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管理会计学-附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附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附答案
成本管理会计学-附答案

课程名称成本管理会计学(B卷)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当经营杠杆系数为1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贡献毛益为零

B.固定成本为零

C.固定成本和费用为零

D.变动成本为零

2. 在零部件自制和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贡献毛益分析法

B.差量分析法

C.线性规划法

D.本量利分析法

3.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小于零

D.一定大于零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变动不能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

6.如果预算中,预算期总是保持为连续12个月,这种预算的编制方法是()。

A.固定预算方法

B.弹性预算方法

C.滚动预算方法

D.定期预算方法

7.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随业务量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变

C.在各种业务量水平下保持不

D.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8.下列各项中,属于业务预算的是( )。

A.管理费用预算

B.财务预算

C.现金预算

D.预计利润表

9.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A 正常价格

B 单位产品成本

C 单位变动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

A.责任成本

B.产品成本

C.直接成本

D.目标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 )。

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控制经济过程

D.规划经营目标

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2.下列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的是()。

A、广告费

B、职工培训费

C、房屋设备租金

D、折旧费

E、管理人员工资

3.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及保净利点的因素为( )。

A.单位边际贡献

B.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

D.目标利润

E.所得税率

4.在变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A.制造费用

B.变动制造费用

C.固定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E.管理费用

5.保本点的表现形式包括( )。

A.保本额

B.保本量

C.安全边际

D.变动成本率

E.贡献边际率

6.下列各项中,属于联产品深加工决策方案可能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有()。

A.联合成本

B.可分成本

C.沉没成本

D.差量成本

E.专属成本

7.下列可视为保本状态的有()

A.贡献毛益等于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相当

C.安全边际额为零

D.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

E.销售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相等

8.作业成本法中,生产作业可分为四种类型,包括( )。

A.单位水平作业 B.批量水平作业 C.投入水平作业

D.产品水平作业 E.能力水平作业

9.下列各企业内部单位中可以成为责任中心的有()。

A.分公司

B.分厂

C.车间

D.班组

E.个人

10.投资中心主要考核( )。

A.可控成本

B.贡献边际

C.利润总额

D.剩余收益

E.投资报酬率

三、判断题(10分,判断正确得1分,错误得0分)(正确用“√”表示,错用“×”表示)

1. 超过保本点的销售额既为企业的利润( )

2. 当销售量上升时,单位贡献边际上升,安全边际也上升。 ( )

3. 平滑系数越大,则近期实际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小。 ( )

4. 凡变动成本都是相关成本;凡固定成本都是无关成本。 ( )

5.只要各期销售量相同,单价及成本水平不变,变动成本法的各期利润即相等。 ( )

6. 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各责任中心之间已经发生的内部交易来说,无论采用哪种内部转移价格核算,只影响到各相关责任中心之间的利益分配,不会改变企业总体利润的大小。 ( )

7. 产生经营杠杆的原因在于,由于存在固定经营成本,当产销量变化时,利润的变动率总是大于产销量的变动率。()

8.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构成了整个的财务预算。 ( )

9.各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之和是企业的总成本。 ( )

10.资源动因能够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如何理解?

2.什么是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简单说明作业成本管理中如何实现二者优化。

五、计算题(共50分)

1.(18分)某企业本期有关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4 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4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1 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生产量1 000件,销售量600件,单位售价40元。要求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售成本;

(4)营业利润;

(5)说明两法产生营业利润差额的原因。

2.(10分)某企业可生产半成品5000件,如果直接出售,单价为20元,其单位成本资料如下:单位材料为8元,单位工资为4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3元,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元,合计为17元。现该企业还可以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对半成品继续加工后再出售,这样单价可以提高到27元,但生产一件产成品,每件需追加工资3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1.5元。

要求就以下情况进行决策:

该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足以将半成品全部加工为产成品;如果半成品直接出售,剩余生产能力可以

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获得贡献边际1000元。

3.(8分)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3小时/件×8元/小时)。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31160元。要求:

