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类型湖滨带主要生态功能及修复模式

各类型湖滨带主要生态功能及修复模式

各类型湖滨带主要生态功能及修复模式

各类型湖滨带主要生态功能及修复模式

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原因及修复策略_姜中鹏

海洋信息 年 2006我国海岸带湿地面积广阔,从南到北跨越热 带、亚热带、温带,有众多岛屿、河口和海湾等;海岸带湿地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河口三角洲、泻湖、滩涂、红树林、珊瑚礁、潮间带、近岸浅海等。海岸带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之间复杂的自然综合体,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最具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形式各异,规模不一,对人类繁衍生息、生产生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极具推动作用。 海岸带湿地的作用 1 提供物质和能源 1.1 海岸带湿地生物蕴藏量大,种类丰富。据调 查,生物种类大约为种,植物种,动物82005000种,不仅有利于提高饮食质量,而且有利于3200增加沿海居民收入、发展沿海地区经济。此外,海岸带湿地还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油气资源。我国一些重要的油田大部分分布在湿地,如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等。降解污染物 1.2 海岸带湿地也是污水和污物的处理器。在潮 汐和波浪作用下,入海污染物不断被稀释,浓度呈几何级数下降;湿地的部分生物也可以通过分解、吸附、吸收、转化、沉淀等作用净化环境。防风减灾 1.3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胎生木本植 物群落,素有“海底森林”之称,倚海而生,潮涨而隐,潮落而现,是一种典型的海岸带湿地,在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分布,它在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抵御海潮、风浪、台风等自然灾害和防治近海海洋污染以及保护沿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的原因 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丧失的滨海滩涂 面积和城乡工矿占用湿地面积累计约占海岸湿地面积的%。50过渡捕捞 2.1 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人利用各种先进方法对海洋经济物种进行疯狂捕捞。渔民经常使用精密渔网和非法捕鱼手段,如炸鱼、电鱼等进行捕捞,造成一些仔鱼、幼鱼难逃厄运,一些鱼类出现衰退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险境,如我国大、小黄鱼等经济鱼类资源已全面衰退,舟山海域几乎形不成渔汛。海水养殖业的不合理发展 2.2 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效益,但也给养殖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不合理的海水养殖容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污染 2.3 我国每年废水排放量达亿吨,且大部分620没有经过处理,近海海域及河流,如渤海、黄海 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原因及修复策略 姜中鹏刘宪斌曹佳莲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 300457摘要 我国海岸带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多样,不仅能为人类提供资源,还具有降解污染、涵养水源、防风减 灾等一系列作用。但由于污染加剧、过渡捕捞和湿地围垦等原因,海岸带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针对不同的破坏原因,提出了修复策略。关键词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修复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4 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之四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 (试行)

前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和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对水质较好湖泊的保护,避免众多水质较好湖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推进《规划》实施,指导各地开展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湖滨生态环境保护,指导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等相关科研 成果基础上,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还可用于指导其他类型湖泊以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为目标的湖滨带生态修复建设。 本指南以湖滨带生态功能保护为核心,提出湖滨带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生态修复总体设计、生态修复工艺、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维护管理、投资估算、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等方面的技术方法。本指南有助于指导各地开展湖滨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改善湖滨生态环境,减少入湖污染负荷,为维护湖泊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提供保障。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各地可参考本指南提出的湖滨带生态修复共性保护措施及技术方法,根据本地湖泊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特征,参考与之对应的保护措施和技术方法。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规划财务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录 1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3 术语和定义 (1) 2湖滨带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 (3) 2.1 湖滨带调查范围 (3) 2.2 湖滨带生境调查 (3) 2.3 湖滨带生物调查 (4) 2.4 湖滨带现状类型划分 (5) 2.5 湖滨带生态环境问题诊断 (5) 2.6 湖滨带调查结果表达 (6) 3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设计 (7) 3.1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7) 3.2 湖滨带生态修复设计总体原则 (7) 3.3 湖滨带生态功能定位及区划 (8) 3.4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目标和指标 (10) 3.5 全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整体设计要求 (11) 4湖滨带生态修复工艺 (14) 4.1 生态修复模式设计 (14) 4.2 湖滨带基底修复 (19) 4.3 湖滨带群落配置设计 (32)

