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沪教版思品七上第3课第1框养家的父母最辛苦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框学会尊重体谅父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同学了解什么是孝敬,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自己关爱和孝敬父母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前设计表格、观察家庭生活并完成表格的填写等活动,体会父母的关爱,为孝敬父母打下感情基础。
在课堂上利用展示父母子女间矛盾冲突的影视短篇、典型实例等,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准确认识怎样孝敬父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崇尚关爱、尊敬长辈的情感,确立孝敬父母长辈的价值取向,在更高层面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教学准备1.课前设计表格,要求同学通过观察父母的生活完成表格,并记录下父母为自己所做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或运用上节课“感恩卡”中叙述的父母关爱自己的小故事)2.课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态度,用学生中相关典型实例绘制图画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应如何尊重父母长辈。
3.收集平时父母在子女耳边常唠叨的一些话,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4.收集父母子女间矛盾冲突的典型实例,制作“一封家长来信”。
让学生懂得“理解父母”是孝敬父母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学会从父母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
5.指导学生课前收集孝敬父母长辈的古今中外故事。
6.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节课老师让同学回家观察父母,并记录下父母为自己做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
现在就请同学来交流我们一周来的观察成果,并说说你有什么感想?【学生活动】(交流父母为自己做的最令人感动的一件事)略师:同学们记录下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
老师也被你们父母的行为所感动。
为了我们的成长,十几年来父母为我们付出了无数汗水和心血,养家的父母最辛苦。
面对亲爱的父母,(虽然上节课同学们都谈到了一些,但或许我们在生活中又有新的认识产生),我们为人子女的该做些什么呢?生1: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回报父母。
沪教版初中初一政治上册《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说课稿一、教材信息•课本名称:沪教版初中初一政治上册•课文名称:《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课文页码:第10页•课文作者:未知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成员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学生在家庭中如何分担父母辛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家庭角色和责任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家庭成员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学生在家庭中如何分担父母辛劳。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本、课件•计时器五、教学过程1.了解前情提要(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问题:“你们在家里都完成过哪些家务活?你们觉得孩子应该帮助家里做什么家务活?为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简要讨论。
2.导入新课文(5分钟)–分享标题:“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标题,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标题意味着什么?你们认为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有什么好处?”–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3.阅读课文(10分钟)–学生独立阅读《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课文,并标记重要内容和生词。
–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于课文的思考和理解。
例如:“课文中的孩子为什么要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 “如果孩子不分担家务,会对父母和自己产生什么影响?”等。
4.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由3-4人组成。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发言人,讨论以下问题:•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好处?•家庭成员应如何分担家务活?•为什么分担家务活可以帮助家庭更和谐?5.小组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小组讨论的相关观点,并与课文进行对比。
6.视频欣赏(10分钟)–播放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视频,例如家庭成员合作分工的例子。
–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你们看到视频里家庭成员是如何合作和分担家务的?你们从中有什么启发和体会?”–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1.做有梦想的少年【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人生理想与抱负。
[道德素养]树立与时代脉搏、中国梦紧密相连的远大理想,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法制观念]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助力实现中国梦。
[健全人格]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付出努力,勇于追梦。
[责任意识]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观看视频《解放军环台军演全面升级》,小组合作讨论:这次解放军环台军演告诉我们什么?台湾统一的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
