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67.38 KB
- 文档页数: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技术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设计制造、生产管理、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等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在工厂、公司、科研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开发与制造、技术推广、设备管理与维修、运行管理、质量检测与营销等方面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从事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等。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要求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技巧和一定的交际能力。
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体育合格标准。
(3)自然科学知识:①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②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初步应用,特别是为电子信息科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4)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机械工程专业技术技能,能解决常规性的工程技术问题。
(5)专业知识:具备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等知识。
2.能力要求(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具备适应社会的发展再学习的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具备团体协作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不断获取信息的能力;(2)应用知识能力:能将所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生产维护与工业生产上,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了解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科的前沿知识,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动态,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消化吸收能力,一定的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设计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
浙江大学Z he ji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 Un iv er s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 i2011级工学类培养方案工学类培养方案包括大类培养特色、大类培养面向等内容,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主要安排通识课程和大类必修课程的推荐学习计划。
大类课程的专业选修部分和专业课程的推荐学习计划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特色课程、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学科专业类别、授予学位类别、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课程修读要求以及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等内容。
大类培养特色建有通识、大类、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具有基础知识宽厚、交叉和专业知识精深的特点。
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强化工学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和社会性;通过构建大类课程平台,打好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并有效衔接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体系的严格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实践能力,在各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
大类培养面向学生在入学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系)管理。
工学类共有21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工程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
工学类培养主要面向的专业是: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80204)2.材料科学与工程(080205Y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301)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304)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80305Y )6.机械电子工程(080307W )7.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080504W )8.新能源科学与工程(080512S )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601) 10.自动化(080602) 11.电子信息工程(080603) 12.土木工程(080703) 13.水资源与海洋工程(080805W ) 14.环境工程(081001) 15.化学工程与工艺(081101) 16.制药工程(081102) 17.海洋工程与技术(081302S ) 18.飞行器设计与工程(081501) 19.工程力学(081701) 20.生物工程(081801)21.工业工程(110103)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 47.5+5学分 (1)思政类 11.5+2学分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年级 学期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2.0-1.0 一 秋冬 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2.0-1.0 一 秋冬 021E00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2.0-1.0 二 秋冬,春夏 031E003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 3.0-2.0 三 秋冬,春夏 02110081 形势与政策 +2.0 2.0-0.0 每学期浙江大学Z he ji a ngU ni ve r s it 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 n iv er si ty浙江大学Z he ji an gUni (2)军体类 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本科生)专业培养方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2014年3月目录1指导思想 (1)2培养目标、学制与方式 (1)3培养思路 (2)4选拔方法 (4)4.1 面向对象 (4)4.2 选拔时间及选拔程序 (4)5培养方案 (4)5.1总体培养方案 (4)5.2培养模式 (5)5.3课程体系 (7)5.4能力培养方案 (7)6教学计划 (9)6.1课程体系框架 (9)6.2课程体系特点 (11)7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12)7.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12)7.2培养目标 (12)7.3培养计划 (12)8师资队伍建设 (14)9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15)9.1建设思路 (15)9.2组织管理体系 (16)9.3部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合作企业简介 (17)附件1:浙江大学机械行业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型人才培养标准 (19)附件2:2013级机械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23)附件3: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课程专业目标实现矩阵 (28)I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和要求,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及机械行业标准为指导,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在学校本科生院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精心筹划,周密安排,认真讨论,拟定了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浙大机工专业卓越计划”)和实施方案。
1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面向社会需求,主动服务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主动服务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主动服务“走出去”战略,主动服务行业和企业的需求。
