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导论》读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22.37 KB
- 文档页数:4
1纪录片一词,既是电影纪录片新的发展形式,又是电视节目的一个种类。
2故事片向纪录片靠拢追求客观记录风格;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追求情节化故事化。
3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
4当今纪录片种类可以分为社会人文类与自然科学类。
5纪录片的丰富多彩是由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构成的。
6纪录片的形态种类,以内容或以形式划分都是长期习惯,具有一定科学性。
12莱妮·里芬施塔尔代表作:《意志的胜利》《奥林匹亚》13尤里斯·伊文思:一条安达鲁狗桥雨博里纳奇矿区新的土地愚公移山17“冷战”结束以来,商业片升温表现之一是自然题材纪录片的发展。
1国际经验与民族化探索是纪录片艺术发展两大动力2新中国第一部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次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
3 1958年5月1日,我国内地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播。
第一个节目就有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纪录片《到农村去》。
7月播出第一步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
4 《收租院》是公认的中国初期纪录片代表之作,有泥塑。
6客观纪录体:主张强调跟踪纪录事件发展过程,强调自然客观,重过程不重结果,隐藏主观意图。
大量使用长画面,重视访谈和现场声;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说和音乐甚至拒绝人工照明。
反对拍摄中的人为干预,往往能够取得绝妙的自然客观效果。
这是当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艺术形式之一。
如果驾驭不当,客观纪录体容易流于冗长平淡、现象罗列乃至自然主义,不知所云。
7怎样理解纪录片的国际性和民族性双重品格并存p11一部纪录片从思想内涵到感情倾向,从美学追求到技巧手法,都或深或浅的濡染着民族文化色彩。
民族性既表现在思想内容上,也表现在艺术观念和形式上,更表现在作者自觉或不自觉的主观意识上。
一个作者跨境创作,表现的是异国题材内容,渗透于作品的情绪、倾向基调,却与他的主观意识及其自身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作品总体能否被认可为异国文化便大有疑问。
表现异国内容的作品成为本国文化成果倒是顺理成章的。
纪录电影读书笔记(原创5篇)纪录电影读书笔记篇1《千与千寻》读书笔记2001年,一部由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执导的电影《千与千寻》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远的主题,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电影讲述了主人公小千迷失在神秘的魔法世界,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挑战,最终找回了自我,并领悟到了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被其细腻的人物描绘、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理所深深吸引。
首先,我被电影中的人物所吸引。
小千,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她的勇敢、坚韧和纯真让人感动。
而其他的人物,如无脸男、千寻的父母、钱婆婆等,他们的性格各异,但都充满了真实感。
电影通过这些人物,展示了人性的各种面貌,让我们对自我和他人有了更深的理解。
其次,电影的想象力和视觉效果也令人印象深刻。
电影中的神秘世界充满了奇异的生物和景象,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创意和艺术感。
这种独特的视觉风格,使得电影充满了魔力,让人沉浸其中。
然而,《千与千寻》并非仅仅是一部儿童电影。
电影的主题深入人心,探讨了诸如迷失、成长、自我发现等严肃的主题。
电影中的小千在魔法世界的冒险,实际上是对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隐喻。
她必须面对自己的恐惧、发现自己的价值,才能找回自我。
这种对成长的关注,使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有深度的艺术作品。
总的来说,《千与千寻》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
它既有丰富的娱乐性,又有深刻的哲理。
我非常推荐大家观看这部电影,并深思其中的道理。
对于我来说,《千与千寻》不仅是一部娱乐电影,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和发现的感人故事。
纪录电影读书笔记篇2电影名称:《时间的皱纹》电影类型:纪录观后感:《时间的皱纹》是一部非常独特的纪录电影,它以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探讨了时间的意义和人类对时间的感知。
电影通过跟随不同的人物,包括一个时间旅行者、一个即将离世的老人和一个忙碌的母亲,展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重要性。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时间的哲学讨论,它还通过各种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时间的感受。
058《名家名作》·研究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真实情况和已知事实的真实记录。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一个基本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
随着影像纪实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受到大众关注的程度也逐步上升,纪录片在启发社会思考、承担社会教化责任的同时,也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创新着纪录片的理论、叙事策略和艺术追求。
纪录片的真实观也从传统的追求全知全能的客观真实逐渐转化为承认局部真实的多元和开放的真实观形态。
①一、纪录片影像本身的真实性纪录片和故事片的一个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观众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故事片影像的虚构性和表演性,而纪录片的影像则在大众记忆和社会历史中带给观众其本身真实的信服印象。
观众在通过影像和描述判断出影像的纪录片特性之后,往往会产生影像中的地点人物事件一定在真实的世界里、在摄影机前发生过的信念②。
