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井下气割、电焊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煤矿井下气割、电焊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煤矿井下气割、电焊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煤矿井下气割、电焊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YF-ED-J949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矿井下气割、电焊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矿井下气割、电焊安全技术措

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施工概况

由于*******。为确保施工安全,特编制本

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组织

1、施工单位:综采队

2、施工地点:**********。

3、施工负责人:******,负责整个施工的

人员组织,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的监管落实

工作。

4、施工时间:20xx年5月24日8点至16

点。

5、现场责任划分:

(1)现场负责人:跟班队长,负责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组织协调、安全管理、施工质量的监督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2)安全监护人员:跟班班长,负责对安全设施、施工环境的检查,每道施工工序确认完毕方允许进行下一道施工。

(3)气割操作人员:负责施工机具、材料的准备及检查确认,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4)电焊操作人员:负责施工机具、材料的准备及检查确认,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保

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5)现场电工:按照停送电管理制度,负责电焊机的电源线接、拆及停、送电操作工作,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确认。

(6)瓦检员:负责施工现场的有毒、有害气体检查工作,瓦斯浓度超限时,严禁现场进行作业。

(7)现场洒水灭火人:负责施工现场消防设施的准备、完好检查工作;在施工时,负责对施工点进行洒水、降温。

(8)安检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安全设施、消防设施不完好或安全技术措施执行不到位,禁止现场进行作业

三、施工准备

1、入井准备

(1)气割设备检查

气割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仔细检查氧气瓶、乙炔瓶、减压器、气压表、割枪或焊枪、气绳等必须完好,不漏气,气压表能正确指示,达不到上述要求不得使用。

(2)电焊设备检查

①检查电焊机。施工人员向队部申请领取电焊设备,电焊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仔细检查:电焊机必须完好,外观无变形,部件不缺失,螺栓紧固;电流调节装置应动作灵敏、定位可靠。

②检查电焊机电源线、焊把线、接地线。截面满足要求,中间无接头、无破损,固定牢靠,进出线接线柱护罩完好,焊把线采用YH或

YHF型电缆,且截面不小于95mm2,焊接电流不超过300A,电焊机电源电缆和焊把线绝缘电阻不小于1MΩ,绝缘测试使用1000V摇表,并记录绝缘测试数据。

③检查焊钳。焊接头夹紧焊条的区域绝缘无起泡、深度碳化和裂纹,焊接电缆的绝缘部分深入焊钳长度至少为电缆外径的两倍,至少为30mm,焊钳手柄有良好的绝缘层(外观干燥、清洁),固定螺栓齐全紧固,焊钳与电缆连接处受到外力时不脱开(检查人员用正常力量进行拉拽试验),电缆无位移,焊钳夹持力满足要求,夹持焊条多次晃动后无位移、无偏摆(检查人员用正常力量进行晃动试验)。

④检查防护用具。焊工手套、高压绝缘胶靴、防护面罩、防护眼镜、鞋盖、焊钳绝缘套

等完好、干燥,破损时必须更换,绝缘手套与高压绝缘胶靴要经检验测试合格,并粘贴合格证,达不到上述要求不得使用。

⑤电焊设备运输期间要轻拿轻放,严禁受到碰撞,电焊机的电源线、焊把线及接地线要盘齐收好,上面进行遮盖,防止电焊机淋水,且固定牢固,以防移动,同时严禁与其他物料混装。

⑥电焊机焊把至少备用一把,备用焊把也要进行检测,并要在地面与原电焊机焊把调换安装一次,防止下井的备用焊把不能使用。

(3)地面气割设备检查由气割工负责,电焊设备检查由电工负责。

(4)火源携带。火源为打火机一只,由火种携带工负责携带,火源入井时,要携带审批

好的气割、电焊措施。

(5)气割设备在运输时要轻拿轻放,严禁受到碰撞,氧气、乙炔瓶要固定牢固、以防移动,同时严禁与其他物料混装。

(6)现场负责人、电焊工、电工都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检仪。

2、现场准备

(1)在设备列车处断开转载机供电。

(2)作业准备前由现场负责人对施工地点进行敲帮问顶检查,浆皮开裂处及时用长柄工具捣掉,防止脱落伤人。

(3)将转载机电缆托架上管线挪移到负帮侧,使用湿布、彩钢瓦将电缆包住或遮挡好。

(4)将工作地点及附近前后两端各10米范围内的易燃物品清理干净;将作业现场杂物

清理干净,以防人工搬运材料时被绊倒,。

(5)工作地点配备合格的8kg干粉灭火器2台、20kg的消防沙、2个消防水桶,人员必须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施工地点10米范围内配有能够引到作业地点且直径不小于DN25的软管,水量充足,设专人负责喷水。

