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 格式:docx
- 大小:14.61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案例分享导语:地理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分享一些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案例,希望能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灵感和参考。
一、大气压力的测量实验大气压力是天气系统形成和气象变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一个简单的地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型的塑料瓶、胶管和水。
首先,在一个塑料瓶的一侧钻一个小孔,并将一段胶管插入孔中。
然后,将塑料瓶中的水倒掉,将瓶口紧密封闭,并将塑料瓶放在一个水盆中。
把胶管放入水盆中的水中,让水渗入胶管并填满整个塑料瓶。
最后,在水盆中放入一些颗粒,观察胶管中的水位。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可以发现当颗粒入水后,水位会随之升高。
这是因为大气压力作用在水面上,并通过胶管传导到塑料瓶内,使水位上升。
学生可以利用公式P = ρgh计算出大气压力。
二、地形图制作实验地形图是地理学中重要的工具之一,能够直观地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通过制作地形图的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形图的制作原理。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模型土块、密度适中的拼图块和水盆。
首先,将模型土块放入水盆,调整土块的高度和形状以模拟现实地形。
然后,使用密度适中的拼图块按照一定规律铺设在模型土块上。
最后,将模型土块从水盆中取出,观察拼图块在水面上的分布。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发现,拼图块在水面上分布的密度和高度反映了地形的变化。
这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地形图的制作,提高他们对地形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气候要素测量实验气候是地球表面长期天气状况的统计,不同的气候要素对于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一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气候要素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温度计、湿度计、雨量计和风向仪。
首先,将这些仪器放置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记录每个地点的气温、湿度、降水量和风向等数据。
然后,学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不同地点的气候特征。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5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能力目标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点】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教学过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自转与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自转产生的赤道平面与公转产生的黄道平面形成的夹角(目前:23°26′),即黄赤交角.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①范围:23°26′N―23°26′S②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③过程:利用数学的正弦图来直观展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过程,并抓住二分二至关键点。
这样可以判断任意日期太阳直射点所处纬度及移动方向(向南或向北),并举例说明。
④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12日前后.⑤易混淆的概念:回归年与恒星年(比较法)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①赤道:一年四季昼夜平分(或等长).②直射点在哪个(南或北)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另一半球昼短夜长.(归纳演绎法)即:1)若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2)若直射点在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3)夏至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4)冬至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以南到处出现极昼现象而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到处出现极夜现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1)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或等长);2)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并与经线圈重合.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①太阳高度,即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线(或面)的夹角(H),(注:不要理解成太阳离头顶有多高)其取值范围:0°≤H≤90°.正午太阳高度,即某地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主要用它来度量某地天中的太阳高度,若一天中的太阳高度都很小,那一天的太阳高度一定比这还小.②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方)递减.比如:假如太阳直射点在3°N,那么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就是由3°N向南北两侧(方)递减.2)时间变化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所以它的空间变化规律也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改变.(归纳演绎法)③H对地表影响:(利用人教版地图册P16右下图,并解说)1)太阳高度(H)越大,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大,地表能量就越多,温度就越高;2)太阳高度(H)越小,太阳对地表辐射的强度就越小,地表能量就越少,温度就越低.5.四季的划分①天文四季:1)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季节;2)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3)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②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的四季春季:3、4、5月份;夏季:6、7、8月份;秋季:9、10、11月份;冬季:12、1、2月份.③易混淆的概念:季节、节气与二分二至日,比如夏季、夏至与夏至日,冬季、冬至与冬至日等等.(比较法)6.五带的划分①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分界线,把地球分成五个温度带自北向南分别为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②学生讨论:1)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小;南温带,北温带变大.2)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寒带,南寒带,热带变大;南温带,.北温带变小.③易混淆的数据:五带的划分的分界线的纬度23°26′和66°34′,与低纬、中纬、高纬度的分界线的纬度30°和60°.(比较法)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案例2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从容说课本节内容较为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
第1篇一、背景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我校地理教研组结合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活动。
本案例以“走进黄河”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掌握河流的地理特征,如河流形态、水文特征、水系结构等;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状况及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黄河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黄河的基本概况2. 黄河的地理特征3. 黄河的生态环境4. 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确定组长。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目的、内容和方法。
3.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
(二)实践阶段1. 实地考察(1)选择黄河流经的某个省份作为考察地点,如河南省。
(2)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黄河的河流形态、水文特征、水系结构等。
(3)记录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如河流水质、植被状况、人类活动等。
2. 问卷调查(1)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黄河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
(2)在考察地点发放问卷,邀请当地居民填写。
(3)收集问卷,整理分析数据。
3. 访谈(1)邀请当地居民、专家、学者等访谈对象。
(2)围绕黄河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访谈。
(3)记录访谈内容,整理分析。
(三)总结阶段1. 各小组汇报实践成果,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河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黄河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精选)概述本文档对一些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城市化与环境问题案例简述该案例以中国某大城市为背景,结合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展开教学。
通过调查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城市化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掌握城市化对环境的具体影响- 提出解决城市化背景下环境问题的方案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整理出结论。
-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城市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并记录数据。
