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云管理平台运营方案架构_v1.0
- 格式:doc
- 大小:252.50 KB
- 文档页数:15
安恒云V1.0.0快速入门文档版本:01发布日期:2020-10-27本文中出现的任何文字描述、文字格式、插图、照片、方法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恒信息”)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安恒信息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的任何片段。
经授权使用本文中内容的的单位或个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恒信息”。
违反上述声明者,安恒信息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除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标外,本手册中出现的其他商标、产品标识及商品名称,由各自权利人拥有。
文档说明修订记录目录前言 (I)1. 概述 (1)1.1产品简介 (1)1.2主要业务流程 (1)2. 团队管理 (4)2.1创建团队 (4)2.2团队相关操作 (8)3. 多云管理 (10)3.1资源池 (10)3.1.1 导入VMware资源池 (10)3.1.2 导入OpenStack资源池 (13)3.2导入对象存储资源 (18)3.3导入CDN资源 (19)4. 导入主机与数据库 (21)4.1导入公有云主机 (21)4.2导入私有云主机 (22)4.3导入局域网主机 (23)4.4导入资源池主机 (27)4.5导入数据库 (29)4.6云账号管理 (33)5. 开启安全防护 (35)5.1开通服务类产品 (35)5.2开通镜像类产品 (36)5.2.1 开通数据库审计 (37)5.2.2 使用数据库审计 (41)6. 日常运维 (42)6.1主机管理 (42)6.2磁盘快照 (43)6.3文件传输 (44)6.3.1 主机文件管理 (45)6.3.2 文件分发 (45)6.3.3 文件采集 (47)6.4成本优化 (49)6.4.1 概述 (49)6.4.2 查看成本优化 (49)6.4.3 优化仿真工具 (50)前言概述感谢您选择安恒信息的网络安全产品。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建议书(V1.0)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H3C iMC 数据中心管理方案建议书Keywords关键词:iMC,数据中心,网络流量,智能报表,虚拟化,ITIL,应用管理,SLA,零配置Abstract摘要:H3C iMC数据中管理方案提供了一体化、可视化的基础设施管理,虚拟化、自动化的IP资源管理,多维度、新模型的应用和流量管理,规范化、可衡量的IT运维流程管理,实现了管理平台、流量分析、行为审计、安全设备等各种资源之间的智能联动,为实现基于用户、开放式、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中心管理打下了基础,为数据中心资源的动态调配、最优化利用提供了保障。
Abbr. List缩略语:目录1 综述 (6)1.1 建设背景 (6)1.2 现状分析 (6)1.3 建设目标 (7)1.4 建设内容 (7)2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方案介绍 (8)2.1 一体化、可视化的基础设施管理 (9)2.2 虚拟化、自动化的IP资源管理 (9)2.3 多维度、新模型的应用和流量管理 (10)2.4 规范化、可衡量的IT运维流程管理 (11)3 H3C iMC数据中心管理产品介绍 (12)3.1 基础设施管理 (12)3.1.1 全面的基础设施管理 (12)3.1.2 灵活方便的拓扑功能 (14)3.1.3 方便易用的性能管理 (19)3.1.4 设备配置管理 (20)3.1.5 智能的告警管理 (25)3.1.6 Syslog管理 (27)3.2 IP资源管理 (27)3.2.1 零配置自动化部署 (27)3.2.2 ACL管理 (29)3.2.3 VLAN管理 (31)3.2.4 IP/MAC管理 (33)3.3 网络应用流量分析 (38)3.3.1 任务式多角度网络流量分析 (38)3.3.2 结合拓扑、设备管理直观展示网络流量 (38)3.3.3 流量分析widget监控 (38)3.3.4 分布式流量监控能力 (39)3.3.5 总体流量趋势分析 (39)3.3.6 应用流量分析 (40)3.3.7 源主机\目的主机\会话流量分析 (40)3.3.8 智能基线及流量告警 (41)3.3.9 未知应用流量分析 (41)3.3.10 七层应用流量分析 (42)3.3.11 基于用户的流量分析 (42)3.3.12 主机连接数统计分析 (42)3.3.13 业务间流量统计分析 (43)3.3.14 VPN流量统计分析 (43)3.3.15 网络应用自定义 (44)3.4 虚拟化管理 (44)3.4.1 虚拟化网络管理 (44)3.4.2 VMWare虚拟服务器管理 (47)3.4.3 Hyper-V虚拟服务器管理 (50)3.5 应用性能管理 (51)3.5.1 简便灵活的web架构,易于部署和使用 (52)3.5.2 全方位的监视功能,更清晰地展示各种信息 (52)3.5.3 故障根源分析,协助管理人员快速解决问题 (53)3.5.4 丰富的报表功能,便于工作总结和汇报 (54)3.5.5 SLA水平测量,服务质量更有保障 (54)3.5.6 应用与拓扑融合管理,IP与IT的完美结合 (54)3.6 数据中心综合SLA分析 (55)3.6.1 增加KQI指标 (55)3.6.2 数据中心综合SLA分析报表 (56)3.7 智能报表分析 (57)3.7.1 集中的报表管理平台 (58)3.7.2 完备的开放数据源 (58)3.7.3 强大的智能分析能力 (58)3.7.4 丰富的预定义报表模板 (58)3.7.5 灵活而强大的报表设计功能 (58)3.7.6 无缝的设计环境和用户操作环境融合 (59)3.7.7 业界领先的报表展示 (59)3.7.8 快速自定义报表 (60)3.7.9 自动化的周期性报表机制 (61)3.7.10 实时的立即报表 (62)3.7.11 我的报表视图 (62)3.7.12 Email自动发放报表 (62)3.8 运维流程管理 (62)3.8.1 实时、精确的联合CMDB (63)3.8.2 完整的服务运维流程 (63)3.8.3 融合iMC告警模块的网络故障维护流程 (64)3.8.4 融合iMC配置管理的网络变更流程 (65)3.8.5 快捷灵活的流程定制能力 (65)3.8.6 集中的知识库管理 (66)3.8.7 服务台 (66)4 系统功能 (67)4.1 个性化首页定制 (67)4.2 系统安全管理 (68)4.2.1 操作员登陆管理 (68)4.2.2 操作员密码管理 (68)4.2.3 操作日志管理 (68)4.2.4 操作员在线监控和管理 (68)4.3 分权管理 (68)4.4 分级部署 (70)4.4.1 重要告警上报与下级网管状态监控 (71)4.4.2 无缝衔接的分级拓扑 (71)4.4.3 灵活丰富的分级报表 (71)4.5 硬件要求 (72)4.5.1 iMC平台部署硬件要求 (72)4.5.2 NTA组件部署硬件要求 (74)4.5.3 DIG采集器组件配置要求(可选) (75)4.5.4 APM部署方案(仅限Windows操作系统) (75)4.5.5 SOM部署方案 (75)4.5.6 iAR报表组件配置要求 (76)1 综述1.1 建设背景“网络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对于一个拥有一定规模数据中心的用户来说,管理永远是一个大“问题”。
云计算平台项目技术方案V1.0(此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修改编辑)目录第1章建设云计算平台的重要意义.............. - 4 -1.1传统IT面临的困境 (4)1.2云计算概述 (6)1.2.1 什么是云计算......................... - 6 -1.2.2 云计算的价值........................ - 10 - 1.3H3C 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特色. (12)1.3.1 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组件 .......... - 13 -1.3.2 H3Cloud云计算解决方案亮点 .......... - 18 - 第2章需求分析............................. - 25 -2.1项目背景.. (25)2.2需求分析 (25)2.3建设目标 (26)2.4建设要求 (27)第3章总体设计............................. - 30 -3.1建设目标.. (30)3.2建设内容 (32)3.3建设原则 (32)3.4建设思路 (34)第4章建设方案............................. - 39 -4.1系统总体架构 . (39)4.2计算资源池 (44)4.3存储资源池 (68)4.4网络资源池 (79)4.4.1 网络设计要点........................ - 79 - 4.4.2 网络资源池设计...................... - 83 - 4.4.3 虚拟机交换网络...................... - 90 - 4.4.4 安全设计............................ - 96 - 4.5云层设计. (104)4.5.1 自助式云业务工作流................. - 106 - 4.5.2 详尽的用户分级管理................. - 108 - 4.5.3 数据的集中保护与审核............... - 110 - 4.6虚拟桌面部署 (110)4.7应用系统迁移 (113)4.7.1 应用系统迁移规划................... - 113 - 4.7.2 物理机虚拟化迁移(P2V)............ - 116 -第1章建设云计算平台的重要意义1.1传统IT面临的困境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IT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IT平台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的IT机构却因为这种提升而面临着一种新的困境:高昂的硬件成本和管理运营成本、缓慢的业务部署速度以及缺乏统一管理的基础架构。