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首次纪念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劳工神圣

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当天各地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陈独秀当选筹备大会顾问。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会后,发表了上海工人宣言和答俄国劳农政府的通告。《新青年》纪念专号还刊登了李大创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劳动者底觉悟》、《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重要文章,以及上海、北京、天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和地区工人现状的调查报告。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

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特别推荐

| | | |

2018-05-02

50年代劳模代表——“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

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中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甘当人民勤务员的掏粪工人——时传祥

时传祥,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山东省齐河人,中共党员,曾在北京市崇文区清洁队工作。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4岁时逃荒流落到北京城郊,受生活所迫当了掏粪工。他用一颗朴实的心记住了一个通俗的道理:掏粪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特别推荐

| | | |

50年代到70年代的劳模代表——张秉贵

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所以,在这个年代中,能成为全国劳模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值得骄傲的。1957年,“一抓准”张秉贵已是北京市的劳动模范了,但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才是让他这一辈子感到最骄傲的事情。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什么都要排队,张师傅所在的糖果柜台也不例外。一次,有两个女顾客悄悄评价他“服务态度还行,就是动作太慢”。于是,他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终于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

90年代的劳动模范:一心为乘客——李素丽

李素丽,北京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第一客运分公司60路、21路任售票员,1998年到总公司及“李素丽热线”工作。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同志在近20年的售票工作中,岗位作奉献,真情为他人,用真情架起了一座与乘客相互理解的桥梁,把微笑送给四面八方,被广大群众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

的贴心人”。

特别推荐

| | | |

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烹饪起源与发展 自从劳动创造世界、洪荒大地出现人类之后,饮食这个动物肌体与其生活环境进行基本物质交换的生活现象也就产生了。人类的饮食文明,经历过生食、熟食、烹饪三个阶段,各个国家和民族在这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则不尽一致。在我国,生食、熟食与烹饪三个阶段的划分,大致是以北京猿人学会用火、以及1万年前发明陶器作为界标的。换句话说,我们祖先从生食到熟食,从火炙石燔到水煮盐拌,走过170万年的艰辛历程,直到学会制造最早的生活用具——陶罐,作为文明标志的烹饪术,始在华夏大地诞生。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170万年前,“人猿相揖别”,我国境内出现最早的人群——元谋猿人。元谋人和60万年前出现的兰田人、50万年前出现的北京人,统称“猿人”。他们群居于洞穴或树上,集体出猎,共同采集,平均分配劳动所获,过着“茹毛饮血”、“活剥生吞”的生活,这便是中国饮食史上的“生食”阶段。大约在50万年前,先民学会人工取火。继北京猿人之后陆续出现的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以及山顶洞人,被考古学家称为“古人”或“新人”。出土文物证实,“古人”或“新人”尽管人处于原始状态,但已学会了用火烧烤食物、化冰取水、烘干洞穴、照明取暖、防卫身体和捕获野兽,进入了中国饮食史上的“熟食”阶段。熟食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从燃料和原料方面,为烹饪技术的诞生准备了物质条件。中国社会进入距今1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已有一定的发展,氏族公社最后形成,并出现原始商品交换活动。这一切又为烹饪技术的诞生准备了社会条件。特别是制造出适用的刮削器、雕刻器、石刀与骨椎,发明摩擦生火,学会烧制瓦陶,更为烹饪技术的诞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工具与装备。再加上盐的发现、制取与交换,梅子、苦瓜、野蜜与香草的采集和利用,进而初步解决了调味品的问题,至此,中国烹饪之道始而齐备,中国饮食史从此揭开“烹饪”这崭新的一页。在学术界,也有把用火熟食化为烹饪诞生的标志,称为中国烹饪的萌芽时期,即火烹时期。烹饪的发明,是中华民族从蒙昧野蛮进入文明的界碑,“新人”向“现代人”进化的阶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触媒。它对于维系中华民族昌盛、促进生产力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缔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菜肴的发展,可划作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和当代五个时期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50字,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五一劳动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50字,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五一劳动节的来历简短介绍 收集整理的关于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内容,欢迎阅读。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50字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

