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转基因技术原理及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5.54 MB
- 文档页数:27
转基因的技术原理《转基因技术原理:从基础到应用全解析》1. 引言嘿,你有没有想过,在现代农业里,有一种技术能让农作物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拥有了一些特殊的能力呢?比如说,棉花不怕虫子咬了,大豆的产量更高了。
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在背后发挥着作用。
今天啊,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转基因技术背后的原理,让你从基本概念到实际应用,完完全全地搞明白它。
这中间呢,咱们会讲讲它的理论基础、工作过程,在生活和高级工业中的应用,还有那些容易被人误解的地方,再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
2. 核心原理2.1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说白了,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也就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提取出来,然后把它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去,让这个基因在新的生物体内发挥作用。
这个概念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人们对遗传规律的探索。
最开始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因子(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基因)的存在,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大门。
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对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就开始琢磨能不能把基因在不同生物之间进行转移呢?于是,转基因技术就逐渐发展起来了。
2.2运行机制与过程分析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神奇的基因接力赛。
首先呢,科学家要找到他们想要转移的基因。
比如说,科学家发现一种细菌里有个基因能产生一种毒素,这个毒素能杀死害虫,那这个基因就是目标基因。
然后呢,要把这个基因从细菌的DNA里面切割出来,这就好比是从一串项链上取下一颗特殊的珠子。
这个切割的工作就需要一种特殊的“剪刀”,叫限制性内切酶。
接下来,要把这个取出来的基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颗珠子缝到另一件衣服上。
但是这个细胞它有自己的防御机制,不会轻易接受外来的基因,所以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手段,比如说用一种叫载体的东西,这个载体就像是一辆小卡车,把目标基因运到细胞里面去。
最后,这个外来的基因进入细胞后,要和细胞自己的基因一起工作。
细胞会把这个新的基因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按照基因里面的信息来合成相应的蛋白质,这样就实现了转基因的目的。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1、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DNA片段插入到植物细胞的过程,从而改变植物的表型特征。
在植物转基因技术中,将外源DNA插入到植物细胞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DNA片段的生产和收集:DNA片段的生产和收集是通过一系列的生物技术手段来实现的,比如PCR扩增技术、染色体复制,等等。
(2)特異性克隆:特異性克隆是一种利用抗原受体系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将无菌的DNA片段植入到宿主细胞中,从而使改变细胞表型性状的抗原受体获得潜在的克隆特异来源。
(3) 载体特异性转染:载体特异性转染是将DNA片段植入到宿主细胞中的过程,它通常是利用哺乳动物质粒等载体将外源DNA片段植入到宿主细胞中。
(4) 转化:转化是植物细胞在受到DNA片段植入后,能够形成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的过程。
2、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方法
(1) 诱导细胞抗性:植物转基因技术可以利用一些诱导剂,如多聚糖、双链RNA等,通过诱导植物细胞的自然抗性,让其增加免疫反应及抗外源性抗原的能力,从而提高转基因植物的转化效率。
(2) 共价结合技术:共价结合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将外源DNA植入植物细胞的技术,它通常利用某种活性稀释剂将DNA片段与
植物细胞表面形成稳定的共价结合,从而使外源DNA片段能够植入宿主细胞。
(3) 转化抗性:转化抗性是一种利用抗生素来抑制植物细胞的自然抗性,从而促进植物细胞内部外源DNA的转化。
一般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和环丙沙星。
(4) 小麦内含体技术:小麦内含体技术是一种利用小麦内含体将外源DNA植入植物细胞的技术,它通常利用小麦内含体外质壁偶联(ECC)促进外源DNA的转化。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几种方法
(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外植体放入含有外源基因的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ociens)菌液中浸泡,然后转入共培养基,再转入筛选培养基诱导抗性愈伤组织和抗性芽,生根后的抗性植株移栽至营养钵生长。
(2)基因枪法又称微弹轰击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外源DNA黏附在微小的金粒或钨粒表面,然后在高压的作用下,微粒被高速射入受体细胞或组织,微粒上的外源DNA进入细胞后,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得以表达,从而实现基因的转化。
(3)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授粉时将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涂于柱头上,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含转基因的新个体。
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
我国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
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
(4)微注射法首先制备植物原生质体,游离出细胞,在倒置显微镜和显微操作器的帮助下,将目的基因DNA通过微管注射到受体细胞中。
(5)电穿孔法在短时间的高压直流电脉冲的冲击下,可以使原生质膜的分子疏松,形成暂时性的直径为3~4nl-n的小孔,但对原生质体生活力影响不大。
这时,存在于原生质体周围溶液中的外源DNA,就可以通过这种小孔进入原生质体,实现基因的直接转移。
(6)微束激光打孔法原生质体在短时间的微束激光照射下,可在质膜表面形成面积约0.25Pm2左右的小孔,使DNA分子进入细胞。
1 / 1。
