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
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
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
(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本位币具有
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辅币具有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信用的经济学定义: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
第二节?? 信用的主要形式
直接信用:借贷双方不需要金融中介而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如商业票据
间接信用:以金融机构为中介而间接形成的金融关系。典型的间接信用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借贷行为以买卖行为为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
特征(1)以商品买卖为基础; (2)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3)商业信用直接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
商业信用的形式:(1)商业票据(2)赊销(3)背书(4)票据贴现:
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作用——对生产流通过程起着润滑剂作用
局限性——规模的局限性:方向的局限性;期限上的局限(短期资金融通)
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货币形式对工商企业提供的信用。
特点(1)以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方向的局限;
(3)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4)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5)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分离出来的货币资本
与商业信用的关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
国家信用;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
国家信用的形式:内债和外债;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国家债券(国库券、公债)。
国家信用的作用(1)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2)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
(4)配合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
消费信用:指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它以消费资料为对象的信用形式。消费信用主要有两种方式:赊销和消费贷款。赊销是通过分期付款和信用卡来进行的;消费贷款是由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信用的形式①赊销——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到期一次付清货款。②分期付款——中长期消费信用。消费者只支付部分贷款,然后分期加息支付其余货款。多用于高档耐用消费品。③消费贷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发放贷款,定期偿还本息。
国际信用:国与国之间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信用形式。
2、国际信用的形式(1)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卖方信贷:。(2)银行信贷(3)市场信贷(4)国际租赁(5)补偿贸易卖方信贷:出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买方信贷:出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
银行信贷: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国际信贷:是各国间以实物信贷方式提供信用的新型融资形式。
(6)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1、商业票据:含义、特点、分类。2、银行票据3、支票4、信用证5、信用卡6、股票:含义、分类。
7、债券:含义、特点、分类。
基本特征:1、偿还性2、收益性(名义收益率、即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3、流动性4、安全性
第四节利息与利率
利率及其种类:(一)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二)官方利率、公定利率与市场利率(三)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四)基准利率与一般利率(五)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六)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市场利率:按照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既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固定利率: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息按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变化,适合于借贷期限较短或市场利率变化不大的情况。
浮动利率:指在借贷期限内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定期调整的利率,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
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会随其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化
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
名义利率:包括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实际利率理论注意的是实际因素,即生产率和节约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二)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数量决定的。货币需求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他认为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是人们保持货币的欲望(货币需求)与现有货币数量间(货币供给)的均衡价格。
(三)IS–LM模型的利率决定: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首先提出、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加以发展而形成的IS-LM模型,IS-LM 分析模型,是从整个市场全面均衡来讨论利率的决定机制的。
影响利率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2、政策因素:货币政策(三大工具);财政政策;汇率政策
3、制度因素:利率管制程度
利率的作用①一般作用:利率在宏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投资;调节社会总供求
利率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激励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
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条件:1、限制利率发挥作用的因素:利率管制;授信限量;市场开放程度;利率弹性
2、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
商业本票:又叫商业期票,是债务人对债权人签发的在一定时期内支付款项的债务凭证。
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签发给债务人,命令债务人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者或持票人的支付命令书。
银行本票: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申请人凭其在同城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银行汇票: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给申请人持往异地办理转账结算或支取现金的票据。
支票:是银行的存款人签发的,委托存款银行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股票: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放给投资者得入股凭证。
债券: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票据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或指定银行在汇票上记载一定事项承诺,到期支付票款的票据行为。
国库券:又称短期政府债券市场,是政府为弥补国库资金临时不足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是货币市场仲最重要得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