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特别推荐 | | | | 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中国劳动节的来历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特别推荐 | | | | , 2018-05-02 在上海,陈独秀指导下,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

中国烹饪史讲义

中国烹饪史讲义 我们开得课对于我们的意义就不讲述了,但我们要了解我们开的什么课,学的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我们怎么学。 国烹饪史讲义课程涉及的内容和了解这些内容的意义内容 1. 什么是烹饪,什么是中国烹饪,中国烹饪的历史 这个词在我们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都不理解是什么 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烹饪,他的历史是什么样的,而在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符号方面,汉语列第一位,接下来是北京故宫、长城、苏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帝国、丝绸、瓷器、京剧、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坛、毛主席、针灸以及中国烹饪。而在这20大形象符号中中国烹饪和京剧被毛主席寓为最具代表的。 2. 什么是烹调 3. 什么是厨师,厨师这个职业的现状和将来 4. 什么是餐饮业 5. 餐饮业的现状和将来 我们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就会明白,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东西对于我们个人和行业甚至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了。 首先,我们了解下 .么是烹饪, 烹饪指的是膳食的艺术。对食品作加工处理,使食物更可口,更好看,更好闻。一个好的料理,色香味形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另外日语烹饪一义的“料理”一词也常在台湾被使用。

“烹”就是煮的意思,“饪”是指熟的意思,广义地说,烹饪是对食物原料进行热加工,将生的食物原料加工成熟食品;狭义地说烹饪是指对食物原料进行合理选择调配,加工治净,加热调味,使之成为色、香、味、形、质、养兼美的安全无害的、利于吸收、益人健康、强人体质的饭食菜品包括调味熟食,也包括调制生食。 意义和作用 意义 原始人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生食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寿命,在特殊的情况下人们通过雷击起火后吃到了熟的食物,组建改善了人类的健康和寿命。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就是文明的转变中的故事,后来随着人类的冶金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烹饪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技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是因为它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1(提供富含营养的膳食,强人体质,满足人类饮食生活中的物质需求。 2(提供比较安全的膳食,保证饮食卫生。 3(提供色、形、味兼美的膳食。 4(创造、发展饮食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建设。作用 烹饪主要对食物作处理,例如切、刨、剁等方式让食物变碎而易于食用、腌渍或加入调味料使食物更可口、或加热食物等。加热食品,通常能让食物变软、杀菌,且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5-60?C是许多食物细菌兴旺的温度。鸡、鸭、鱼、肉、奶全部应该避免保存在这个温度范围。冷藏和冰冻不能杀死细菌,只能延缓它们的成长,让食物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什么是中国烹饪、中国烹饪历史 简单的理解为具有中国文化印记的烹饪,也就是做中国菜的所有文化的综合活动。