二、精心探讨生活观察:★小组合作讨论:你的梦想是什么? 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探究与分享:1.收复台湾的梦想是几代人的梦想,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2.向收复台湾的英雄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追求怎样的梦想?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精读细研:(一)少年要有梦想的原因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2.只有每个人都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探究与分享:1998年,六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
一天,老师在上课时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许多人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死去。
“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小瑞恩暗暗下定了决心。
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在他的感召下,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人们纷纷解囊相助。
2000年,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了;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 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挖了七十多口井。
第三框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建立和睦、幸福的家庭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懂得子女应尽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爱和孝敬父母,培养增进家庭和睦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我做家长小帮手”的实践体验,以及课堂上的现场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学会以积极的行动促进家庭和睦,以自己的努力为家庭添一份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激发学生关爱父母长辈的情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为建立和睦的家庭出力。
二、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常回家看看”,用于“做家长小帮手”实践活动的背景音乐。
2.布置“做家长小帮手”实践活动,要求每位同学帮父母做一天的家务,并写出感想,以备交流。
3. 填写课本P49页“生活中哪些事情应该自己做,你做到了吗”的表格,通过表格填写,使同学明白在家庭生活中,什么是自己力所能及和应该做的事情,同时也可以在和同学的交流比较中寻找差距,激励自己在家庭生活中学会自理和分担父母的辛劳。
4.制作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知道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什么日子吗?生:感恩节。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在感恩节那天,大多数美国人要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的恩惠,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家人的关爱之情,感谢邻里之间的互助之谊……其实并不是感恩节这一天我们要学会感恩,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感谢最关心我们健康成长的父母。
请说说你是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的?生:要帮他们做家务、孝敬父母、要和父母共同分担忧愁……师:父母养育我们非常辛苦,要感谢父母就要学会为父母分担辛劳。
今天我们就要讨论这方面的内容。
学会分担父母的辛劳幸福的家庭要靠每一个成员的努力。
那么,作为家庭成员的你,为家庭做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做个现场调查,并填写在下面的表格内。
(可采用举手或击鼓传花的方法进行,并当场填写表格。
沪教版思品七上32《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教案1第二框学会尊重体谅父母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第三课《关爱父母学会孝敬》的第二框内容。
这一框是基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养家的父母最辛苦)前一框内容,针对学生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怎样在生活中孝敬父母,要做到尊重、理解、体谅和慰藉父母,并引导学生将思想化为行动,将孝敬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二、学情分析初中的学生具备了感恩回报父母的意识,但是由于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初中生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容易忽略父母的感受,不能做到在生活中尊重、理解、体谅和慰藉父母,从而不能很好的将孝顺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了解孝敬的含义,理解尊重体谅父母的原因,掌握尊重、理解、体谅、慰藉父母的方法。
2、过程、方法与能力: 通过播放视频、分析事例、交流讨论等形式,培养关爱、孝敬父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进孝敬长辈的情感,保持感恩父母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如何尊重理解和体谅父母。
2、难点:反思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将孝敬父母落到实处。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孝女彭彩金》问:你们觉得彭彩金是个怎样的女儿?生答略【出示课题】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板书)师:影片中的彩金是一个非常懂事、乖巧,并且孝敬父母的孩子。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你知道“孝”字的由来吗?【多媒体显示】孝的由来问:根据这个字,你能来说说孝敬的含义吗?生:孝敬是指对长辈或父母的孝顺和尊敬。
问: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曾经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孝敬的故事吗?生答略【多媒体显示】《二十四孝》故事、《游子吟》师:老师来补充两个古时候《二十四孝》的故事。
而游子吟也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故事,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补衣裳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也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感情真挚所以一直传诵至今。
第三课关爱父母学会孝敬第二框学会尊重体谅父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什么是孝敬。
以及怎样在家庭生活中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体谅父母。