植物转基因原理与技术植物转基因原理与技术转基因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中的过程。
微生物和动物细胞转基因开展较早,技术也比较成熟,相对动物和微生物转基因来说,植物转基因开展较晚。
自1984年获得第一株转基因烟草以来,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数百种植物中获得成功。
下面就植物转基因的原理和常见技术做一简单介绍。
原理根据植物细胞能再生成植株的全能性,利用生物媒介或其他物理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基因组中,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完整植株。
在培养过程中为了筛选阳性转基因植物往往采用植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筛选,最后经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理方面的检测来鉴定抗性生根的植株是否是真正的转基因植物。
以技术为媒介,一个植物转基因系统必然涉及到外源基因和受体细胞。
外源基因可以是克隆到质粒等载体中的或是未经克隆的裸露基因。
受体细胞根据转基因技术和植物的类型的不同,可以选择外植体,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等。
一个好的转基因受体细胞应该是具有高效稳定的再生能力,并且能接受外源基因的整合,并对选择抗生素敏感的无性繁殖系。
植物转基因流程图如下所示。
外植体)愈伤组织瞬时表达外源基因植物受体细胞原生质体生殖细胞稳定表达获得抗性生根转基因苗转基因植物的检测和鉴定(PCR, Southern blot ,Northern blot,生理指标鉴定等)技术就植物转基因技术而言可以根据转化系统的原理分为三大系统:载体转化技术,直接转化技术和种质转化技术。
下面分别叙述。
一载体转化技术载体转化技术是指通过农杆菌的Ti 或Ri质粒,植物病毒的DNA或RNA等生物载体介导基因进入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上的方法。
其中土壤农杆菌转化系统是目前研究最为清楚而且转化最成功的方法。
病毒载体转化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成就。
土壤农杆菌是一类浸染受伤植物并且形成冠瘿瘤的革兰氏阴性菌。
它的致瘤能力来源于存在于细胞内的Ti(tumour-induced)质粒。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内,使其具有新的性状的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内,使得这些基因能够在植物细胞内正常表达,从而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
转基因技术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需要导入植物细胞内的外源基因与载体DNA连接起来,形成转基因载体。
其次,将转基因载体导入到植物细胞内,使其与植物细胞内的DNA发生重组,从而使外源基因被整合到植物细胞内。
最后,通过筛选和鉴定,确定已经被整合外源基因的植物细胞,并进行培养和繁殖。
转基因技术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改良植物的品质、抗病性、耐旱性等性状。
在农业生产中,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数量,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转基因技术也可以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生产一些高价值的药物和医疗用品。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风险。
一些人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并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在使用转基因技术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监管。
同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些国家和地区还规定了
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标识。
植物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生物技术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其潜在的风险和影响,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监管措施,确保其合理、安全地应用。
五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的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使之正确表达和稳定遗传并且赋予受体植物预期性状的一种生物技术方法。
1983年,首例抗病毒转基因烟草的成功培育标志着人类开始尝试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
目前,植物转基因技术已在作物改良和育种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一些来自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有益基因如抗病/虫基因、抗非生物胁迫性状基因及特殊蛋白基因已被转化到农作物中以改良现有的农作物和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以DNA重组技术为基础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基因信息的来源,打破了远缘物种间自身保持遗传稳定性的屏障。
植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到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和棉花等许多农作物。
同时,该技术也正在被尝试用于茄子和草莓等其它的作物中‘1’纠。
目前,根据转基因植物的受体类型,植物转基因方法可以分为3大类:以外植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和超声波介导法;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聚乙二醇法、电击法、脂质体法及磷酸钙-DNA共沉淀法;以种质系统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由于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有原生质体培养难度大,培养过程繁杂,培养工作量大且培养技术不易掌握;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差、再生频率低并且再生周期长;相关的转化方法的转化率低、效果不理想等缺点,所以该类基因转化方法未被作为植物转基因的常规方法广泛使用。
本文将对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超声波介导法、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的原理、基本步骤和优缺点作以简要介绍。
1以外植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1.1农杆菌介导法农杆菌介导法是最早应用、最实用有效并且具有最多成功实例的一种植物转基因方法。
