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流量管理办法
- 格式:docx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4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水利厅•【公布日期】2021.10.19•【字号】浙水农电〔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水农电〔2021〕21号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分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巩固小水电清理整改成效,加强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浙江省水资源条例》《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水电〔2019〕241 号)要求,制定《浙江省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1年10月19日浙江省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保障河湖基本生态用水,推进小水电绿色发展,加强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根据《浙江省水资源条例》、《关于开展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的意见》(水电〔2018〕312号)和《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水电〔2019〕241号),结合我省小水电行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原则(一)适用范围。
本省行政区域内单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二)监管主体。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内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工作。
(三)监管原则。
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应当遵循“合理定量、科学调度、分类监测、数字监控、人机复核、闭环管理”的原则。
二、合理核定生态流量(四)正确选取核定断面。
生态流量核定应以小水电站取水拦河坝(堰、闸)处的河流断面作为计算控制断面;有多个取水水源的,应分别计算核定。
生态流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生态流量管理工作,提高生态流量监控数据完整率和达标率双重指标,依据《关于印发省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工作方案的函》、《省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运行考核办法(试行)》、《省水电站生态电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必须落实生态流量,安装监控设施,并与省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平台联网,实时传送数据。
因电站检修、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设备故障维修等原因停运,需出具佐证材料和情况说明,及时报备上级单位和对应的政府经信、水利和环保部门。
第三条按照政府部门要求积极落实生态流量工作,通过科学调度满足生态流量。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第四条公司运行部是生态流量归口管理部门,按规定开展生态流量工作,负责对公司生态流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免考核报备。
第五条公司运行部负责生态流量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及数据报送(补传)工作,建立生态流量档案台账。
每月3日前向政府水利局、环保局、经信委上报上月数据传输完整率、生态流量达标小时数的统计分析,保持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联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因电站检修、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设备故障维修等原因停运,及时报备上级单位和政府水利局、环保局、经信委。
对监控数据不达标、设备故障和数据缺失等情况说明和佐证材料,要加强运行台账分析,包括上游来水、电网调度、下泄流量监控装置运行及维修情况、报备记录及相应归档资料。
第六条公司运行部负责生态电价的落实工作。
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要求,于每年1月20日前,核对政府水利部门下发的《水电站生态流量考核情况》,确保考核数据真实准确,积极联系水利部门,提供相关支撑材料,使生态电价执行落到实处。
第七条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落实生态流量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将生态流量监控设施作为主要生产设施纳入生产维护检修计划和设备缺陷管理,提高数据传输完整率和生态流量达标率指标,将生态流量工作列入技术监督管理,并监督贯彻落实。
水利部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0.04.17•【文号】水资管〔2020〕67号•【施行日期】2020.04.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关于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水资管〔2020〕67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河湖生态流量是指为了维系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保留在河湖内符合水质要求的流量(水量、水位)及其过程。
保障河湖生态流量,事关江河湖泊健康,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水生态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但也要看到,受自然禀赋条件限制、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影响,部分流域区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矛盾仍然突出,河湖生态流量难以保障,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依然严峻。
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依法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现就做好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功能为目标,科学确定生态流量,严格生态流量管理,强化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加快建立目标合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监管有效的河湖生态流量确定和保障体系,加快解决水生态损害突出问题,不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人水和谐绿色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严格控制河湖开发强度,维系河湖生态系统功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合理统筹三生用水。
河湖生态流量导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河湖生态流量导则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河湖作为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承载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保护。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河湖生态系统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威胁,流量管理成为当前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河湖生态流量导则,是指根据河湖生物多样性、水文地理特点等因素确定和设置不同流量的水体流量管理准则。
合理的流量管理有助于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水生动植物是河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流量管理可以保证其生存环境和生态位的稳定,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