微生物修复技术与环境的关系

微生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生物修复技术与生态环境 田文涛 化工与制药专业理工1005班学号100150135 指导教师刘雪玲 摘要 微生物是自然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对化学元素在自然界中循环、高分子物的合成与降解、甚至对无机物质形成、能量物质的储存、细胞基因储存复制及未知的方面等具有重要贡献。它的作用是呈两方面的:有益于人类的和病原的。 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修复技术已成功应用对于修复污染环境,并取得很好的成果。本文介绍了生物修复技术,着重叙述了微生物修复技术极其应用,从而说明了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和相关研究进展。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修复技术生态环境保护

前言 生物修复( bioremediation) 技术是指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 从而修复被污染环境或消除环境中污染物, 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它是一类低耗能、高效和环境安全的环境生物技术。它主要是利用土著微生物的代谢能力、活化土著微生物降解能力或者添加具有高速分解难降解化合物能力的特定微生物, 针对不同的污染环境, 可利用不同的修复微生物及改善其生长条件。生物修复技术又包括动物修复、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技术,其中犹以微生物修复重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定义与应用,从而介绍了微生物对污染环境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持久有机污染物主要有有机磷农药、芳香族类化合物、卤代有机化合物等,它们在大气、水环境、土壤中广泛存在,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威胁。这些环境有机污染物通常被认为是环境外来化合物,一般天然微生物由于缺乏与之降解相适应的完整酶系统,所以表现出难以生物降解。但是在长期的接触驯化过程中,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质粒传递特性,使很多微生物具有了降解或部分降解的能力。下面讨论一下人们所关注的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据研究,假单胞菌及黄杆菌等均能产生一种高水平组合型表达的膜结合性有机磷水解酶,该酶对多种对硫磷结构的化合物都有降解活性,其pH、温度的范围广,稳定性强,底物范围广泛,可裂解包括P - O, P - F, P - CN, P - S等化学键。自可以从上两种微生物中将有机磷水解酶提纯起,人们尝试了借助固定化方法进行有机磷水解酶的应用,载体先是选用三苯甲基琼脂糖,依赖疏水作用将酶分子固定其上,而降解反应体系中补充的为增大农药溶解度的有机溶剂会引起酶与载体的解吸效应。为此将载体改用为聚酰胺纤维,采用共价结合法获得了良好的固定效果。 因微生物生长周期较长,酶纯化效率又低、成本高,无法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人们便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大肠杆菌宿主的表达系统上,使用强启动子lac实现有机磷水解酶大肠杆菌细胞表面高水平的表达,然后固定化细胞,发展成为生物反应器。 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后, 可能导致重金属在农作物体内积累, 造成食物链

微生物菌剂生态修复项目合同

微生物菌剂生态修复项目 工 程 合 同 项目名称: 甲方: 乙方: 合同有效期限: 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发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99-0201)及其他有关规定,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就微生物菌剂生态修复项目相关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工程地点: 1.3工程内容:按甲方要求对指定区域内水体进行微生物菌剂生态修复(包括微生物菌剂筛分、驯化、扩培、配比、投放等) 1.4工程总面积:1000 m3(修复水域长50米、宽20米、深1米) 二、工程内容实施 2.1关于施工要求:乙方按甲方要求,对指定区域水体按清单要求的菌剂种类、浓度进行施工; 2.2关于修复工期:微生物菌剂修复的工期为10日历天,合同签订之日起3日内开工; 三、合同价款与支付 3.1综合单价20元/立方米,本合同(不含税包干)总价(大写):贰万元整;(小写):¥20,000元。工程清单另附。 3.2合同价款支付方式:乙方完成项目全部施工内容,甲方验收合格后一周内支付合同工程款,即贰万元整(¥20,000元)。 四、甲方责任 4.1甲方需积极配合乙方进行施工前的交接准备、施工中的管理

