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排水、集水井降水及井点降水
- 格式:ppt
- 大小:978.50 KB
- 文档页数:28
工程施工降水是保证地下部分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进行基坑开挖时,由于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导致基坑浸水,使施工条件变差,地基承载力下降,甚至可能引起流砂、管涌和边坡失稳等现象。
因此,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降水和排水措施,也称降水工程。
常用的降水方法有以下几种:1. 集水井降水:集水井降水是利用井点管将基坑内的水收集起来,通过排水管排出坑外。
集水井降水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小、水位较高的场合。
施工时,应在基坑四周布置井点管,并在井点管的顶部设置集水井,通过排水管将水排出。
2. 深井降水:深井降水是通过深井将地下水抽出来,降低地下水位。
深井降水适用于水位较高、降水深度较大的场合。
施工时,应在基坑中央或周边布置深井,利用水泵将地下水抽出。
3. 电渗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降水是利用电渗作用,通过井点管将地下水中的离子带出,降低地下水位。
电渗井点降水适用于土体渗透性较差、水位较高的场合。
施工时,应在井点管中设置电极,通过电流将地下水中的离子带出。
4. 管井降水:管井降水是通过在基坑周边布置管井,利用管井中的水泵将地下水抽出来。
管井降水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大、水位较高的场合。
施工时,应在基坑周边布置管井,并在管井中设置水泵,将地下水抽出。
5. 喷射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是利用喷射泵将地下水抽出来,降低地下水位。
喷射井点降水适用于水位较高、降水深度较大的场合。
施工时,应在基坑周边布置喷射井点,利用喷射泵将地下水抽出。
在选择降水方法时,应根据实际的自然环境中岩土渗透系数来选择合适的降水方法。
同时,降水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根据基坑的尺寸、形状、水位高度、土质条件等因素进行设计,确保降水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降水工程的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
海边工程施工降水在我国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下水位较高,尤其在夏秋季节,雨水充沛,工程施工面临着严峻的降水问题。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降低地下水位成为一项重要的施工措施。
本文将探讨海边工程施工降水的相关技术及注意事项。
一、海边工程施工降水技术1. 集水明排降水法集水明排降水法是通过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泄水管、输水管等组成的排水系统,将地表水、渗漏水排泄至基坑外。
该方法适用于填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等土质。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土颗粒流失,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抽排的地下水资源。
2. 降水井降水法降水井降水法是为降低地下水位打的井,打完后放入水泵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方法:(1)真空井点降水法:沿基坑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井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
该方法适用于粉土、粉质粘土、砂土等土质。
(2)喷射井点降水法: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
该方法适用于粉土、砂土等土质。
3. 电渗井点降水法电渗井点降水法是通过井点管内的电极,利用电渗作用,使土体内的水分向井点管汇集,然后通过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抽出。
该方法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较小的土质。
在实际施工中,电渗井点宜与其他形式配合使用。
4. 深井降水法深井降水法是通过钻孔设备钻取深井,将水泵放入井内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
该方法适用于岩土渗透系数较大的土质。
深井降水法可以实现大深度降水的需求,适用于大面积的工程施工。
二、海边工程施工降水注意事项1. 充分了解地质条件,根据地质报告及建筑本身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降水方法。
2. 降水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规划,确保降水设施的合理布局。
地下工程降水措施方案一、前言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降水处理,以保障施工安全和效率。
降水措施的合理选择和实施对于地下工程的顺利施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地下工程降水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旨在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降水措施方案。
二、地下工程降水措施的基本原则1、保障安全:地下工程降水措施的首要目标是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要保证施工过程中降水设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保护环境:地下工程降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要得到有效处理,达到国家标准排放要求,保护周围环境。
3、节约资源:应根据降水需要合理选取降水手段和降水设备,充分利用天然水源和回收利用降水后的水资源,降低成本。
三、地下工程常用的降水手段1、井点降水法:是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在地下挖掘垂直或斜井并设置排水设备,将地下水抽排至地面,以降低地下水位,达到保证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目的。
2、钻孔排水法:是通过在地下进行钻探,安装管道和排水设备,将地下水抽排至地面。
3、地面排水法:是通过在地面设置排水槽、排水管、抽水泵等设施,将地表和地下水抽排至指定地点。
4、深槽排水法:是通过设置深槽,在地下采用一定的倾斜度,将地下水自然流向指定地点。
四、地下工程降水措施的选择及设计1、根据地下水位、地质特征和地下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水手段,并制定详细的降水方案。
2、确定降水设备的选型和布置位置,制定合理的降水设备布置图。
3、根据降水设备的选型和布置,进行降水设备的设计计算,确认降水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技术指标。
