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太和县桑营镇淝南小学

郭亚磊

2014.11.28

《分数的再认识

(一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63—64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分数。(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成语。)

十拿九稳()一分为二()七上八下()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对分数进行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有几个题目想考考大家。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1、平均分;2、一个圆是一个整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整体。

3、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能用

3

1

表示吗?为什么?

通过检查同学们学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分数的世界,让我们共同享受分数带给我们的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课。

(一)、说一说。

4

3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1.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2.教师课件出示,教材63页上的三幅图。教师强调:同一个分数的意义,可以有三种方式来表示,一是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二是把多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三是把多组图形看作一个整体。

3.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画一画。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副精美的图案,课件呈现一张图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