协调以及完工后的验收等工作; 4.2在微生物菌剂生态修复期间保证河段的水位得到合理控制,避免出现极端水位(水位差大于0.5米/天);如因水位异常导致的微生物菌剂修复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乙方不承担相关责任; 4.3在工程完工后一周内甲方组织验收,若超过时效甲方不组织验收,则视同甲方默认验收合格。 4.4履行合同按时支付工程款。 五、乙方责任 5.1在河段正常水位控制条件下,按合同约定对指定区域内水体进行施工; 5.2乙方不得超过合同约定工期,因乙方原因超过约定工期而增加的成本由乙方自行承担; 5.3若河段水位出现异常等情况,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 5.4乙方保证项目合同期间河道水体达到预期目标,并全力配合甲方做好水体观测等事宜。 六、争议解决方式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按下列第(1)种方式解决:(只能选择一种) (1)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2)提交仲裁委员会仲裁。 七、合同生效及终止 7.1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海岸带生物与生态系统 王思雨 12生物科学B班 12550802002 摘要我国海岸带和海涂在资源调查中将海岸带划分为河口岸、淤泥质岸、基岩礁海岸、红树林岸、砂砾岸和珊瑚礁岸。不同的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群落,本文将分类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河口泥滩红树林珊瑚礁 1.海岸带 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交汇地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的扩展,它包括海岸环境及其毗连的水域。现代海岸带一般包括海岸(潮上带)、海滩(海涂、潮间带)和水下岸坡(潮下带)三个部分。从广义而言,所谓海岸往往就是指海岸带。在海岸发育中,海浪、潮汐、海流、海面变化、地质地貌条件、河流和生物等因素影响其形态和演化过程,形成错综复杂的海岸类型。海岸带有三个主要的环境梯度:海到陆地的垂直梯度、暴露在波浪行动中的水平梯度和从固体岩石到砾石和卵石,到粗砂和细砂,再到淤泥的颗粒大小梯度。另外,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工海岸规模越来越大,如盐场海堤和港口海岸等。 2.河口生物 河口生物一般都能忍受温度的剧烈变化。但是在盐度适应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影响它们在河口区的分布。河口生物可划分为:①贫盐性种类,适应在5.0的盐度以下生活,因此仅见于河口内段,接近正常淡水环境。②低盐度种类,适应在15~32.0的盐度下生活。如盐沼红树林、浅水海草群落、偏顶蛤、蓝蛤、大腿伪镖水蚤等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③广盐性海洋种,适应在26~34.0的盐度下生活,适应幅度较大,可分布在河口,也可见于外海。④狭盐性海洋种,适应在33.0~34.5的盐度范围生活。随着外海高盐水的入侵,偶见于河口区或季节性地分布到河口。 由于河口是淡水和海水交汇区域,一些上溯入河川营生殖洄游的鱼类,如鲑、鳟、银鱼、刀鲚等,一些下降入海营生殖洄游的动物,如中华绒螯蟹、日本鳗鲡等,以及在河口区营生殖洄游和索饵洄游的动物,如梭鲻鱼类、鲈鱼、江豚、白海豚,它们进入河口区后,不论将这儿作为通道或活动区域,都需要作短暂的停留,调节个体渗透压,以适应河口、下海或入河的环境。 偏顶蛤 Modiolus (Modiolus) modiolus 俗称毛海红、假海红。瓣鳃纲、贻贝目、贻贝科。系 暖温性底栖贝类。贝壳略呈长椭圆形,壳大而坚厚。 壳长大于壳高,两壳大小相等而对称。壳顶位于贝壳 的最前端稍后。壳前端略细,极膨胀,后缘较扁而圆, 背缘弓形,腹缘直或中部稍向内凹,形成较大足丝孔。 由壳顶向后的部分壳面极凸,形成1条隆起肋。壳后 部有细长较硬的黄毛。生长纹较粗。无放射肋。韧带极大,两侧贝壳凸起。壳面被褐色壳皮,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

附件6 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技术指南系列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 录 1 总则 (1) 1.1 适用范围 (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1.3 术语和定义 (1) 1.4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 2 湖滨带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 (4) 2.1 湖滨带调查范围 (4) 2.2 湖滨带生境调查 (4) 2.3 湖滨生物调查 (4) 2.4 湖滨带现状类型划分 (5) 2.5 湖滨带生态环境问题诊断 (5) 2.6 湖滨带调查结果表达 (6) 3 湖滨带生态修复总体设计 (7) 3.1 湖滨带生态修复设计总体原则 (7) 3.2 湖滨带的生态功能定位及区划 (8) 3.3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目标和指标 (10) 3.4 全湖湖滨带生态修复整体设计要求 (11) 4 湖滨带生态修复工艺 (13) 4.1 生态修复模式设计 (13) 4.2 湖滨带物理基底修复设计 (18) 4.3 湖滨带群落配置设计 (30)

4.4 景观设计 (32) 5 滨带生态修复工程维护管理 (33) 5.1 总体要求 (33) 5.2 管理经费与机制 (33) 5.3 工程生态环境监测 (33) 5.4 日常管理技术要求 (33) 5.5 人为活动管理 (34) 6 投资估算 (36) 6.1 投资估算组成 (36) 6.2 建筑工程主要费用计算 (36) 7 工程生态环境效益评估 (38) 7.1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评估 (38) 7.2 水体净化效益评估 (38) 7.3 水土保持与护岸效益 (38)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资料

