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淬火
- 格式:docx
- 大小:10.74 KB
- 文档页数:5
热处理车间淬火工艺规范一、调质1.1 调质定义为了达到产品的工艺硬度要求,得到回火索氏体,得到良好的强韧性,提高使用性能和寿命,因此曲轴和连杆产品需进行调质处理。
调质,即淬火加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主要用于中碳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1.1.1 淬火的定义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 (亚共析钢)或Ac1 (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也称为淬火。
1.1.2淬火的目的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1.1.3回火的定义回火是工件淬硬后加热到Ac1 (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按回火温度范围,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4.1.1低温回火:工件在150~250C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指淬火马氏体低温回火时得到的组织。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各类高碳钢的工具、刃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等。
4.1.2中温回火:工件在350〜500 C之间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适当的韧性。
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其细小球状碳化物(或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弹簧、发条、锻模、冲击工具等。
4.1.3高温回火:工件在500~650C以上进行的回火。
热处理淬火工艺介绍热处理是将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并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来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其中,淬火是热处理的一种重要工艺,它可以使材料达到更高的硬度和强度,并提高其耐磨性、抗冲击性等机械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处理淬火工艺。
热处理淬火工艺是将材料加热到A3线以上,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其中,A3线是指材料在加热时发生相变的温度。
在淬火过程中,冷却速度通常是非常快的,可以达到几十度每秒,甚至更快。
这种快速冷却会导致材料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的目的是通过快速冷却将材料的基体组织变为马氏体或者贝氏体,从而提高其硬度。
马氏体在内部结构中呈针状或片状分布,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贝氏体则是一种较软的组织,在材料的内部结构中呈条纹状分布。
通过控制淬火工艺的不同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马氏体和贝氏体结构,从而获得不同的材料性能。
热处理淬火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介质等。
加热温度是指将材料加热到的温度,通常需要超过材料的临界点。
保温时间是指材料在加热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使其达到均匀加热的状态。
冷却介质可以是水、油或者盐水等,不同的冷却介质会对材料的淬火效果产生影响。
冷却介质的选择要根据材料的类型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热处理淬火的工艺过程可分为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首先,将材料加热到设定温度以上,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加热设备,如电阻炉或者气体炉。
加热温度要根据材料的类型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然后,在加热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使材料达到均匀加热的状态。
保温时间一般根据材料的尺寸和加热温度进行确定。
最后,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将材料迅速冷却,使其达到淬火效果。
冷却介质的选择和冷却速度的控制要根据材料的类型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热处理淬火工艺可以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如钢、铁、铜、铝等。
其中,钢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经过热处理淬火的钢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等。
热处理淬火定义
热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业过程,可以使金属材料获得更好的性能
和使用寿命。
其中淬火是热处理的一个关键步骤,下面我们来详细了
解一下热处理淬火的定义和过程。
一、热处理淬火的定义
热处理淬火是将钢材或其他金属制品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质的过程。
淬火使金属中的碳元素变为固溶体,然
后通过快速冷却的方式,保持在该相行程下,从而赋予了材料高硬度、高强度和耐久性。
二、淬火的过程
1. 加热:首先将金属材料放入加热炉中,达到一定温度。
2. 保温:材料在加热炉中停留一段时间,以确保温度均匀,且达到所
需要的温度范围内。
3. 快速冷却:将材料从加热炉中取出,迅速放入冷却液中以进行快速
冷却。
冷却液包括水、油等,冷却的速度越快,材料的硬度就越大。
4. 回火:材料完成淬火之后,其硬度变得过大,需要通过回火来减轻
其硬度并增强韧性。
淬火温度、时间、冷却介质和冷却速度的选择取决于材料的类型、化
学成分和所需的机械性能。
淬火后的材料通常具有高硬度和强度,但
也容易出现脆性,因此在应用中需要考虑到这些问题。
总之,热处理淬火是一种关键的材料改性工艺,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的性能,从而使其更加适合各种应用。