20GG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教学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52.0-1.0一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52.0-1.0一秋冬371E0010形势与政策Ⅰ+1.00.0-2.0一秋冬,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52.0-1.0二秋冬,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3.0-2.0三秋冬371E0020形势与政策Ⅱ+1.00.0-2.0四春夏(2)军体类必修5.5+3学分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机械工程学院(系)机械工程专业(代码: 0802 )(一级学科:机械工程)一、培养目标与要求培养机械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如下:1.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开拓进取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2.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工程知识,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3.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工程技术开发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熟练阅读本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二、学制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2.5-5年,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前两年内完成。
三、研究方向机电工程:1. 电液控制技术;2. 电子-气动控制技术;3. 应用流体力学;4. 信号处理及计算机仿真;5. 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机械设计及理论:1.设计理论方法及其自动化;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3.摩擦学设计;4.机构和机械传动设计;5.计算机工程图学;6.可靠性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1.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2.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3.工业工程;4.产品设计与制造自动化;5.微机电系统理论及微制造技术;6.制造过程检测和质量控制技术;7.机械振动、冲击与噪声控制;8. 精密测试仪器与技术;9. 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四、培养方式注重工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跨学科(甚至跨门类)的实践本质,根据机械工程领域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等培养环节中充分体现工程特点。
1、攻读该学位的研究生,采取半脱产或不脱产的方式。
2、论文工作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或工程单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攻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至少获得15个学位课程学分,总学分(含读书报告)不少于30学分。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一、专业代码、名称080305Y,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工程的研究、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
能在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领域的从事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较强的计算机能力、专业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创新精神、素质优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 1.字的表达能力;系统地掌握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 2.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子学、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 3.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5.四、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五、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CAD/CAM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机电一体化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等。
六、学制及学分要求学制四年。
本专业应达基本学分:179学分。
其中必修课112.5学分,占总学分62.8%;选修课程32学分,占总学分17.9%,其中包括通选课为12学分,各模块方向不少于20学分;自学辅导课教学6学分,占总学分3.4%;实践类课28.5学分,占总学分15.9%。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1年12月目录一、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 (1)(一)基本培养模式 (1)(二)课程设置 (2)(三)培养特色 (3)(四)学生选拔机制 (4)(五)特殊培养机制 (4)(六)激励机制 (5)二、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 (6)(一)培养目标 (6)(二)培养标准 (6)三、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10)(一)培养目标 (10)(二)培养要求 (10)(三)专业核心课程 (10)(四)教学特色课程 (10)(五)计划学制 (11)(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2)(七)主要课程培养矩阵 (17)(八)主要课程专业目标实现矩阵 (18)四、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平台建设 (19)(一)以教学改革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9)(二)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9)(三)以科研训练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四)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1)(五)以国际交流为契机,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21)五、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 (23)(一)企业学习目的与要求 (23)(二)企业学习培养模式 (23)(三)企业学习进度计划 (25)(四)企业实习内容 (25)(五)实习考核及实习纪律 (30)一、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整合培养、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以“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实践目标,构筑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综合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和匹配互动,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国际型、管理型、工程型、创新型”的卓越工程师。
教学院长签字:教学系主任签字: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计划学制毕业最低学分4年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修读标注“* ”的课程,总分34 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5 学分( 1)思政类 5 门 11.5+2 学分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第一学年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第一学年春夏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4第一学年秋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第二学年秋冬形势与政策+2(2)军体类 5.5+3 学分第 1、 2 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 1 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大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名称:工程管理专业代码: 120103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土木水利类工程技术知识和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敢于创新,善于合作,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本科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土木、水利、交通、城建、环保、国土资源、教育等部门从事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工程投资评价、工程招投标策划、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计价、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生产实践或教学科研等工作,具备工程师或与之相当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为国内外土木、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事业服务。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土木水利类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工程建设与管理领域的工程测量、科学运算、实验和测试等方面的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专业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以获得有效的结论;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管理流程、框架或系统,并能够在设计/开发环节中体现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4. 