5.1劳动节的由来

5.1 劳动节的由来 篇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和意义 1、来历 1886 年 5 月 1 日,美国芝加哥 20 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 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 5 月 1 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意义:工人斗争取得可喜成果,工人的工作时间普遍缩短。在工人的 压力下,一些国家的政府颁布了有利于工人利益的法律,增强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信心,也为国 际工人运动积累了富贵经验。 2、意义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 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 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3、简介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 或者 May Day),是世界上 80 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 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 年 7 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 议,规定 1890 年 5 月 1 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 5 月 1 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 1949 年 12 月作出决定,将 5 月 1 日确定为劳动节。 1989 年后,国务 院基本上每 5 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 3000 人左右 5 月 2 日施光南逝世纪念日 施光南(1940 年 8 月 22 日—1990 年 05 月 02 日),被称为“时代歌手”,为新中国成立 后我国自己培养的新一代作曲家。祖籍浙江金华市源东乡叶村,为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己培养的 新一代作曲家, 被称为“时代歌手”。 曾任全国青联副主席、 中国音协副主席、 中共十三大代表。 1990 年 4 月 18 日中午,施光南兴致很高,还与夫人开玩笑,故意藏起她的车钥匙。直 到夫人上班时间到了,目送着她离开家门。紧接着发生的事情洪如丁一辈子都忘不掉。洪如丁 在工作中, 女儿突然打电话告诉她: “爸爸唱歌的时候, 手突然麻木, 已经把他扶到了沙发上。 ” 并急切地叫她赶紧回家。因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洪如丁半信半疑地回来了。母女俩把施光南送 到了医院。接下来的事情让人出乎意外,医院通知单位来人。洪如丁当时就懵了:经诊断,施 光南得的是脑溢血。 医务人员全力抢救 14 天, 但是施光南的心脏还是于 5 月 2 日停止了跳动。 洪如丁后来才了解,其实当天晚上,施光南已经是脑死亡了,照西方医学观点,病人出现脑死 亡就意味着去世了,所以这天就成了施光南的祭日。 “五四”中国青年节 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 1919 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 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 年,陕甘宁边区西北 1 / 7

中国烹饪史发展情况

中国烹饪史发展情况 渊源,称得上是古代第一本烹饪百科全书。西晋的l:《安平食单》、南齐的《食珍录》、南梁的:《食方》、北魏《食经》、五代的《清异录》、唐朝丞相段文昌的<食经>五十章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烹饪专著,唐朝韦巨源将宴请皇帝的“烧尾宴竹菜式1418种辑录成《食谱》,流传至今,影响很大。 我国很早就有药食同源的观点,隋唐五代在食疗药膳方面也有突出贡献,唐代百岁名医“药王”孙思邈收集各种食疗方法著成《千金?食治》-卷,他的学生孟诜更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用食物150种、药膳方138种写成《食疗本草:》,这是我国最早、内容最全的食疗专著。特别要指出的是,自唐朝以来,我国烧瓷工艺不断向高水平发展,使烹饪在色香味形俱佳之外,又增添了器皿之美。 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使烹饪饮馔极为繁盛。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形象而生动描绘了东京(开封)欣欣向荣的各色食楼、酒肆、食摊与小贩。来自成都、洛阳的酒,江准的谷米,江南的果品,北方塞外的牛羊和沿海的水产,“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这时我国四大菜系的风味特色基本形成,“川食”、“南烹”、“虏食”等名词都已见于正式典籍,北宋汴梁(开封)和甫宋临安(杭州)大小饮食名店上百家,几家大店食客动辄上千人,都经营不同地方风味的菜肴,还有专营南北不同口味的南食店、北食店。宋代人研究饮食成为时尚,著名的东坡肉是-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还有东坡肘子、东坡墨鲤、东坡酥、东坡豆腐等都出自此时。 宋代除了产生数量和内容均较前朝更广泛丰富的<东京梦华录>饮食诸卷等大批烹饪著作外,还出现了专讲素食的《食谱》,以及《蟹谱》、《笋谱》、《菌谱》、《桔谱》、《荔枝谱》、《糖霜谱》、《酒经》等分类专著。

呼和浩特新东方烹饪学校:中国烹饪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烹饪的起源和发展 一、烹饪、烹调、烹调工艺 烹饪,是人类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把可食原料用适当方法,加工成为直接食用成品的活动。它包含烹调生产和饮食消费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 烹饪一词,最早见于2700年前的曲籍《易经·鼎》中,原文为“以木巽火,亨饪也。”《易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在宗教迷信外衣下,介绍当时社会状况,保存了一些古代朴素辨证法的思想。“鼎”是先秦时代的炊、食共用器,形似庙里的香炉,初为陶制,后用铜制,还充当祭祀的礼器。“木”指燃料,如柴、草之类。“巽”的原意是风,此处指顺风点火。“亨”在先秦与烹通用,为煮的意思。“饪”既指食物成熟,也指食物生熟程度的标准,是古代熟食的通称。 “以木巽火,亨饪也”就是:将食物原料置放在炊具中,添加清水和味料,用柴草顺风点火煮熟。由此可知,烹饪这一概念在古代包括了炊具、燃料、食物原料、调味品以及烹制方法诸项内容,反映出奴隶社会时期先民生活状况及其对饮馔的认识。还由于古代厨务没有明显分工,厨师既管做菜,又管做饭,还要酿酒、造酱、屠宰、储藏,因此烹饪一词,在古代实际是食品加工制作技术的泛称。 烹调,制作菜肴、食品的技术。一般包括原料选择、粗加工、细加工、临灶制作、用火、调味以及装盘的全过程。烹调一词,在唐宋时期即已出现。如陆游《剑南诗稿·种菜》:“菜把青青间药苗,豉