这一特性也使纪录片本身的真实上升到一个伦理的层面,纪录片的非虚构特性不允许不被证实的影像和虚构的事件出现在其中。
纪录片作为一个纪实和叙事的手段,其创作过程中影像本身的“真实性”常常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当一些纪录片的素材是由“重拍”“演绎”而来时,往往受到质疑。
陆川的《我们诞生在中国》中的雪豹片段,约翰·格里尔逊的《夜邮》中的重要片段都是通过“重演现场”的方式得到展现。
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所展示的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况也有许多刻意为之的内容。
这个时候,舆论便会谴责制作者对真实的“人为设计”的成分,争论这样带有虚构成分的纪录片是否违背纪录片的真实性,从而不能称之为纪录片。
那么,影像完全实拍且不加虚构重演,就是丈量一个纪录片真实性的尺度和对其的评判标准吗?其实不然,即使是完全不加干预和重演的单纯记录,想要达到所谓最客观的真实也是很难的。
二、纪录片创作过程对真实性的影响纪录片的创作并非对客观世界的机械记录,准确地说,任何有人参与的对客观世界的记录都会受到人的主观性影响。
而“人”参与制作的纪录片,也因为带有目的和主观倾向而不再“完全真实”。
纪录片笔记整理(修改)第三章纪录片拍摄一、拾音要素1、声音的表现力:指声音的真实性,即声音必须与画面所展示的环境相一致,传达观众所期望的逼真效果;2、声音的距离感:与远近有关:景别越大,距离越远。
3、声音的平衡性:指声音的相对音量。
在录音过程中尽可能每个场景、人物,每个音响效果的音量大致保持一致。
4、声音的完整性和连贯性5、噪音的消除:消除风声等(可以把话筒改成低频)常用方法是给话筒套上防风罩。
6、注意拾取空音:空音指环境声音(现场保持安静时录一段)方法:在每天和每个地方拍摄结束后,录音师可以让大家站在原处,保持录音机分钟。
二、现场拍摄中的意识:1、“挑、等、抢”等意识:挑选、等待、抢拍2、“过程”意识:叙事的完整3、“长镜头”意识:是通过对于现场场面的调度,用一个时间上较长的镜头去表现一个完整事件,一段生活流程,又被称为“镜头内部的蒙太奇”。
使用长镜头时,镜头内部要有信息含量,用以表达状态。
4、环境意识:注意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区别,用标示性的东西展示地域:大环境展示生存条件;小环境展示生存状态5、细节意识:细节的作用:强调;刻画人物,表达情感;制造情趣6、声音意识:包括同期声和现场音响,特定环境里的特定声音包含大量情感信息,有鲜明个性色彩和强烈性格。
*声音的作用:(1)声画合一(2)塑造形象,表达情感(3)扩展画面空间的广度和深度(4)同期声、现场声可以作抒情元素7、剪辑意识:(1)了解轴线及轴线规律,确保机位的正确安排(2)注意拍摄一些反应镜头、空镜头和正反打镜头(3)早开机晚关机,注意保持完整性(4)注意运动拍摄要有起幅与落幅以保持画面衔接的顺畅(5)对同一场景或人物要多拍些景别,可以丰富画面(6)熟悉出画、入画、封挡、消失等镜头的拍摄*剪辑时注意:(1)要强调真实(2)拍摄要客观,技巧要朴实(3)图片、解说词的作用明显(4)注意影像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巴赞的三条长镜头的优势:(1)遵循时间的空间统一性,保证了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之间的实际联系,保持时空的完整性和可信性;(2)长镜头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来揭示动机,保持了生活的透明性、暧昧性和多义性。
纪录片拍摄心得体会纪录片拍摄心得体会(精选6篇)纪录片拍摄心得体会篇1在我看来,拍摄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
未雨绸缪在摄像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一场战争,若没有充分准备,十有八九便是要输的。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摄像中,若没有事先充足的准备,一切都免谈,而这些准备必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中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会让一部好的作品频频“难产”,甚至“胎死腹中”。
这都是我的教训。
一、资料准备在我们小组确定要拍以吉庆街为主题的宣传纪录片之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既有新闻报道也有杂志专栏,随笔与游记以及齐追航拍摄过的与吉庆街有关的纪录片《江湖三姐胡幕萍》、《吉庆街四大天王》和齐追航为吉庆街的草根艺人录制的唱片等,在对吉庆街由一定了解之后,便敲定了这个选题,但因为时间紧促,所以这样的准备也不算十分充分,所以陈静雯便先写了拍摄方案,暂定下了分镜头脚本,后期主要是我在修改——按照王老师的提议,要充分体现出吉庆街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会根据具体的拍摄进行修改。
其实,若是当时能预先到吉庆街进行实地走访,那么后面的那些突发状况也会少了许多,对于整个纪录片的拍摄进度也能有序把握,减少一些无用功。
在第一次实地走访了吉庆街之后,我们先与当地的老板—园园大排档老板胡幕萍的弟弟胡先生进行了闲谈,观察了吉庆街的游客与艺人,并与他们进行了交谈,对吉庆街的了解也不止于资料之上。
在这次实地了解之后,我们对吉庆街的汉味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原先的拍摄方案与脚步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动,不断完善。
每一次拍摄之后,我都会对拍摄方案与脚本进行修改,解说词也改了无数遍,力求精简,富有文化内涵。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事先准备时间极其充分,导演花了近五年的时间做了十万字的调查报告,然后进行了几个月的拍摄,最终剪辑出了这部精致且受欢迎的纪录片,相比之下我们的准备便显得十分粗糙了。
二、拍摄准备在确定拍摄方案之后,我们先在园园大排档(园园大排档在吉庆街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一家老字号大排档)品尝了吉庆街的几样特色美食,并拍摄了部分美食镜头。
关于尼科尔斯纪录片理论的几个问题——基于《纪录片导论》三个版本的研读关于尼科尔斯纪录片理论的几个问题——基于《纪录片导论》三个版本的研读导论纪录片作为一种以真实为基础并通过影像记录现实生活的电影形式,在20世纪诞生以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电影类型,并且对电影艺术和社会影响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尼科尔斯(Bill Nichols)作为纪录片理论领域的权威,其著作《纪录片导论》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经典教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版本的《纪录片导论》相继出版,引发了一些理论上的争议。
本文将基于《纪录片导论》的三个版本,探讨尼科尔斯纪录片理论中的几个问题。
一、尼科尔斯纪录片理论的核心概念尼科尔斯的纪录片理论提出了多个核心概念,其中包括“表象和意义的构建”、“接纳与疑问”以及“公众和私人”的概念。