研究:知道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前沿与研究热点,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收集与分析数据、构建并解释模型,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6. 工程与社会:熟悉土木、水利等行业领域内国家和地区在工程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7.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策划、评价、决策、管理、控制等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8.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工程管理领域复杂问题的管理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9.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管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初步形成并具备注册造价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职业技能素质;10.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11. 沟通和表达:能够就工程管理领域的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通过自学等方式来继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最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培养目标: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的专业人才精通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机电产品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等专业技能,同时兼具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和参与管理能力,可以适应我国工业信息和通信产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领域研发的专业要求。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掌握有关机电设备的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等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工程图学、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电路基础、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使用的基本能力;6.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或产品虚拟制造的基本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7.掌握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机器人技术、邮电机电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为特色,强调机电综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
依托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运动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机械创新设计、数字化制造、现代邮政技术、工业机器人。
20GG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多元结构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以电液控制为特色,机电液一体化元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管理等能力的机械电子工程领域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力学、机械工程技术、流体传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技术、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电工程师专业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性能测试与仿真、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机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化、电液控制、电子 -气动控制、应用流体力学、信号处理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备必要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和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文献检索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及其他社会科学基础素养;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专业核心课程电液伺服/比例控制技术机电系统的建模、辨识与控制教学特色课程研究型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气动控制技术双语教学课程:机械电子控制微机电系统(MEMS)设计与制造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科专业类别机械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说明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1)思政类必修11.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年级学期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2.0-1.0 —秋冬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2.0-1.0 一秋冬371E0010形势与政策I +1.00200 —秋冬,春夏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2.0-1.0二秋冬,春夏031E003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03.0-2.0三秋冬371E0020形势与政策U +1.00200四春夏(2)军体类必修5.5+3学分体育I、U、M、W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 1学分,要求在前2年内修读。
浙江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方案二0一0年四月浙江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适应浙江省机械装备以及汽车零部件、模具等制造业的人才需求,构建CDIO 工程教育模式,以机械制造技术为主线,全面推行项目式教学模式,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工作的优秀后备工程师。
二、培养标准本专业培养标准设计依据为CDIO工程教育大纲和我国机械行业专业本科标准的基本要求,旨在通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热流体以及计算机辅助技术等领域课程学习,学校工程实践和企业现场工程师实践的工程能力与综合素质系统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机械制造工程实践能力。
1.工科通识与人文素养1.1具有宽厚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1.1.1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工程科学知识以数学和基础科学为主,掌握包括数学或数值技术、模拟、仿真和实验方法的应用,具有从事机械工程所必备的数学、物理及计算机知识。
1.1.2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一般知识,常规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文档处理软件,理解一般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知识点。
1.2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及实践能力1.2.1人文知识及实践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丰富的人文知识。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技术相关的沟通和交流。
1.2.2社会科学知识及实践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社会科学的知识。
2.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2.1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产品及零部件的辅助设计,掌握设计方法学和现代设计方法。
2.2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熟练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应用方法,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生产线和车间平面布置设计方法,具备解决现场工艺和设备问题的能力。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中的重点专业之一,培养具有工科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实践中开展机械制造、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和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学、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等基本理论,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2.具备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3.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在工程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4.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5.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更新能力,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控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数字控制技术、机械与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3.选修课程:自动化仪表、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程经济学等。