4、根据降水设备的设计计算结果,制定完善的降水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
五、地下工程降水措施的施工实施1、根据降水方案和设备布置图,进行降水设备的安装调试和运行试验。
2、对降水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技术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控,确保降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3、定期清理和维护降水设备,保证降水设备的良好状态。
4、严格遵守降水操作规程,确保降水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土木工程施工中,地下水位的高低对施工进度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基坑开挖或地下工程施工时,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将会导致基坑淹没,施工难度加大,甚至可能引发坍塌等安全事故。
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时,降水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降水是降低地下水位的一种施工技术,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基坑或地下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降水的常用方法有集水井降水、井点降水、渗井降水、地下水帷幕降水等。
集水井降水是利用井筒将地下水汇集起来,通过排水管将水排出。
集水井可以是现成的井筒,也可以是专门挖掘的井筒。
集水井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较浅的情况。
井点降水是在基坑周围设置一定数量的井点,通过井点将地下水抽出。
井点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较深的情况。
井点降水可以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等多种形式。
渗井降水是通过在地下设置一定数量的渗井,将地下水渗透到渗井中,然后通过渗井将水排出。
渗井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较深、土体渗透性较好的情况。
地下水帷幕降水是在基坑周围设置一道地下水帷幕,通过帷幕将地下水隔离开,从而达到降低地下水位的目的。
地下水帷幕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基坑较深、土体渗透性较差的情况。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降水的具体方法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同时,降水工作的实施需要考虑到施工环境、工程进度、成本等因素。
在降水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下水位,确保基坑或地下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此外,降水工作还应遵循一些施工原则。
首先,降水工作应提前进行,以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其次,降水设备应具备足够的抽水能力,以满足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水位控制的需求。
最后,降水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降水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降水是土木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降水可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水方法,并严格控制降水过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土方施工排水与降水为了保证土方施工顺利进行,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应有一个总体规范做到场地排水通畅。
土方施工排水包括排除地面水和降低地下水。
(1)地面排水地面水的排除通常采用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修筑土堤等设施来进行。
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来设置排水沟,以便将水直接排至场外.或流人低洼处再用水泵抽走。
主排水沟最好设置在施工区域或道路的两旁,其横断面和纵向坡度根据最大流量确定。
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0 5m×0 Sm,纵向坡度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小于3‰。
在山坡地区施工,应在较高一面的坡上,先做好永久性截水沟,或设置临时截水沟,阻止山坡水流人施工现场。
在低洼地区施工时,除开挖排水沟外,必要时还需修筑士堤,以防止场外水流人施工场地。
出水口直设置在远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低洼地点,并保证排水通畅。
(2)集水井降水为了防止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的下降,必须做好基坑降水工作。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集水井降水法和井点降水法两种。
集水井降水法一般宜用于降水深度较小且地层为粗粒土层或黏性土时;井点降水法一般宜用于降水深度较大,或土层为细砂和粉砂,或软土地区时。
1)集水井设置采用集水井降水法施工,是在基坑沟底设置集水井,使坑(槽)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
应引开,以防倒流。
(槽)开挖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内的水绛抽出的水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一般排水沟的横断咖不小于0 5m×o om,纵向坡度宜为iH,—2‰;集水井每隔Z0 -40m设置一个,其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 6-0. S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始终低于挖土面0 7-1 0m。
井壁町用竹、木等简易加吲。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井底应低于坑底1—2m,并设0 3m左右的碎石滤水层,以免抽水时将泥沙抽走,并防止集水井底的土被扰动。
2)流砂产生及防治当基坑(槽)挖土至地下水水位以下时,土质又是细砂或粉砂,若采用集水井法降永,坑底的土就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
六种常常使用基坑降水方法之青柳念文创作
基坑降水是包管基础质量的重要步调,常常使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有多种,如何选用适当的降水方法呢?