懂得生活中如何照顾父母,精神上如何慰藉父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观看、学生讨论、辩论、小调查等活动,既让学生从内心认同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在比较分析中反思自己在孝敬父母方面的不足之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同学关爱父母和孝敬父母的感情,激发崇尚关爱父母的品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母亲》;视频《卧冰求鲤》;视频《90后大学生带母亲上学》;三、教学过程【多媒体播放歌曲】《母亲》【导入新课】师:这首歌唱出了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同学们说说看,这些爱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生1:为我们拿书包、打伞。
生2:为我们做好吃的。
生3:生病时照顾我们。
师:从一幅幅父母关爱我们的画面以及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关爱,我们可以体会到父母无时不刻在想着我们,无处不牵挂着我们。
那么作为子女,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呢?生1:尽可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生2:平时也要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师:同学说的很好,子女应该孝敬父母。
那么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为来孝敬父母就是今天我们要共同讨论的话题。
【媒体出示】学会尊重体谅父母(板书)【讲授新课】师:那么,什么是孝敬呢?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的动人故事。
让我们看一下从古至今大家都是这么践行孝敬父母的。
边看边思考,你从中获得的感想。
【视频出示】《卧冰求鲤》的故事。
【视频出示】90后大学生带母亲上学【学生讨论】从这两个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并归纳什么是孝敬学生:略【媒体出示】一、孝敬的概念(板书),划书上42页上,“孝敬”的概念,知道孝敬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媒体出示】“孝”字的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孝敬的理解)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调查,看看自己是不是可以称得上孝敬父母?【多媒体演示】你了解父母的这些事情吗?请你结合实际填写下列信息•父母的生日和结婚纪念日•父母的理想•父母的兴趣爱好•父母的健康状况•父母最喜欢的食品•父母最亲近的朋友•父母最喜欢的颜色•父母最高兴的事•父母对我最大的希望学生交流:略师:通过调查老师发现,我们只是比较了解父母,有的就了解甚少。
歌名:天亮了歌手:韩红那是一个秋天风儿那么缠绵让我想起他们那双无助的眼就在那美丽风景相伴的地方我听到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就是那个秋天再看不到爸爸的脸他用他的双肩托起我重生的起点黑暗中泪水沾满了双眼不要离开不要伤害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不知道未来还会有什么风险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妈妈笑了天亮了这是一个夜晚天上宿星点点我在梦里看见我的妈妈一个人在世上要学会坚强你不要离开不要伤害看到太阳出来天亮了我看到爸爸妈妈就这么走远留下我在这陌生的人世间我愿为他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我想要紧紧抓住他的手妈妈告诉我希望还会有看到太阳出来他们笑了天亮了关爱父母学会孝敬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父母为家庭生活操心操劳,为子女健康成长尽力付出。
学会观察、了解父母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状况,体会父母的辛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的了解和观察,以及制作《感恩卡》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养家的辛劳和抚育子女的不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努力转化为感激和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使家庭更和睦,更温馨。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准备背景音乐《爸爸妈妈》。
2.学生准备:(1)向父母了解自己一年的大致开销,为填写“我用了多少钱”的表格作准备;(2)了解、观察并记录父母时间安排情况;(3)开展《24小时爱心守护》活动并填写守护日志。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生:配乐朗读《柔如彩虹》)师:这位同学把母亲对儿子的爱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了,大家听了之后有何感悟?生:辛劳体贴关爱师:放音乐——《天亮了》问:你听过这首歌吗?它叫什么名字?这首歌有一个非常壮美的故事,它向人们展示了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真实的故事?我们请这位同学起来给我们讲一下。
生:讲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受?二、新课:养家的父母最辛苦师:我们看到了在生与死的瞬间,父母最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托起儿子,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怨无悔。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上第7课《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体会父母的爱,从而学会感恩和回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辛勤努力,并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家庭、父母和亲情的知识。
但他们对父母的付出和辛苦可能了解不够,对父母的爱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体会父母的辛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体会父母的爱。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回报父母。
3.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体会父母的辛苦。
2.难点:培养学生学会感恩和回报父母,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体会父母的辛苦。
2.讨论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具:教材、PPT、案例材料等。
2.教学场地:教室。
3.其他准备:录音机、耳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首关于父母的歌曲,如《爸爸妈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和辛苦。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父母,体会他们的付出。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强化学生对父母爱的认识。