Microbial Ecology 绪论 1、名词解释: 微生物生态学:就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态学:就是生态学的一个层次,就是研究正常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相关关系的科 学 环境、自然环境+生物环境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具体环境。生物+非生物 栖息地、生物生活或居住的范围的物理环境。如林地生境中的不同树冠层、树干 生态位、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 系与作用。 基础生态位、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由物种的变异与适应能力决定,而非其地理因素。基本生态位就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与竞争。 实际生态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物种流就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2、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 ①发现新的在工农业(如固氮)、食品(如发酵)、医药(如抗生素)与环境保护(如生物修复)方面有重要用途的微生物菌株(包括极端环境中微生物资源的发掘); ②微生物在地球物质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开发与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好微生物基因资源; ④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净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环境生态平衡; ⑤保护人类健康与保护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的最佳作用。 3、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①正常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变化规律; ②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③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相互关系; ④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中的作用; ⑤现代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4、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物种流能量流食物链营养级信息流 5、什么就是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特点就是什么? 就是指各种环境因子如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对微生物区系(即自然群体)的作用与微生物区系对外界环境的反作用。 特点:微环境稳定性适应性 7、简述物种流的含义及其特点。 就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不同生态系统间的交流与联 系。主要有三层含义: 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变化的过程; 物种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格局与数量的动态,反映了物种关系的状态,如寄生、捕食、共生等; 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配置、营养结构变化,外来种与本地种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对物种增 加与空缺的反应等。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 海岸带区域涉及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区、市)的近岸近海区,涵盖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含辽东湾、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北黄海、苏北沿海、长江口—杭州湾、浙中南、台湾海峡、珠江口及邻近海域、北部湾、环海南岛、西沙、南沙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本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最高、人口最密集的区域,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区域,也是保护沿海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一、自然生态状况 本区域是陆地、海洋的交互作用地带,纵贯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季风特征显著,海水表层水温年均11—27℃,沿海潮汐类型和潮流状况复杂。区域内大陆岸线长度1.8万公里,分布1500余个大小河口、200余个海湾,滨海湿地面积约为580万公顷。本区拥有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海岛、海湾、河口、上升流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区域内海洋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海洋生物约28000多种,约占全球海洋物种总数的13%,是我国乃至

全球海洋生物重要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是重要的候鸟迁徙路线区域。 二、主要生态问题 本区域受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等影响,局部海域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显著退化,部分近岸海域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脆弱,风暴潮、赤潮、绿潮等海洋灾害多发频发。具体表现为,17%以上的岸段遭受侵蚀,约42%的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局部地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较为严重,调节和防灾减灾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遭到破坏,有害生物危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损失加剧。 三、主攻方向 以海岸带生态系统结构恢复和服务功能提升为导向,立足辽东湾等12个重点海洋生态区和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面保护自然岸线,严格控制过度捕捞等人为威胁,重点推动入海河口、海湾、滨海湿地与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多种典型海洋生态类型的系统保护和修复,综合开展岸线岸滩修复、生境保护修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生态灾害防治、海堤生态化建设、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海洋保护地建设,改善近岸海域生态质量,恢复退化的典型生境,加强候鸟迁徙路径栖息地保护,促进海洋生物资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2018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8年度开放基金拟资助研究项目8-10项,每项资助经费为3-5万元,研究期限为2年,资助项目总数和经费以重点实验室评审结果为准。申请方向指南、申请办法及条件要求如下: 一、本年度开放基金优先资助研究方向 1、海岸带(特别是潮间带)沉积物采样工具及环境监测方法; 2、海岸带(特别是海岸侵蚀和河道淤积)风险评估及修复技术方法; 3、大型工程对海岸带(含海岛海岸带)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评估; 4、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含海岛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与预测; 5、不同区域海岸带生态环境演变驱动力及承载力; 6、海岸带生态环境灾害信息集成及防范管理对策。 二、申请办法及审批手续 1、“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申请指南”为申请本年度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的依据。 2、申请者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填写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于2018年6月20日前寄到重点实验室,同时发送电子版至hqma@https://www.doczj.com/doc/283856510.html,。 请在本网站以及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283856510.html,)下载申请书及相关规定(“开放课题—文件下载”栏目)。 3、申请项目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评审择优资助,评议结果将通知申请者。 4、获批准的课题申请者需与本实验室签订课题任务书,签字加盖所在单位公章后寄至重点实验室一份,同时发送电子版。 5、本年度开放基金自2018年12月1日起执行,执行时间为2年。 三、申请条件与要求 1、请申请者严格掌握研究项目的体量,要求项目精小,针对性强,保证在两年内完成。 2、课题申请者以研究人员为主,一般应是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