(1)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

(2)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

4.(14分)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过去几年的相关数据见下表:

(1)用高低点法确定固定成本;

(2)计算今年的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的总销售额以及盈亏临界点时甲产品的销售量;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B

2.D

3.C

4.D

5. D

6.C

7.B

8.A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DE

2. CDE

3.ABC

4.CDE

5.ABDE

6.BE

7.ACDE

8.AB

9. ABCDE 10.DE

三、判断题(10分,判断正确得1分,错误得0分)

1.×

2.×

3. ×

4. ×

5. √

6.√

7. √

8. ×

9.× 10.×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1)相关范围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类。(1分)

(2)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保持不变;超过了相关范围,固定成本总额也会随业务量变化发生变动。(2分)

(3) 变动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动,超过了相关范围,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会表现为非线性关系。(2分)

2.(1)增值作业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且能为顾客带来价值的作业。非增值作业是指对增减顾客价值没有贡献的作业,或者即使消除也不会降低产品价值的作业。(3分)

(2)对于增值作业,企业要做的是努力提高其执行效率;对于非增值作业,企业应合理安排作业及各作业之间的联系,竭力减少这类作业的执行。(2分)

四、计算题(共50分)

1.解:

(1)变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完全成本法单位产品成本=22+4 000÷1 000=26元(4分)

(2)变动成本法期间成本=4 000+1 000+600×4=7 400元

完全成本法期间成本=1 000+600×4=3 400元(4分)

(3)变动成本法销货成本=22×600=13 200元

完全成本法销货成本=26×600=15 600元(4分)

(4)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40×600-(22+4)×600-(4 000+1 000)=3 400元

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40×600-26×600-3 400=5 000元(4分)

(5)因为完全成本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多吸收固定性制造费用1600元[400×(4000/1000)],而期初存货成本为零,因此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比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多1600元。(2分)

2.解:

应继续加工,这样可多获利14000元。(1分)

3.解:

(1)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31160-1300×24=-40(元)(2分)(2)效率差异=(4100-1300×3)×8=+1600(元)(3分)(3)耗费差异=(31160/4100-8)×4100=-1640(元)(3分)

4.解:

(1)根据:10500=a+50×b

8800=a+40×b

可知:固定成本a=2000(万元)(5分)

(2)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100%

=(20×30+30×40)/(30×70+40×100)×100%=1800/6100×100%=29.5%

(4分)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额=2000/29.5%=6779.7(万元)(2分)盈亏临界点时甲产品的销售量=【6779.7/(30×70+40×100)】×30

=33.3(万件)(3分)

管理会计学模拟试题

(39) 《管理会计学》模拟题 一、单选题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A、起源相同、目标不同 B、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 C、基本信息不同源、服务对象交叉 D、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 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36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产品 单位售价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500件 B、300件 C、400件 D、600件 3、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1000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 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4元、6元、8元、10元,生产1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各为6、7、8和9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A甲产品B乙产品C丙产品D丁产品 4、在()情况下,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必然大于按变动成本法计 算的息税前利润。 A、存货量减少 B、存货量增加 C、存货量不变 D、产品成本变动 5、当业务量增加时,固定成本会()。 A、增加 B、减少 C、保持不变 D、以上都不对 6、某公司本年度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5000万元,期初存货中固定 性制造费用为300万元,期末存货中固定性制造费用为400万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为()万元。 A、4900 B、5100 C、5400 D、5700 7、设某企业生产某种半成品2000件,此半成品可以立即出售,也可以进一步 深加工之后再出售。如果立即出售,每件售价15元,若深加工后出售,每件售价为24元,但要多付加工费9500元,则继续进行深加工的机会成本