这些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纪录片的评论和研究中,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纪录片作品。
然而,在不同版本的《纪录片导论》中,尼科尔斯对于这些核心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有所不同,这引发了一些疑问。
首先是“表象和意义的构建”这一概念。
在早期版本的《纪录片导论》中,尼科尔斯认为,纪录片创作者通过选择、组织和编辑现实素材来构建影像中的表象和意义。
然而,在较新版本的《纪录片导论》中,他抛弃了这种解释,而将其更多地理解为“视觉语断的表达”。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纪录片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界限,并引发了对于纪录片真实性的质疑。
其次是“接纳与疑问”。
在早期版本的《纪录片导论》中,尼科尔斯将纪录片划分为“接纳/主义”的类型和“疑问/主义”的类型,他认为纪录片创作者在观察和呈现现实时,既要接纳事实,又要保持对事实的疑问。
然而,在后来的版本中,尼科尔斯放弃了这种分类,并宣称纪录片既可以接纳现实,又可以质疑现实。
这种变化使得纪录片的定义变得更加模糊,难以界定纪录片的边界和特点。
最后是“公众和私人”的概念。
早期版本的《纪录片导论》中,尼科尔斯提到纪录片不仅是一种表达个人观点的媒介,还有一个更广阔的社会意义。
073[摘 要] 随着纪录片呈现方式变得更为多元,纪实影像创作不再局限于记录现实生活的外在真实,而是可以实现对内在真实与哲理真实的诗意化影像探索。
诗意纪录片《我的三江红》利用含蓄克制的诗意创作技法与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画面挖掘出了诗意影像表达的中国意蕴,并以具有时代温度的人文关怀与传播方式完成了诗意影像的现代性表达,为讲好中国故事探索出了更多的途径。
[关 键 词] 诗意纪录片;赋比兴技法;意境;人文关怀;传播路径试论纪录片创作中的诗意化探索——以诗意纪录片《我的三江红》为例贾子谋诗意是一种情趣意蕴,起源于诗词但又广泛弥散于多种艺术形式之中。
诗意纪录片作为一种弱化叙事、强调节奏韵律与情绪哲思的纪录片亚类型,往往能借助诗韵完成全片的建构。
诗意纪录片起源于西方,无论是城市交响乐式还是哲理探讨式,大多是架构在西方文化语境之下的诗意表达,而中国作为有着深厚传统美学底蕴的文化大国,在诗意纪录片的影像呈现上也应该有独具一格的美学韵味。
因此,探寻中国诗意赋予纪实性影像的价值、挖掘具有中国意韵的现代性诗意表达能为纪录片影像的创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
一、挖掘诗意的中国意韵(一)中国诗韵的价值诗意不止于诗词,更多地是以某种艺术形式为载体的抒发与被感知。
而不同的文化场域与深层集体心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东方与西方在抒发诗意时的不同审美趣味。
对于东方与西方在审美趣味上的差异,钱锺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以诗词为例有过一个风趣的解释:“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情感有节制,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比起西洋诗来,仍然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坦率的,比起西洋来,仍然是含蓄的……同样,束缚在中国旧诗传统里的读者看来,西洋诗里空灵的终嫌着痕迹、费力气,淡远的终嫌有烟火气、荤腥味。
”[1]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传统会造成对诗意的不同诠释与感悟,而具有中国意韵的诗意表达虽然广泛弥散在不同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中,但是大抵也如钱锺书先生所形容的那样透着一种含蓄克制的美学情趣。
央视地理类纪录片学习笔记100字《海洋》对于人类而言,大海是辽阔无垠和刚猛无比的,但是如果放置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它同样也是渺小和脆弱的。
《海洋》先从一个孩子的视觉去感受大海之大,然后又从一只海鬣蜥的独特视觉去看人类文明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并把地球和海洋引向了更加浩瀚无垠的宇宙,在一瞬间大海变得微不足道。
在人类已探知的宇宙范围之内,唯一能孕育生命的就是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而海洋则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
《海洋》通过诗化的镜头和优美的配乐,为我们展示了大海中各种美丽的生命形态,《海洋》已把生命和自然述说的唯美而动人。
《行星地球全集》《行星地球》是BBC制作的又一个经典系列,是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的行星地球的一次惊人的探查。
一次对我们的行星——地球的根本的、彻底的研究,着眼于形成我们地球的自然历史的关键因素。
阳光和淡水支配着地球上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的生命和生活,由此引发了大大小小的季节迁移。
历时三年多,摄影机为我们捕捉了由Okavango洪水引发的一年一次的变化,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空中摄影使我们能跟随一些大规模的迁移,经历猎食者和被猎者史诗般的旅程......《神奇的硅化木》上个世纪70年代,硅化木在北京延庆县的山区被当地农民发现,引来地质学家的关注。
由此,专家们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科考,最终确定,硅化木孕育于距今一亿年前的侏罗纪,而它的形成,则是亿万年复杂地质运动和外力作用的结果。
本片将跟随地质专家,一探硅化木的成因之谜《大峡谷的奥秘》四川大渡河大峡谷最深2675米,是世界最深的大峡谷之一。
正因为深,在峡谷两岸,保存完好并充分暴露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岩层,从谷底向上整齐排列。
岩石中含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是一部完整且形象的“地质及生物衍变的教科书”,厚达数千米的完美地质剖面,记录了十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塘中的发现》在海南的密林间两座圆形的池塘赫然出现在科考队员眼前,水塘外形规则依照圆弧形状整齐排列,看起来就像是人为挖成的,附近的村名说这两块水塘很有灵性是两座神湖,地质学家怀疑村民的说法,为了揭开谜团,队员展开了一系列的考察,最后发现,这两座池塘是火山喷发的结果。
纪录片专题片概论书籍读后感《纪录片专题片概论》读后感读完《纪录片专题片概论》这本书,我感觉收获满满,像是在纪录片和专题片的知识海洋里畅游了一番。
在读到关于纪录片发展历程的部分时,我了解到纪录片从最初的简单记录逐渐演变成如今饱含深度内涵、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艺术形式。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早期的纪录片,就像是卢米埃尔兄弟的一些纪录片,只是单纯地对生活场景的记录,但在当时却是开创性的。