香盐白自烹调。”这时的“烹”加热烹炒,“调”即配料调味。烹调工艺,是制作各类食品的全部加工技法及其流程的概称。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将烹饪原材料制成可口的食品,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地对烹调原料进行切割、组配、调味和烹制,使之成为能满足人们饮食需要的菜品的规范方法。 二、菜、菜式、菜品 菜、菜式、菜品都指通过烹调制成的食品。但是,按餐饮业的语言使用习惯,它们的含义也有一些细微区别。菜,含义比较宽广,有时是单称(如这道菜),有时是复称(如汤菜),其内涵要视具体语言环境而定。菜式,多指菜肴的品种花色(如烧烤菜式),主要见于南方。菜品,是手工食品的通称,包括菜点羹汤,如蒙古族菜品中就有“红食”与“白食”之分;现今使用菜品一词,主要是和轻工业食品、天然食品相区别。 三、面点、点心、小吃、主食 面点,是以米、麦、豆、薯等为主料,肉品、蛋奶、蔬果、调味品作辅料,通过制胚、包馅、成型、熟制等工序制成的食品。它的外延最宽,包括中点和西点、大路点心和筵席点心、日常小吃和节令小吃、通行面点和地方面点,以及历史名点、祭点、民族点心等。其特色是: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帮式众多,宜时当令,可塑性强,在海内外影响深远。 点心,又称细点或花点,是面点中的一个大类。其特色是:注重款式和档次,讲究造型和配器,玲珑精巧,观赏价值高,多作席点或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和风俗_国际劳动节的习俗有哪些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和风俗_国际劳动 节的习俗有哪些 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劳动节”、“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国际劳动节是怎么来的?大家有了解过吗?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五一劳动节的由来简介及国际劳动节的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劳动节的来历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从1889年7月14日说起,当时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为什么要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呢?这还得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工人运动说起。

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在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马萨诸塞州一个鞋厂的监工说:“让一个身强力壮体格健全的18岁小伙子,在这里的任何一架机器旁边工作,我能够使他在22岁时头发变成灰白。”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知道,要争取生存的条件,就只有团结起来,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工人们提出的罢工口号,就是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罢工不久,队伍日渐扩大,工会会员人数激增,各地工人也纷纷参加罢工运动。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资本家根本不予理睬,这项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倍受资本家的折磨。忍无可忍的工人们决定将这场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烹饪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计划 学分:2 学时:36 适用专业:烹饪中专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国家规划教材。为专业基础课。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课程作用 中国饮食文化是应用性综合性学科,对烹饪生产有重要指导作用 3、课程任务 以中职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初中级中文导游员为培养目标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设计上以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为原则。本课程以认识-研究-实践-创造-应用为目的原则,在教学中将培养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为专业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在内容选择上不求面面俱到,事事详论,而是遵循择要和适量原则,论述尽量深入浅出,力求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注意教材内容与资格考试培训相衔接,增强突出“文化”特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己动手进行“文化调查能力”突出实用性和适量原则。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有关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常识,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建立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心,培养爱国敬业

