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育的成语100条 (2)

  • 格式:docx
  • 大小:41.64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教育有关的成语100条

1.教导有方:释义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2.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

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3.孟母三迁: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4.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5.玉不琢,不成器:释义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

有成就。出处《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6.因材施教:释义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

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7.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

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8.画荻教子:释义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9.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10.讽一劝百:释义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

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11.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

已亏乎?”

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语出《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喻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13.桃李满天下:语出《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李:指培养的后

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14.身教重于言教:语出《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人比用语

言来教育人更重要:语出《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自身的行动来教育人比用语言来教育人更重要。

15.耳提面命:语出《诗经.大雅》.不但面对面教导他,还提着他的耳朵叮嘱他,形容严格要求, 殷切教

诲。

16.口讲指画:语出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用手势辅助讲授,形容讲授生动的样子。

17.有教无类: 语出《论语.卫灵公》.指不论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18.诲人不倦: 语出《论语.述而》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19.因势利导: 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加以引导、教育。

15.循循善诱:语出《论语.子罕》。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多形容教育得法。

16.教学相长: 语出《礼记.学记》。指教和学双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多指都是和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

提高。

17.春风化雨: 语出《说苑.贵德》。宜于万物生长的和风和适时的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多用来称颂师长对

学生及晚辈潜移默化的教诲。

18.薪尽火传: 语出《庄子.养生主》.指柴虽然烧完,火种却留传下来了,比喻通过师生传授,使学问、技艺

得以一代代传承。

19.比屋而封: 语出陆贾《新语.无为》.指贤人很多,几乎家家都可以封爵封地,形容教化遍及天下,人民淳

朴贤良。

20.悬梁刺股: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悬梁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太平御览》卷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21.学无止境:学无止境,用勤奋学习的方式适应环境。出自清朝刘开《问说》:“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学无止境的故事古今中外数不胜数,一个个故事不断地激励和鞭策人们奋进。

22.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出处】:《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3.博学洽闻:博学:广博。学问广博,见识丰富。【出处】:《晋书·荀顗传》:“性至孝,总角知名,博学洽闻,理思周密。”

24.脱胎换骨: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25.不教之教: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熏陶。

26.刑期无刑: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27.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29.笨鸟先飞:【解释】:行动笨拙的鸟要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31.有伤风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32.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33.洒扫应对:

〖解释〗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

基本内容之一。

出处:〖出处〗宋·朱熹《〈大学章句〉序》:“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34.以法为教:

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

出处:《韩非子·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