而对比现在那些获大奖的纪录片,像《舌尖上的中国》,它不仅仅是在记录美食,还深入挖掘美食背后的文化传承、人的情感等多方面的要素,这真的是纪录片发展的最好见证。
书中对纪录片和专题片概念的详细阐述特别触动我。
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这二者的区分比较模糊,只是单纯认为是一回事。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它们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定义、目的、创作手法等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比如专题片通常有着更为明确的主题思想的传达目的,更有倾向性。
这就像新闻专题报道,它会围绕一个新闻事件重点挖掘背后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等。
纪录片则更加注重对事实的呈现,尽可能地保持客观中立,虽然在创作过程中也难以避免碰上主观因素的渗透,但对比专题片更追求一种“真实的展示”。
书中也提到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其中关于如何进行人物采访让我有很多思考。
它要求采访者尽量让被采访者展现出最真实自然的一面。
这让我想到我曾经看过的一个纪录片中的采访环节,那位采访者不断地引导被采访者往他预设的方向去回答问题,整个采访看起来非常生硬和不真实。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好的采访应该是基于被采访者的真实感受和经历的自然交流。
不过书中一些关于纪录片受众市场分析的内容我理解起来有点吃力。
只说中国受众的接受程度和喜好倾向有明显差异,但举的例子还不是特别足以让我清楚地理解到底有着怎样的差异。
我觉得作者想要表达市场对纪录片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感觉可以再深入一点阐述,或者多补充更多实际数据。
对了还想说,这本书关于纪录片和专题片结构的讲述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纪录片导论》读书笔记作者:比尔·尼克尔斯(美)时间:对纪录片这一影片制作形式的概述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提出的问题:涵盖了纪录片的道德、定义、内容、形式、种类、政治等论点第一章:为什么道德问题对于纪录片制作很重要?探究了关于纪录片伦理道德一些方面,并提出了他们与故事片所带来的道德问题的各种类型有什么不同。
第二章:纪录片与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在哪里?并考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可采取的多种互为补充的方式。
侧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重复出现的影片性质和状况。
第三章:什么赋予了纪录片电影属于自己的嗓音?介绍了从修辞学引入的概念,以展示纪录片如何是在受惠于修辞传统,以及纪录片制作者如何来表达那些要求社会舆论关注和解决的议题。
第四章:纪录片表现什么?为纪录片提供内容或者主题的那些议题的某些特点,特别是那些由纪录片提出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回避了科学上的或者纯逻辑上的解释。
第五章:纪录片是如何起步的?对20世纪20 年代以来构成纪录片惯例的四种起了一定作用的不同方式进行了识别分析。
第六章: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纪录片的六种不同的模式或种类,每一个模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制作者。
典型的影片、制度支持和观众期待的形式。
第七章:纪录片如何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与第四、第五一样,从历史角度切入,探讨社会的中心议题在纪录片中的呈现:国家名族问题、女性主义问题、政治身份问题、多元化主义问题等。
第八章:如何写出有影响力的纪录片评论?提出了一些组织论文结构的基本步骤。
内容:第四章:纪录片表现什么?对于每一部纪录片而言,至少包含来自三方面的相互关联的故事:制作者的故事、影片本身的故事和观众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全部内容。
要分析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影片如何创作以及为什么创作?一部影片与其制作者以往作品和一直以来倾心关注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制作者如何理解和诠释自己拍摄的意图或创作动机?这些想法如何与影片制作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联系起来?这种对于制作者和作品所处语境的回溯是帮助我们探讨一部影片到底表现什么的方式之一。
纪录片导论读书笔记纪录片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界定,纪录片的定义经常表现为一种相关性的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时间的或是相对而言的解释。
纪录片的含义体现在它与故事片、实验电影或先锋电影的相对性中。
纪录片不是现实的复制品,它是对我们所共同拥有的世界的再现;它代表一种在此之前我们可能从来没有遭遇过的(即使它所呈现的世界面貌我们其实非常熟悉)对世界的独特的见解。
机构性组织是一种界定纪录片的方式,就是“纪录片就是由制作纪录片的组织或结构生产出来的作品。
”这种界定纪录片的方式起到了一种提示作用:即一部由特定组织或机构制作的作品可能被认为是一部纪录片。
这种定义的形式还不完善,但也不能忽视。
格里尔逊有一个关于纪录片的著名定义:“创造性的对待现实。
”创造性因素削弱了纪录片的真实和真实性主张所依赖的基础——纪录片的影像就是真实的证据。
纪录片制作者拥有一种普遍的、自我选择的特权,那就是再现这个历史世界,而不是用想象去创造一个替代品。
纪录片从业者有自己的一套行业通用语。
纪录片从业者往往会遭遇到一些特殊但是又很普遍的问题,比如从“怎么建立一种与拍摄主体之间更道德的关系”到“满足特定观众的需要”等等,正是这些问题使得纪录片制作者和其他电影制作者有了区别。
构成纪录片传统的电影文本,是界定纪录片这种形式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首先,就像西部片或科幻电影一样,我们可以把纪录片当做一种电影类型。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西部片,一部影片要归入某种类型,该影片必须表现出该类型所应该具备的类型。
纪录片拥有自己的标准和惯例,以确立自身与其他影片类型的区别,比如:使用画外音解说词、采访、录制现场音效、切换特定场景以提供用于阐释的影像或就该场景提出某种观点。
另一个惯例是教导型逻辑的盛行,这种逻辑致力于告诉你许多相关信息,将电影与历史世界的再现联系起来来组织电影的结构。
这种构成纪录片电影的逻辑,支持某种涉及历史世界的潜在的论点、主张或声明,从而赋予该电影类型以自己的风格特征。
纪录片毕业作品参考文献
以下是一些关于纪录片毕业作品的参考文献:
