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今天这一节,又是不如意的一节。关于不等式性质的内容,书上很少,用算式把不等式的后两个基本性质得出来,就是应用了。我觉得缺点什么,上课的效果也告诉我学生觉得很简单,都不用讲,居然还用了两节课。回想起以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说“不教也会”,那么到底该教什么?内容是关于字母表示数。我这节的情况雷同。

课前定了目标:1.对比等式基本性质和不等式基本性质;2.利用不等式基本性质化简不等式;3.利用不等式基本性质比较大小。

后来看了些资料,又重新制定了目标: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描述任意实数a、b的大小关系;3.通过数形结合得到不等式公理:a>b←→a-b>0,a<0.(后来发现,时间仓促,我没理解这个不等式公理的作用。)

因为英语老师外出培训,调给我一节课,加上早自习就是三节,周五早自习是例行周考,发放了1.3-1.4的小试卷,后面两节中间隔着课间操。下面先回顾前一节的状况:

做了简单的课件,内容如下图:

怎么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决初步接触的不等式呢?我带着困惑打开了第一个问题,问学生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提法。大家明显也一头雾水,有人喊起我前面试翻页笔时看到的平面坐标系。

师:我承认是这么准备的,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继续不解。)

我只好问大家会用什么办法解决,异口同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师:咱们还没学呢,要用它先得……

生:“证明!”(杨健和季全博一起说。)

师:对,还没有经过论证正确性的东西,要暂且放下不能用。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我继续引导,)如果这里<的位置是=,咱们能解决吧?(我写下x+4=0。学生们大声说x=-4。)

师:嗯,你用的什么办法?

生:等式的基本性质1。

师:嗯,这是用代数的方式来解决,那么可不可以数形结合,用图像法解方程呢?(有人回忆起了二元一次方程组,顺势回顾了图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整个过程,梳理出先将该方程当成函数值为零时的一次函数对待,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得到一条直线,然后找这条直线上纵坐标为零的点,写出它的横坐标,即可解得该方程。)梳理完之后,我板书展示了这一过程,就势追问:

师:可否用此图解决不等式x+4>0呢?

生:应该可以。

(师继续展示,将横轴上-4的位置挖空并向右覆盖)

师:这便是能使函数值大于零的x的范围,可以表示为……

生:x>-4。

(展示完毕,由学生来试一试,完成-x+4<0和3x-6>0的函数图象求解。)

(张宁宁和李小伟分别进行了两道题目的解决,张完成下台,李画错

图像,倾斜方向和与y轴的交点都不对,让徐登博指点了一下还是不对;只好让他下去换了张路盈来完成。平面坐标系和函数的工具作用看来学生不容易吃透,但又非常重要。)

(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师:你能想到其他办法解决以上问题吗?

(生不解)

师:前面有同学提到数轴。

生1:我可以试一试吗?

(季全博画出数轴,标示0和-4,有点讲不下去的地方老师提示:在数轴上,向右移动为正,向左移动为负。)

生1:因为x+4<0,所以x<-4。

师:可不可以这样解释,把x+4当做和的形式,x作为一个加数,应该由和减去另一个加数4就能得到,于是将x+4与x轴密切的点(0)的位置往左移动4个单位就能找到x的范围?

谁还能再来试一试?

生2:要求什么情况下x+4<0,可以先计算什么时候x+4=0,我们都知道x=-4时x+4=0,所以先在数轴上找到-4,所以x<-4。

(看来关于数轴这个重要的数形结合工具,我们还是用得不太熟练)师:XXX同学把为什么要在数轴上标出-4解释得很清楚了。(再次将空心向左的范围整体从0移向-4,得到x的范围为x<-4。)

后面两道不再解释,翻页进入等式基本性质,由等式基本性质类比猜

想得到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

师:关于等式基本性质1,还记得是怎样介绍给大家的吗?

(学生沉思)

当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架处在平衡状态的天平……

(学生纷纷表示回忆起来了)

两边同加或同减相同的砝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类似地,我们在不平衡状态的天平两端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砝码,它继续保持原来的不平衡状态(不会改变为另一种不平衡状态),于是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对于等式的基本性质2,使依然平衡的天平两端重量同时翻倍,依然保持平衡。

类似地,我们尝试让处在不平衡状态的天平两端重量同时加倍,它会继续保持与原来一样的不平衡状态,即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

至于两边乘同一个负数的情形,我们举一个比财富的例子:甲有资产5元,乙有资产3元,就贫富程度而言,5>3,甲多于乙,记为甲>乙;若两边同乘-1,变为两人都有负债:甲负债5元,乙负债3元,就贫富程度而言,-5<-3,甲少于乙,变为甲<乙。得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

一节课结束,从表情上来看,不等式基本性质背后的道理都懂了。=====================课间操的分割线=====================

第二节就马马虎虎了,从a与b大小比较的符号语言到图形语言,基

础好的学生已经能自己解决;对a>b与a-b>0也是非常容易认为等价,提示相当于什么,生答“移项”。接下来就是分解示范应用后的练习,大部分学生为了不写作业,纷纷表示要板演,打发了一波C组成员去做题,结果都在未知数系数为负分数的情况下出了错。

其他A组成员进行课后题目的辨析讲理:

几个学生讲的过程都多多少少有些不完整,思维剥层的感觉不明显,应当对原来不等号两边进行变形的具体操作来个导学清单,比如2(4)就需要分步,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写,才能避免已有不等号的干扰,有点方程解的检验,所以应当分左右同步进行变形,先不管不等号。变形操作左右确定不等号依据

x y > 已知

同乘以2 2x 2y > 不等式基本性质2

同加1 2x+1 2y+1 > 不等式基本性质1

于是得到2x+1>2y+1,判断正确。

总结反思:

本节应当是练习课,但就学生上台板演的情况,不好,杨新邦、徐季泉、王希鹏都未能将去分母的一步做对,虽然后续还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却让我感觉到基础不牢的压力,不过我也有信心把解不等式提前准备细致,让他们打牢基础。

1.上课要有效率要求,不能因为临时多了课就使得原来的准备被稀释,向每一节课要效率,节节目标明确,环环紧扣,实效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