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中期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13.46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行为研究》中期报告课题编号:JXXWYJ17A0030主持人:大庆市林甸县花园镇中心小学陈立志研究目标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效果的实践研究,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行为的观察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旨在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提问效果的优化。
(1)引起对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重视,树立有效提问观。
(2)在对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对教师课堂教学提问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内涵,揭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特征。
(3)在理解有效提问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力求从实践出发,总结教师有效提问的经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效果优化策略。
研究内容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观察提问的各个环节,如问题设计、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反馈等,并对教师进行访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度分析。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内涵及特征研究通过课堂提问观察量表,对一定数量的“同课异构”、“同课异教”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与授课教师共同探讨提问的效果及可行的优化方案,深化对有效提问内涵的认识,总结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特征。
3、优化小学课堂教学提问效果的策略研究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提问理念的研究,主要研究教师对提问的目的及其功能的认识,关注教师提问理念的合理性;(2)问题设计的研究,主要研究问题设计的目的、类型和思维水平等,关注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准确性;(3)提问方式的研究,主要包括问题如何提出,如何叫答,如何使用提问语言、提问范围和频率的研究等,关注提问方式的合理性;(4)提问反馈的研究,即研究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如何回应,关注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处理方式;(5)提问反思的研究,关注教师课后对自己提问行为的反思。
研究原则1、“对话”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方略旳研究》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汇报【摘要】在2023年市级课题申报之际, 我们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方略旳研究”作为自己旳研究课题进行申报, 首先通过自己和其他教师旳教学案例, 思索怎样增强数学课堂提问旳有效性, 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旳主导作用和学生旳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效率。
另首先通过自身旳教学实践与反思, 改善和提高课堂提问旳基本技能。
目前课题研究已进入中期阶段, 特将概括汇报如下:一、课题旳提出在我们旳数学课堂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旳现象: 当学生对一种问题回答不出时, 就会又提出几种问题, 试图用这几种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问题。
但成果往往会适旳得其反, 教师、学生均事倍功半。
怎样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 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
提出一种好旳数学问题是增强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旳重要环节, “提问得好即教得好”。
这种见解不无道理。
我们懂得, 好旳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爱好、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体现能力等教学功能,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旳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提问旳技巧。
然而, 由于诸多原因, 目前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提问作用发挥旳远远不够, 提问旳有效性差旳问题显得相称突出。
提问随意, 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提问封闭, 不能很好地增进学生思索问题旳针对性与完善性;提问脱离, 欠缺站在孩子角度设计问题经验, 有些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水平;提问单向, 成为教师旳专利, 孩子只处在被动回答状态,没有留给孩子足够思索、有效质疑旳空间;教师提问对目旳旳精确度有待提高,没有充足考虑提问旳整合及弹性。
总之, 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旳现象, 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旳提高。
因此, 增强数学课堂提问旳有效性, 值得本课题组每位教师认真探究。
二、课题旳设计1.研究目旳(1)通过研究不仅教师观念转变并认识到位, 并且增进教师课堂提问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旳提高。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进展情况一)初步研究阶段,确定研究策略按照课题研究计划,我们正在从研究准备阶段向组织实施阶段过渡。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了课题组会议,进一步研究了课题。
具体进展如下:1.加强理论研究,提高教师理论水平,确保课题研究的成功实施。
我们每月定期集中研究一个小时。
2.我们将研究对象从教师课堂提问改为个案研究,即研究___老师在教授九年级(1)、(2)班的语文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
这样做的好处是具体、便于操作、针对性更强,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我们正在研究如何让“有效性”这一尺度更具可操作性、更具说服力。
初步考虑的结论是对“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最好是定量的,具体、可观、易于被人认可的。
4.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记录课堂提问的方法。
主要采用课题组老师有侧重点地分工记录,最后点评和讨论。
另外,请学校的摄影老师协助,记录讲课的细节,便于课后集体研讨。
5.我们正在开展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记录,希望能够全面地、多角度地反映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掌握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6.我们及时收集研究信息和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从一开始,我们就比较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收集,尽可能让材料保留原始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深入研究阶段,细化研究内容1.撰写符合课题需要的教学设计。
根据《研究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以“同课异构、有效教学、比较研究”理论和新课标为指导,选择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建构不同的教学设计。
2.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维视角体认“同课异构”,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从千课一面的逼仄中走出来;对自我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节;以不同的态度和情感去积极组织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同课异构中实现自己的卓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中期报告一、研究背景课堂提问在教学双边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进行思维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教学手段,而从心理学理论来看,课堂提问可以增强学生的研究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的火花,培养并进一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行成于思,而“思”往往是由“问”而始,由此可见,对课堂提问的调查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发展学生思维,升华学生情感的钥匙,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除此之外,课堂提问还是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调控和掌控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等方面发挥着杠杆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好课堂设问,以此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基于以上讲授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2018年10月我申报的磁县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教师个人课题”《小学数学课堂讲授中有用性提问研究》并获得立项告诉,在学校的鼎力大举支持和我们数学组的主动配合下,我针对这个小课题开展了系列工作,现将这一段时间来课题研究情况小结一下。