然后,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
第三课关爱父母学会孝敬第一框养家的父母最辛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懂得养家的父母最辛苦。
学会观察父母平日的生活,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事先对家长的观察、调查和课堂的讨论,明白自己和同学是否只是享受被爱,却不了解父母的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会体会父母的辛劳,培育感恩之情,不说不敬的话,不做不敬的事,学会用真情回报父母。
课前准备:1、观察父母平时工作的基本状况。
2、观察父母平时必要的家务劳动。
3、向父母调查每年在自己身上的开支有多少,制作PPT或一个表格。
教学过程:●学生阅读:书本P35《一位母亲的日记》说一说:从这篇日记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教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到成长的每一阶段、每一件事情,甚至是一些细节,都深深地牵动着母亲的心。
其实父母亲一直关心着我们,我们有没有关心过父母的生活呢?●学生交流:父母平时工作的基本状况;父母平时必要的家务劳动。
教师:我们罗列的只是父母工作的一部分,其实没有一份工作是轻轻松松,不存在压力的。
父母往往在工作中会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回家还要做家务。
上有老母要孝顺,下有小孩要管教,既操劳又操心。
如果家中有人有个头疼脑热,更是让父母心力交瘁。
我们没有理由用习以为常的眼光来看待父母的辛劳,父母为这个家、为我们所付出的是说不完的。
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开销很大,衣、食、住、行、用,担子全压在父母的肩上。
比如养一个孩子的费用。
●请同学把“父母每年在自己身上的开支有多少”的调查结果作交流展示。
(板书总结):一、养家的父母最辛苦1、父母肩挑家庭生活的重担2、体会父母辛劳,培育感恩之情●小游戏——接龙:夸夸我们的父母●作业:回家摸一摸父母额头的皱纹和手上的老茧,体会父母亲养家的不容易。
制作一张感恩卡,送给父母亲。
学习评价与训练:1、针对学生事先的调查《父母亲养育自己一年的费用》,要作好指导,一方面要肯定学生仔细的地方,比如把每年过生日的费用,旅游的费用,甚至是每月理发的费用都详细记录下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一框《认识自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2016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三课《发现自己》第一框的内容。
这一框题《认识自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理解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评价。
从全课内容看,本框是学习第二框题的基础,承接了前两课的学习。
本框题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更客观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理性对待他人评价,因为我才是一切的根源,只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处理好他人的关系,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本框题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相应部分的内容“认识自我”“交往和沟通”的主导和连接点,在整册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由于受到自我认识水平限制,在自我认识时往往出现偏差。
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难以正确对待,以至于形成行为上的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
我校的七年级生源较为复杂,一部分城里的独生子女个性鲜明,较为自信。
其中一部分乡镇寄宿的学生个性敏感,缺乏自信,自我认识不够清晰。
因而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本节课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设计理念】依据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和“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的教育理念,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师生互动,把课堂还给学生,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依据思想品德课的思想性,实践性,人文性和发挥其特殊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评价。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一框认识自己成果目标:学会用理性的态度面对他人的评价掌握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了解认识自己的内容和方法重点难点:人贵自知;接纳和欣赏自己情境导入:《两只水桶》的故事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
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缝的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羞愧。
一天在河边,裂缝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这边有裂缝,一路上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到家。
”农夫回答它说:“你注意到了吗?在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而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
两年了,我经常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
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所谓的缺陷,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装扮我的家呢?结论:阅读教材,自主学习:观点:1、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也不能。
2、,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1.认识自己的原因(为什么?重要性?作用?)(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
2.认识自己的途径?(怎样认识自己?)(1)我们可以从等方面来认识自(2)我们可以通过来认识自己.(3)我们可以通过来认识自己.拓展训练:选择题:1.“人告知以有过,则喜。
“孟子这一名言所反映的认识自我的途径是( )A.自我观察B.自我完善C.集体评价D.他人评价材料分析题:小敏所在的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建立了成长档案,其中记录了老师、家长和本人对该学生的评价。