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报告_v1.0数据中心需求分析报告_v10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也日益复杂和多样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提高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必要对数据中心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
二、企业现状与业务需求(一)企业现状概述目前,企业的业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线上销售、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现有的数据中心在过去几年中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数据量的急剧增加,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二)业务增长趋势根据市场预测和企业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内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
预计线上销售业务将翻倍,客户数量将大幅增加,这将导致数据量的迅速膨胀,对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业务关键需求1、高可用性:业务的连续性至关重要,数据中心必须保证 24/7 的不间断运行,以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和损失。
2、数据安全性:企业涉及大量客户隐私和商业机密数据,数据中心需要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3、快速响应能力:在处理大量并发交易和查询时,数据中心应能够快速响应,提供低延迟的服务,以提升用户体验。
三、技术环境与现有系统评估(一)技术环境分析企业目前采用的技术架构包括云计算、虚拟化和传统的物理服务器。
网络架构采用了多层交换和冗余设计,但随着业务的增长,网络带宽可能会成为瓶颈。
(二)现有系统评估1、服务器性能:部分服务器已接近满负荷运行,处理能力不足,需要进行升级或扩容。
2、存储系统:存储容量接近饱和,且存储性能逐渐下降,无法满足数据快速读写的需求。
3、网络设施:网络带宽在高峰时段存在拥塞现象,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系统响应时间。
四、数据中心容量需求预测(一)计算资源需求根据业务增长趋势和应用负载模型,预计未来三年内需要新增_____台服务器,以满足计算能力的需求。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高校统一数据中心解决方案1.项目背景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管理系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受系统使用或开发时间、经费、目的等限制,各部门之间的业务系统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彼此之间不能实现数据交换,从而导致部门间形成“信息孤岛”,造成数据无法有效共享、应用缺乏有效集成以及冗余数据无法处理的现象,同时,高校信息化过程当中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顶层设计,以及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导致各种业务系统数据不标准、不统一、质量差、冗余化。
且同样的数据在不同部门的使用过程当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
因此,学校专属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可持续迭代的数据交换、共享、治理平台、可靠的本地化服务团队显得尤其关键。
因此,构建数字化校园,将全校范围内的各个业务系统进行高效整合,以实现管理的一体化和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信息化的建设重点。
2.统一数据平台概述统一数据平台基于高校管理信息标准体系,结合考虑学校的管理业务域,构建学校的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交换平台、共享数据管理及数据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应用系统数据集成,实现信息的顺畅交换和共享;提供基于主题的综合查询服务,并可按照学校的具体需求扩展业务主题及查询服务;提供基于共享数据的灵活报表,利用现代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可以灵活生成各类报表,为学校各级用户提供便利、多样的数据使用服务。