(6)放置气瓶,气瓶距工作地点间距必须在10米以上,且两种气瓶间距不小于10米;气瓶必须垂直站立放置在顶板完好的安全地点,并在巷帮可靠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在底板上滚动。

(7)放置电焊机,电焊机平稳放置在顶板支护完好无淋水、地面干燥(距焊接作业地点5m以外),为确保安全在电焊机必须放平放稳,并可靠固定,防止滑动。

(8)气割、电焊作业前要在施工现场拉好警戒线,保持气瓶、电焊机及附属设备在警戒线之内2m以上的距离。气割、电焊作业过程中除参与作业的人员严禁其他人进入警戒线以内(9)施工人员要佩戴保护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紧袖口,佩戴好防护眼镜,以防刺伤眼睛和伤害皮肤。

(10)井下施工准备工作由现场监护工负责;安检员负责施工安全设施检查。

3、作业准备

(1)现场负责人检查气割操作工、电焊操作工、现场监护工、火种携带工、洒水灭火工、瓦斯检查工、安检员到位情况。

(2)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必须对附近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和通风状况进行检查,瓦斯不得

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及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能进行作业。

(3)器具检查

①气割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仔细检查氧气瓶、乙炔瓶、减压器、气压表、割枪或焊枪、气绳等必须完好,不漏气,气压表能正确指示,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

②电焊机使用前,运转电工值班人员负责再次对电焊机、电缆等完好及绝缘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并记录绝缘测试数据,确保完好。

(4)由专职洒水工向施工点洒水,确保施工点10m范围内润湿。

(5)现场负责人在施工点进风侧3m范围内,距顶板300mm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甲烷检

测仪,以便随时检测风流中瓦斯浓度。

(6)电焊机电源线由专职电工接在开关负荷侧,电焊机与其电源开关间距不得大于10m;接线时必须严格执行二级停电、闭锁、挂牌、验明无电后、充分放电、搭短路接地线,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电焊机的外壳采用不小于10mm2接地线接地,电焊机专用接地极接地螺栓不小于8mm,接线结束再次检查电焊机接线柱是否紧固牢靠,有无加装护罩、电焊机有无裸露带电部分。测量接地电阻值,电阻不得超过2Ω,并记录测量数据。

(7)转载机电缆槽离地较高,必须使用铁链捆绑固定好,不能影响正常的作业工作。

(8)经现场负责人、安检员、瓦检员共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并共同向调度室汇报

现场准备工作完毕,并请示调度室是否可以开始施工,经调度室许可后方能施工。

四、技术要求

1、气割操作技术要求

(1)施工过程中氧气瓶、乙炔瓶要直立放置,固定牢靠,不得在地上乱滚动,气管必须理顺,不得遭受挤压或踩踏。

(2)施工前必须检查现场前后20m范围内瓦斯浓度,实时监测风流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当瓦斯浓度达到0.5%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用水迅速将熔渣冷却。

(3)检查完成后,先开启乙炔瓶阀门,并将减压阀低压表调整到0.03~0.05MPa;再开启氧气瓶阀门,并将减压阀低压表调整到0.3~0.5MPa。

(4)待压力调节正常后,再检查各个连接部位的气密性,保证无泄漏(检查气密性优先使用肥皂水)。

(5)切割前检查割炬的射吸能力。方法是:先接上氧气管,打开乙炔阀和氧气阀(此时先关闭乙炔瓶阀门,并将乙炔管与割炬脱开),用手指轻轻接触割炬上乙炔进气口处,如有吸力,说明射吸能力良好。若没有吸力,甚至氧气从乙炔接头中倒流出来,必须进行修理,否则严禁使用。

(6)割炬点燃操作程序:点火前,开启割炬切割氧气阀,用氧吹风,以检查喷嘴的出口,无风时不得使用(用手试风,严禁对准脸部试风)。点火时应先微微开启割炬上的乙炔阀,然后送到火种上点燃,当出现冒黑烟时,

立即打开预热氧气阀调节火焰。

(7)切割时,先用调好的火焰预热板材,当板材颜色达到亮红色时,开启切割氧气阀进行切割。

(8)当发生回火或鸣爆时,应迅速并同时关闭割炬上的切割氧气阀和预热氧气阀;若回火严重引起管带或回火防止器上出现喷火,在迅速关闭割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阀后,再关上氧气瓶阀门和乙炔瓶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9)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割炬熄灭,阀门闭紧,不准带火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工作地点时,必须熄灭割炬,关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