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26
第四章企业治理的差不多原理
企业治理的差不多原理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治理实践中总
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治理工作的差不多规律。它是对企业治理工作客观必定性的揭示,对企业治理者的治理活动具有指导性和规范性。企业治理者假如违背了治理原理,就会受到客观规
律的惩处,就要承受严峻损失。
第一节系统原理
企业治理的系统原理,是系统论在企业治理中的应用。掌握这一原理,首先应了解一般系统的概念,掌握系统论的差不多观点和思想方法,然后将它们应用于企业治理之中。
一、一般系统的概念
系统论的要紧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eg)。他于1945年发表了《关于一般系统论》的论文,宣告了这一理论的诞生。贝塔朗菲把系统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合)”。
关于系统的概念,由于涉足的领域不同、理解的角度不同,因而会产生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下面关于系统的定义具有代表性。
所谓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靠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那个地点所谓“组成部分”,通常称为“子系统”,或“要
素”。应该强调的是,子系统或要素,是相关于具体系统而言的,要素假如离开了它所从属的具体系统,它就失去了要素的属性,也就没有意义了。例如一个企业中的班组,在本企业是构成企业系统的要素,而关于另外一个企业来讲就没有意义了。另外,系统中子系统或要素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一般是依照系统的性质、系统的功能和研究问题的需要,将那些相对独立的、对系统的构成和功能起重要作用的部分划分为一个要素。
从系统的定义能够看出,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差不多条件:一是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二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三是系统具有确定的功能。这三个差不多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
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一个机器是一个系统,一个单位是一个系统,一套制度也是一个系统。为便于研究和更深刻地认识系统,我们可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系统进行分类。按照系统形成的方式可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自然系统是由自然物自然形成的,人工系统是用人工方法建筑起来的系统;按照系统组成的要素的特征可将系统分为物质系统和概念系统,物质系统是由物质实体组成的系统,概念系统是由概念、原理、原则、制度、程序等非物质实体组成的系统;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将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孤立系统是指与环境不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与环境之间仅有能量交换,而无物质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开放系统是
指与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按照系统状态和时刻的关系可将系统分为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静态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刻变化,动态系统的状态参数则随时刻而变化。除此以外,还可按系统的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实际的系统通常具有复合性。如企业系统既是一个人工的系统, 又是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而且是由物质和概念复合而成的系统。商品流通企业确实是一个复合系统。
二、系统论的差不多观点
系统论的差不多观点是有关系统属性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概括,是系统论的核心内容。
1.要素相关性观点
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相互联系表现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靠、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一个系统中,不应该存在与其他要素不相关的孤立要素,这种要素的存在讲明系统结构不合理,是一种资源的白费。
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来实现。关于企业系统来讲,其中作业子系统之间要紧是物质的传递,作业子系统与治理子系统之间或治理子系统与治理子系统之间则以信息传递为主。
要素间相关性的强弱程度用相关度来表示,相关度越大,讲明要素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反之则比较疏远。关于社会经济系统来讲,用相关度进行定量计确实是困难的,只能从概念上予以定性描述。进行系统组织结构设计时,相关强度既是组织结构设计
的依据,也是衡量组织结构好坏的测度标准。一般来讲,合理的组织结构,要素间的相关强度低些为好,如此能够幸免相互之间过多的牵制,有利于发挥专业化分工和各部门的积极性。然而强度太弱,割断了相互之间的联系,信息沟通困难,容易造成工作脱节。因此,从组织结构的角度考虑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强弱程度应该适中。
合理的相关性,有利于促进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称为正相关;不合理的相关反而会降低系统的整体功能,称为负相关。因此,相关性是系统功效整体性的基础。作为现代企业中的治理,应该使系统保持正相关状态,克服负相关的出现。
2.结构有序性观点
结构有序性,是指系统内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顺序,在空间和时刻位置上形成有序结构。这种有序结构能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破坏了这种有序结构,或者没有形成这种有序结构,系统的功能就会受到阻碍。系统功能与要素结构有序性之间的关系确实是系统的结构效应。
系统要素的结构有序性要紧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要素空间排列的有序性。要素空间排列,一是形成层次等级链,不同层次的要素之间,上层要素处于决定的地位,下层要素处于从属的地位。二是同层要素有主有次形成一定的状态次序。
⑵要素时刻排列的有序性。要素时刻排列是依据它在时刻位置上的先后次序或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的时刻要求进行的,从而幸
免要素之间的冲突和相互脱节。
⑶要素运动的规则性。系统要素的运动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则,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
系统结构的有序程度可用“熵”那个物理量来表示。“熵”是统计力学中用以描述物质系统热运动变化过程中关于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熵值越大,系统的无序程度越高,有序程度就越低;熵值越小,有序程度越高,无序程度就越低。熵值的定义公式是: H P P j i n
j =-⨯=∑1log
式中P j 表示系统可能出现的第i 种状态的概率,系统所有可能出现的概率之和为1,即:
P j i n
==∑11
系统结构的有序性观点揭示了系统要素结构与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它指导人们通过系统要素的有序结构来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或进行系统结构优化。
由此可见,系统结构要素的有序性也是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
3.系统整体性观点
系统整体性是系统最本质的属性。系统整体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素对系统整体效益的不可分割性。二是系统整体功能对要素功能的非加和性,即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
要素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他要素一起共同对系统的整体功能发挥作用,缺乏某个要素,系统的功能就要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