农杆菌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目前,用于植物转基因介导的农杆菌是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
某些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分别含有大小为200 -800bp的结构和功能相似的Ti质粒和Ri质粒。
转基因的方法和原理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它不仅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引发了众多的讨论和争议。
那么,转基因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转基因的方法和原理。
转基因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从而赋予后者新的性状或特征。
这就像是给一个生物体进行了一场“基因改造手术”,让它拥有了原本没有的能力或特性。
要实现转基因,首先得有基因这个“原材料”。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小的指令代码,决定着生物体的外貌、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科学家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他们想要转移的特定基因。
找到目标基因后,接下来就是把它从原来的生物体中提取出来。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用到一系列复杂的生物技术手段。
常用的方法有从细胞中提取 DNA ,然后通过特定的酶将包含目标基因的片段切割下来。
有了目标基因,还得有个“运输工具”把它送到受体生物的细胞中去。
这个“运输工具”通常被称为载体。
常见的载体有质粒、病毒等。
以质粒为例,科学家们会对质粒进行改造,让它能够携带目标基因并且能够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和复制。
把目标基因连接到载体上后,就形成了一个重组的 DNA 分子。
然后,通过一些方法,比如物理方法(如电击、显微注射等)、化学方法(如使用化学试剂促进基因进入细胞),将这个重组的 DNA 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中。
受体细胞可以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或者微生物细胞。
以植物细胞为例,常用的转基因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细菌,它能够将自己的一部分 DNA 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科学家们利用农杆菌的这个特性,将含有目标基因的载体导入农杆菌,然后让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从而实现基因的转移。
在动物细胞中,常用的转基因方法有显微注射法。
这种方法是使用非常细小的针头,将重组的 DNA 分子直接注射到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然后将这些经过处理的受精卵移植到雌性动物的子宫内,让其发育成个体。
基因工程随堂作业题目:植物基因枪法转基因技术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完成日期:植物基因枪法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将一个或更多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中,使该基因在受体生物中得以表达。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一项新的基因转化技术---基因枪技术应运而生。
由于基因枪技术安全性好、效率高,其应用范围迅速从植物基因工程、动物基因工程扩大到基因治疗和基因免疫领域,使细胞的研究发展到在体操作。
目前,已有基于基因枪技术的多种基因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1.基因枪技术的转化原理及操作用包裹DNA的金属小颗粒轰击受体组织,使DNA实现穿壁并被导入众多细胞中,称为“基因枪法”(或微粒轰击技术)。
包裹着DNA的金属粒加速到一个很高的速度后(通常需要部分真空以减少颗粒的速度损失)穿透受体组织,一般可以穿透2,3层细胞。
最初是利用爆炸力在枪管里推动一个大的塑料微粒载片,片上放有包裹着DNA的微粒悬液,后来用一个中间有洞的板挡住高速运动的载片,载片上的微粒穿过洞进入装有受体组织的真空腔中,并且打入或者穿过运动路径上的目标组织,微粒上携带的外源DNA分子就可能进入细胞,并进行表达。
基因枪根据驱动力可以分为3种基本类型。
(1)火药式基因枪是最原始的类型,由美国康乃尔大学Sanford等人于1987设计制造。
这种基因枪自使用以来已先后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玉米、小麦和水稻等多种植物材料中,获得了瞬间的或稳定的表达。
它的主体由滑膛腔、真空轰击室和阻弹部件构成。
塑料子弹的前端载有大量携带了外源目的基因的微弹,当样品爆炸时,子弹带着微弹向下高速运动,至阻挡板时子弹被阻碍,其前端的微弹依靠惯性继续高速运动,击中轰击室的靶细胞。
该装置的特点是,粒子速度主要通过货样的数量及速度调节器控制,不能无级调控,可控程度低。
(2)压缩气体型基因枪的动力系统以氦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驱动。
一种方法是把载有外源目的基因的微弹悬滴在一张金属筛网上,在高压气体的冲击下,射入受体靶细胞;另一种方法是把外源目的基因与微弹混合后雾化,再由高压气体驱动射入受体靶细胞,这种系统的靶范围可精确控制到0。
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转基因技术,也被称为植物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造植物基因组的方法。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植物转基因技术使得植物获得了新的性状或功能,从而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药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一、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植物转基因技术主要依靠DNA分子的重组和重构完成。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和双链RNA法。
基因枪法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微粒轰击的方式送入植物细胞中,使得外源基因插入目标植物基因组中。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则通过利用农杆菌将外源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双链RNA法则是通过RNA干扰的方式,引导RNA分子与目标基因互作,从而达到基因沉默的目的。
二、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见的转基因植物作物包括转基因水稻、转基因玉米、转基因大豆等。
这些作物通过引入耐草酮类和杀虫剂抗性基因,提高了作物的抗蚜、抗虫能力,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
此外,转基因作物还能够抵抗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各类病害,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转基因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植物的性状,例如增加植物的污染物吸收能力和金属离子富集能力,可以用于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和水源。