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种人工排降法.它主要解除地下潜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在地下水较丰富地区,若仅单独采取这种方法降水,由于基坑边坡渗水较多,锚喷网支护施工难度加大.因此,这种降水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于高水位地区基坑边坡支护中.
轻型井点降水适用于基坑面积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场合.该方法降低水位深度一般在3~6米之间,若要求降水深度大于6米,实际上可以采取多级井点系统,但要求基坑四周外需要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放坡或挖槽.
喷射井点系统能在井点底部发生250毫米水银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米范围.它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与轻型井点一样,一般为逐日0.1~50米.但其抽水系统和喷射井管很复杂,运行故障率较高,且能量损耗很大,所需费用比其他井点法要高.
电渗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很小的细颗粒土,如粘土、亚粘土、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等.这些土的渗透系数小于逐日0.1
米,它需要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连系应用,其降低水位深度决议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
管井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的地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以及轻型井点不容易处理的场合.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达到每小时50~100立方米,土的渗透系数在逐日20-200米范围内,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潜水层降水.
深井井点降水是基坑支护中应用较多的降水方法,它的优点是排水量大、降水深度大、降水范围大等.对于砂砾层等渗透系数很大且透水层厚度大的场合,一般用轻型井点和喷射井点等方法不克不及凑效,采取此法最为适宜.。
一、方案概述为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防止因雨水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分造成地基下沉、边坡失稳等安全隐患,特制定本排降水专项方案。
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施工现场的所有排水、降水作业,包括但不限于施工便道、基坑、地下室、地下室周边、临时设施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施工现场总指挥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排水、降水工作,确保排水畅通。
2. 施工现场项目经理负责制定排水、降水方案,组织实施,并对排水、降水效果负责。
3. 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负责排水、降水方案的编制、审核,并监督方案的实施。
4. 施工现场安全员负责监督排水、降水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排水、降水措施1. 排水措施(1)施工便道:设置排水沟,将雨水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及时排出。
(2)基坑:设置集水井,采用潜水泵将基坑内的积水抽出,保持基坑内水位低于基底0.5m。
(3)地下室:设置集水井,采用潜水泵将地下室内的积水抽出,保持地下室内水位低于基底0.5m。
(4)地下室周边:设置排水沟,将周边雨水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排出。
2. 降水措施(1)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长度为4.5m,管径为32mm,间距1.2-1.5m,集水总管径为100mm。
(2)地下室:采用管井降水,管井深度根据地下室深度和地下水位情况确定,管径不小于200mm。
五、排水、降水设备1. 排水泵:采用潜水泵,功率不小于5.5kW,排水量不小于50m³/h。
2. 井点管:采用不锈钢井点管,长度为4.5m,管径为32mm。
3. 管井:采用不锈钢管井,深度根据地下室深度和地下水位情况确定,管径不小于200mm。
4. 排水沟:采用混凝土排水沟,宽度不小于0.5m,深度不小于0.3m。
六、排水、降水作业流程1. 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排水、降水设备、材料准备。
2. 施工过程中,按照排水、降水方案,设置排水沟、集水井、井点管等。
3. 定期检查排水、降水设备,确保排水、降水效果。
土方施工排水与降水土方施工排水包括排除地面水和降低地下水。
一、地面排水地面水的排除通常采用设置排水沟、截水沟或修筑土堤等设施来进行。
应尽量利用自然地形来设置排水沟,以便将水直接排至场外,或流入低洼处再用水泵抽走。
主排水沟最好设置在施工区域或道路的两旁,其模断面和纵向坡度根据最大流量确定。
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0.5m×0.5m,纵向坡度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小于0.3%。
在山坡地区施工,应在较高一面的坡上,先做好永久性截水沟,或设置临时截水沟,阻止山坡水流入施工现场。
在低洼地区施工时,除开挖排水沟外,必要时还需修筑土堤,以防止场外水流入施工场地。