统一数据平台适合于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教育管理机构。
3.技术核心ETL(Extraction-Transformtion-Loading),即数据的抽取、转换与加载,是将分散、零乱、标准不统一、码制不一致的数据整合到目标数据库中的技术。
它从各种原始的业务系统中提取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数据转换,最后将转换的数据按计划导入目标数据库中。
4.统一数据平台内容4.1统一数据平台架构如上图所示,各层次之间在逻辑上相对独立。
H3C UIS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建议书2018年12月新华三集团1、项目背景1.1传统架构面临的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大型机、小型机、大型数据库、集中式存储与业务高可用软件组成的IT架构适应了当时的数据大集中趋势,传统IT设备制造商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集中式的部署模式带来了对硬件性能、高可靠性及扩展性的需求增加。
2003年左右,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开始普及,以VMware为代表的虚拟化软件厂商引领数据中心由物理硬件数据中心向虚拟化数据中心转变。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有效控制了数据中心内服务器数量规模的膨胀,提高了服务器的利用效率,并且,利用虚拟机迁移等技术大大降低了数据中心对服务器RAS 特征的依赖。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业务系统的部署呈现由Unix小型机平台迁移到x86 + 虚拟化 + 集中存储架构的趋势,x86刀片服务器 + 虚拟化 + 集中式存储阵列成为这一时期数据中心的主宰。
主流传统IT架构如下图:其要特点是:(1) X86服务器虚拟化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和认可。
小机用户集中在部分金融、医疗、和制造业等客户,而且因为成本高昂、架构封闭、不易运维等痛点,也正在逐步切换至X86服务器平台。
同时客户普遍使用虚拟化技术来提高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升了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
(2)使用集中式外部存储。
服务器本地没有存储能力,通过FC交换机连接至集中式存储,集中式存储的特点是通过双控机头或者多控机头连接磁盘柜,所有IO路径通过机头来控制。
(3)以方案集成的形式交付。
IT架构通常涉及众多厂商和品牌,设备种类多。
通常由集成商做系统集成来交付完整解决方案,后续运维无法实现一个管理软件实现全部配置、管理、监控功能。
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尤其是云计算大潮来临,IT平台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出现大幅度的提升,业务对IT基础架构的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快速上线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IT数据中心架构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具体表现为:(1)架构复杂,管理困难,策略分散存储、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三层堆栈部署存在明显的复杂性,需要对多层软硬件结构进行组装和调试,才能使其正常工作。
易讯通云管理平台解决方案北京易讯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5月目录1总论1.1概述1.2建设背景2需求分析2.1客户现状2.2客户需求1)提高运维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目前管理维护人员都是进入机房,在机架旁操作服务器,但由于各主机都有自己的维护界面,造成系统维护人员需要逐个进行维护管理,显然这种单点式的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员成本,且效率很低。
2)提升数据中心安全性通常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能进入机房进行查看与维护,而由于各系统的数量及种类在不断增加,以往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数据中心发展的需求,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门户来对数据中心进行管理维护,且在整个过程中,保证公安系统的安全,做到一站式的授权、认证,操作,审计。