二、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一)确定课题,制定方案。
2018年10月初,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问”方面。
经学校推荐,本课题在磁县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教师个人课题”中立项。
(二)研究中采取的措施1、实际储备,充实自我。
在这期间,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研究。
其一是关于本课题的国内外其他人的研究现状。
我了解到在国内,现在有不少的单位或个人在做与本课题有关或是相关的研究工作,基本上还处于研究过程中,有些也已经形成一整套的完整的研究成果。
我希望我们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其二是关于进行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用到的一些理论知识,使课题研究能在有力的理论支持下开展工作,让课题工作更加地科学和到位。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我校2007年初申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课题研究,一年来,在校领导的带领和关心下,在广大教师的大力配合下,经过一次次的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进、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这一研究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我校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这一研究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以及相关能力。
在这一年中,我们真实地听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声。
本学年我们研究的内容有: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现状的调查及分析;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与教师教学理念的研究;数学课堂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方法的研究;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的研究。
凭借一线教师的有利条件,以课堂为实验基地,通过学习交流及在数学课堂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我们工作虽然紧张,但却感觉很充实;虽然很忙碌,但却在不断成长;成功的喜悦与研究的困惑并存,现将我们课题组的工作进展、成果活动经验与体会汇报如下:一、研究情况及进展1、理论引领实践。
理论是实践的航标。
因此进行理论学习是我们课题组一直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
上半年,我们做了专门充分的理论学习。
每位教师通过对有效性提问的思考,确立自己研究重点和方向,然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通过上网、看书学习,课题组长带头并要求和督促组员每员必须至少写一次学习笔记和感想,这一习惯从课题实验伊始一直延续至今。
同时,每月定期开展研讨活动。
大家就所看到的文章和观点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样,我们在科研思想上就较容易沟通和达成共识。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积极争取机会让教师们外出学习或是锻炼展示,促进课题组成员的快速提高。
听课教师回校后都能热心地向其他教师介绍学习内容与经验。
2、制定课题计划,边实验边总结、每学期一开学就由课题组长组织教师学习本学期教材,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要求和进程,及时地拟订出了本学期的实验计划。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课例研究中期评估报告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课例研究中期评估报告一、引言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通过对实际课堂案例的深度分析和评估,以期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中期评估报告将呈现研究过程、方法以及部分发现,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课堂观察、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以获取全面、深入的数据。
观察侧重于对课堂提问的次数、类型以及学生参与度的记录;访谈则着重了解教师对课堂提问的看法和实施策略;问卷调查则用于评估学生在课堂提问环节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三、研究结果1、课堂提问次数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频率较高,平均每节课提问30-40次。
然而,提问的分布并不均衡,较多的问题集中在部分优秀学生身上。
2、课堂提问类型教师提问的主要类型包括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以及创新性问题。
其中,记忆性问题占比最大,占比约60%,这表明教师更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推理性和创新性问题占比相对较小,分别为25%和15%,这可能表明教师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还有待加强。
3、学生参与度观察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存在差异。
在回答问题时,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而部分学生则较为被动。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约3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机会较少,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互动。
四、讨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在次数和类型方面表现良好,但在学生参与度方面还有待改进。
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均衡提问机会教师应将问题分散到不同的学生身上,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增加开放性问题推理性和创新性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增加这类问题的比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幼儿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研究中期报告研究背景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培养幼儿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课堂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工具,能够激发幼儿思考和参与互动,促进他们的研究效果和兴趣。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提问的作用,并提出改进教学中提问策略的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观察了多个幼儿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记录了教师提问的形式和效果。
然后,设计了一份问卷,向教师和幼儿家长询问他们对提问的看法和意见。
研究结果经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 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2. 开放式的提问能够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难度和引导性,以适应幼儿的认知水平。
4. 家长对教师的提问策略普遍持支持态度,认为提问能够增强幼儿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5. 教师对提问策略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指导。
研究结论和建议本研究的结论为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提供了论证。
在提问策略方面,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教师应积极运用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参与。
2. 提问应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以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 提问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来确定问题的难度。
4. 教师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提问策略的专业水平。
下一步研究计划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和建议,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包括:1. 实施改进后的提问策略进行教学实验,评估其对幼儿研究效果的影响。
2. 深入探讨提问对幼儿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3. 继续研究家长在提问中的参与和支持。
4. 探索其他教学方法与提问策略的结合。
参考文献(列举参考文献)。
《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我校在2009年6月承担了《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实验任务。
在这两年中,我们按照课题实验方案,对照研究计划,已经较好的完成了部分的实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下面对课题研究的一些工作进行总结。