出水口应设置在远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低洼地点,并保证排水通畅。
二、降低地下水1、集水井降水在开挖基坑、基槽,管沟或其他土方时,土的含水层常被切断,地下水将会不断地渗入坑内。
雨季施工时,地面水也会流入坑内。
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边坡塌方和地基承载能力的下降,必须做好基坑降水工作。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集水井降水法和井点降水法两种。
集水井降水法一般宜用于降水深度较小且地层为粗粒土层或黏性土时;井点降水法一般宜用于降水深度较大,或土层为细砂和粉砂,或是软土地区时。
采用集水井降水法施工,是在基坑(槽)开挖时,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在沟底设置集水井,使坑(槽)内的水经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
抽出的水应引开,以防倒流。
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0.5m×0.5m,纵向坡度宜为0.1%~0.2%;根据地下水量的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井每隔20~40m设置一个,其直径和宽度一般为0.6~0.8m,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始终低于挖土面0.7~1m。
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井底应低于坑底1~2m,并铺设0.3m左右的碎石滤水层,以免抽水时将泥砂抽走,并防止集水井底的土被扰动。
基坑积水防控措施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基坑积水防控措施:
①设计预防:深化基坑开挖设计,避免穿透隔水层,严禁超挖,确保设计中包含有效的排水措施。
②围堰与排水沟:在基坑四周构筑排水沟或挡水堤,距离基坑边缘0.5~1m,防止雨水和地表水流入。
③集水井与泵排:地下水位高的区域,基坑内设置集水井,配备水泵持续排水,保持水位低于开挖面0.5~1.0m。
④井点降水:对于承压水或高水位地区,采用井点降水技术,降低地下水位,必要时设计止水帷幕。
⑤监测与预警:安装水位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基坑水位变化,确保及时响应并采取措施。
⑥地面处理:优化场地排水,确保场地内外排水畅通,避免积水汇入基坑。
⑦应急准备: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排水设备,一旦发生积水迅速启动应急措施。
⑧施工管理:雨季加强巡查,及时清理排水设施,确保其功能正常,避免堵塞。
工程施工中常见地下水类型及井点降水计算方法作者:朱岩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通过对地下水的认识,了解人工降水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在施工中采用经济、方便、合理的人工降水形式,从而达到预想的降水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潜水完整井形式的管井井点降水计算方法。
关键词:地下水;降水;管井;计算方法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地下水的分类潜水:地表以下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称作潜水。
潜水水位的变化受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大。
一般埋藏较浅。
上层滞水:在潜水面之上,当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在该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着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叫做上层滞水。
上层滞水的水量一般不大,动态变化很大。
承压水: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叫做承压水。
它承受着一定的静水压力。
降水方法与适用范围轻型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基坑面积较小,降水量小,降深3~12m。
电渗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小的土质,如淤泥质土,粉土,粘性土。
降深小于6米,降水量小。
但能使土体硬化,强度提高。
喷射井点:利用井管下部的喷射装置,将高压水或空气,从喷射嘴喷出,管内形成负压,使周围含水层的水流向管中排出。
类似轻型井点,但总体能力强于轻型井点。
成孔工艺要求高,工作效率低,运转过程要求管理严格,降深8~20m。
管井井点:利用钻孔成井,采用单井单泵抽取地下水的方法。
井点直径较大,出水量大,可满足大降深,大面积降水要求。
降深无限制,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多最广泛的降水方法。
集水井的形式根据降水的形式可分为二种,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完整井:整个井管贯穿含水层,井底深入不透水层,称为完整井。
非完整井:整个井管贯穿含水层,井底未达到不透水层,称为非完整井。
潜水完整井的计算降水流線在剖面上为一系列的曲线,由上至下逐渐变缓,等势线也是一条曲线,在影响半径以内的任一过水断面,应为等势线在空间中所形成的等势面,为了使问题简化,取圆柱面为过水断面,即W=2πxy,同时水力坡度仍为,按达西定律可得:移向积分:Rh降水曲线图其中:Q为单井出水量(m3/d)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h为井中水深(m)K为渗透系数(m/d)S为水位降深(m)R为影响半径(m)r为井半径(m)4.1渗透系数K渗透系数K值确定是否准确,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方法在开挖基坑(槽),或沟槽时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将不断流入坑内。