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淬火参数来控制材料的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制造工艺中的热处理和淬火技术热处理和淬火技术是制造工艺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金属零件的性能和质量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热处理和淬火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在制造工艺中的重要性。
一、热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淬火回火等。
1. 退火退火是指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
通过退火可以改善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减小内部应力,消除材料中的晶粒缺陷。
2. 正火正火是将材料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然后冷却至室温。
正火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韧性。
3. 淬火淬火是将材料迅速加热至高温,然后迅速冷却的过程。
通过淬火可以使材料快速形成马氏体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4. 淬火回火淬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淬火回火可以在保持材料较高硬度的同时提高韧性。
二、热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热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制造行业,尤其在金属加工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
1. 冶金行业在冶金行业中,热处理技术被广泛用于钢铁、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中。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
2. 汽车制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各种金属零件需要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比如发动机零件、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都需要进行淬火处理,以保证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正常工作。
3. 机械制造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热处理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机械零件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三、热处理和淬火技术在制造工艺中的重要性热处理和淬火技术在制造工艺中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1. 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使其具备更好的力学特性。
通过调整热处理参数,可以使材料达到最佳的硬度、强度和韧性。
2.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和淬火技术,可以减少材料内部的缺陷和应力,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
热处理淬火工艺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表面淬火钢的表面淬火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
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供热方式不同,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感应加热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与普通淬火比具有如下优点:1.热源在工件表层,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2.工件因不是整体加热,变形小;3.工件加热时间短,表面氧化脱碳量少;4.工件表面硬度高,缺口敏感性小,冲击韧性、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等均有很大提高。
有利于发挥材料地潜力,节约材料消耗,提高零件使用寿命;5.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劳动条件好;6.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7.不仅用在表面淬火还可用在穿透加热与化学热处理等。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将工件放在感应器中,当感应器中通过交变电流时,在感应器周围产生与电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在工件中相应地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在工件表面形成感应电流,即涡流。
这种涡流在工件的电阻的作用下,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淬火加热温度,可实现表面淬火。
感应表面淬火后的性能1. 表面硬度:经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往往比普通淬火高 2~3 个单位(HRC)。
2. 耐磨性:高频淬火后的工件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
这主要是由于淬硬层马氏体晶粒细小,碳化物弥散度高,以及硬度比较高,表面的高的压应力等综合的结果。
四大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和性质来改善其性能的技术。
在热处理工艺中,有四项主要的工艺,分别是退火、淬火、回火以及表面处理。
这四种热处理工艺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
1. 退火工艺
退火工艺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减少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和提高硬度,改善材料的延展性和韧性,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适用于铸造、锻造和变形加工等多种材料加工领域。