微生物生态修复

景观水体污染生态修复技术 姓名:童雪晨 学号:2012506068 年级:12级生物技术2班 摘要:基于北方地区人工景观水体存在的问题,以石河子市石河子大学人工湖水体为研究对象,对水体进行水质监测,从数据结果分析总结出水体的水环境特征,依据现存景观水体水污染在内的环境问题归纳出景观水体污染的生境改善措施,综合水体的周边环境特征,结合水体生境改善措施和美学设计等专业知识,即运用景观设计形式及手法把研究得到的修复植物置于污染水体之中,达到对水体的修复效果,同时形成良好的水上景观区,得出人工景观水体污染生态修复技术与景观优化系统设计. 关键词: 景观水体; 生境修复; 优化设计 近年来,在景观建设中涌现出大量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公园水景、小区喷泉等景观水体,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成为景观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然而,与此同时包括景观水体在内的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退化也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水体的富营养化成为景观水体亟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水体的水质保持维护主要是控制水体中COD、BOD5 、TN、TP 等污染物的含量及藻类等的生长.目前,人工景观水体的研究工作,往往由景观设计师来考虑,设计中只注重视觉上的享受,片面追求其景观功能,致使景观水体存在着污染问题和观赏性能差的缺陷.因此,景观水体生境修复对景观水体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也是本论文所阐述的核心内容。 人工湖水体常静止不动或仅缓慢流动,为维持其良好景观,对补给水水质提出较高要求。在城市严重缺水的今天,再生水成为人工湖的可持续补给水源。然而,再生水中残留较高浓度的氮、磷物质,以其作为人工湖补给水时,加剧了水体发生水华现象的隐患。微生物在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自然条件下,这类有益微生物的数量较少,水体物质循环能力不足,导致污染物质在水体中累积,水质下降。微生物投菌法通过向水体投加有益微生物菌体来加速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循环转化作用,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本研究所采用的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是在微生物投菌法基础上,向试验人工湖水体投加微生物复合修复剂,促使水体中形成菌藻良性循环系统,将水体中积累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质通过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功能加以消除,改善水质,以促进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内的水

国内外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现状

国内外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现状 海岸带(coastal area)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区,是人类社会繁荣发展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地区。海岸带既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又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人口不断地向海岸带地区集聚,使海岸带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目前世界各国对海岸带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早在1972年10月27日,美国颁布了《海岸带管理法》(CZMA)[2],随之韩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也先后制定了海岸带管理法律、法规。同时为了减少资源破坏和避免生态进一步恶化,利用人工措施对已受到破坏和退化的海岸带进行生态恢复,由于人类对海岸带生态系统复杂性认识的局限性,目前对海岸带生态恢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单个的生态因子上,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综合系统的恢复技术仍处在探索研究阶段。 1.国外海岸带恢复技术研究概况 为了减少海岸带资源破坏和避免生态进一步恶化,利用人工措施对已受到破坏和退化的海岸带进行生态恢复是改善海岸带现状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国内外海岸带生态恢复的理论基础是恢复生态学,即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和时空次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 1.1人工河流水系的重新设计 随着对淡水需求的日益增长,使得淡水资源量,以及泥沙等沉积物锐减,引起海岸带沉陷、海水入侵,海岸带湿地大量消失。对人工河流水系的重新设计,是海岸带生态恢复的基础。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海岸带生态修复研究实践的国家之一。海岸带恢复计划措施主要是,重新设计河口水系,拆除海岸线和入海河流上一些障碍物重新恢复泥沙自然沉积和自然的水力平衡,从而起到控制海水入侵,防止海岸沉陷,保护海岸带湿地的目的;在美国佛罗里达为了恢复佛罗里达湾(Florida Bay)的原始的生态环境,1995年实施了佛罗里达湾和泰勒沼泽(Taylor Slough)计划,从而改善和恢复了佛罗里达湾海岸带生态环境。 1.2人工鱼礁生物恢复和护滩技术 渔民很早就发现沉船周围水域中渔获量较高,于是想到将结构物用石块加重沉到水下,来提高捕获量,这就是人工鱼礁的方法。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建造新型人工鱼礁保护水生动物以提高海岸带生物量。20世纪90年代,人们利用“矿物增长”(mineral accretion)技术建造新型鱼礁,即是在人工鱼礁上通入低压直流电,利用引起海水电解析出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等矿物附着在人工鱼礁上,形成类似于天然珊瑚礁的生长过程,在鱼礁不断增长的同时促进周围生物量的增长,达到海岸带生物种群恢复和海岸带保护的目的。此方法在马尔代夫和塞舌尔等国家得到了成功应用。 1.3海岸带湿地的生物恢复技术 采用人工方法恢复和重建湿地是海岸带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Taxas)加尔维斯顿(Galveston Bay)海湾,利用工程弃土填升逐渐消失的滨海湿地,当海岸带抬升到一定高度,就可以种植一些先锋植物来恢复沼泽植被。在路易斯安娜萨宾自然保护区和德克萨斯海岸带地区,利用“梯状湿地“技术(marsh terracing tech2nique),在浅海区域修建缓坡状湿地,湿地建好后在上面种植互花米草及其它湿地植被,修建梯状湿地可以减弱海浪冲击、促使泥沙沉积、保护海滩,同时也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2.国内海岸带恢复技术研究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最严重国家之一,也是较早开始海岸带保护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共开展了3次大规模海岸带、滩涂和海岛资源综合