3)业务保密性、可用性,稳定性公安系统相关涉密系统都需要特别管理,对其上所载的业务需要做到安全、稳定,可用。
尤其在在特殊服务器出现宕机等情况下,不能及时的连接或查看相关故障,延误了时间,可能会造成损失,这就需要做到服务器主机的高可用,高稳定,高安全。
4)提升整体办公及运维安全性在公安系统中,内外电脑用于各种日常办公业务的开展,外网电脑用于信息资料的采集,从内部管理上,严格禁止“一机两用”,且在运维管理上,由于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PC电脑形式,有些可能已经服役较长年限,如何保障日常办公的正常开展,以及内外网的专网专用,提升整体办公水平以及运维安全。
5)专网专用,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业务和管理需求一机一用,禁止“一机两用”,从根本上杜绝可能发生的数据风险。
通常,安全来自外部或内部的侵袭,而来自内部的数据损坏,更需要我们采用更加有效的手段来规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上,满足公安系统人员的办公和业务需求。
6)信息安全、可控性随着国家将信息化和信息安全作为国家发展的最高战略方向,作为公安系统,建设“安全可控”的业务系统安全体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在涉密网,保证数据的绝对安全。
为了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使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硬件产品和服务,把信息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信息安全,打造一个安全可信的计算机环境。
数据云管理平台运营方案架构
目录
第一章运营思路和流程 (3)
一、总体思路 (3)
二、流程 (3)
第二章运营动作分解 (4)
一、项目背景 (4)
二、战略层面 (4)
三、平台定位 (4)
四、产品定位 (5)
五、盈利模式 (6)
六、运营思路 (7)
七、组织机构 (7)
八、战术部署 (8)
九、运营实战 (8)
十、投入产出 (8)
十一、总结纠偏 (9)
第三章八个关键问题 (10)
一、关于运营战略的思考 (10)
二、关于运营岗位职责划分的思考 (11)
三、关于企业分层分类的思考 (11)
四、关于线下、线上营销商业模式的思考 (12)
五、关于用户活跃度的思考 (12)
六、关于运营阶段总结分析、过程数据、知识留存等等 (13)
七、关于换个角度的思考? (13)
八、关于平台运营内部各方合作保障的思考 (14)
第一章运营思路和流程
一、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案、有执行、有奖惩”。
●运营策略:群策群力,联合品牌部、人事部等进行策划。
二、流程
第二章运营动作分解
一、项目背景
●背景
⏹当前银行对公业务发展概述
⏹对公业务面临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企业客户需要银行提供哪些服务。
●市场分析
⏹当前类似需求如何解决?如何落地?
⏹新的方案规划能给公司带来哪些收益?
◆市场?品牌?客户粘性?
●我们的平台/产品/方案/能给客户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收益?二、战略层面
●行业发展趋势
●平台战略定位:出于企业发展?市场营销?品牌?融资?同业竞
争?人才挖掘?效率提升?
●引入大型合作银行(总行层面参股)
⏹银、校、企结合,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三、平台定位
●平台最核心的竞争力?
⏹为公司战略服务:以启道咨询为中心,建立银行、企业、咨询公司、
个人客户等资源整合的行业生态圈
⏹为客户服务:能解决银行、企业、客户哪些问题?
●定位成企业网站
⏹功能单一
●定位成行业咨询业务一站式服务平台
⏹类似京东、阿里零售平台
⏹一面是银行、一面是企业、一面是客户、一面是启道
●平台投入:资源
●功能模块
⏹产品区:产品功能介绍,解决方案呈现
⏹功能区:三类用户(银行、企业、个人)注册、业务订购、在线咨
询
⏹系统管理:
⏹用户管理:
⏹业务管理
⏹计费策略
⏹日志报表管理
四、产品定位
●产品配置
⏹公司标准产品
⏹风控识别
⏹客户信息梳理
⏹企业信贷业务
⏹银行咨询需求
⏹银行和三方咨询公司业务匹配
●产品/业务分类
⏹产品发展前景分析
⏹现金牛产品/业务
⏹明星产品/业务
五、盈利模式
●盈利来源
⏹传统的咨询服务业务拓展渠道
⏹平台lincence账号管理费用:包年、包月、一次性
⏹企业广告费用
⏹收集银行、企业、用户大数据信息,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生成价值
型咨询报告。
⏹企业尽职调查专业收费。
⏹三方咨询业务转介中收。
●收益分析
⏹银行收益
⏹企业收益
⏹客户收益
⏹合作方收益
⏹启道收益
●盈利模式
⏹收益分成?
⏹转介中收?