为()元。 A、48000 B、30000 C、38500 D、18000 8、有一企业同时生产三种甲、乙、丙,它们的贡献毛益分别是200元、120元 和130元,现在这三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是5000元、5200元和-800元,这时企业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最好的是()。 A将亏损800元的丙产品停产B亏损产品丙继续生产 C丙产品停产,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生产贡献毛益超过丙的产品 D丙产品停产,利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转而生产利润最高的产品乙 9、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其计划年度销售量5000件,销售单价 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10、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一种贡献毛益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在于()。 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 B、该产品总成本太高 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 D、该产品销量太小 11、下列措施中,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降低保本点的是()。 A提高单价B增加销售量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12、在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中,()法使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将其工作的成绩和缺陷全部不折不扣转给了使用部门,而使用部门本不应该对这些成绩和缺陷承担责任。 A实际成本法B标准成本法C标准成本加成法D变动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学-附答案

课程名称成本管理会计学(B卷)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当经营杠杆系数为1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贡献毛益为零 B.固定成本为零 C.固定成本和费用为零 D.变动成本为零 2. 在零部件自制和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贡献毛益分析法 B.差量分析法 C.线性规划法 D.本量利分析法 3.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小于零 D.一定大于零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变动不能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 6.如果预算中,预算期总是保持为连续12个月,这种预算的编制方法是()。 A.固定预算方法 B.弹性预算方法 C.滚动预算方法 D.定期预算方法 7.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随业务量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变 C.在各种业务量水平下保持不 D.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8.下列各项中,属于业务预算的是( )。 A.管理费用预算 B.财务预算 C.现金预算 D.预计利润表 9.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A 正常价格 B 单位产品成本 C 单位变动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 A.责任成本 B.产品成本 C.直接成本 D.目标成本

自考成本与管理管理会计学.doc

成本与管理管理会计学 一、名词解释: 上篇成本会计: (1)成本预测:是依据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依存关系,运用预测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一定产品或某个项目,方案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科学的测算,以便为成本决策、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提供及时的、有效的信息和依据。 (2)成本决策:是运用决策理论和方法,依据成本预测和有关的成本数据,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行性,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 (3)成本核算:对生产费用发生和产品成本形成的核算。 (4)生产费用: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凡是同提供商品或劳务给客户的过程无关的耗费就不是生产费用; (5)产品成本:是指企业为了取得某项资产所做出的价值牺牲,它既可能是牺牲另一项资产来换取,也可能是产生某种负债而导致将来的价值牺牲。 (6)内部结算价格: (7)待摊费用:是指虽然在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包抱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待摊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 (8)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月计入各月成本、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是应付未付的费用,包括借款利息、修理费用、固定资产租金和保险费等。 (9)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 (10)辅助生产费用:指辅助生产车间在提供产品或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11)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相互分配费用的一种方法。 (12)交互分配法:是指根据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和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分配率(即单位成本)进行交互分配,然后将归集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其提供给辅助生产车间之外各受益单位的劳务量进行分配的方法。 (13)约当产量:是指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按其完工程序或投料程度折算为完工产品的数量。 (14)约当产量法:按月末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以确定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15)定额比例法:是按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比例来分配生产费用,确定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实际成本的方法。 (16)单步骤生产:又称简单生产,指在工艺技术上不能间断的生产,或者不能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 (17)多步骤生产:又称复杂生产,指在工艺上可以间断,由若干加工步骤组成的生产。 (18)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19)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0)分步法:是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1)分批法: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或购货单位的订单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2)综合结转分步法:是各步骤所生产的半成品成本,以“原材料”或“自制半成品”项目综合转入下一步骤产品成本明细帐中。 (23)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不计算各步骤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而与完工产成品直接联系起来,计算出各个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这样各步骤平行独立地、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将相同的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

成本管理会计学课后答案乐艳芬2010版本

成本管理会计学课后计算题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案例题: 上年产量=上年销售量+上年年末数量-上年年初数量 =100000+30000-10000 =120000 上年单位成本=1020000÷120000=8.5美元/件 今年产量=今年销售数量+今年年末数量-今年年初数量 =100000+20000-30000 =90000 今年单位成本=909000÷90000=10.1美元/件