1. 《以观众为中心:纪录片研究与行动的新途径》 - 弗朗索瓦·若斯特(Franois Jost)著,陈犀禾、刘宇辰译,2017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2. 《纪录片创作》 - 朱景和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3. 《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 - (英)汤普森、(英)格雷迪著,魏晓雯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
4. 《纪录片导论》 - (美)埃里克·巴尔诺(Eric Barnaud)著,中国电影
出版社,2016年。
5. 《纪录片创作实用教程》 - 贾樟柯主编,后浪出版公司,2017年。
6. 《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 - (美)大卫·麦克道尔(David MacDougall)著,胡静、王同乐译,北京电影学院出版社,2015年。
7. 《纪录片的观念与实践》 - (英)大卫·坎贝尔(David Campbell)著,何苏六、李斌、毛湛文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
8. 《中国纪录片发展史》 - 何苏六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年。
9.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 (美)理查德·波密斯(Richard Barsam)著,陶秀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10.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 (美)大卫·波德维尔(David Bordwell)、(美)凯瑟琳·斯蒂格拉斯(Katharyn Stockstill)著,曾伟祯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
以上文献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为毕业作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综合实践周总结报告05电本1 沈含章30 很多道理,很多经验,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理解它内在意义。
这次实践周我做了两份作业,一个是分析比较两个电视栏目写论文并策划一档类似的新栏目;一个是实地采访拍摄纪录片。
这个实践周对于我,是充实而有意义的。
想先说说纪录片。
进大学之前,对纪录片并没什么好感,也许是当初并不了解,但渐渐地发现自己对纪录片其实充满了向往与渴望。
纪录片是一个有思想有深度的电视节目类型,它仿佛有种魔力,会让你着迷,会让你思考、让你追问、让你认识并肩负更深的社会责任,并让你有机会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
我喜欢它,于是在今年的实践周我去了计划已久的纪录片拍摄地——缙云。
去缙云是想拍一个关于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的纪录片。
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决定了选题,又是在一次次的深入了解之后让我变换了主题,并挖掘出其中的真实内涵和意义。
让我真切体会到做纪录片创作的价值所在。
老师告诉过我,纪录片的创作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从最初确定选题,到收集资料,采访拍摄,以致编辑过程,深入采访是作品成功的首要条件。
“深入采访”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在老师说的时候听起来是那么容易理解,可只有真正去做了才能认识到他的重要性。
去年在一班从缙云回到杭州的火车上,我认识了一位大叔他告诉我他们村里有几位世上为数不多的小脚老人,我当时一听顿发纪录的念头。
小脚老人,在当今社会,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宝贵的历史遗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稀有程度不言而喻。
于是听了大叔的简单介绍加上回来后的资料查找,我做了一份关于小脚女人的拍片策划。
兴冲冲地来到了大叔所描述的小脚老人那里。
当我实地看到小脚女人的那双脚时,说实话多少有些失望,因为她们的脚并没有我查找的资料里所呈现的和想象中的那么小。
由于是在农村,裹脚也不是那么严格,老人的脚也并不是很小,只是有少许的变形,要是不说,从画面上根本看不出这就是曾说的“三寸金莲”。
又由于解放后放脚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老人对当时裹脚的记忆和愤怒也消退得差不多了,所以小脚的题材并不好体现。
186影视动漫纪录片就是关注和记录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价值观念、喜怒哀乐、行为规范、情感情绪等的用镜头捕捉丰富的人类社会,再通过影像语言呈现给大众,以展现处于宏观的时代环境下的微观的人文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的影像。
比尔·尼可尔斯在《纪录片导论》第二版中提出,纪录片表现的是真实人物、真实环境和真实事件,它通过对人物真实的故事的呈现给广大观众一种了解他们所处环境的视角和方式。
纪录片导演通过建构真实故事,使社会大众可以通过观看影像了解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环境和正在发生的历史[1]。
纪录片导演试图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下的个体和人群进行客观的记录,将我们社会最真实最细微的面貌展现给广大受众,使其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纪录片在传播的过程中也逐渐呈现纪录片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美学意义上的价值。
纪录片是一种通过表现世界参与世界的影像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与现实世界紧密相关,从某种程度上说,纪录片既包含着对社会的深刻洞见和细致观察,也承载着时间积淀的故事碎片和价值留痕,毫无疑问,纪录片在时间上的沉淀本身就充满意义。
一、纪录片与世界纪录片与现实世界和社会历史紧密相连,它往往通过表现世界参与世界,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一)纪录片利用真实合理的画面表达和自然声向我们呈现现实世界表象纪录片的本质就是记录真实情况,通过表面的影像呈现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本质问题,从而引起社会的深思。
导演在拍摄纪录片时为了真实的画面表达通常会注重以下三点。
第一,运用纪实性的长镜头。
也就是说通过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镜头呈现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既能增强故事呈现效果又能提升画面的流畅度。
第二,在影像色彩的选取和光线选择上尽量呈现自然状态下主体的原本特征和色泽,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画面的真实性。