易造成边坡失稳、地基承载力下降等不利现象,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必须做好降水工作,使基坑(槽)开挖在干燥状态下进行。
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有集水井降水法和井点降水法两种。
一、集水井降水法集水井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每隔一定距离设一个集水井,地下水通过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
集水井降水法一般用于降水深度较小且土层为粗粒土层或黏性土。
(一)集水井及排水沟的设置坑底四周或中央的排水沟及集水井应设置在基础0.4 m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
根据基坑涌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的抽水能力,每隔20~40 m设置一个集水井。
集冰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 m,集水井的深度随挖土加深而加深,要始终低于挖土晅0.7~1.0 m,井壁用竹、木等材料加固。
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集水井底应低于坑底1~2 m,并铺设0.3 m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将泥沙抽出,并防止坑底土被搅动。
(二)流砂的产生及防治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且土质为细砂或粉砂时,采用集水井降水。
当挖至地下水位以下时,坑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涌入基坑,这种现象称为“流砂”现象。
发生流砂现象时,土边挖边冒,坑底土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影响边坡的稳定,严重旳会造成边坡塌方及附近建筑物下沉、倾斜甚至倒塌。
流砂的产生与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在基坑开挖时,防治流砂的原则是“治流砂,必治水”。
主要途径有:第一,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第二,改变动水压力的方向使之向下;第三,截断地下水流。
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1.枯水期施工此方法主要是降低坑内外的水位差,减小动水压力,防止流砂。
2.水下挖土法此方法为不排水施工,使坑内外水压平衡,防止流砂。
3.采用井点降水法此方法使地下水渗流向下,使动水压力的方向也向下,增大土粒间的压力,有效地防止流砂的形成。
基础工程降水的方法
基础工程降水是指在基础工程施工中,为了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基础工程降水方法:
1. 明沟排水法:在基坑或沟槽周围开挖明沟,通过明沟将地下水引流至集水井或蓄水池,再利用水泵将水抽出。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浅、水量较小的情况。
2. 井点降水法:在基坑或沟槽周围埋设井点管,通过井点管将地下水抽吸至地面。
井点降水法可以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井点等形式,具体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地下水位、土层特性等因素。
3. 管井降水法:在基坑或沟槽内部或周围打设管井,通过管井将地下水抽吸至地面。
管井降水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深、水量较大的情况。
4. 真空降水法:通过真空泵在井点管或管井内形成负压,使地下水在大气压和负压的作用下被抽吸至地面。
5. 电渗降水法:在基础工程施工区域的土层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利用电场作用将地下水驱至阴极附近,再通过井点或管井将水抽出。
降水与排水(二)降水与排水施工降水一般分为明排水法和井点降水法两大类。
明排水法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基坑底面四周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因水沟采用一定的坡度,水向集水井里流入,再用水泵抽走。
明排水法由于设备简单、排水方便而被广泛采用,但当涌水量过大或易出流砂时,就不宜采用而采用井点降水法。
井点降水法一般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井点和深井井点等。
其选择取决于土的渗透系数和降低水位的深度。
1. 轻型井点:其构造即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间距埋入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面以下。
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要不断的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并开始回填土为止。
轻型井点的构造组成包括管路系统与抽水设备两部分,管路系统主要有井点管、滤管、弯联管和集水总管组成,抽水设备有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组成。
轻型井点适用于土的渗透系数在0.1~50m/d,降水深度一级轻型井点为3~6 m。