第三章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 习题一 本年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年初直接材料存货成本+本年采购直接材料-年末存货成本 =15+325-20=320 直接人工成本=100 制造费用=厂房和设备折旧+车间管理人员薪金+机器设备维修成本+动力费用+车间管理人员薪金=80+35+10+30+60=215元 本期总计制造费用=本年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320+100+215=635元 完工产品成本=年初在产品成本+本期投入产品成本-年末在产品成本 =10+635-5=640元 习题二 原材料采购成本=585000元 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期初原材料成本+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64500+585000-58500=591000元 当年发生的生产费用总额=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额-期初在产品成本 =40500+1333500-33000=1341000元 生产中发生的直接人工=生产成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 =1341000-591000-441000=309000元 完工产品成本=库存商品本期发生额=1333500 主营业务成本=库存商品的销售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142500+1333500-180000=1296000元 存货总额=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 =58500+40500+180000=279000 习题三: 1、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在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5千克/件×4元/千克×2000件=40000元

成本管理会计学(电子版)

成本管理会计学P3 1880-1920年是成本会计的奠基时期 将本求利核算环节和产品销售环节19世纪的产业革命P4 在这一时期,成本会计取得的进展主要有: (1)建立材料核算和管理办法 (2)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3)建立间接制造费用分配办法 (4)制造业根据生产特点 (5)组织方法 P5 成本会计的应用成本核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1945年以后,成本会计进入了现代成本会计阶段 P6-7 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主要内容有:(1)成本的预测和决策 (2)进行目标成本计算 (3)进行责任成本核算 (4)实行变动成本计算法 (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 作业作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简称ABC制度 能够获取比较精确的各种产品的成本和盈利数据(6)成本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P8 马克思从耗费角度….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 从理论上给成本以完整的概念。成本是耗费和补偿的统一体

P9 马克思的成本价值理论…所耗费的必要劳动,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是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二、使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 三、三是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 成本的经济实质从理论上….价值的货币表现。 实际工作中的成本的开支范围与这种理论上的成本所包括的内容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成本的计算就失去了理论依据 P10 其生产消费是用其销售收入来补偿的。 成本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P11 对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各种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是成本会计应反映和监督的主要内容P12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P14 现代成本会计包括…..其中成本核算是基础。 1.成本预测 2.成本决策 3.成本计划 4.成本核算 5.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工作 成本控制包括产品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P15 6.成本分析7.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指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 P17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智慧树知到管理会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管理会计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能够揭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共性特征的表述是()。A:两者都是现代会计的组成部分 B: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 C:两者共享部分信息 D: 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 答案: 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是( )。 A:起源相同、最终目标不同 B:具体工作目标相同、服务对象交叉 C:最终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 D:服务对象交叉、概念相同 答案: 最终目标相同、基本信息同源 3、下列各项中,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 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规划经营目标 D:控制经济过程 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答案: 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4、下列项目中,可以作为管理会计主体的有()。

A:企业整体 B:分厂 C:车间 D:班组 E:个人 答案: 企业整体 ,分厂 ,车间 ,班组,个人 5、下列表述中,能够揭示管理会计特征的有()。 A:以责任单位为主体 B:必须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 C:工作程序性较差 D:可以提供未来信息 E: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 答案: 以责任单位为主体 ,工作程序性较差 ,可以提供未来信息,重视管理过程和职工的作用 第二章 1、在Y=a+( )X中,X的系数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 答案: 单位变动成本 2、当本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相比,前者较后者为()

A:小 B:大 C:两者相等 D:可能大也可能小 答案: 大 3、某产品预计销售收入为50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30万元,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 )。 A:60% B:50% C:40% D:30% 答案: 40% 4、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变动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是()。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保持不变 D:部分正比,部分反比 答案: 保持不变 5、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管理会计学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学》作业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 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思考题: 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2. 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及其进一步分类。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4. .混合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5.什么是相关范围? 6.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什么是成本动因? 计算练习题:教材第50页1-9 第三章作业成本法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2.作业成本法计算的程序是怎样的? 3.如何理解作业成本核算与传统成本核算的区别? 练习题(教材66页)1. 2.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 2.什么是边际贡献?如何计算? 3.什么是保本点、保利点?如何测算? 4.什么是安全边际?什么是保本作业率?如何计算?