- 小组展示:各小组就调研结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建议。
-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调研结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 问答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案例内容的理解深度。
- 调研报告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调研报告质量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 小组展示评价:教师评价各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清晰。
教学效果通过该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城市化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培养环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案例简述该案例以某自然保护区为背景,引导学生探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
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掌握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 培养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教学方法-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保护区,观察和记录各种自然资源的现状。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并总结出解决方案。
-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引发对资源保护的思考。
教学评价方法- 实地考察记录评价:评价学生对自然资源现状的观察和记录准确性。
- 讨论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维逻辑。
- 思考问题回答评价: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评价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回答准确性。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3篇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翔实,是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
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学习天气系统知识,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以便日后自己能判断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生活、指导生产。
高中地理在初中学过的有关风、雨、阴、晴等气象要素的天气预报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探讨这些气象要素变化的基本依据,是知识的深化和提高。
限于学生的知识和篇幅有限,教材只重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锋、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
高中地理中有很多知识是密切生活的,而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的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内容。
这一节中很多的知识学生在生活或者在电视上都能够经常接触到。
天气的阴晴、冷暖学生司空见惯了,也切身感受到,但未必能掌握其变化的规律。
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激情比较高,而且教材对这一内容的介绍也表较详细。
怎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住天气变化规律呢?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而且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又存在着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三种不同的天气系统,这三种天气系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对于这点学生非常容易混淆。
我就思考,通过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与方法能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呢?单纯的平面图形不会达到直观的效果,也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不能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动态立体的运动效果,显示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大气流动状况。
同时又可从实际出发,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怯学到愿学再到想学,觉得学习气旋与反气旋这样的知识是一种乐趣,不再抽象、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就从学过的知识入手,分三步走,由简到繁,深入浅出,通过图形的变化,给学生一个简明的理解与思考过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六篇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范文1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详细做法1.选编地理案例。
这是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选编高中地理案例,一是学习地理案例的编写学问;二是依据同学身边的实际、高中地理教材和热点地理问题;三是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符合地理客观实际,精选案例,切忌“信手拈来”。
2.高中地理案例的类型。
依据高中同学的特点和教材,将所选案例分成四类:一类是讲读式,如《茫茫宇宙觅知音》、《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等;争论式如《宁启铁路扬州段开通对家乡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式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什么》、《身边的污染及人们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调查式如《扬州乡镇工业的类型、特点及进展方向》、《家乡河流的现状、变化、缘由、危害及对策》等。
3.运用高中地理案例。
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在课堂内绽开和进行。
首先是老师供应和呈现高中地理案例,呈现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印发地理背景材料;有同学、老师描述、介绍;有电教手段放映、模拟再现实际情景;有同学角色扮演、记者采访等形式。
其次,分析和争论高中地理案例,老师依据给出材料和相关的条件(包括课前),提出要求,进行师生互动分析:将高中地理案例的内容和相应的地理学问联系起来,揭示高中地理案例与道理原理之间的联系,争论其进展规律。
同学经过预备,包括阅读资料、调查访问(课前)、构建图示、分析资料、争论问题、查找方法、作出决策,进行发言沟通。
老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同学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研讨和学习、探究。
在此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和评价:对前一阶段的案例教学进行概括和提升,即时表扬和确定同学们的成果,特殊要鼓舞那些虽有不足或明显错误但富有创意的发言、建议、想象等;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弥补。
最终,给同学“布白”: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留一段“悬念”,促使同学拓展视野、调整视角,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高中地理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牛牛范文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高中地理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高中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源分类。
2、山西煤炭资源有哪些优越的开发条件。
3、我国怎样加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相关地图,理解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掌握重要煤田和煤矿。
2、阅读相关图表,了解我国如何加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认识能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并自觉养成节约用能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能源基地的建设2、难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四、教法我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讲授法结合讨论法进行教学,加强师生双边活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资源开发条件和能源基地建设引入:神舟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离不开充足的能源,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充足的能源,同学们初中和高一都学习过能源资源的内容。
高中地理教案篇二三维目标: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教学重点:1、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和特点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及教材各个图片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比较分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大牧场放牧业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案例5篇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案例1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过渡:人类是在土地上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因此,土地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物质基础,城市内部因土地利用的方式不同,一般可以将城市用地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等不同类型。
商业区的形成: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