一、适合我校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初现端倪。
第一,教学准备环节,形成了对学生认知前提和预设与生成挑战性学习目标的策略。
在学情方面: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所掌握的原有知识状况,特别是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的情况,将直接影响新知识的学习,影响知识技能的迁移。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前,通过各种方式,如交谈、测试、提问等来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形成对学生认知的前提熟悉,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在教学目标上,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使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经过努力能实现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长期的教改实践,使我们在备课方面形成了以下规定:1.教师正确处理好教科书与教学的关系,做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科书(包括教辅资料)进行选择、组织和排序等方式的“再度开发”,对课程内容进行“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
2.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编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媒体,认真备好教案。
倡导教师提前备课,讲究备课实效,特别是能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
我们规定六年教龄以下的教师必须备详案,注重教学设计的规范性;六年以上教龄的教师要重在教学设计的创新和个性化,使教学设计提升层次。
3.严把集体备课关,突出一个“研”字。
集体备课的本质是“研究”,核心环节是集体研讨,前提条件是教师个人的思考、分析;除设计教学过程、方法外,教材的解读、学情的分析和学生目标的达成、习题的设计、试卷的编制等都要作为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注重课堂上的互动性,而课堂互动离不开课堂提问。
要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有效参与,这也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项重要的表现。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存在这样的困惑:部分班级上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是学生成绩并不理想,而有些班级上课气氛不是那么热烈,反而考试成绩还可以;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几乎能积极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而有些学生从来没有主动回答教师的任何一个提问……班级的上课气氛、学生的参与情况,固然与班级氛围、学生的个性有关,但是能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是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还在于教师提问的效度。
教师的提问必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提问。
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就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之急。
提问----作为课堂交流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凝聚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一条十分重要渠道。
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主要有: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4、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5、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6、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提问。
研究的意义提问艺术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问效果的好坏,往往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
提问得当,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旺盛强烈的求知欲,开启智慧的大门,产生水到渠成的效果。
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中期报告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概述一)研究背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改变课堂入手。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课堂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因而提问的有效性就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
教师都把提问当作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课堂提问的效率极低甚至是无效的,主要表现在:1、无意义的提问多,真正切中教材要害的真问题少;事实性、记忆性的问题多,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穴位”的问题少;课堂提问设计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频繁问答。
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
由于问题的结果已有显示,课堂教学貌似热闹,其实华而不实,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灌输式”教学无异。
2、问题设计难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选择恰当的切入视角;问题的组合也不能环绕教材的中心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层层铺垫不断深入的思维框架;忽视学生的年龄特性,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提问的思维水平偏低。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或茫然或沉默以对。
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造成了讲授低效,甚至无效。
3、教师的提问不是以探求学生的见解为导向,而是以取得预设正确的答案为目标,同时,在问题与回答之间,缺乏必要的引导、扳谈和推理,难以生成高质量的或者融入自我理解的有个性的答案;提问表达不明确,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实际。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所提问题难度只要相对奇妙,注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概述(一)研究背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改变课堂入手。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课堂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因而提问的有效性就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
教师都把提问当作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课堂提问的效率极低甚至是无效的,主要表现在:1、无意义的提问多,真正切中教材要害的真问题少;事实性、记忆性的问题多,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穴位”的问题少;课堂提问设计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频繁问答。
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
由于问题的结果已有显示,课堂教学貌似热闹,其实华而不实,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灌输式”教学无异。
2、问题设计难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选择恰当的切入视角;问题的组合也不能围绕教材的核心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层层铺垫不断深入的思维框架;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提问的思维水平偏低。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或茫然或沉默以对。
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造成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3、教师的提问不是以探求学生的见解为导向,而是以获得预设正确的答案为目标,同时,在问题与回答之间,缺乏必要的引导、交谈和推理,难以生成高质量的或者融入自我理解的有个性的答案;提问表达不明确,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所提问题难度只要相对巧妙,注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课题编号:JXKT-XS-04-001《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本课题从2014年11月立项后,学校及时召开了开题仪式,开题以来,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题组按照专家和学校的要求积极开展研究活动,严格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展开具体的课题研究工作。
一、课题研究的策略、措施1.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的老师认真听课、议课、评课,努力吸取其他教师先进经验,高度关注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为本课题提供研究的条件。