5.各因素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及安全边际的影响如何? 6.什么是敏感性分析? 7.什么是营业杠杆? 练习题1-9 第五章经营决策 一:概念: 1.相关成本、 2. 增量成本、 3.机会成本、 4.沉没成本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差额分析法? 2.什么是最优分析法? 练习题1-7 第六章长期投资决策 1.什么是资金成本? 2.什么是资金时间价值? 3.什么是净现值法?如何运用? 4.什么是内含报酬率法?如何运用? 5.比较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 6.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有哪些方法? 6.长期投资决策风险分析有哪些方法?其思路如何? 练习题1-20 第七章全面预算 一、什么是全面预算 二、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 三、怎么编制销售预算? 四、什么是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概率预算?练习题:教材1-7

成本管理会计学

第一章:总论 1.成本的含义2 2.成本的分类2-4 3.成本管理的演进4-8 4.成本管理的定位8-9 5.成本会计机构的组织方式13-14 6.成本管理的准备工作16-17 7.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活动)18-20 8.成本管理方法20-21 9.成本控制方法24 第二章成本管理的制度规范 *成本管理概念 1.成本管理的基本观念30-31 2.成本管理的制度特征32 *对成本管理影响的因素 3.适时制生产方式对成本管理的影响36 4.计算机集成制造对成本管理的影响37 *如何构建各种成本制度 5.成本制度构建的原则38 6.成本核算制度 (如何将财务成本和责任成本结合)40 7.成本预测制度41 8.成本计划制度42 9.成本控制制度(目标成本的控制)43 10.成本评价制度49 11.成本分析制度49 第三章成本核算与管理 1.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哪些53 2.成本核算的实质53 3.成本核算的意义53 4.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发展方向54 5.成本核算方法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56 *成本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 6.品种法的内涵特点59 7.分批法的内涵特点60 8.分步法的内涵特点61 *成本核算的辅助、其他方法 9.分类法62 10.定额法62 11.标准成本法63 12.变动成本法64 13.作业成本法65 14.成本核算系统的问题66 15.成本核算系统改进的措施68 第四章目标成本的规划与控制 1.目标成本的特点74 2.目标成本规划实施的步骤75 3.目标成本规划的控制78 *目标成本法在我国的实践 4.价值成本管理法80 5.“模拟市场、成本否决”法81 6.双重成本否决法82 7.极限成本管理法82 8.目标成本管理所面临的挑战83 第五章经营模式与成本控制 *企业经营模式 1.企业经营模式概念88 2.经营模式的理论(哈默尔)89 3.经营模式类型 (根据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89 (根据企业的业务范围)91 (根据企业的成长方式)92 (根据企业实现价值的方式)93 *成本控制 4.成本控制的概念95 5.成本控制的意义95 6.成本控制的原则96 7.成本控制的程序97 *不同生产经营模式下的成本控制 8.生产经营模式下的成本控制98 9.销售经营模式下的成本控制100 第六章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 *质量成本概念 1.质量成本的定义105 2.质量成本内容 (质量成本预测)106 (质量成本计划)106 (质量成本控制)107 *质量成本管理 3.质量管理部门的职责107 4.质量成本科目设置的原则109 5.质量成本科目的结构110 6.质量成本科目类别的判定112 7.质量成本的核算方法114 (成本归集)(核算程序)(核算体系)8.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ISO9000)118 *质量成本控制 9.质量成本控制的概念121