第三,大多选择平视镜头。
这可以传达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平等姿态,无疑也会给受众营造一种平等、客观的氛围和感受,使纪录片在呈现上更加合理、适宜[2]。
该书在一版序中写道:纪录片的制作就如恋爱和做生意一样,是要经过尝试与失败,在实践中学会的,而并不是书力所能及的。
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纪录片编导与制作(第三版)【美】Alan Rosenthal 著张文俊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内容简介本书结合作者长期从事纪录片编导、制作与教学的丰富经验和杰出成就,以创作理念为主线,配以经典和翔实的实例,全面阐述和探讨了纪录片从创意、制作到发行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如纪录片创意与选题、项目建议书的编写要领、调研内容与方法、片子架构、导演的职责、采访、实地拍摄、解说词的写作、编辑方法与复杂性、预算分析、制片与筹资途径、问题与挑战等等,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与技法;不仅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且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影视编导与制作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教材,同时也是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从业人员及专业人士的难得的、高水准的参考手册与实用指南。
作者简介Alan Rosenthal,生于英格兰,曾就读牛津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制作过六十余部影视片,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以色列。
著作包括《感受一下耶路撒冷:一位犹太影片制作者的回忆录》(Jerusalem,Take One:Memoirs of a Jewish Filmmaker)、《为什么是文献片?》(Why Ducudrama?)和《纪录片的新挑战》(New Challeges for Documentary)等。
曾获皮博迪新闻奖和国际纪录片协会学术成就奖。
曾在斯坦福大学、大不列颠和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学院任教,同时也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通讯学院的资深教授。
近期进行的项目主要是在耶路撒冷、伦敦、纽约等。
最新的影片是《阿道夫〃艾希曼:绝密回忆录》(Adolf Eichmann:The Secret Memoirs)。
目录三版序二版序一版序译者序第1章引言第一部分从创意到初稿第2章准备第3章开始工作第4章建议书的写作第5章调研第6章片子构架第7章开始初稿写作第8章初稿的完成第二部分前期制作第9章预算与合同第10章前期制作调查第三部分制作第11章导演准备第12章导演采访第13章实地拍摄第四部分后期制作第14章编辑第15章最终解说词的写作第16章成片第五部分特例第17章纪实电影第18章文献片第19章历史纪录片第20章家庭片第21章工业片与公关片第22章为了生存第23章问题与挑战附录一小时片长的电视纪录片预算第1章引言该部分重要讲述了,他写书的初衷和一些别的想法。
《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读书笔记学院:传媒学院年级专业:2010级广播电视艺术学姓名:时郁婷一.图书及内容简介作者:梅冰,朱靖江。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纪录片在中国的文化视野里,长期徘徊在国家话语与民间述说的双行线上。
对于任何一个关注中国社会与文化变迁的人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独立纪录片创作都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章节。
本书主要收录了吴文光、段锦川、蒋越、康健宁、李红、杜海滨、杨荔娜、郝跃骏等十几位纪录片创作者与研究者的访谈,以及他们代表作品的介绍,内容广泛而又深入。
意在为较少专业背景的通读者搭建一个了解当代独立纪录片作者与作品的平台,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与创作理念,兼而为一些有志于纪录片创作的影像爱好者作一份入门的参考。
二.作者简介梅冰,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进入《中国环境报》报社,现供职于一人文地理类杂志。
著有《绿色生活指南》一书。
朱靖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99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文化人类学专业。
著有《DV宝典》一书。
三.读书笔记纪录片在中国的文化视野里,长期徘徊在国家话语与民间述说的双行线上。
前者构成了一种宏大的历史叙事,成为官方正史的影像注脚;后者则源于个体的意志,寻求一种有别于主流意识形态,真实而自觉的记忆形式。
段锦川───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关系,纪录片是一个最基本的电影形态,就像绘画和素描的关系。
实际上素描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材料,一个是作者的本体,还有一个是客观世界。
他怎么通过一个有限的材料手段,把他作为一个主体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惊艳表达出来。
那么素描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
我觉得纪录片在电影文化中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一个基本的电影形式,就是你怎么样通过很有限的电影手段,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通过电影的方式纪录下来或者表现出来,传递出来,传递给观众,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完成这样一种功能。
直接电影(direct cinema),指以写实主义电影风格排成的纪录片,和“真实电影”的摄制有很多共通处,如以真实人物及事件为素材,客观纪实的技巧,及避免使用旁白叙述等。
读书记录片观后感《读书记录片》是一部非常有意义且富有启发的纪录片,该片通过记录分析了人们对读书的态度和行为,展示了读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观看之后,我深感读书的重要性和乐趣,并对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首先,纪录片中介绍了人们对读书的态度和行为的变迁。
从过去对读书的不重视,到现在提倡读书的风气逐渐兴起,可见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和追求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我们需要通过读书来获取并理解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纪录片通过反映人们的转变,让我深感读书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纪录片也揭示了年轻人读书习惯的差异和不足。