2. 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文地理特点对河湖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合理设置流量管理准则可以帮助调节水生态系统的平衡,防止水体中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等问题。
3.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合理的流量管理可以有助于调节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 依据科学数据和实地调查。
制定河湖生态流量导则应该依据科学的数据和实地调查,充分了解河流、湖泊的水文地理特点,科学确定不同流量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
2. 综合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因素。
流量管理准则的制定应该综合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因素,尊重生态环境,同时也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
3. 强化监测和评估机制。
建立健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不同流量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及时调整流量管理措施。
4.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河湖生态流量导则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1. 合理设置最低流量。
根据河湖生态系统的需求和丰水期的特点,设定每年不同季节的最低流量,保证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生存需求。
2. 控制枯水期流量。
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库的兴建也日益增多。
而水库的建设不仅可以调节水流,还可以蓄水供给人们生活和农业用水。
然而,水库的建设也会对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下游的生态环境,需要合理制定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以实现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协调发展。
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是指根据下游的生态需求和水库的水文特征,制定一套合理的下泄流量规划和管理措施,以保障下游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这一制度需要综合考虑水库兴建的目的、下游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确保水库的运行不会对下游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确定合理的下泄流量。
下泄流量是指水库在一定时间段内向下游释放的水量。
为了制定合理的下泄流量,需要考虑下游河流的生态需求、水库的蓄水量、入库径流和水库的调度要求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确定下泄流量,可以保证水库的蓄水和下游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充分了解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求。
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受到水量、水质和水温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了解其生态需求和受影响的程度。
只有充分了解了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需求,才能制定合理的下泄流量规划。
其次,需要考虑水库的水文特征和调度要求。
水库的水文特征包括蓄水量、水位、入库径流等因素。
水库的调度要求包括供水、防洪、发电等的需要。
在制定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水库的水文特征和调度要求,以确保水库的正常运行同时满足下游的生态需求。
此外,还需要考虑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会影响水库和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
在制定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制定的规划和管理措施能够充分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最后,需要合理确定下泄流量和管理措施。
在确定下泄流量和管理措施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下泄流量和管理措施既能满足水库的调度要求,又能保障下游的生态需求。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孜州水电站生态流量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20•【字号】甘办发〔2022〕21号•【施行日期】2022.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综合规定正文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甘孜州水电站生态流量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甘办发〔2022〕21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各部门,省属行政企事业单位,州属企事业单位:《甘孜州水电站生态流量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已经州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4月20日甘孜州水电站生态流量管理与考核办法(试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态流量核定、泄放、监测第三章生态流量泄放及调度管理第四章生态流量管理职能职责第五章监督检查、问题处置和考核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甘孜州水电站生态流量管理,保障河湖水系健康,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落实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通知》《四川省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监管和考核工作制度(试行)》《甘孜藏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的变通规定》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甘孜州行政区域内所有运行水电站生态流量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中的生态流量是指为保障下游河流环境生态功能,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用以维持或恢复河流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所需的最小流量。
第四条生态流量泄放设施(以下简称泄放设施)是指用于满足规定的生态流量值的工程措施,包括水闸限位、闸坝开孔、坝顶开槽、埋设管道、渠首开孔、生态机组泄放等多种方式。
生态流量措施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生态流量措施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介绍生态流量措施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措施类型。
定义生态流量措施指的是根据生态系统的需要,并通过科学评估,采取适当措施来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平衡。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过程和功能,并确保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
重要性生态流量措施在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帮助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保护物种多样性,并提供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服务。
以下是生态流量措施的重要性:1. 保护物种多样性生态流量措施有助于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通过确保自然环境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数量达到足够水平,生态流量措施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防止物种灭绝。
