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21.23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人口老龄化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预测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
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
2014年,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净增加999万,约1000万,增长6‰,高于自然人口增长率5.21‰,老龄化加速。其中:60-65岁老年人口7487万,占老年人口的35%,65岁以上老年人口13755万,占老年人口的65%。
全世界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2亿老年人口数几乎相当于印尼的总人口数,已超过了巴西、俄罗斯、日本等人口大国的人口数。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也能排世界第四位。
未来几十年里,老龄化浪潮将会席卷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将会迅速提高,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5%,2012年和2013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形成的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2005年,相对每100名适龄工作成年人,仅有16名中国老年人。这一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会翻番到32%,到2050年会再翻一翻,达到61%。到2050年时,将会有4.38亿中国人年龄达到或超过60岁,其中1.08亿人超过80岁,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银发潮”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中国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虽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欧洲相比,中国老龄化问题出现时间不长,但近几年大有愈演愈烈趋势,一方面中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中国实行的相关政策,导致年轻人口增长速度一直低于自然增长速度,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国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很多人称之为“银发浪潮”或是“人口海啸”,中国老龄化问题已经引发全球关注。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影响
不言而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对各个领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里首先考察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影响。一般来说,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一是被抚养人口负担,特别是老龄化负担的增大,导致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发生变化,对于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从宏观上来看抚养老年人口的主要承担者是劳动力人口,其主要指标是劳动力对老年人口的总负担率。老年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总负担率密切相关,老年人口规模小,退休金和养老金支出倾向低,劳动力的负担相对较轻,反之则相反,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应该看到,中国今后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年负担系数不断上升,由2000年11.07%急速上升到2030年21.66%,仅30年间增大了近2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今后领取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人数将不断扩大,老龄化负担的增大引起老年退休金、养老金、老年医疗保健费用、社会福利基金和社会保险基金等国家财政支出的急剧上升,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需要提供社会福利、老年医疗以及老年福利设施等多种社会的服务。这样,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大,减少了生产部门的投资规模,加重了国民经济的负担。
二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个人消费是有影响的,这对于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一般而言,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因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使消费群体日益扩大,消费支出呈现逐渐上升倾向。但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消费支出则呈现减少趋势,年龄结构的变化影响了消费结构。从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来看,老龄者的家庭用品、保健费、医疗费以及交际费等支出的比例显著提高。但是,将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由于收入
水平相对较低的老龄者人均消费额随着衰老而减少,住宅、轿车、电视机以及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部门的需求量减少,这样,人口老龄化的消费减退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经济发展。
三是人口老龄化对于储蓄也产生相当的减退效果,,从而,减少了资本积累。对于个人来说,进入老年以后,由于收入的来源和数量的减少,会带来个人储蓄的减少。退休使个人收入大幅度降低,退休人员的购买力也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进一步降低,而提前退休将会使个人的收入与储蓄能力下降的幅度更大。中国老龄者的实际收入一贯较低,储蓄倾向也低,老年人口的增加会带来总储蓄水平的降低。今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货膨胀显性化的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退休、退职人口的比例上升,老年阶层的储蓄倾向逐渐减弱,今后老年阶层的储蓄进一步呈现降低趋势。大量的老年者由于通货膨胀导致储蓄不足,不得不依靠子女的照顾。从总体上看,不仅减少资本的积累和持续储蓄,使投资受到一定的限制,影响了社会扩大再生产。
四是在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方面,人口老龄化成为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由于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减少,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相应下降,使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力人口往往呈现下降趋势,不利于经济发展。目前,西欧、北欧以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大都面临这一问题,特别是西欧国家、日本由于劳动力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依靠吸引外国劳动力来补充,这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深刻的。中国的劳动力自1978年以来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但1994年以后,由于产业结构的失衡、国有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实施导致新就业劳动力增长钝化,2020年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比重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对于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劳动年龄人口的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老化趋势。这种变化是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变动产生的负面影响。一般来说,老年劳动力的反映不如年轻劳动力快,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产活动,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中,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偏多。在这些行业,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伴随着年龄结构的老龄化,意味着中国经济将来不得不依靠老年劳动力。劳动力的生产性减退的同时,老年劳动力的体力逐渐衰退是明显的。
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钝化通常起因于新生劳动力的减少。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生产后备军的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下降使劳动力源泉的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缓慢或者呈现负增长趋势。由于具有生产技能和革新能力的年轻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使企业的新制品开发和技术革新受到一定影响,劳动生产率逐渐低下,使经济技术的进步受到不利影响。总的来说,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在宏观和主导方面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但是老年人口作为“次要劳动力”不是纯消费者,他们中间仍有一部分人从事经济活动,劳动经验和知识积累相对丰富,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技能,尊守劳动纪律,这会在相当程度上有助于经济发展。还应该看到,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包括老年人口在内的有劳动能力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今后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医学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使老年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做出比以往更大的贡献。通过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重新工作,使他们的经验和才能得到充分运用。因此,重视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变化,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合理开发利用中国老年人力资源,将成为减轻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不利因素的重要任务。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较弱,制度准备也较为迟滞,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一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充足稳定的养老金供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