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可采用单排布置、双排布置和环形布置的方式。
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小于6 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 m的情况,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 m,且土质不良的情况。
环形布置则适用于大面积基坑。
轻型井点系统的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井点系统的安装与使用。
井点系统的安装顺序为:挖井点沟槽、铺设集水总管、冲孔、沉设井点管、灌填砂滤料、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
2. 喷射井点与轻型井点一样,也是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间距埋入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高压水形成的真空将地下水抽出。
主要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和管路系统组成。
喷射井管是由内管与外管组成的双层环管组成,喷射井管内管下端有喷射扬水器与滤管相连。
借助于喷射扬水器和高压水的作用,可以进行深基坑的降水。
工程施工降水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需要采取措施将地下水位降至工程开挖面以下的一种施工技术。
工程施工降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集水井降水法集水井降水法是利用井点管将地下水汇集到集水井中,然后通过水泵将水排出。
该方法适用于基坑较小、水位较高的情况。
集水井降水法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缺点是降水效果受井点布局和井点数量的限制,且在地下水流量较大时,需要增加井点数量以达到良好的降水效果。
二、深井降水法深井降水法是通过钻机钻孔至地下含水层,然后安装深井泵进行抽水。
深井降水法的优点是降水效果好、降水深度大、不受井点布局的限制;缺点是设备投资较高、施工难度较大、维护成本较高。
三、电渗井点降水法电渗井点降水法是通过井点管通电,利用电渗作用将地下水汇集到井点管中,然后通过水泵将水排出。
该方法适用于土体渗透性较差的情况。
电渗井点降水法的优点是降水效果较好、适用于多种土质;缺点是设备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能耗较高。
四、管井降水法管井降水法是在基坑周围钻孔,然后安装管井泵进行抽水。
该方法适用于地下水流量较大、土体渗透性较好的情况。
管井降水法的优点是降水效果好、降水深度大、设备投资较低;缺点是施工难度较大、维护成本较高。
五、明沟排水法明沟排水法是通过在基坑周围挖掘明沟,使地下水汇集到明沟中,然后通过水泵将水排出。
该方法适用于基坑面积较大的情况。
明沟排水法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较低;缺点是降水效果受沟槽布局和沟槽深度的限制。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降水的方式有多种,具体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基坑开挖深度、施工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降水方式。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降水方案,确保降水效果满足施工要求。
一、明沟排水明沟排水是土方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排水方式。
其原理是在基坑四周或施工场地内设置排水沟,使积水汇集到排水沟中,然后通过排水沟排出施工现场。
明沟排水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廉、易于维护等优点。
具体操作如下:1. 在基坑四周或施工场地内设置排水沟,沟底坡度一般为0.5%-1%。
2.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排水沟的长度、宽度、深度和间距。
3. 在排水沟两侧设置排水沟盖板,防止杂物进入排水沟。
4. 在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排水口,将积水排至施工现场外的排水设施。
二、集水井排水当土方工程区域内地下水位较高,明沟排水难以满足要求时,可设置集水井进行排水。
集水井的设置如下:1. 在基坑四周或施工场地内设置集水井,井口直径一般为0.6-1.0m,井深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在集水井周围设置排水沟,使积水汇集到集水井中。
3. 使用潜水泵将集水井内的积水排出施工现场。
三、井点降水井点降水是在土方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设置井点,降低地下水位,使土壤保持干燥状态。
井点降水分为轻型井点和深井点两种:1. 轻型井点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浅、渗透性较差的土层。
在施工现场设置一系列井点,通过井点管将地下水排出。
2. 深井点降水: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深、渗透性较好的土层。
在施工现场设置深井,通过井点管将地下水排出。
四、排水板排水排水板是一种新型土方工程施工排水材料,具有良好的排水、隔水、隔根等功能。
在土方工程施工中,将排水板铺设在基坑底部或施工场地内,使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排水板排出。
总之,土方工程施工排水方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排水效果,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