纪录片中提到了很多年轻人看书只局限在“微信读书”等电子阅读平台上,且只关注某些畅销书,而忽视了其他类型和领域的书籍。
这种阅读习惯的单一和片面性,使得年轻人的知识面和认知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通过观看该片,我对自己的读书方式和选择也进行了反思。
以前我也追求畅销书,忽视了其他类型的书籍,纪录片中提到的“多种类型、多种领域、多层次”的观点,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于是,我开始尝试读一些不同类型的书籍,如历史、哲学、科学等,这些书籍不仅扩大了我的知识面,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和人生观。
此外,纪录片还介绍了一些人们通过读书获得启示和提高的案例。
比如,纪录片中提到的一位年轻人通过读书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使我更加确信,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读书记录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展示了人们对读书的态度和行为的变迁,也揭示了年轻人的读书习惯的不足,并向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启发。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深刻认识到了读书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也决心改变自己的阅读方式和选择,努力成为一个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的读书人。
《纪录片导论》读书笔记作者:比尔·尼克尔斯(美)时间:对纪录片这一影片制作形式的概述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提出的问题:涵盖了纪录片的道德、定义、内容、形式、种类、政治等论点第一章:为什么道德问题对于纪录片制作很重要?探究了关于纪录片伦理道德一些方面,并提出了他们与故事片所带来的道德问题的各种类型有什么不同。
第二章:纪录片与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在哪里?并考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可采取的多种互为补充的方式。
侧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重复出现的影片性质和状况。
第三章:什么赋予了纪录片电影属于自己的嗓音?介绍了从修辞学引入的概念,以展示纪录片如何是在受惠于修辞传统,以及纪录片制作者如何来表达那些要求社会舆论关注和解决的议题。
第四章:纪录片表现什么?为纪录片提供内容或者主题的那些议题的某些特点,特别是那些由纪录片提出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回避了科学上的或者纯逻辑上的解释。
第五章:纪录片是如何起步的?对20世纪20 年代以来构成纪录片惯例的四种起了一定作用的不同方式进行了识别分析。
第六章: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纪录片的六种不同的模式或种类,每一个模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制作者。
典型的影片、制度支持和观众期待的形式。
第七章:纪录片如何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与第四、第五一样,从历史角度切入,探讨社会的中心议题在纪录片中的呈现:国家名族问题、女性主义问题、政治身份问题、多元化主义问题等。
第八章:如何写出有影响力的纪录片评论?提出了一些组织论文结构的基本步骤。
内容:第四章:纪录片表现什么?对于每一部纪录片而言,至少包含来自三方面的相互关联的故事:制作者的故事、影片本身的故事和观众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全部内容。
要分析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影片如何创作以及为什么创作?一部影片与其制作者以往作品和一直以来倾心关注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制作者如何理解和诠释自己拍摄的意图或创作动机?这些想法如何与影片制作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联系起来?这种对于制作者和作品所处语境的回溯是帮助我们探讨一部影片到底表现什么的方式之一。
另一个内容就是电影文本本身的故事,以及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
我们所关注的是影片本身所揭示的内容,即一部纪录片中,电影制作者、被拍摄主体以及影片向我们揭示的我们所身处的社会,这三者的关系。
最后是观众的故事。
每一位接触新体验的观众都会带着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的某种观点或动机。
对于一部影片(特别是纪录片)的视线的摄像和期望,会对我们接受该影片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想知道“纪录片究竟表现什么”时,这些假设和期望便是我们需要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
“纪录片所表现的概念和议题”其本身是无形和隐含的,作为非虚构电影的纪录片,其价值在于它把影片的主题以视觉和听觉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影片的主题本来只是我们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出来的概念。
摄像摄影不会向我们提供概念,它们提供的是实例,这就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纪录片需要依靠解说词去指导观众了解其影像含义“正确”解释的原因。
纪录片向观众提供了以这种方式组织声音和影像结合的感官体验,它们想传达的不仅是感官的审美印象,更是一种深刻的旨意,代表着更为抽象的本质特征或概念。
纪录片是经过组织的有机镜头序列,从而使这些镜头和影片有了概念性和抽象性。
纪录片在进行表现时,通常会在特殊与普遍之间、在历史性的绝无仅有和一般性的司空见惯之间报纸一种张力。
如果没有普遍性的衬托,纪录片也许只是对某些特殊事件和特殊经验的简单记录,而如果全片没有对特殊性的表现,纪录片将只是一些抽象、空洞的论述。
纪录片是具体事件和抽象概念的结合。
前者是将我们置于特定时空的单个镜头和场景,后者是由这些具体元素组织而成的整体建构的有机体。
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纪录片,并因此赋予它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纪录片通常所关注合讨论的是那些富有争议性的概念和具有不同见解的观点。
纪录片是为了使我们相信、说服我们、或让我们倾向于某种我们所拥有的这个真是世界的特殊看法而做的努力。
