怎样把自己难忘的童年时光写进这部小说的:(课件出示)“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
《城南旧事》阅读指导课三篇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金色童年时期,他们的生活中一定有许多美好的回忆。
推荐学生阅读《城南旧事》是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对文章中的故事产生共鸣,从而珍惜自己的幸福的童年时光。
整本书读来,作者语言朴实,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五年级学生来说书中内容还是很容易读懂的,但是作者的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的特点是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的。
在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关注文本内容走向关注语言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城南旧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通过抓住人物外貌、动作及语言等细节描写,初步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3.阅读中引导学生了解侧面描写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难点:了解侧面描写的特点,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体会作者对逝去童年时光深深地怀念。
资源准备:1.师生共读《城南旧事》。
2.教师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走进序言,初感忧伤。
1.同学们,我们读整本书的时候要找一把打开阅读之旅的金钥匙,那这把钥匙是什么呢?(出示课件)2.读资料,了解序言的作用3.出示《冬阳童年骆驼队》片段,(1)请先看看这篇序言是自序还是代序呢?(2)说说你从序言中了解到作者的写作缘由是什么?师小结:读序言,这为我们了解整本书的内容提供了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对序言的了解,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知道了作者写作缘由,在读中感触到作者对逝去的童年时光的怀念,一种淡淡的的忧伤涌上心头,为整本书阅读奠定了情感基调。
】二、走进人物,感知形象。
1.《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你们知道什么是自传体小说吗?2.书中由哪几个故事组成?3.你最喜欢读哪个故事?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交流读书感受)【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首先让学生对文本体裁有所了解,在交流时尊重学生的读书感受,与文本对话鼓励个性表达。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城南旧事》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城南旧事》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我们要努力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
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让孩子感受到教师、家长对书籍的热爱。
教学目标:1. 交流自己对《城南旧事》的独特认识。
2.让学生了解阅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3.通过引导学生读《城南旧事》中的片段,让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4.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1.指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四周内阅读完《城南旧事》。
2.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有能力的写出同读经历。
3.组织学生作手抄报和读书摘录卡。
教学过程:导入:书的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
或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美,或是“柳絮池塘淡淡风”的柔美,或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凄切的美……正是这些美的文字,美的情趣,把我单调的生活涂抹的五彩缤纷。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经典作品。
一、介绍作者1.聊《城南旧事》题目2.介绍作者,出示作者生平写照小诗:人生百岁几日春,休将黑发恋风尘。
去年此地君曾至,想见茑花待故人。
二、介绍童年故事1.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开始,他也是一个问的符号,实际的童年过去了,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读了这本《城南旧事》我们就走进了书中仿佛自己就是稳重的那位小英子童年的故事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脑海中,那童年的回忆历历在目,文中写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她童年几岁的时候呢?三、大致学习《城南旧事》中几个故事:1.引导学生看目录,问:“《城南旧事》中向我们讲述了几个故事?”2.《城南旧事》中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为线索共讲述了5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爸爸的花落了3.让我们通过这些文字来猜猜书中的人物。
《城南旧事》阅读推荐课教学设计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二、教学重点:1. 《城南旧事》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欣赏《城南旧事》中的精彩片段。
三、教学难点:1. 《城南旧事》作品特点的深入理解。
2. 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城南旧事》封面、作者简介、作品特点、精彩片段等。
2. 纸质版《城南旧事》书籍。
3. 学生阅读记录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城南旧事》封面,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名称和作者。
2. 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 作品特点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城南旧事》的作品特点,如:题材、风格、人物形象等,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4. 精彩片段欣赏教师选取《城南旧事》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引导学生朗读并讨论,分析片段中的亮点,如:情节、人物、描写等。
5. 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城南旧事》,如:关注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品味语言风格等。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自选一个片段进行欣赏,并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整本书,完成阅读记录卡。
8.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作品特点和阅读策略。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城南旧事》与其他作品的关联,例如与期其他作家的作品的比较阅读。
2.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选择作品中的一个角色,进行的情景再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阅读记录卡: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3. 课后作业: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