如下几个方面:(1)导入:提问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新知学习: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习成员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
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支持行为,可以提示数学知识重点,组织数学教学内容,促进数学结论的记忆,拓展数学学习视野,诊断与解析数学学习中的疑难。
(3)巩固练习:提问是师生数学活动绩效的强化行为,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分析其弱点,搜集素材,检查数学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思考机会,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
(4)总结:提问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主旨在于提高数学活动的综合效益,应充分考虑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这几个主要环节找出不合理的提问并废止不恰当的提问,研究提问的类型、表达、候答、理答等策略及技巧,做到提问有效。
2.对经典录像课例作课堂提问分析的研究。
提问作为“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沟通教师、教材及学生三方面联系的桥梁。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发问和学生答问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
3.对自己提问有效性研究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xx年xx月xx日•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目录•研究工作及进展•研究结果与贡献•下一步工作计划0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国家教育改革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是常用的教学策略之一,但存在一些问题,如提问过多、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等。
课堂提问现状课题背景1研究意义23通过研究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提升教学质量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研究有效提问策略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积极作用,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素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国内研究现状23国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国内研究者开始关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国内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开始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国外研究者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研究重视程度较高国外研究者倾向于研究更加系统化和精细化的提问策略国外研究者注重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提问策略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国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研究述评应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述应该肯定已有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同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研究述评03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03总结和提炼有效提问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指导。
研究目标01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02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研究内容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包括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时机、学生的反应等方面。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实效性的探究中期报告一、选题背景数学教育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在数学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的提问往往是徒有其表,没有真正意义上激发出学生的思考和发言。
本篇文章旨在研究初中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提问实效性的方法和措施,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二、问题阐述1. 初中数学教师当前的教学提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问实效性?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进展1. 初中数学教师当前的教学提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初中数学教师存在以下问题:(1)提问难度不合适: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思考,过于复杂的问题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2)提问不够具体:一些老师常常使用模糊的提问方式,使得学生无法理解题意,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
(3)提问过于单一:许多老师习惯于问知识性问题,缺乏启发式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机械记忆,不能形成思维方式。
(4)提问时间过早或过晚: 有的老师提问过于早,学生没有充分听取老师的讲解就被问问题;有的老师等到知识讲解完毕再提问,这时学生准备听老师的知识讲解,会分散注意力,导致老师的提问效果不好。
(5)提问过程不够充分:很多老师在提问过程中只是询问或点名,不会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导致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问实效性?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发现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问实效性的具体方法如下:(1)合适的提问方式:老师在提问时,需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知识水平相符,适当提高难度,以便学生能够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2)具体的提问方式:老师在提问时应尽量使用具体明确的语言,争取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题意,并便于学生展开思考和回答。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提问作为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
课堂提问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不仅很好的完成了传统教学中的教授知识的任务,还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积极性。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提问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1、缺乏思考价值、过于简单。
多以课本上的基本知识为主进行提问,缺少思考价值达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调动不起学生更多的研究积极性。
2、提问对象把握不明确、提问过难。
课堂提问一些学生原本没有学到的知识,造成了回答的困难,造成课堂上的“冷场”。
3、提问缺乏新意。
对于问题的提出总是千篇一律或者旧话重提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4、问题过于空泛。
学生抓不住教师要提问的重点,思维就缺乏了定向,失去了目的性。
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
教师叫基础好的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在某些同学答不上问题时直接换能回答的人回答,导致回答问题的总是班级的少数。
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实质。
6、对于回答急于求成。
在提问后没有考虑学生回答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就叫学生来回答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没有给学生追求答案的过程。
也有可能因此错过解决知识点的关键契机。
二、概念界定“有效提问”是关注师生主体的彰显、学生思维的张扬、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三维目标的实现。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认为,有效提问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进行反思与实践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课堂有效提问,就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利用提问有效组织和控制课堂,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多变,并采用多种形式提问,给学生独立研究、思考的空间,提问后再及时评价鼓励。