此外,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善植物的耐旱、抗盐性能,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土地退化等问题。
植物转基因技术还在医药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通过转基因技术,植物可以成为生产蛋白质药物和疫苗的“生物工厂”。
例如,转基因植物可以表达人类胰岛素、乳制品过敏症患者所需的乳头素等蛋白质,用于治疗糖尿病、乳制品过敏等疾病。
三、植物转基因技术的争议和风险尽管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环境保护和医药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但它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和风险。
其中,最主要的争议之一是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有人担心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已有的科学研究没有证明转基因食品有害。
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原理《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原理》1. 引言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市场上能买到抗虫的棉花、不容易腐烂的西红柿呢?这背后可都有转基因技术的功劳。
今天呢,咱们就一起深入了解转基因技术背后的秘密,让你从里到外,完完全全搞懂它是怎么一回事儿。
在这篇文章里呀,我们会先讲讲转基因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背景,然后详细分析它的运行机制,接着看看它在日常生活和高级技术领域的应用,还会聊聊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常见误解,再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最后做个总结并展望一下它的未来发展。
2. 核心原理2.1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转基因技术,说白了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让后者表现出前者的某些特性。
这个概念的来源其实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人类对遗传现象的观察。
人们发现生物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就像孩子总会或多或少有父母的一些特征。
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在对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之后,转基因技术才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DNA就像一本生命的“密码本”,里面的基因就像是一个个密码,决定了生物的各种性状,比如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绿叶子还是黄叶子等等。
转基因技术就是有目的地去修改这本“密码本”。
2.2运行机制与过程分析那转基因技术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咱们可以把生物的细胞想象成一个小工厂,里面的DNA就是生产各种产品(生物性状)的设计蓝图。
首先呢,科学家得找到他们想要的那个基因,就好比是在众多的零件清单里找到一个特殊的零件。
比如说,科学家想让植物抗虫,那就得找到一种能产生抗虫蛋白的基因,这个基因可能来自于一种细菌,这种细菌产生的蛋白能够杀死害虫。
找到这个基因之后呢,就要把这个基因从原来的生物(细菌)里取出来。
这就像是从一个机器上把一个零件拆下来一样。
然后呢,再想办法把这个基因送到目标生物(植物)的细胞里。
这一步就有点像把一个零件装到另一个机器里,不过这个过程可复杂多了。
通常会借助一些特殊的载体,就像小货车一样,把基因运到植物细胞里。
五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植物转基因技术是通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将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的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使之正确表达和稳定遗传并且赋予受体植物预期性状的一种生物技术方法。
1983年,首例抗病毒转基因烟草的成功培育标志着人类开始尝试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农作物。
目前,植物转基因技术已在作物改良和育种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植物转基因技术,一些来自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有益基因如抗病/虫基因、抗非生物胁迫性状基因及特殊蛋白基因已被转化到农作物中以改良现有的农作物和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以DNA重组技术为基础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基因信息的来源,打破了远缘物种间自身保持遗传稳定性的屏障。
植物转基因技术已应用到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和棉花等许多农作物。
同时,该技术也正在被尝试用于茄子和草莓等其它的作物中‘1’纠。
目前,根据转基因植物的受体类型,植物转基因方法可以分为3大类:以外植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和超声波介导法;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聚乙二醇法、电击法、脂质体法及磷酸钙-DNA共沉淀法;以种质系统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如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由于以原生质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有原生质体培养难度大,培养过程繁杂,培养工作量大且培养技术不易掌握;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差、再生频率低并且再生周期长;相关的转化方法的转化率低、效果不理想等缺点,所以该类基因转化方法未被作为植物转基因的常规方法广泛使用。
本文将对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超声波介导法、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的原理、基本步骤和优缺点作以简要介绍。
1 以外植体为受体的基因转化方法1.1农杆菌介导法农杆菌介导法是最早应用、最实用有效并且具有最多成功实例的一种植物转基因方法。
农杆菌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目前,用于植物转基因介导的农杆菌是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