纪录片作品的主要目的不完全在于引起我们的审美兴趣,它也许会给人们带来娱乐性和愉悦感,但是对人们审美感知的诉求是纪录片针对当前社会现实,通过修辞或说服性努力所达到的效果,纪录片不仅激活了我们的审美意识,也激活了我们的社会意识。
研究纪录片要研究修辞学或演讲术,语言学在纪录片中的运用对纪录片的表达起着特殊的作用。
怎么提出问题:传播的三角形结构、纪录片的概念性和抽象性、纪录片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说服性为什么提出问题:这一章节讲述了纪录片表现什么?镜头语言、思想内涵构成一部影片,本章先解释了一部影片的结构,又从其他更深层次解释了这个问题。
对我们的作用:纪录片不仅仅是镜头堆积而成的影片,还要有其思想性、特殊性、说教性,如果没有普遍性的衬托,纪录片也许只是对某些特殊事件和特殊经验的简单记录,而如果全片没有对特殊性的表现,纪录片将只是一些抽象、空洞的论述。
纪录片是具体事件和抽象概念的结合。
前者是将我们置于特定时空的单个镜头和场景,后者是由这些具体元素组织而成的整体建构的有机体。
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纪录片,并因此赋予它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内容:第二章:纪录片与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在哪里?纪录片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界定,纪录片的定义经常表现为一种相关性的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时间的或是相对而言的解释。
纪录片的含义体现在它与故事片、实验电影或先锋电影的相对性中。
纪录片不是现实的复制品,它是对我们所共同拥有的世界的再现;它代表一种在此之前我们可能从来没有遭遇过的(即使它所呈现的世界面貌我们其实非常熟悉)对世界的独特的见解。
下面通过机构组织、从业人员、文本(电视或电影)和观众四个角度进一步探讨如何界定纪录片。
机构性组织是一种界定纪录片的方式,就是“纪录片就是由制作纪录片的组织或结构生产出来的作品。
”这种界定纪录片的方式起到了一种提示作用:即一部由特定组织或机构制作的作品可能被认为是一部纪录片。
这种定义的形式还不完善,但也不能忽视。
格里尔逊有一个关于纪录片的著名定义:“创造性的对待现实。
”创造性因素削弱了纪录片的真实和真实性主张所依赖的基础——纪录片的影像就是真实的证据。
纪录片制作者拥有一种普遍的、自我选择的特权,那就是再现这个历史世界,而不是用想象去创造一个替代品。
纪录片从业者有自己的一套行业通用语。
纪录片从业者往往会遭遇到一些特殊但是又很普遍的问题,比如从“怎么建立一种与拍摄主体之间更道德的关系”到“满足特定观众的需要”等等,正是这些问题使得纪录片制作者和其他电影制作者有了区别。
构成纪录片传统的电影文本,是界定纪录片这种形式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首先,就像西部片或科幻电影一样,我们可以把纪录片当做一种电影类型。
无论是纪录片还是西部片,一部影片要归入某种类型,该影片必须表现出该类型所应该具备的类型。
纪录片拥有自己的标准和惯例,以确立自身与其他影片类型的区别,比如:使用画外音解说词、采访、录制现场音效、切换特定场景以提供用于阐释的影像或就该场景提出某种观点。
另一个惯例是教导型逻辑的盛行,这种逻辑致力于告诉你许多相关信息,将电影与历史世界的再现联系起来来组织电影的结构。
这种构成纪录片电影的逻辑,支持某种涉及历史世界的潜在的论点、主张或声明,从而赋予该电影类型以自己的风格特征。
实际上与故事片相比,纪录片电影旺旺会展示更多的完全不同的镜头和场景,表现的范围可能比故事片还要宽广。
在安排一组镜头和场景时,很少会围绕一个中心人物来进行叙事上的组织,而是较多地围绕一种主导型逻辑或观点来展开修辞上的组织。
纪录片的说服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片中的声音,而我们对虚构世界及其人物的认同则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直观的视觉感受。
关于文字比图像能更好的传达意义的观点需要一种逻辑性的支持。
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口语。
最后一种考察纪录片的方式与纪录片的受众有关。
支持拍摄纪录片的机构同样也会支持故事片的创作。
我们所竭力勾勒出的纪录片领域的界线并不清晰,一部影片是不是纪录片,观众自己的想法根据影片的语境或结构可以做出判断。
怎么提出问题:这一章题目虽然说得是纪录片和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但其实还是说得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怎么界定,这一章就围绕纪录片界定这一问题来展开问题。
对20世纪20 年代以来构成纪录片惯例的四种起了一定作用的不同方式进行了识别分析。
为什么提出问题:虽然业界迄今为止也没有关于一个对纪录片的统一的、具体的定义,但这一章从几个方面来向我们说明和解释了什么是纪录片,怎么识别,让我们认识什么是纪录片。
对我们的作用:初步了解了电影和纪录片形式的不同,让我们知晓可以从机构组织、从业人员、文本来区分,由于纪录片没有确切的定义,也可以由我们自身根据影片的语境或结构来做出判断。
内容:第六章: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每一部纪录片都有自己独特的“嗓音”,即独特的表达方式,实质上也就是电影的表达方式。
在纪录片中,可以识别出六种不同的“嗓音”,即不同的表达模式:诗歌模式、阐释模式、参与模式、观察模式、反身模式、陈述行为模式。
这六种模式之间建立了一个关系松散的框架结构,但在这个框架结构中,各个元素之间可以独自发挥作用,也可以互相产生影响,并由此形成了一些可供特定影片采纳的一般规则,同时提供一些观众一定会期望满足的具体内容。
诗歌模式诗歌模式舍弃了电影的连续性剪辑传统和先后场景与场景之间的时空感觉,转而探索综合实践节奏和空间布置的关联与形态。
纪录片中的社会角色很少表现出纯职业演员所具备的素质,包括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对世界的综合认识。
影片中的人物最典型的功能就是和其他的被摄对象一样,作为原始素材,经过制作者的挑选和组织,用到他所确定的关联和形式中去,构建他所想要的时空关系和影响风格。
诗意模式尤其擅长利用各种可供选择的认知方式,包括直接专属相关知识、提出独到的论点和观点,或对需要解决的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它还注重表达情绪、营造气氛和抒发情感,而不只是展现认知的方式或“说服”行为。
修辞性元素在诗意型纪录片中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诗意模式紧随着现代主义而出现,它作为一种表现现实的手段,偏爱片段拼贴、主观印象、费连贯动作和松散的关联结构。
这些特征的产生与通常工业化的转变有关,尤其神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诗歌模式有多种表达方式,但它们都强调,制作者的表达方式——“嗓音”要给予影片中现实世界的片段以该片特有的形式和美学上的完整性。
阐释模式阐释型表达模式将现实世界的片段结合起来,组织成一个更具修辞性或者轮变形的结构,而不是突出其中的美学或诗意色彩。
阐释模式直接向观众进行表达,通过字幕或旁白提出观点、展开论述或叙历史。
阐释型纪录片非常依赖口头表达的解说词所具有的鼓动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