海洋生态学习题

第一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概论 1. 生态系统概念所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生态系统有哪些基本组分,它们各自执行什么功能? 3.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能流过程有哪些特点? 4. 生态系统的物质是怎样循环的,有哪些特点? 5. 生态系统是怎样实现自校稳态的? 6.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出现后对促进生物进化、增加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有何重大意义? 7. 何谓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 8. 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对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有何指导意义? 第二章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1.为什么说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单位?联系海洋主要分区说明海洋在纬度、深度和从近岸到大洋等三大环境梯度特征。 2. 海水的溶解性、透光性、流动性及pH缓冲性能对海洋生物有何重要意义? 3. 简要说明大陆边缘沉积与深海沉积类型的差别。 4. 海洋浮游生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 按个体大小可将浮游生物划分为哪些类别?这样划分的类别有何重要生态学意义? 6. 海洋游泳动物包括哪些主要门类?说明鱼类生活周期中的洄游行为及其意义。 7. 生活于大洋中层和深层的鱼类在身体结构上有什么特征? 8. 结合底栖生物的生活方式谈谈海洋底栖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第三章海洋主要生态因子及其对生物的作用 1. 什么叫环境和生态因子? 2. 何谓限制因子?说明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的主要内容。 3. 如何用辨证统一的观点来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简述光在海洋中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5.为什么说浮游植物辅助色素对利用太阳光有重要作用? 6. 简述海水温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生态作用。 7. 简述大洋表层环流模式及海流的生态作用。 8. 说明海洋中盐度分布及其生态作用。 9.说明海水中O2、CO2的来源与消耗途径。为什么说pH值可作为反映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化学特征的综合指标? 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与动态 1. 什么是种群?种群有哪些与个体特征不同的群体特征? 2. 什么叫阿利氏规律?种群的集群现象有何生态学意义? 3. 动态生命表与静态生命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应用生命表可以分析种群动态及其影响因素? 4. 种群逻辑斯谛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该模型描述了种群密度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的负反馈机制? 5. r-选择者和K-选择者的生活史类型有哪些差别?举例说明种群生活史类型的多样化。 6. 为什么说人们更应该注意珍稀物种的保护? 7. 试从小种群对遗传变异性和统计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种群灭绝的内在机制。 8. 什么叫集合种群?研究集合种群对生物保护有何重要意义?