四、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实训:在校期间,安排学生进行工程实习,亲身参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工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涵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学生需完成独立的设计项目,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例的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专业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工程制造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等,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和实践需求。
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和实习实训的场所,与企业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教学院长签字:
教学系主任签字: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及管理知识,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强,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及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掌握力学、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自动化及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接受高级机械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毕业后能胜任机电设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制造、应用技术研究、科技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检测与控制、自动化、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3.具有机电产品和系统的研制、开发、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经营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综合训练
教学特色课程
双语教学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电控制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有限元分析
研究型课程:机械工程综合训练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
计划学制4年
毕业最低学分160+4+5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辅修专业说明
辅修专业修读标注“*”的课程,总分34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48+5学分
(1)思政类5门11.5+2学分
021E00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2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5 第一学年春夏
4 第一学年秋冬
021E0030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021E00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 第二学年秋冬
02110081形势与政策+2
(2)军体类 5.5+3学分
第1、2学年的体育Ⅰ、Ⅱ、Ⅲ、Ⅳ为必修,每门课程1学分;高年级的体育课程为选修。
学生每年的体育达标原则上低年级随课程进行,成绩不另记录;高年级独立进行测试,达标者,按+0.5学分记,合计+1或+1.5学分。
031E0010 军事理论 1.5 第2学年冬
03110021 军训+2 第1学年短学期
031E0020 体育I 1 第1学年秋冬
031E0030 体育II 1 第1学年春夏
031E0040 体育III 1 第2学年秋冬
031E0050 体育IV 1 第2学年春夏
(3)外语类9学分
实行以大学英语Ⅳ考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学生必须通过学校大学英语Ⅳ考试,并取得外语类课程9学分,同时,选修课程号含“F”的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051F0030 大学英语Ⅳ 3 (必修)
其余6学分,一般情况建议修读:
051F0010 大学英语Ⅱ 3
051F0020 大学英语Ⅲ 3
(4)计算机类5学分
(4)计算机类5学分
建议修读第二组课程:
(5)导论类2学分
学生可在各专业开设的学科导论课程,以及新生研讨课程中任意选择修读,并取得学分。
(6)其他通识课程15学分
学生在历史与文化(3学分)、文学与艺术(3学分)、经济与社会(3学分)、沟通与领导(1.5学分)、科学与研究(1.5学分)、技术与设计(3学分)等6个课程组中选择修读。
其中:历史与文化类(课程号里带“H”的)课程,建议在第一学年秋冬学期修读完毕;
沟通与领导类(课程号里带“J”的)课程,建议在第一学年秋冬学期修读完毕;
科学与研究类(课程号里带“K”的)课程,建议在第一学年秋冬学期修读完毕;
文学与艺术类(课程号里带“I”的)课程,建议在第一学年春夏学期修读完毕;
经济与社会类(课程号里带“L”的)课程,建议在第二学年秋冬学期修读完毕;
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里带“M”的)课程,在第三学年秋冬学期修读完毕。
2. 大类课程 40.5学分
(1)自然科学类27学分
1) 必修课程10门23.5学分
061B0170 微积分Ⅰ 4.5 第1学年秋冬
061B0180 微积分Ⅱ 2 第1学年春
061B0190 微积分Ⅲ 1.5 第1学年夏
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第1学年秋冬
061B0010 常微分方程 1 第1学年夏
061B0211 大学物理(甲)Ⅰ 4 第1学年春夏
061B0221 大学物理(甲)Ⅱ 4 第2学年秋冬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第2学年秋
061B0410 工程化学 2 第1学年春夏
061B0423 化学实验(丙)0.5 第1学年春夏
2) 选修课程 3.5学分
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本专业建议在以下课程中选择:061B0070 计算方法 2.5 第2学年春
061B0100 数理统计 1.5 第2学年冬
061B0030 概率论 1.5 第2学年秋
(3)工程技术类13.5学分
1) 必修课程5门11.5学分
081C0130 工程图学 2.5 第一学年秋冬
081C0170 机械制图及CAD 1.5 第一学年春
工程训练 1.5 第1学年春夏
081C0230 机械设计(甲)Ⅰ* 3 第2学年春夏
081C0240 机械设计(甲)Ⅱ* 3 第3学年春夏
2) 选修课程2学分
学生可在课程号带“C”(或建议选择)的课程中选择修读,本专业建议在以下课程中选择:081C0120 工程流体力学(乙) 2 第3学年秋
081M0020 热学基础 1.5 第3学年秋
3.专业课程61.5学分
1)必修课22门43.5学分
261C0061 理论力学(甲) 4 第2学年秋冬
261C0031 材料力学(乙) 4 第2学年春夏
261C0080 材料力学实验0.5 第2学年春夏
101C0010 电工电子学 4.5 第2学年春夏
101C0020 电工电子学实验 1.5 第2学年春夏
081C0210 工程材料* 2 第2学年春
08120351 机械制造基础* 1.0 第2学年春
0812030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甲)* 2 第3学年春
08121610 控制工程基础(乙)* 2.5 第3学年秋
08120341 机械制造工程* 3 第3学年冬
0819504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5 第2学年春
08123750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2.5 第3学年冬
0812044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2 第3学年春
08195150 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 2 第3学年夏
08121510 数控技术与装备自动化* 2 第3学年春
08120741 微机原理及应用* 2 第3学年春
08195160 机械工程综合训练* 2 第4学年秋
08120260 机械工程实验Ⅰ* 1.5 第2学年春夏
08120270 机械工程实验Ⅱ* 1 第3学年夏
08120280 机械工程实验Ⅲ* 1 第4学年秋
081880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 第3学年秋
2)选修课3学分
08195171机械优化设计与专家系统 1.5 第3学年夏
08121400 机电系统设计 1.5 第3学年夏
08120231 机电控制技术 1.5 第3学年春
08121041 自动化制造系统 1.5 第3学年春
3)实践教学环节 7
08188020 机械设计认识实习 1 第2短学期
工程训练加强实习(甲) 3 第2短学期08188210 生产实习 3 第3短学期
4)毕业论文(设计) 8
08189011 毕业论文(设计)8第4学年春、夏
4. 个性课程10学分
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所有专业课程、大类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各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
建议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或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修读课程。
本专业推荐部分课程供学生选择修读:
08120791 流体传动 1.5 第4学年秋
08195141 机构分析与综合 1.5 第4学年冬
08121020 质量管理与控制 2 第4学年冬
08195620 产品开发管理 1.5 第4学年秋
08192051 机械系统动力学 1.5 第4学年冬08195060 单片机及微机接口实验 1.5 第4学年秋08195431 软件开发技术 1.5 第4学年冬08195541 有限元分析 1.5 第4学年冬08195441 实验设计 1.5 第4学年冬
5. 第二课堂+4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