老师和家长的评价是属于小敏认识自己的哪一途径?通过这一途径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些评价?(1)(2)(3)思维导图:人为什么贵在自知?认识自己用哪些尺子量自己?。
沪教版思品七上第3课第1框《养家的父母最辛苦》教案第一框养家的父母最辛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懂得父母肩挑家庭生活的重担,体会父母为养家不辞辛劳从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关爱和孝敬父母。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对家庭所付出的辛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家庭调查直观地体验父母养家的辛劳;通过故事、朗读的方式感悟到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养家持家的辛劳,培养养育感恩之情,养成为父母长辈尽孝的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父母肩挑家庭生活重担。
难点:体会父母辛劳、培养感恩之情。
三与两纲的结合点:四课前准备:1一位学生朗读“阅读天地”的《一位母亲的日记》(配乐)2分四小组进行课前的家庭调查3教师利用网络寻找关于歌颂父母的爱的诗歌4寻找关于孩子感恩回报父母的案例五教学过程时政点评•学生活动:由当天的新闻发言人发布最新的国内外新闻。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进入新课。
引课•学生活动:配乐朗读《一位母亲的日记》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活动:提问:从上面这篇家长的日记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教师活动:其实所有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如同这位母亲一样是无私的,我们的父母将自己的心血全都倾注在我们的身上,那么我们能否应体会到父母的一片苦心和一生辛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养家的父母最辛劳。
并出示课题一养家的父母最辛苦(投影)<学生活动一> 夸夸我爸和我妈•教师活动:我们的父母工作都很繁忙,经常我们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的神情,但是他们对我们的爱还是那么的充沛。
而我们在享受着父母为我们创造的良好条件时,有多少同学理解父母的辛劳。
所以下面就让我们敞开心扉来夸夸我们可敬的父母吧。
•学生活动:课前要求三组同学分别就一个论题开展调查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全班同学在课堂上一起分享。
体验父母养家的辛劳,以增强情感因素,拓展思考,表达真情。
小组一:敬业的父母(父母工作的辛劳以及他们的工作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小组二:父母的双休日(做家务、探望老人、陪我们学习乐器、辅导我们学习等);小组三:比比算算(和父母一起计算,父母养育一个孩子大致需要多少钱。
第三课关爱父母学会孝敬
第一框养家的父母最辛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懂得父母肩挑家庭生活的重担,体会父母为养家不辞辛劳从而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关爱和孝敬父母。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对家庭所付出的辛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家庭调查直观地体验父母养家的辛劳;通过故事、朗读的方式感悟到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养家持家的辛劳,培养养育感恩之情,养成为父母长辈尽孝的行为习惯,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父母肩挑家庭生活重担。
难点:体会父母辛劳、培养感恩之情。
三与两纲的结合点:
四课前准备:
1一位学生朗读“阅读天地”的《一位母亲的日记》(配乐)
2分四小组进行课前的家庭调查
3教师利用网络寻找关于歌颂父母的爱的诗歌
4寻找关于孩子感恩回报父母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
时政点评
•学生活动:由当天的新闻发言人发布最新的国内外新闻。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进入新课。
引课
•学生活动:配乐朗读《一位母亲的日记》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师活动:提问:从上面这篇家长的日记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
•教师活动:其实所有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如同这位母亲一样是无私的,我们的父母将自己的心血全都倾注在我们的身上,那么我们能否应体会到父母的一片苦心和一生辛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养家的父母最辛劳。
并出示课题
一养家的父母最辛苦(投影)
<学生活动一> 夸夸我爸和我妈
•教师活动:我们的父母工作都很繁忙,经常我们在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的神情,但是他们对我们的爱还是那么的充沛。
而我们在享受着父母为我们创造的良好条件时,有多少同学理解父母的辛劳。
所以下面就让我们敞开心扉来夸夸我们可敬的父母吧。
•学生活动:课前要求三组同学分别就一个论题开展调查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全班同学在课堂上一起分享。
体验父母养家的辛劳,以增强情感因素,拓展思考,表达真情。
小组一:敬业的父母(父母工作的辛劳以及他们的工作对家庭对社会的贡献)
小组二:父母的双休日(做家务、探望老人、陪我们学习乐器、辅导我们学习等);
小组三:比比算算(和父母一起计算,父母养育一个孩子大致需要多少钱。
比如小时候的奶粉钱、学习的费用等)。
•教师活动:虽然大家都说了很多自己的父母为家所付出的辛劳,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们所做的远不止这些,他们为家庭所付出的辛劳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1.父母肩挑家庭生活重担(投影)
•教师活动:古往今来,有很多诗词是歌颂父母的,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诗歌,细细品味诗词所表达的内涵。
<学生活动二>:分四小组朗读
第一组:《游子吟》
第二组:《繁星》之八十
第三组:《妈妈的爱》
第四组:《父爱无言》
•教师活动:同学们朗读得很好,不知道大家在颂读这些歌颂父母的诗词中有没有体会到一种细腻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呢?如果体会到了,同学们会在行动上有哪些体现呢?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
•教师活动: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出了为什么世界上会有那么多作家去撰写歌颂父母的诗歌了,因为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
我们总有一天也会成为父母,体会做父母的艰辛,因此年少的我们更应该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尽可能得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师活动:展示案例一则
《母亲患尿毒症,子女争相捐肾》
提问:①子女为何要争相给母亲换肾?为何最终大家还要设置一个美丽的谎言呢?