退火的最佳温度和持续时间会因材料不同而异。
2. 淬火工艺
淬火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过迅速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工具等。
淬火温度、冷却速度和时间会对最终的材料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3. 回火工艺
回火工艺是在淬火后,将已经变硬的材料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的工艺。
此工艺可以减轻材料的脆性,并使其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适用于制造各种高强度零部件,如弹簧、轴承、齿轮等。
回火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也会因材料不同而异。
4. 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是将材料表面进行改性的工艺,包括氮化、硬化、镀膜等多种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改善材料表面硬度、抗腐蚀性、耐磨性和抗疲劳性等,适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零部件和设备。
综上所述,四种热处理工艺在现代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材料和加工要求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不仅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定义(概念)、种类、目的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是金属材料加工处理中常用的热处理工艺。
它们在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四种热处理工艺的定义、种类和目的。
一、退火的定义、种类和目的退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在适当时间内缓慢冷却到常温,目的是使金属材料的组织、性能得到改善。
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工艺要求,退火可以分为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局部退火等不同种类。
完全退火适用于细化组织、低硬度和高塑性要求的材料;球化退火适用于高碳钢、合金钢等材料的球化组织,提高加工性能;局部退火适用于局部加工后的材料,消除残余应力。
二、正火的定义、种类和目的正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在空气中冷却或水中淬火,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正火工艺包括空气冷却正火、水淬火等。
空气冷却正火适用于一些低碳钢、合金钢,可以提高硬度和强度;水淬火适用于中高碳钢、合金钢,可以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三、淬火的定义、种类和目的淬火是指将金属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以获得马氏体组织和高硬度。
淬火可以分为油淬火、水淬火、盐浴淬火等多种类型。
油淬火适用于较低碳含量的钢,可以降低变形和开裂;水淬火适用于中高碳钢,能够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盐浴淬火适用于部分合金钢和特殊材料,可以减少氧化和脱碳。
四、回火的定义、种类和目的回火是指将经过淬火处理的金属材料加热至较低温度,然后进行适当时长的保温,最终冷却。
回火的目的是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调整组织和提高韧性。
常见的回火工艺有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等种类。
低温回火适用于高碳合金钢,可以保持硬度的同时提高韧性;中温回火适用于一些工具钢,能使硬度和韧性达到平衡;高温回火适用于低碳钢和合金钢,有助于提高韧性。
个人观点和理解热处理工艺是金属材料加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同的工艺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
热处理车间淬火工艺规范一、调质1.1 调质定义为了达到产品的工艺硬度要求,得到回火索氏体,得到良好的强韧性,提高使用性能和寿命,因此曲轴和连杆产品需进行调质处理。
调质,即淬火加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主要用于中碳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1.1.1 淬火的定义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也称为淬火。
1.1.2 淬火的目的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
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1.1.3 回火的定义回火是工件淬硬后加热到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按回火温度范围,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4.1.1低温回火:工件在150~250℃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指淬火马氏体低温回火时得到的组织。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各类高碳钢的工具、刃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等。
4.1.2中温回火:工件在350~500 ℃之间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适当的韧性。
回火后得到回火屈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其细小球状碳化物(或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弹簧、发条、锻模、冲击工具等。
4.1.3高温回火:工件在500~650℃以上进行的回火。
热处理工艺中的淬火方法及其应用热处理工艺在金属加工和制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淬火作为一种常用的热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