2. 维护生态过程和功能生态系统中的许多过程和功能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生态流量措施有助于维持这些过程和功能的正常运作,例如水循环、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等。
这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水源保护、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
生态流量措施有助于保护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确保人类可以持续地从生态系统中获益。
常见的措施类型在实施生态流量措施时,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可供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类型:1. 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一种通过改善和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来保护和增强生态系统功能的方法。
它包括进行植被修复、河流修复和湿地恢复等措施,以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保护区网络建设建立保护区网络是一种重要的生态流量措施。
建立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有助于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并提供重要的栖息地。
3. 限制开发活动限制对自然环境的开发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生态流量措施。
这包括限制采矿、林木砍伐和土地开垦等人类活动,以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11.12•【字号】渝府办发〔2022〕121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办法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1月12日重庆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办法第一条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及《水利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的通知》(水电〔2019〕24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小水电站(单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生态流量监管工作。
第三条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实行属地监管原则,由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同级生态环境、发展改革、财政、经信、能源等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工作,市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指导、督促区县开展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工作。
(一)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
负责开展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小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小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日常监管。
(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职责。
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环境保护设施监督检查,将小水电站按要求泄放生态流量作为项目环评审批的重要条件和流域水环境保护监管的重要内容。
(三)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职责。
推动建立反映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成本的小水电上网电价机制,核定生态电价并监督执行,更好地运用经济杠杆,推动小水电站修复、治理和保护水生态。
(四)财政主管部门职责。
负责落实生态流量监管工作经费、监管平台建设与运维经费。
生态流量管控指标
生态流量管控指标是指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和标准。
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种流量进行管控,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生态流量管控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首先是水流量的管控。
水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们需要确保水的流量不受过度开采或污染的影响。
通过设立水流量监测站和制定水流量标准,可以有效地控制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
其次是空气流量的管控。
空气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和动物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控制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和加强排放管控,可以有效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除了水和空气,土壤流量的管控也非常重要。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控制土壤的侵蚀和污染,保持土壤的肥沃和水分储存能力。
通过制定土壤保护政策和加强农业管理,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资源。
生物流量的管控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控制物种数量和分布的变化,防止生态系统的崩溃。
通过制定保护区划和加强物种保护,可以有效地维护
生物流量的平衡。
生态流量管控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水、空气、土壤和生物流量的管控,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人类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生态流量管控指标,以适应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的变化,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生态流量管理制度生态流量管理制度是一种针对网络生态系统的管理措施,旨在保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提高用户体验和网络安全。
本文将探讨生态流量管理制度的背景、原则和实施方法,以及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1. 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深入,网络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大量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流动使得网络生态系统容易受到恶意攻击、滥用和垃圾信息的侵扰。
为了保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起一套生态流量管理制度,以便有效地管理和规范网络生态系统中的流量。
2. 原则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公正公平:制度设计应遵循公正公平原则,不对特定群体或企业进行歧视性限制和优惠。
2.2 网络安全:制度应重视网络安全,防止网络攻击和滥用行为对网络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3 用户体验:制度应倾听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使用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2.4 透明公开:制度应具备透明度和公开性,让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了解流量管理政策和措施。
3. 实施方法生态流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较为复杂,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统筹考虑。
3.1 技术手段:网络运营商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如流量分类和监测,来对网络流量进行管理和限制。
这些技术手段应该基于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避免对特定网站或应用进行歧视性限制。