六、运营思路
●线上线下相结合
⏹三年规划
⏹一年策划
◆按月细分
●试商用合作方甄选
⏹试运营
●合作模式
⏹共同发展、共赢
⏹资源共享:客户
⏹商务谈判:分成模式
⏹执行方式:分工界面
⏹合作协议:
七、组织机构
●运营职责划分
⏹牵头
⏹组织
⏹参与
八、战术部署
●谁来背书
⏹企业品牌宣传配合
⏹平台关联方造势宣传
⏹典型案例分析
⏹互联网大V宣传
●分工界面
⏹运营中的各项子任务明确责任划分九、运营实战
●试商用机构试运营
⏹平台部门运营方案
⏹三方合作方案
●试商用以点带面还是全面开花?
●监督执行
●奖励机制
十、投入产出
●投入
⏹人力
⏹设备
⏹软件
⏹运营推广
●产出
⏹有形产出:订单、分成收入、中收
⏹无形产出:品牌、员工能力、行业影响力十一、总结纠偏
●总结、分析
●方案纠偏
第三章八个关键问题一、关于运营战略的思考
二、关于运营岗位职责划分的思考
三、关于企业分层分类的思考
前提
●平台已建设;
●运营方案已制定;
●银行、企业对接责任人已确认。
运营思路
●市场分析
⏹企业客户分类:按行业?按征信?按资产、按风险评估?
⏹银行客户资源分类?
⏹运营方案落地
操作模式
●尽调:
⏹驻场尽调:从银行部门层面触发第一级营销触点
⏹尽调报告:从分行负责人层面触发第二级营销触点
⏹高层交流:从银行、启道高层交流层面触发第三级营销触点
●论坛、协会、行业分析
⏹运作模式、活动多样化
⏹营销产品多样化
⏹关联、转介
四、关于线下、线上营销商业模式的思考
●线下梳理
●三个服务
⏹公司为银行客户服务
⏹业务和职能部门为营销部门服务
⏹线上为线下服务(初级阶段)
●线上建设
五、关于用户活跃度的思考
●问题
⏹对公业务属于月活较低的业务
⏹如何激活注册用户的积极性,保证平台正常繁荣发展
◆奖励性任务
◆论坛
◆公众号
⏹注册用户的需求再挖掘
◆发展成业务开展渠道合作伙伴
六、关于运营阶段总结分析、过程数据、知识留存等等
●过程文档留存归档
⏹需求阶段:
◆内部需求:问卷、调研内容、表格、调研模式;分析报告
◆市场分析:分地区企业分析报告;找重点地区、重点行业
◆同业对比:国内、省内同行是否有类似创新平台;对比差距
◆产品分析:类似创新产品对比分析;分析报告、重点产品
◆机构分析:各营销片区平台运营分析报告;找问题
◆合作伙伴:合作对象调研分析报告、商业计划书、协议模板;
⏹运营方案
◆执行计划:执行路标、责任人分工、跟踪表模板;制度流程、奖
惩方案
◆执行落地:分阶段总结分析,跟踪表、奖惩兑现、过程监督;汇
报会议纪要
◆总结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表、总结报告
七、关于换个角度的思考?
●线上平台:B2B
⏹换个角度:线下生态圈
八、关于平台运营内部各方合作保障的思考
●目的
⏹行业发展趋势:
⏹单一产品价格走低,竞争激烈、客户口味提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增加用户群体:客群维护
⏹运营模式多样化,扩大同业竞争优势
⏹主营业务多样化,产品关联、报价优势
⏹公司原有资源重新整合:人、物
⏹员工效能提升?
⏹品牌需求
●组织机构
⏹运营小组:虚拟团队
⏹运营部门:组织、方案、执行、监督、合作……
⏹销售部
⏹各机构负责人
⏹技术研发中心
⏹人力资源部
●如何保证各部门/片区有效合作?
⏹权力下沉:各级领导人有权力、有动力
⏹压力下沉:区域总监、行业总监;人才选拔,能上能下⏹考评机制:奖励合作,惩罚懈怠
●KPI制定
⏹考核原则:提升业绩
⏹考核指标:公司经营目标、毛利率、人均净利润
⏹考核参考:质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