本文将介绍淬火的定义、原理及其在不同材料和行业中的应用。
一、淬火的定义与原理淬火是一种通过迅速冷却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目的是改善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淬火过程中,金属材料被加热到一个特定的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以使其达到理想的金属结构和性能。
淬火的原理在于控制金属材料的热能和冷却速度,从而使材料的晶格结构改变,获得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二、淬火方法淬火方法的选择根据金属的种类、形状和所需的性能来确定。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淬火方法:1. 油淬火法油淬火法是一种常用的淬火方法,适用于大多数碳钢和合金钢。
在油淬火过程中,金属材料被加热到适当的温度,然后迅速浸入预热的油中,油的冷却速度较快,可以获得较好的淬火效果。
2. 水淬火法水淬火法是一种淬火速度最快的方法,适用于具有较高碳含量的碳钢以及有些合金钢。
水的冷却速度较快,可以使材料迅速冷却,从而得到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3. 气体淬火法气体淬火法通常使用气体,如氮气或氢气作为冷却介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低碳钢和合金钢,可以有效减少淬火过程中的变形和裂纹。
4. 温度梯度淬火法温度梯度淬火法是一种在淬火过程中,通过控制工件的温度梯度,使材料的冷却速度不均匀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工件和特殊形状的材料,可以有效减轻变形和裂纹。
三、淬火在不同材料中的应用淬火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类型,以下是淬火在不同材料中的应用举例:1. 钢材钢材是最常见的淬火材料之一,通过淬火可以显著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
不同类型的钢材使用不同的淬火方法,如碳钢通常使用油淬火,而合金钢可以使用油淬火或水淬火。
2. 铝合金铝合金的强度通常较低,但通过淬火可以改善其性能。
对于某些铝合金,可以使用水淬火方法,以获得更高的硬度和强度。
3. 铜材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金属,淬火可以改善铜材的硬度和强度。
热处理淬火
淬火是一种热处理工艺,主要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然后冷却,使金属材料的应力状态改变,从而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的一种处理方法。
淬火是热处理工艺中最常用的一项处理,它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疲劳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等特性,特别是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腐蚀性和弹性模量。
淬火是一种塑性变形工艺,它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几何尺寸,硬度和强度,以达到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目的。
淬火的温度、时间和冷却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必须要掌握好淬火的具体过程参数,以便控制金属材料的性能。
淬火一般使用煤气炉、电炉或油炉,一般用正常放火升温到一定温度,再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形成不同的淬火状态:淬毒性、淬活性、淬硬性等。
根据不同的冷却方式和低温度的温度值,可以得到不同的淬火性能,例如:淬火性能更高的淬火,冷却速度越快。
此外,淬火的工艺参数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温度、时间、均匀度、淬火状态等,要控制好这些参数,以达到良好的淬火效果。
- 1 -。
淬火热处理工艺
淬火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它是将金属材料经过加热、淬火、冷却等多个步骤,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从而达到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的目的。
淬火热处理工艺的加热温度一般在800-900℃,淬火时间一般在1-2小时,冷却方式有油浴冷却、水浴冷却、空气冷却等。
淬火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提高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疲劳强度、抗腐蚀性能、耐磨性能等。
淬火热处理工艺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汽车零件、航空航天零件、军工零件、石油化工设备等。
淬火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减少金属材料的磨损,提高金属材料的使用效率,从而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淬火热处理工艺的操作要求非常严格,加热温度、淬火时间、冷却方式等都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来操作,否则会影响金属材料的性能,甚至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损坏。
因此,淬火热处理工艺的操作必须由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操作,以确保金属材料的质量。
热处理淬火工艺热处理淬火工艺热处理淬火工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处理方法,可以改变材料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使材料具备更好的强度、硬度和韧性等特性,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热处理淬火工艺的原理、应用以及优势。
一、热处理淬火工艺的原理和过程热处理淬火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将材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其达到均匀的结构状态,然后迅速冷却,以使材料的结构产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来调节,不同的冷却速度将导致材料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淬火工艺的过程可以分为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将待处理的材料加热至其临界温度以上,通常是材料的固相线或临界温度。