管理会计学3试卷及答案

管理会计学模拟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 A ) A.企业内部管理人员 B.投资人 C.债权人 D.政府机关 2.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 A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管理费用 D.变动性管理费用 3.按全部成本法确定的产品总成本与单位成本要比变动成本法的相应数值( B )A.低 B. 高 C. 相等 D. 不一定 4.筹资预测中最常用的方法有( D ) A.因果预测法 B.回归直线法 C.指数平滑法 D.销售百分比法 5.下列关于现金流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现金流量的预计比净利润的预计有较小的主观性。 B.以现金流量作为收益,对长期投资项目来说,风险较小。 C.现金流量可通过“营业收入”减“营业成本”得到。 D.现金流量是衡量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 6.管理会计将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这种分类的标志是( C ) A.成本的可辨认性 B.成本的可盘存性 C.成本的性态 D.成本的时态 7.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保本点的是( B )A.提高单价 B.增加销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 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全面预算体系具体构成内容的是( D ) A.经营预算 B.财务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弹性预算 二、多项选择题 1.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是( ABC ) A .解析过去 B.控制现在 C.筹划未来 D.全面预算 2.混合成本的类型包括( ABC ) A.半变动式 B.半固定式 C.延期变动式 D.完全变动式 3.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明显区别主要有( BCD )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C.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D.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 4.引起保本点变动的因素有( AB ) A.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C.销售量 D.目标利润 5.具有生产能力潜力的企业采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用量时,下列各项目,应列入随销售额变动的资产项目的有( AB ) A.应收账款 B.存货 C.无形资产 D.固定资产 6.以下各项中,属于长期投资决策动态评价指标的有( ABC )A.净现金流量 B.净现值 C.内部报酬率 D.投资利润率 7.弹性预算的方法可用于编制( BCD )

成本管理会计学(B卷) 附答案

广东商学院试题纸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时间共120 分钟 课程名称成本管理会计学(B卷)课程代码020053 课程班号072502011、072502012、072502013、072502014共_ 4 页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当经营杠杆系数为1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贡献毛益为零 B.固定成本为零 C.固定成本和费用为零 D.变动成本为零 2. 在零部件自制和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贡献毛益分析法 B.差量分析法 C.线性规划法 D.本量利分析法 3.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准确的方法是()。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小于零 D.一定大于零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变动不能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单价 D.销售量 6.如果预算中,预算期总是保持为连续12个月,这种预算的编制方法是()。 A.固定预算方法 B.弹性预算方法 C.滚动预算方法 D.定期预算方法 7.在相关范围内,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将()。 A.随业务量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 B.随业务量变动而呈反比例变动变 C.在各种业务量水平下保持不 D.在不同业务量水平下各不相同 8.下列各项中,属于业务预算的是( )。 A.管理费用预算 B.财务预算 C.现金预算 D.预计利润表 9.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A 正常价格 B 单位产品成本 C 单位变动成本 D 单位固定成本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的内容是()。

成本管理会计学(电子版)

成本管理会计学 P3 1880-1920年是成本会计的奠基时期 将本求利核算环节和产品销售环节 19世纪的产业革命 P4 在这一时期,成本会计取得的进展主要有: (1)建立材料核算和管理办法 (2)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 (3)建立间接制造费用分配办法 (4)制造业根据生产特点 (5)组织方法 P5 成本会计的应用成本核算成本预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 1945年以后,成本会计进入了现代成本会计阶段 P6-7 新型的着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主要内容有: (1)成本的预测和决策 (2)进行目标成本计算 (3)进行责任成本核算 (4)实行变动成本计算法 (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 作业作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简称ABC制度 能够获取比较精确的各种产品的成本和盈利数据 (6)成本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P8 马克思从耗费角度….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 从理论上给成本以完整的概念。成本是耗费和补偿的统一体 P9 马克思的成本价值理论…所耗费的必要劳动,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是已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 二、使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V) 三、三是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M)。 成本的经济实质从理论上….价值的货币表现。 实际工作中的成本的开支范围与这种理论上的成本所包括的内容是有一定的差别的。 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成本的计算就失去了理论依据 P10 其生产消费是用其销售收入来补偿的。 成本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产品价格是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并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P11 对决策方案的分析、评价….为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各种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生产成本的形成,是成本会计应反映和监督的主要内容P12 工业企业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P14 现代成本会计包括…..其中成本核算是基础。 1.成本预测 2.成本决策 3.成本计划 4.成本核算 5.成本控制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最基本的工作 成本控制包括产品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P15 6.成本分析 7.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是指定期对成本计划及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 P17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