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设计原则与工程模式

中国环境科学 2004,24(6):717~721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设计原则与工程模式 叶春1,2*,金相灿2,王临清2,孔海南1(1.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 摘要:以洱海湖滨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湖滨带生态修复的原则和设计方法.在分析洱海湖滨带生态现状的基础上,对湖滨带类型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湖滨带的修复目标和设计方法,并对全系列和半系列的湖滨带生态修复进行了物理基底、生态恢复和景观结构设计.根据湖滨带的生态环境功能和人类对湖滨带的利用,探讨了洱海湖滨带生态修复的8种适用模式. 关键词: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模式;洱海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04)06-0717-05 Design principle and engineering mode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of Erhai Lake. YE Chun1,2, JIN Xiang-can2, WANG Lin-qing2, KONG Hai-nan1 (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Lak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4,24(6):717~721 Abstract: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method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lak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were inquired with th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of Erhai Lake as study obj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ecological status the type of th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was classified, the restoration object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were suggested; and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whole succession series and half succession series was designed in aspect of the physical fundu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landscape. The suitable restoration modes were inquired, based on the eco-environmental functions and the human utility of the ecotone of Erhai Lake, 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actice of the eco-restoration of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 of the same type. Key words:lake aquatic-terrestrial ecotone;eco-restoration;engineering mode;Erhai Lake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许多地区水生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延缓、阻止水生态系统受损进程、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2].我国湖泊生态系统受损与退化现象严重.湖滨带是水陆生态系统间的一个过渡与缓冲区域,具有保持物种多样性、调节物质流和能量流、稳定相邻生态系统和净化水体、减少污染等功能[3,4].其环境意义不容忽视.这个缓冲区域若因被过度开发利用而萎缩,湖泊的生态环境就会变得极其脆弱而易发生变化[5]. 本研究以洱海为例,根据湖滨带的生态现状,探讨修复和重建健康湖滨带生态系统的目标、原则、设计方法和工程模式. 1 洱海湖滨带生态现状  1.1洱海湖滨带的现状 洱海属云贵高原湖区,地处云南省大理州境内,流域面积2565km2,海拔1974m(海防高程,下同),湖面面积250km2,平均水深11.3m,湖容量2.8×108m3,是典型的内陆断陷湖泊.目前洱海虽然保持II类水质,但正处于中营养发展阶段,局部水域已呈富营养状态.洱海只有1个出水口,流域相对封闭,湖滨带特征比较明显,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洱海最低运行水位1971.0m,正常蓄水位1974.0m,防洪水位1974.2m,水位变幅为   收稿日期:2004-04-06 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2002AA601013) * 责任作者, 副研究员, yechun@https://www.doczj.com/doc/283856510.html,.cm

微生物肥料在土壤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5-12-29 作者简介:张清敏(1946—),男,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方面的 研究。E-mail:bio_zhang@nankai.edu.cn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增刊):283-284 JournalofAgro-EnvironmentScience 摘要:论述了微生物肥料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修复和指示作用,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微生物肥料对杀虫剂、多环芳烃 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土壤生态系统中有效菌是促进根系生长的细菌和真菌,尤其真菌的数量是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土壤;生态修复中图分类号:S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43(2006)增刊-0283-02 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特别是作为初级生产者,对土壤系统中有机物的降解和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土壤养分重要的源和汇,对土壤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都起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扰动非常敏感,所以可作为土壤生态 系统破坏和修复的重要指示物[1~3] 。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和掠夺性的生产开发,再加上各种污染物(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等)通过水、肥料和空气等途径的侵害,使土壤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已经和正在受到严重破坏。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土壤结构破坏以及农作物品质下降、病虫害增多等都是明显的证据。为了增产不得不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其结果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生 态系统的破坏。为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现实,必须从根本上修复土壤生态系统,向土壤中投加微生物肥料则是修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关键措施。 微生物肥料是指从土壤和植物根际分离得到的有效菌,经筛选、分离甚至基因重组,进行菌种的优化组合,经发酵培养与有机物混合而制备的微生物制剂。微生物肥料进入土壤生态系统后,在适当的水分、温度、pH值等条件下,与土著有益微生物共同形成优势菌群,促进土壤生态系统中碳、氮、氧的循环,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生态系统,使之形成新的稳定的平衡的生态系统。 1材料与方法 1.1微生物肥料 采用以好氧和兼性厌氧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酵母菌)为主体菌并辅以适量的乳酸菌和细黄连霉菌,经连续扩大培养后,优化组合固定化于 微生物肥料在土壤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张清敏,刘 曼,周湘婷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天津300071) ApplicationofBiofertilizerinEcologicalRemediationofPollutedSoil ZHANGQing-min,LIUMan,ZHOUXiang-ting (College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Weresearchedfunctionsofaddedbiofertilizerthatweremadeinourlaboratoryinecologicalremediationofpollutedsoilbyeither insecticideorindustrialpollutant.Thebiofertilizerwasincorporatedintoasoilfortifiedwitheitheraninsecticidealdicarbat5mg?kg-1,orpyreneat20mg ?kg-1,respectively.Wediscoveredthatthenumbersofmicroorganismsincludingmainlybacteriaorfungithatarecapableofgrowth-promotingrhizobacteriaofplantseffectively,inthepollutedsoilwerequicklyrecoveredtothelevelsofcontrolsoilaftertreatmentof30days.Itmaybesuggestedthatthenumberofbacteria,especiallythatoffungibeanindicatorforpollutedsoil.Keywords:biofertilizer;soil;ecologicalremediation