的精神, (二)、能力目标: 为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管理工作积累必要的知识,为。为旅游者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着力贯彻“素质为基础、能力为主导”的“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原则,培养学生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能力。 (三)、职业素质目标: 突出实用性和时代性,使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贴餐饮的发展需要,与行业市场接轨,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艺术修养。 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 素质烹饪技能型人才。 四、课程内容 1.内容选取 饮食源流,中国烹饪原料与技术文化,中国饮食风味流派,中国酒茶文化,中国的食制、食礼与食俗,中国饮食审美,饮食与养生、哲学、政治、语言、文学等。中国饮食文化(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内容丰富,层次清楚,适用面广,理论联系实际,可操作性强。 2.内容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学生对课程内容所应达到的学习层次,可分为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和掌握调查、运用多种方式、层次。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参见高等教育出版社,李曦主编《中国饮食文化》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加视频、CAI和PPT等电子课件的教学内容,开拓视野,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掌握基础知识上联系烹饪实践,让学生接触实际、培养调查分析能力 . (三)课程资源开发 (四)训练安排 分析---临摹---欣赏---设计---创作 六、考核方式

烹饪历史文化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一)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它的大致轮廓是: 1、食物原料多系渔猎的水鲜和野兽,间有驯化的禽畜、采集的草果的试种的五谷,不很充裕。调味品主要是粗盐,也用梅子、苦果、香草和野蜜,各地食源不同。 2、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至于菜品,也相当简陋,最好的美味也不过是传说中的彭祖(彭铿)为尧帝烧制的"雉羹"(野鸡汤)。 3、此时先民进行烹调,仅仅出自求生需要;关于食饮和健康的关系,他们的认识是朦胧的。但是,从燧人氏教民用火、有巢氏教民筑房、伏羲氏教民驯兽、神农氏教民务农、轩辕氏教民文化等神话传说来看,先民烹饪活动具有文明启迪的性质。 4、在食礼方面,祭祀频繁,常常以饮食取悦于鬼神,求其荫庇。开始有了原始的饮食审美意识,如食器的美化,欢宴时的歌呼跳跃等。这是后世筵宴的前驱,也是他们社交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新石器时代的烹饪好似初出娘胎的婴儿,既虚弱、幼稚,又充满生命活力,为夏商周三代饮食文明的兴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二)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1、烹调原料显著增加,习惯于以"五"命名。如"五谷"(稷、黍、麦、菽、麻籽),"五菜"(葵、藿、头、葱、韭),"五畜"(牛、羊、猪、犬、鸡),"五果"(枣、李、栗、杏、桃),

劳动节的由来简介定稿版

劳动节的由来简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五一幸福伴,好运随身转,短信祝福发,身体愿康健,事业从此展,平安如意伴,财运遍地开,随时你来抓,祝福真心传,五一劳动节快乐。下面是YJBYS小编提供的五一节的由来内容,欢迎阅读! 五一节的由来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1889年7 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劳动人民都要庆祝。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2016五一劳动节是几月几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节,在每年的5月1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习俗 过去,上述活动主要是由政府组织,游行队伍中包括各企业、机关的代表。现在,除政府统筹的庆祝活动外,各种不同政见的非政府组织、劳工团体,都会在这一天自发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既可以借这个机会充分阐述各自的政见,又能扩大本组织的影响。

一般来说,游行的队伍要先穿过城市的主要街道、广场,最后在古老的或者宽阔的中心广场举行大型集会和庆典。同时,俄罗斯各地的各种俱乐部还会举行内容丰富、色彩缤纷的娱乐活动,人们的节日情绪很高。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念歌曲《五一纪念歌》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五一劳动节祝福语】 劳动可以让你快乐的生活,劳动可以让你摆脱困境;劳动是幸福的来源,劳动是成功的动力。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祝你劳动着,快乐着! 笑一笑,烦恼抛,笑二笑,疲劳消,笑三笑,好运到,笑四笑,疾病逃,笑五笑,永不老,笑六笑,乐逍遥,五一到,劳动节,祝福你,多笑笑,永长寿,愿快乐。 五一到了,愿你心情1直不错,总是2得很开心,足迹踏遍3山五岳,出入4平八稳,好运5一例外,烦恼6之大吉,问候7拼8凑,9是要你10分快乐! 把忙碌的身影遣散,让快乐入驻心中;把辛苦的汗珠停止,让惬意笼罩身心;把悠闲的心情扩散,让温暖的日子常伴。五一节,祝你快乐幸福多一点。