最终达到双向互补,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概述(一)研究背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改变课堂入手。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课堂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因而提问的有效性就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
教师都把提问当作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课堂提问的效率极低甚至是无效的,主要表现在:1、无意义的提问多,真正切中教材要害的真问题少;事实性、记忆性的问题多,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穴位”的问题少;课堂提问设计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频繁问答。
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
由于问题的结果已有显示,课堂教学貌似热闹,其实华而不实,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灌输式”教学无异。
2、问题设计难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选择恰当的切入视角;问题的组合也不能围绕教材的核心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层层铺垫不断深入的思维框架;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提问的思维水平偏低。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或茫然或沉默以对。
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造成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3、教师的提问不是以探求学生的见解为导向,而是以获得预设正确的答案为目标,同时,在问题与回答之间,缺乏必要的引导、交谈和推理,难以生成高质量的或者融入自我理解的有个性的答案;提问表达不明确,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所提问题难度只要相对巧妙,注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
为了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
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堂提问艺术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研究观摩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做法,修改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
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的文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数学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
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课堂提问更加体现有效性。
二、依托课堂教学,改进提问方法。
在我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提问有效性差的现状,我们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并向盐城市教育学会提出课题申请,并很快获批准。
在滨海县实验小学冯雷激校长等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展开研究、探索实践。
为了搞好本课题实验工作,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滨海县实验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
在课题实施前期,课题组成员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有效性提问、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形成“课前精心设计——课中巧妙提问——课后有效反思”的构想。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解,实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
为了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
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堂提问艺术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研究观摩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做法,修改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
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的文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体会和存在的问题。
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数学学科教师对照案例进行探讨。
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课堂提问更加体现有效性。
二、依托课堂教学,改进提问方法。
在我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提问有效性差的现状,我们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并向盐城市教育学会提出课题申请,并很快获批准。
在滨海县实验小学冯雷激校长等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展开研究、探索实践。
为了搞好本课题实验工作,结合我校的工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滨海县实验小学<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
在课题实施前期,课题组成员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有效性提问、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形成“课前精心设计——课中巧妙提问——课后有效反思”的构想。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研究概述(一)研究背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改变课堂入手。
课堂提问作为教学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课堂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因而提问的有效性就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
教师都把提问当作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有些课堂提问的效率极低甚至是无效的,主要表现在:1、无意义的提问多,真正切中教材要害的真问题少;事实性、记忆性的问题多,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穴位”的问题少;课堂提问设计目的不明确,随心所欲,频繁问答。
有的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最典型的莫过于那种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 ,“不是”,“对”,“不对”等。
由于问题的结果已有显示,课堂教学貌似热闹,其实华而不实,无益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灌输式”教学无异。
2、问题设计难以根据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选择恰当的切入视角;问题的组合也不能围绕教材的核心形成一个有条理的、层层铺垫不断深入的思维框架;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
提问的思维水平偏低。
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 或茫然或沉默以对。
而教师只好自问自答,唱独角戏,造成了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3、教师的提问不是以探求学生的见解为导向,而是以获得预设正确的答案为目标,同时,在问题与回答之间,缺乏必要的引导、交谈和推理,难以生成高质量的或者融入自我理解的有个性的答案;提问表达不明确,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
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多项不同的智能,且不同的智能强弱各有不同,因此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空间。
所提问题难度只要相对巧妙,注意引导,给学生提供平台和机会,相信他们一定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提问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3、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教育理论是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构建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4、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提问中尽可能多的采取表扬、赞美、宽容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修正自我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三)、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1、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全面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
(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探索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去探求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5)、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的水平,教科研水平。