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微生物生态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硝化作用 2.菌根 3.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4.反硝化作用 5.硫化作用 6.氨化作用 7.共生 8.微生物生态学 9.根际微生物: 10.根圈效应: 11.根土比: 12.氨化作用: 13.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 14.正常菌群(normal microflora): 15.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16.拮抗(antagonism): 17.寄生(parasitism): 18.富营养化9eutrophication): 19.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20.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21.TOD: 22.DO: 23.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s) 二、填空题 1、从,,,生境中可以分离到嗜热微生物;从,和生境中可分离到嗜盐微生物。 2、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包括3种基本过程:、、。 3、微生物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类型包括:,,,、、和。 4、嗜热细菌耐高温的使DNA体外扩增技术得到突破,为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5、嗜生物推动的氮循环实际上是氮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其循环过程包括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 ,和。 6、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型:,, ,和。 7、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反应包括,, 和。 8、评价有机化合物生物降解性的基本试验方法是和。 9、污水处理按程度可分为,和。 10、汞的微生物转化主要包括3个方面,和。 三、选择题(4个答案选1) 1、总大肠菌群中不包括()。 A、克雷伯氏菌 B、肠杆菌 C、埃希氏菌 D、芽孢 杆菌 2、下列有机物中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是()。 A、纤维素 B、木质素 C、半纤维素 D、淀粉 3、同化硝酸盐还原的酶可被下列哪种化合物抑制?()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海南海岸带开发与保护

海南省海岸带开发与保护 暨存量国有建设用地清理处置专项检查督查第六组 关于昌江第三次回头看和第三轮集中督查意见书 昌江县政府: 2017年4月24日至25日,我组根据琼国土资法字[2017]8号和琼国土资用字[2017]35号通知要求,对你县海岸带整改、保护和国有存量建设用地清理处置工作进行了督查,现将情况反馈如下: 一、总体评价 今年3月9日全省土地清理“澄迈现场会”后,昌江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制定路线图、分类推进,基本完成国有存量地清理处置第一阶段工作,三类地逐宗建档上图,为下一步认定和处置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对“805宗”海岸带问题的整改已基本完成,并积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但督查中也发现对存量土地的认定政府原因的背书进展较慢、资料不全造成认定困难,海岸带整改和保护仍存在不到位等问题。 二、海岸带检查发现的问题 (一)好当家公司非法占用200米范围内林地建设排污沉淀池 昌江海尾镇好当家昌江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三联村委会虾塘外围靠海一侧200米范围内的林地上未经批准建设污水沉淀

池,占地面积5.47亩,违反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开发与保护管理规定》。 整改意见:昌江县政府应依法查处,该拆除的依法拆除,并应于5月底前整改到位。 (二)好当家和南疆公司养殖排放污水不符合环保规定 好当家和南疆公司位于海尾镇三联村和新港养殖基地,为依法履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分别于2014年、2016年受到昌江县环保部门环境违法行政处罚,但仍未整改到位。目前两家公司均未正式养殖。2017年好当家公司准备进行新一轮的养殖。 整改意见:昌江县政府应严密监督好当家和南疆公司养殖违法排污行为,及时制止向海域排放污染物,若其再违法排污,应予严惩。 (三)四条穿越海防林的栈道未整改到位 昌江棋子湾旅度假区内建设有通海木栈道共4条,其中2条经过县长办公会议研究,要求棋子湾管委会协调相关单位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但均未及时办理。另外1条,未经任何审批手续,由企业自行建设。这4条通向海岸的栈道占用了200米海岸带,分别是中南林海间项目区外向海岸一侧海防林内木栈道(246米长);开元度假村项目区外向海一侧海防林内木栈道(647米长);大角公园内向海一侧木栈道(1300米长);海湾明珠B-1、B-2地块“售楼部”向海一侧海防林内木栈道。这4条栈道未经依法审批,违反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对此,第六检查组已向昌江县政府发出了《依法整改通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