加热的目的是使材料的晶格结构发生相变,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质。
在适当的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使材料达到热平衡状态,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应和形成新的组织结构。
迅速冷却材料,通常采用水、油或其他介质进行冷却,以控制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形成。
二、热处理淬火工艺的应用热处理淬火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造领域。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示例:1. 钢材加工:钢材是热处理淬火工艺最常见的应用对象之一。
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使钢材具备更高的硬度和强度,并提高其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韧性等特性。
这使得钢材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广泛应用。
2. 工具制造:热处理淬火工艺对于工具制造至关重要。
刀具、模具和工装等工具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以满足复杂加工和使用环境的需求。
通过采用适当的淬火工艺,可以使工具的表面形成硬化层,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3. 零件加工:热处理淬火工艺也可用于加工各种零件。
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凸轮轴和连杆等零部件经过热处理淬火后,可以获得更好的强度和耐磨性,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热处理淬火工艺的优势热处理淬火工艺相比其他金属材料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势,下面列举几点:1. 定制化:淬火工艺可以根据具体材料和应用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热处理工艺-淬火
淬火工艺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1点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获得马氏体和(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的目的是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以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
淬火工艺应用最为广泛,如工具、量具、模具、轴承、弹簧和汽车、拖拉机、柴油机、切削加工机床、气动工具、钻探机械、农机具、石油机械、化工机械、纺织机械、飞机等零件都在使用淬火工艺。
(1)淬火加热温度
淬火加热温度根据钢的成分、组织和不同的性能要求来确定。
亚共析钢是AC3 (30~50℃);共析钢和过共析钢是AC1 (30~50℃)。
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若选用低于AC3的温度,则此时钢尚未完全奥氏体化,存在有部分未转变的铁素体,淬火后铁素体仍保留在淬火组织中。
铁素体的硬度较低,从而使淬火后的硬度达不到要求,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力学性能。
若将亚共析钢加热到远高于AC3温度淬火,则奥氏体晶粒回显著粗大,而破坏淬火后的性能。
所以亚共析钢淬火加热温度选用AC3 (30~50℃),这样既保证充分奥氏体化,又保持奥氏体晶粒的细小。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一般推荐为AC1 (30~50℃)。
在实际生产中还根据情况适当提高20℃左右。
在此温度范围内加热,其组织为细小晶粒的奥氏体和部分细小均匀分布的未溶碳化物。
淬火后除极少数残余奥氏体外,其组织为片状马氏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的细小的碳化物质点。
这样的组织硬度高、耐磨性号,并且脆性相对较少。
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不能低于AC1,因为此时钢材尚未奥氏体化。
若加热到略高于AC1温度时,珠光体完全转变承奥氏体,并又少量的渗碳体溶入奥氏体。
此时奥氏体晶粒细小,且其碳的质量分数已稍高与共析成分。
如果继续升高温度,则二次渗碳体不断溶入奥氏体,致使奥氏体晶粒不断长大,其碳浓度不断升高,会导致淬火变形倾向增大、淬火组织显微裂纹增多及脆性增大。
同时由于奥氏体含碳量过高,使淬火后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多,降低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
因此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高于AC1太多是不合适的,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的ACm或以上温度就更不合适。
在生产实践中选择工件的淬火加热温度时,除了遵守上述一般原则外,还要考虑工件的化学成分、技术要求、尺寸形状、原始组织以及加热设备、冷却介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加热温度予以适当调整。
如合金钢零件,通常取上限,对于形状复杂零件取下限。
强韧化新工艺选用的淬火加热温度与常用淬火温度有所区别。
如亚温淬火是亚共析钢在略低于AC3的温度奥氏体化后淬火,这样可提高韧性,降低脆性转折温度,并可消除回火脆性。
如45、40Cr、60Si2等材料制成的工件亚温淬火加热温度为AC3-(5~10℃)。
采用高温淬火可获得较多的板条状马氏体或使全部板条马氏体提高强度和韧性。
如16Mn钢在940℃淬火,5CrMnMo钢在890℃淬火,20CrMnMo钢在920℃淬火,效果较好。
高碳钢低温、快速、短时加热淬火,适当降低高碳钢的淬火加热温度,或采用快速加热及缩短保温时间的办法,可减少奥氏体的碳含量,提高钢的韧性。
(2)保温时间
为了使工件内外各部分均完成组织转变、碳化物溶解及奥氏体的成分均匀化,就必须在淬火加热温度保温一定时间,既保温时间。
(3)淬火介质
工件进行淬火冷却所使用的介质称为淬火冷却介质(或淬火介质)。