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商业区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设问:西安市的商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引出中心商务区: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建筑物以高层为主,交通运输便捷,零售商业发达。
住宅区的形成:住宅是一天中居民活动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在大多数城市中,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
有的城市,随着住宅区的分化还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此处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对比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的形成:工业区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的。
这些工业专业化程度高,且有很强的协作性。
由于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要求,故工业区要靠近交通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厂房、仓库等设施。
以上3个区是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有以下3种。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这3个模式的阅读属于扩展学生知识面的,故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即可。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有:经济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种族、历史原因等,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
高二地理教案(优秀10篇)地理高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旅游景观的观赏的一般方法。
2.结合实例,举例说明不同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提高审美素质。
教学重点: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审美素质。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导入新课【展示】以摄影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上的主要景点位置和云贵高原景观图。
【过渡】借助摄影师的慧眼,学习如何观赏旅游景观。
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提问】问题1:如何观赏万峰林?【展示】一组万峰林景观图。
【归纳】观赏旅游景观的方法:一、了解旅游景观特点二、精选观赏点位三、把握观赏时机四、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五、提高审美素质1.审美感受力,2.审美理解力,3.审美创造力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学习观赏旅游景观的一般方法。
方法应用【提问】问题2:如何观赏元阳梯田?【展示】一组元阳梯田景观图。
应用所学观赏方法,欣赏元阳梯田。
【讲解】观赏人文旅游景观时,应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提高审美素质。
应用观赏方法,体会观赏人文景观,应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渗透人地协调观。
案例分析【提问】问题3:如何选择马岭河峡谷、九龙瀑布群、普者黑湿地公园、罗平花海的观赏点位?【展示】峡谷、瀑布、湿地、花海景观图。
【讲解】观赏不同旅游景观,要精选观赏点位。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认识精选观赏点位对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的重要性。
巩固落实【练习】观赏点位连连看学以致用,落实重点。
案例分析【提问】问题4:你能说出需要把握观赏时机的旅游景观吗?【展示】长江三峡夔门、浙江杭州“钱塘观潮”、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海市蜃楼、佛光景观图。
【讲解】观赏旅游景观,要把握观赏时机。
结合实例,认识把握观赏时机,获得最佳观赏效果,提升区域认知能力。
案例分析【展示】浙江杭州“西湖十景”示意图。
【提问】问题5:“苏堤春晓”是如何创作的?【讲解】审美创造力。
以“苏堤春晓”为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审美创造力。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背景:高中地理新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
因此,教师应该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
分析:虽然学生们对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但很少能真正了解、掌握其变化规律。
地球的运动很复杂,有自转、有公转,还有其它运动形式,本节教材在已阐述地球公转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
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先建立感性认识呢?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方法入手,从中发现地理问题,再从中找出规律,理解规律,上升至理性认识。
怎么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住地球公转的地理规律呢?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先后想到了三个教学方法:
第一、图表讲解法。
鉴于教材中的图像统和文字系统都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可运用空间想象的思维方法,通过读图(二分二至日照图)可使学生们加深对文字系统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
但是,本课的内容比较抽象。
由于学生们在初中时地理知识比较薄弱,而且空间想象思维特别是女同学的空间想象思维比较差。
如果只通过图表结合的方法,凭借学生们的空间想象思维,将其储存在大脑中,再经过加工、分析、比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来获取新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那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我觉得用这种方法,教学效果不会好。
第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学校的地理教学课件比较齐全。
经过整理,我合成了一个可以较好地演示地球公转的地理课件。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确比较形象、直观。
问题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上课时学生似乎都理解了,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又问题百出。
看来,仅凭多媒体的演示很难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我放弃了这种方法。
第三、把篮球当地球。
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一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来代替地球,在课堂上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的关系。
案例描述:在课之前,我从体育组办公室借到了一个充气不足的篮球,将篮球的中间一圈用白粉笔涂成白色,代表赤道,用透明胶在篮球上下侧各固定上一根粉笔分别表示南、北两极,并按比例画出北极圈和南极圈。
“咦,老师,你缴的是谁的篮球啊?”当我带着篮球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
我说:“不是,是上课要用的。
”于是,学生们就先议论开了,并且猜测篮球可能是用来当地球仪的。
我故意卖关子,没有跟他们解释篮球的用途,继续吊他们的胃口,以激起他们的好奇
心。
上课开始,“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
由于地球的自转轨道面(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黄道平面)不重合,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是移动的。
现在我们就来演示一下。
”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
下面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篮球的用途。
当我说我需要两个助手来演示地球公转时,班级中的学生反应是不同的。
有些活泼的学生积极要求参加演示;有些学生比较安静也不够积极。
最后,我在班上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
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人代表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另一个学生“拿着地球”与站在太阳上的观测者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面。
在我的指挥下,太阳上的观测者站在教室的正中央,“地球”以同样的姿势绕着太阳不断的移动。
我把整个教室四个方位作为地球移动的位置(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位置)。
首先,我让“地球”站在春分日的位置,(观测者要随着地球的移动在原地转身,改变观测方向。
)让观测者说出他所看到的赤道的形状和南、北两极地区范围的大小。
我的工作就是,根据他所说的形状,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并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可以发现,每换一个角度,观测者观察到的地球形状与教材中的示意图(或示意图的变化图)总是大致相同的。
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并不时对照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示意图。
地球公转这部分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在“地球”
移动的方向上,我不应该告诉学生应该如何移动而应该由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自己完成。
其次,“地球”在移动的过程中姿势容易改变,换用地球仪误差会更小些。
在后面的几个班上课时,我及时做了调整。
这个案例来源于实际,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案例分析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地球的公转,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自然地理中有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通俗易懂方法去诠释,如何用更有效,更直观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益求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