3.2 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网络流量进行监管和管理。
这些法律法规应该明确流量管理的原则和范围,并设立相应的处罚措施,以惩治违反流量管理制度的行为。
3.3 自律机制:网络服务提供商和应用开发者可以自愿遵守流量管理制度,并自行实施一系列流量管理措施。
这种自律机制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使用体验,并增强网络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4. 影响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对社会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
4.1 社会影响:通过有效的生态流量管理制度,能够减少网络攻击、滥用和垃圾信息的扩散,提高网络环境的整体安全性和可信度。
这将有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提高社会公众对互联网的信任度。
水电站生态流量制度
水电站生态流量制度是为了确保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这些规定和措施主要涉及水电站的建设、运行、监管等方面,以确保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水电站生态流量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建设前的评估:在水电站建设前,需要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分析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评估内容包括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水环境等方面的评估。
2. 生态流量泄放: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按照规定泄放一定的生态流量,以维护下游生态环境的正常功能。
生态流量需要根据水电站的特点、下游生态环境的需求等因素确定,并按照规定进行监测和记录。
3. 运行管理:水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运行计划,确保电站的发电和生态流量泄放同时进行。
同时,需要对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
4. 监管与考核: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水电站的生态流量泄放进行监管和考核,确保电站按照规定进行生态流量泄放。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需要进行整改和处罚。
5. 公众参与:水电站生态流量制度的实施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和电站业主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电站生态流量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总之,水电站生态流量制度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生态流量管理制度范文生态流量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和实施生态流量管理制度。
本文将就生态流量管理制度的目标、原则、内容和实施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
2. 目标生态流量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控制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壤健康等生态要素的流动,实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3. 原则(1) 环保原则: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应以环保为核心,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2) 可持续原则: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应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公正原则: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应公正、公开、透明,确保公众参与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4) 综合原则: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应综合考虑各种生态流量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实现整体平衡。
4. 内容(1) 水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
控制水的流动,确保水质和水量的健康和稳定。
同时,加强水资源保护,推广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使用。
(2) 空气质量管理: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限制污染物的流动和扩散。
建立和完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治理措施,提高空气质量。
(3) 土壤健康管理:加强土壤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防止污染物对土壤的流动和侵蚀。
建立和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保护土壤健康和耕地资源。
(4)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管理,防止物种的流失和栖息地的丧失。
建立和完善物种多样性评估和保护机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5. 实施方法(1) 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生态流量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内容,并规定管理的权限和责任。
(2) 技术手段:应用先进的监测和治理技术,实现对生态流量的精确控制和管理。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壤健康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3) 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生态流量管理机构,负责生态流量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生态流量监管制度一、确定生态流量标准根据河流域水文特征、水资源状况、生态保护需求等因素,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生态流量标准。
标准应包括不同时间尺度(如日、月、年)的生态流量,以及不同河流断面(如起始断面、控制断面、终止断面)的生态流量。
二、监测生态流量1.在河流域内设置生态流量监测站点,定期监测生态流量。
监测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应不低于每月一次。
2.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3.与相关部门共享监测数据,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三、预警与应急响应1.建立生态流量预警机制,根据监测数据预测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及时发出预警。
2.针对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制定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响应措施和责任人。
3.在发生生态问题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四、制定保障措施1.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河流域水资源调度,保证生态流量满足标准要求。
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生态流量监测和保护水平。
五、强化执法监督1.制定执法监督制度,明确执法监督职责和程序。
2.对违反生态流量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3.加强与相关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生态流量监管工作。
六、社会监督与宣传教育1.建立社会监督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流量监管工作。