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备的条件是使工件既能淬成马氏体,又不致引起太大的淬火应力。
这就要求在C曲线的“鼻子”以上温度缓冷,以减小急冷所产生的热应力;在“鼻子”处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以保证过冷奥氏体不发生非马氏体转变;在“鼻子”下方,特别使Ms点一下温度时,冷却速度应尽量小,以减小组织转变的应力。
常用的淬火介质有水、水溶液、矿物油、熔盐、熔碱等。
● 水
水是冷却能力较强的淬火介质。
来源广、价格低、成分稳定不易变质。
缺点是在C曲线的“鼻子”区(500~600℃左右),水处于蒸汽膜阶段,冷却不够快,会形成“软点”;而在马氏体转变温度区(300~100℃),水处于沸腾阶段,冷却太快,易使马氏体转变速度过快而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致使工件变形甚至开裂。
当水温升高,水中含有较多气体或水中混入不溶杂质(如油、肥皂、泥浆等),均会显著降低其冷却能力。
因此水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简单的碳素钢工件的淬火冷却。
● 盐水和碱水
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碱,使高温工件浸入该冷却介质后,在蒸汽膜阶段析出盐和碱的晶体并立即爆裂,将蒸汽膜破坏,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也被炸碎,这样可
以提高介质在高温区的冷却能力。
其缺点是介质的腐蚀性大。
一般情况下,盐水的浓度为10%,苛性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0%~15%。
可用作碳钢及低合金结构钢工件的淬火介质,使用温度不应超过60℃,淬火后应及时清洗并进行防锈处理。
● 油
冷却介质一般采用矿物质油(矿物油)。
如机油、变压器油和柴油等。
机油一般采用10号、20号、30号机油,油的号越大,黏度越大,闪点越高,冷却能力越低,使用温度相应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种。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温区冷却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
获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黏度的矿物油,以适当的配比相互混合,通过提高特性温度来提高高温区冷却能力;另一种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剂,在油中形成粉灰状浮游物。
添加剂游磺酸的钡盐、钠盐、钙盐以及磷酸盐、硬脂酸盐等。
生产实践表明,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速与普通淬火油相接近。
这样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减少了变形,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合金钢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后保持光亮表面。
在矿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添加物,可获得不同冷却速度的光亮淬火油。
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剂,其作用是将不溶解于油的老化产物悬浮起来,防止在工件上积聚和沉淀。
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剂中还含有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催冷剂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于真空热处理淬火的冷却介质。
真空淬火油必须具备低的饱和蒸汽压,较高而稳定的冷却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热稳定性,否则会影响真空热处理的效果。
盐浴和碱浴淬火介质一般用在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中。
● 新型淬火剂
有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三硝水溶液等。
聚乙烯醇常用质量分数为0.1%~0.3%之间的水溶液,共冷却能力介于水和油之间。
当工件淬入该溶液时,工件表面形成一层蒸汽膜和一层凝胶薄膜,两层膜使加热工件冷却。
进入沸腾阶段后,薄膜破裂,工件冷却加快,当达到低温时,聚乙烯醇凝胶膜复又形成,工件冷却速度又下降,所以这种溶液在高、低温区冷却能力低,在中温区冷却能力高,有良好的冷却特性。
三硝水溶液由25%硝酸钠 20%亚硝酸钠 20%硝酸钾 35%水组成。
在高温(650~500℃)时由于盐晶体析出,破还蒸汽膜形成,冷却能力接近于水。
在低温(300~200℃)时由于浓度极高,流动性差,冷却能力接近于油,故其可代替水-油双介质淬火。
(4)冷却方法
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淬火分类是以冷却方式的不同划分的。
主要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和等温淬火等。
● 单液淬火
是将奥氏体化工件浸入某一种淬火介质种,一直冷却到室温的淬火操作方法。
单液淬火介质有水、盐水、碱水、油及专门配制的淬火剂等。
一般情况下碳素钢淬火,合金钢淬油。
单液淬火操作简单,有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其缺点是冷速受介质冷却特性的限制而影响淬火质量。
单液淬火对碳素钢而言只适用于形状较简单的工件。
● 双液淬火
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在钢件还未达到该淬火介质温度之间即取出,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冷却,如先水后油、先水后空气等。
双液淬火减少变形和开裂倾向,操作不好掌握,在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 马氏体分级淬火
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 贝氏体等温淬火
是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淬火工艺,有时也叫等温淬火。
一般保温时间为30~60min。
● 复合淬火
将工件急冷至Ms以下获得10%~20%马氏体,然后在下贝氏体温度区等温。
这种冷却方法可使较大截面地工件获得组织M B组织。
预淬时形成的马氏体可促进贝氏体转变,在等温时又使马氏体回火。
复合淬火用于合金工具钢工件,可避免第一类回火脆性,减少残余奥氏体量即变形开裂倾向。
特殊工件也采用压缩空气淬火、喷雾淬火、喷流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