管理会计学 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套)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1×15=15分) 1.下列()项目不属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A.会计实体、会计分期假设 B.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 C.成本性态可分为成本与市价孰低假设 D.持续运作、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 2.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的划分或三者的构成有直接影响的是()。 A.使用材料的政策 B.生产方式的改变和改进 C.对固定资产的投资 D.产品品种结构的改变 3.在相关范围内,由于产量的变化,将会导致()。 A.变动成本总额和单位固定成本同时变化 B.单位变动成本和单位固定成本都无变化 C.变动成本总额和固定成本总额同时变化 D.变动成本总额和固定成本总额都无变化 4.某工厂生产的甲产品,每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0元,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成本是()。 A.27元 B.37元 C.47元 D.以上均错 5.有一个企业正同时生产三种产品甲、乙、丙,它们的贡献毛益分别是200元、120元和130元。现在这三种产品的年利润分别是5000元、5200元和-800元,这时企业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其中最好的是()。 A.将亏损800元的丙产品停产 B.丙产品停产,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生产总贡献毛益较大且超过丙产品的甲产品 C.亏损产品丙继续生产 D.丙产品停产,利用其腾出的生产能力转而生产年利润最高的乙产品 6.在单位式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价格线与()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 B.单位固定成本 C.单位变动成本线 D.利润线 7.对于制造行业的企业来说,经营预测的对象包括对产品销售市场、产品生产成本、利润以及()等方面的预测。 A.资金需要量 B.流动资金需要量 C.固定资金需要量 D.材料需要量 8.在企业的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来进行择优决策。 A.贡献毛益总额 B.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C.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D.单位资源贡献毛益 9.假设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1000机器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单位贡献毛益分别为4元、6元、8元和10元,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小时各为4小时、5小时、6小时和7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A. 甲产品 B.乙产品 C.丙产品 D.丁产品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订货成本的是()。 A.采购部门的折旧费 B.检验费 C.按存货价值计算的保险费 D.差旅费 11.在利率和计息期数相同的条件下,复利现值系数与复利终值系数()。 A.没有关系 B.互为倒数 C.成正比 D.系数加1,期数减1

2018年《管理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管理会计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填空题 1、编制全面预算的起点是(销售预算) 2、某企业生产A产品,实际工时为7020工时,标准工时为7700工时;实际工资率为每小时2元,标准工资率为每小时1.8元。则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为(-1224)元。 3、某企业只生产A产品,2017年初投产,当年即达到年产5000件的设计能力,并实现4000件销售。已知该企业2017年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为40% ,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 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经测算,2018年A产品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均不变。但为了实现销售5000件产品,达到产销平衡,需追加投入一台价值为20000元专属运输工具。则该公司2018年的保本点为(3000)件 二、判断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酌量性固定成本相对于业务量和特定的管理决策行为均是固定的。 2、(√)在完全成本法下,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能力,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3、(√)经营杠杆系数永远大于1 4、(√)在标准成本制度下,“生产成本”账户的借贷双方核算的内容均为标准成本。 5、(√)在对成本中心进行考核时,如果预算产量与实际产量不一致时,应按弹性预算的方法首先调整预算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利润敏感性分析中最为敏感的因素是(A)。 A、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全部利润 2、下列(D)因素变动不会影响企业保本点的变动。 A、销售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 D、目标利润 3、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D)。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4、新产品开发决策,若无须增加专属成本,则用单位资源边际贡献法和边际贡献总额法得出的结论是(A) A.一定一致B.不一定一致C.一定不一致D.不可比较 5、在内部结算价格体系中,(A)使提供产品和劳务的部门将其工作的成绩与缺陷全部转移给了使用部门。 A.实际成本法 B、标准成本法C、标准成本加成法 D、变动成本法 四、多项选择题 1、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下列那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AC) A.在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的决策中,应以边际贡献的大小作为决策的依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