2.通过媒体、宣传栏等形式普及生态流量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态流量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生态流量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七、定期评估与调整1.定期对生态流量监管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完善监管制度。
2.根据评估结果,对生态流量标准进行修订,使其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保护需求。
3.对监测站点布局、监测设备等进行优化升级,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
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范文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生态流量的管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涉及生态流量下泄管理事项的各种项目。
第三条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保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四条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应坚持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确保生态安全。
第五条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应坚持去中心化、多方参与的原则,形成社会共治、政府主导、市场机制配合的管理体系。
第六条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强信息公开和参与,提高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七条生态流量下泄管理应坚持科学决策、规范执法、追责问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
第二章生态流量下泄管理目标第八条生态流量下泄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保持和改善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第九条生态流量下泄管理的具体目标是:(一)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水生态系统完整和功能的正常运行。
(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产业用水需求。
(三)提供水资源支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增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章生态流量下泄管理的原则和政策第十条生态流量下泄管理的原则是:(一)生态优先原则。
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是生态流量下泄管理的首要任务。
(二)综合治理原则。
采取综合措施,协同推进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区域协调等方面工作。
(三)量化指标原则。
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制定合理的流量下泄标准,实现科学管理。
(四)统筹规划原则。
以流域为单位进行规划和管理,协调各方利益。
(五)源头控制原则。
采取减少用水、提高用水效率等措施,控制生态流量下泄的需求。
(六)市场机制原则。
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和调节生态流量下泄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七)公开透明原则。
加强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生态流量下泄管理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重点河流生态流量实施方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重要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水质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重点河流的生态环境,制定并实施生态流量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态流量的概念。
生态流量是指在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保持河流适宜的水文条件,包括水位、水深、水流速度和水温等。
通过调控河流的水文条件,维护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河流的自然生态功能。
二、重点河流生态流量实施的必要性。
1.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流量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河流的水文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减缓生态环境的恶化。
2. 维持生态平衡,通过合理调控河流的生态流量,可以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
3. 促进可持续发展,实施生态流量方案有利于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水资源,推动河流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河流生态流量实施的关键措施。
1. 制定科学的生态流量标准,根据河流的特点和生态环境需求,制定合理的生态流量标准,确保河流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建立河流生态流量的监测系统,及时监测河流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变化,为调控生态流量提供科学依据。
3. 加强生态流量调控,通过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措施,合理调控河流的水文条件,保证河流的生态流量,维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4. 强化生态流量保护意识,加强对生态流量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流量保护合力。
四、重点河流生态流量实施的保障措施。
1. 政策法规的支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生态流量保护的技术研究和工程建设,提高生态流量保护的实施效果。
3. 加强协作合作,加强政府部门间、行业间和地区间的协作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重点河流生态流量保护工作。
五、结语。
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台账一、背景及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人类能够持续健康生存,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流量管理制度。
生态流量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进行规范和管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管理制度。
在实施生态流量管理制度过程中,台账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台账的建立和管理,可以及时掌握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台账的必要性1. 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建立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台账,可以清晰记录和分析各种资源的流动情况,及时发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2.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台账可以监控和管理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迹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 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有效管理和监控资源的流动情况,可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台账的内容和建立方法1. 资源种类及使用情况:记录和分析各种资源的种类及使用情况,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森林资源等,及时查找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2. 资源流动情况:记录各种资源的流动情况,包括资源的来源、去向、数量、质量等信息,实现资源的全程跟踪管理。