②子女为母亲换肾值不值得?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发言
•教师活动:①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这位母亲的几个子女都是非常孝顺的,古代有“割肉啖母”的故事,而今有“为母捐肾”的感人故事,实数难得。
谎言分为很多种,我想谁都不会认为田世国的谎言有何恶意和虚伪,这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任何一个人都会被感动的。
②值不值得,我想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但是田世国的做法会是每个人会让每个人都为此而感动。
我们可从中认识到子女可以为父母做很多事情,无论是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对父母好,我想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2 体会父母辛劳,培育感恩之情(投影)
•学生活动:若干学生谈感想、教师归纳
•教师活动:媒体播放《天亮了》,引导学生将情感升华。
(前后呼应,感人的旋律唱出了师生的心声,课堂教学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
)
课后作业:设计一份调查报告:父母在你的心中有多重?内容可包括:你知道父母的生日么?你给你的父母洗个脚么?在你父母病了的时间,你曾经连续好几天不眠不休么?当你花从父母手里拿来的钱的时间,计算过父母要付出多少才能赚来么?等一系列问题。
调查范围可延伸到班级、年级或全校。
六备课资源:
1 朗读材料: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冰心《繁星》之八十
母亲啊!
我得头发
披在你的膝上,
这就是你付与我的万缕柔丝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妈妈的爱》:妈妈,好想对你讲,我的心因你而如此地痛苦着。
因为有太多的话要对你说。
然而,怎奈我笨拙的笔和口,无法将它传达。
你对我的爱,无法形容,无微不至,又无处不在。
太熟悉,以至深入骨髓,只可体味,不可表达。
你的爱,似那滔滔热浪,注入我涌动的血液,溢满我生命的长河。
你的爱呵,似那团团烈火,我愿化着飞蛾,不顾一切,扑向她!
△《父爱无言》:谁用虬劲的手臂,为我撑起一片无邪的天空。
没有风,也没有雨,谁赠我傲翔的双翅,搏击长空。
而我,始终飞不出那一双牵挂的眼神,没有回头,我在飞翔,飞翔……是我的愿望,来自深夜的一声咳嗽,叩醒我沉睡的心灵,以及那曾经漠视一切的眼睛,我听到筋络退化的声音,我听到皱纹肆意绽放的声音,我听到黑发脱落的哀怨,这一刻,我哭了,不是出于悲伤,只为曾有的懵懂。
2 案例:2004年9月“中国新闻”报道“母亲患尿毒症,子女争相捐肾”的感人故事。
2004年9月30日,上海中山医院做了一个非常特殊的手术:山东汉子田世国在瞒着母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
手术很成功,但老母亲至今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七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第三课的第一框,教材的主要内容为:1 说明父母的辛劳;2 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之心;3 引导学生对“关爱和孝敬父母”有必要的理性认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基本明白做子女的要孝敬父母,但是他们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有的学生甚至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所以这部分同学体会不到父母持家的辛劳,那么也就谈不上内心的感悟以及行为上的主动孝敬了。
因此在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我设计为:父母肩挑家庭生活重担。
为了让同学真正体验到父母持家的辛劳,在这部分我采用了两个学生活动进行体验学习。
首先我在课前要求同学分成三大组,每个小组以一个主题进行家庭调查,因为主要采访对象是父母所以任务既容易完成又对学生有触动。
所以在课堂上的交流会让学生体会到父母是很辛苦的。
其次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朗读关于歌颂父母的诗歌从而的情感进一步提示为下一个知识点做好铺垫。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我认为是:学会对父母感恩。
在教学中通过一段文字材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子女为母亲捐肾就是感恩于母亲对自己的爱,从而引导学生体验自己如何对父母感恩。
本课时应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父母持家养家的不易和辛劳,才会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从而在下一课时理解对父母的孝敬。
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