2、研究内容(1)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现状及分析。
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法等研究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数学课应有什么样的问题及如何提问,为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及采用适当提问方式奠定基础2)明确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从教师的行为过程、行为结果以及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本身三个方面来选取标准评价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确立了评价标准,才能有效界定提问是否有效,从而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3)小学数学课堂疑问形成原因调查与分析。
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数学课疑问形成的原因,同时也要从教师教学方面寻找原因,并进行认真分析采用相关的合适的提问方法及形式。
(4)研究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对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本课题从两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方面是教师因素,第二方面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问题因素、学生因素和教学环境因素。
(5)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通过以上研究,从目前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因素的分析,研究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方法,以期能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
预计将从广度、精度、深度三个方面来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发、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法:对研究工作而言,查阅文献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本研究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收集国内外关于课堂提问研究的资料,阅读并进行深入分析,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合这些文献信息,明确研究的问题,理清研究思路。
2、观察法:根据研究,需要采用随堂观察的方式,运用录音、记录的手段,在自然情景下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观察并真实、仔细的记录和描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目的在于了解教师是如何运用课堂提问的,以发现课堂上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并关注提问本身的有效性。
本课题拟采用随机听课,进行课堂实录,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进行课例研究。
3、访谈法: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流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且方便可行,引导深入的交谈以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
通过在课堂观察后对上课教师随意的、非正式的访谈,了解教师的教学背景、经历、以及教学过程、提问设计的思路、发现教师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行为背后所隐藏的教学理念及思想。
4、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教师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心目中的有效课堂提问。
同时编制学生调查问卷,以期从学生层面来分析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验证访谈信息的可信度和扩大信息量。
五)、研究步骤课题研究从2014年5 月至2017年4月,分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2014年5 月- 2015 年1月)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会议。
2、整理课题申报先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施准备。
第二阶段(2015年2 月-2017 年1月)实施阶段1、组织实施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对课题研究计划进行检查,实施中期评估,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
3、完成阶段习惯研究成果报告及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2017年2 月-2017 年4月)总结阶段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整理学生的实践性的资料3、撰写结题报告、提交课题组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一)、深入调查,细致研究,揭示矛盾现状首先,我们通过本校40 名教师的课堂提问现状进行了考察,通过课堂观摩、问卷调查、个别询问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发现我们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与误区:教师教学时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随心所欲地提问;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等;有些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有些教师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等。
问卷调查和课堂观摩显示,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偏多,很多是无效提问和低效提问的现象,而提问的有效性偏低,仅为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而且提问欠考虑,随机提问、临时提问很多,优质、高效提问很少。
提问时机把握不太好,提问切入点把握不准等状况。
(二)、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培训力度,完善课题研究制度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课程研究方法,我们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自学相关理论知识。
学习与课题相关的一些理论专著和学术期刊,如《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与学》等刊物,有效的提升了自身的理论水平。
此外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市县级的培训,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达到用先进的理论支撑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同事学校领导也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互动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校验充分结合起来,健全研究机构,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定于召开教研活动。
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典型案例,上研讨课,课后写教学反思。
(三)、收集查找优秀案例1、查找一些优秀的案例加以学习研究,并参照优秀的教案尝试教学,从中提炼一些好的经验、好的方法。
2、听名师与骨干教师的课,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特别是提问方面的技巧,要提出艺术性、学术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树立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问题及时记录,课后进行案例分析,不断尝试、不断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积累了一些前期资料,教学案例积累了案例、课例、调查问卷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成果,作为后期理论研究的基础。
案例研究多篇,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提问案例,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目前的研究成果根据课题研究进程,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下,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为:1、关于课堂提问的新认识。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地提出问题,目的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开展思考、讨论,探究活动,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所谓有效提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
教师有效性提问与以往灌输和强制式的“提问”有质的区别。
它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出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使问题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桥梁。
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课堂提问要高质量。
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不能过易、过难、无意义重复和表述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