3. 监控指标设定:为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需要根据资源的不同特性设定相应的监控指标,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4. 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在生态流量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 反馈和学习:定期对生态流量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生态流量管理制度。
四、生态流量管理制度台账的管理流程1. 制定生态流量管理制度:明确生态流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确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
水库生态流量保障措施方案前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
在这种情况下,保障水库生态流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水库生态流量保障措施方案。
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用水需求增加,水库的兴建和利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由于开发建设的加速以及相关措施的不足,导致一些水库存在着生态流量不足的问题。
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保证水库生态流量的需求。
措施方案一:农业用水量的调控农业用水量的调控是改善水库生态流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在农业用水方面存在着浪费现象。
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不极大影响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潜在的水资源,减少农业的用水浪费,从而与保护水库生态流量的目的逐步接轨。
方案二:构建调水闸门及设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和设备,构建调水闸门及其他调节设备。
这种设备可以减小人工控制误差,确保生态流量在水库流量控制中的准确性。
同时,这种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自动地调节水流,保证生态流量的稳定。
方案三:加强生态水文监测针对水库生态流量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确凿的数据以作为参考。
通过强化水文监测,对水库的流量、水质进行全方位的監察,及时发现水量异常的情况,为后期制定措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方案四:建立水库及其周边的保护区除了上述具体的技术措施外,建立水库及其周边的保护区也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制定和实施保护区的管理计划,采取生态修复等措施,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保证水库生态环境的长久发展。
结论保障水库生态流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实际中,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共同解决此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水资源的紧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人民生命安全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生命值问题。
因此,加强水库生态流量保障工作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重要任务。
生态流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生态流量管理工作,提高生态流量监控数据完整率和达标率双重指标,依据《关于印发省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工作方案的函》、《省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运行考核办法(试行)》、《省水电站生态电价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必须落实生态流量,安装监控设施,并与省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平台联网,实时传送数据。
因电站检修、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设备故障维修等原因停运,需出具佐证材料和情况说明,及时报备上级单位和对应的政府经信、水利和环保部门。
第三条按照政府部门要求积极落实生态流量工作,通过科学调度满足生态流量。
第二章职责与分工
第四条公司运行部是生态流量归口管理部门,按规定开展生态流量工作,负责对公司生态流量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免考核报备。
第五条公司运行部负责生态流量监控系统的日常检查、维护及数据报送(补传)工作,建立生态流量档案台账。
每月3日前向政府水利局、环保局、经信委上报上月数据传输完整率、生态流量达标小时数的统计分析,保持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联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因电站检修、不可抗拒自然因素或设备故障维修等原因停运,及时报备上级单位和政府水利局、环保局、经信委。
对监控数据不达标、设备故障和数据缺失等情况说明和佐证材料,要加强运行台账分析,包括上游来水、电网调度、下泄流量监控装置运行及维修情况、报备记录及相应归档资料。
第六条公司运行部负责生态电价的落实工作。
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要求,于每年1月20日前,核对政府水利部门下发的《水电站生态流量考核情况》,确保考核数据真实准确,积极联系水利部门,提供相关支撑材料,使生态电价执行落到实处。
第七条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落实生态流量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将生态流量监控设施作为主要生产设施纳入生产维护检修计划和设备缺陷管理,提高数据传输完整率和生态流量达标率指标,将生态流量工作列入技术监督管理,并监督贯彻落实。
负责解决实施生态下泄流量措施中的技术问题,保证生态流量监控系统处于良好运行工况。
第三章检查与考核
第八条根据《省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运行考核办法》要求,生态流量指标分别为生态流量监控数据完整率和生态流量达标率。
生态流量完整率、达标率以省水电站下泄流量在线监控平台为准。
最小生态下泄流量监控数据完整率:指监控数据完整的小时数占考核小时数的比值。
最小生态下泄流量监控数据达标率:指生态下泄流量达标的小时数占监控完整小时数的比值。
(其中该小时内的所有生态流
量数据的平均值,或至少1组数据不小于核定的最小生态下泄流量,认定为该小时达标)。
第九条公司运行部将生态流量执行工作列入部门重点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日常检查工作。
运行班组于每个班下班前核对当班期间内环保下泄流量数据上传情况,及时补填丢失数据。
运行当班人员每日20:00核对前一日20:00至当日20:00环保下泄流量数据上传情况,及时补填丢失数据。
运行部负责人于每日08:30对前一日环保下泄流量完整性、达标性进行检查,及时补填丢失数据。
运行部负责人于每月3日前统计上月数据传输完整率、生态流量达标小时数,并报送政府水利局、环保局、经信委确认。
第十条如出现以下情况,公司运行部应做好生态流量免考核申请工作。
(一)水库入库流量小于水电站最小生态流量标准的时段,由水电站提出申请,经政府水利局、经信部门核定,下泄流量达到上游来水量时,即为达标。
(二)因防汛抗旱、应急调度等需要,县级以上的防汛指挥机构、经信、水利、环保部门通知停止泄放生态流量的水电站,相应时段可不列入考核。
(三)因遭遇地震、台风、暴雨等不可抗拒原因造成水电站损毁,水电站无法执行生态流量的,由水电站提出申请,按行业管理分类,经政府水利局、经信部门核定,电站修复前的时段可不列入考核。
(四)水电站设备、引水工程或送出线路检修,检修时段水电站无法执行生态流量,由水电站报备(报备时应认真选择报备类型),经政府水利局、经信部门核定,该检修时段可不列入考核。
水电企业在每月月底前指定专人负责与政府水利局、经信部门进行确认与沟通,避免因漏报、系统故障造成错误考核。
第十一条公司对在生态流量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对在工作中未尽职履责(包括管理缺失、措施执行不力、日常检查核对工作不到位、生态流量信息报送或差别化考核报备事项不及时)造成生态流量监控数据完整率、达标率被政府相关部门通报和约谈的责任人员进行考核。
重复发生及整改落实不彻底的加倍考核。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公司运行部制订并负责解释。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不合理之处或不适应国家政策时,由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修订申请。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