中国烹饪概论试卷

《中国烹饪概论》综合复习题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烹饪概论》复习题 第一章烹饪与中国烹饪学 一、名词 烹饪、烹调、食品、中国烹饪学、传统烹饪 二、单项选择 1.烹饪一词最早出现于( )。 (1)《周易》(2)《论语》(3)《礼记》(4)《尚书》 2.( )的出现是古老烹饪的开始。 (1)火(2)青铜器(3)鼎(4)铁器 3.烹饪的性质是( )。 (1)手工制作(2)成新(3)烹炒调制(4)食物由生变熟 4.中国烹饪学属于一门( )学科。 (1)自然科学性(2)社会科学性(3)技术科学性(4)综合性 三、多项选择 1.传统手工烹饪的特点有( )。 (1)手工性、地区性(2)传承性、个性化(3)时间性 (4)全面性(5)狭隘性 2.现代烹饪相对于传统烹饪来说,具有的优势有( )。 (1)规模化(2)规范化(3)标准化 (4)智能化(5)现代化 3.烹饪成品以能提供( )为基本要求。 (1)营养(2)蛋白质(3)卫生 (4)美感(5)维生素

四、判断 1.在不久的将来,现代烹饪必将全面替代手工烹饪。 五、简答或论述。 1.为什么说中国烹饪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2.传统手工烹饪与现代食品工业有什么特点和关系? 第二章中国烹饪文化 一、名词 文化、中国烹饪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烹饪典籍、饮馔语言、饮食成语、饮食谚语、饮食歇后语、医食相通 二、单项选择 1.《饮膳正要》是( )人( )编着的。 (1)宋代、林洪(2)明代、宋诩(3)清代、袁枚(4)元代、忽思慧 2.以下书籍中,( )是唐代一本谈烹饪技艺的刀工专着。 (1)《调鼎集》(2)《醒园录》(3)《山家清供》(4)《砍脍书》 3.世界上第一部论述茶叶的科学专着《茶经》的作者是( )的陆羽。 (1)汉代(2)唐代(3)明代(4)清代 4.中国烹饪文化的精华是( ) (1)烹饪典籍(2)饮食文献(3)饮食思想与哲理(4)食风食俗 5.豆腐的发明者是( ) (1)黄庭坚(2)老子(3)苏轼(4)刘安 6.“治大国若烹小鲜”出自( ) (1)《礼记》(2)《论语》(3)《尚书》(4)《道德经》 7.最早记月饼这一食品名称的着作,是宋代周密的( )。 (1)《清嘉录》(2)《荆楚岁时记》(3)《风土记》(4)《武林旧事》 8.《厨者王小余传》的作者是( )。 (1)李渔(2)张英(3)袁枚(4)徐珂 9.最早进行中西饮食比较研究的书籍是( ) (1)《厨者王小余传》(2)《武林旧事》 (3)《清稗类钞》(4)《建国方略》 10.清代郎廷极编着的( )对中国古代酒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酒名记》(2)《胜饮篇》

中国烹饪复习

中国烹饪复习 周六增开全校性选修课考试时间:中国烹饪第一轮2011年5月3日下午14:30—15:5016:00—17:20;第二轮16:00—17:20 地点两轮都在9202(大教室)。 一、选择题 1、(B )在汤中的浓度一般以0.8%~1.2%为宜。 A、白糖 B、食盐 C、酱油 D、食醋 2、牡丹花刀使用范围于(D )。 A、畜肉类 B、禽肉类 C、虾肉 D、鱼类 3、酸味太重,可以用(C )改。在发酵中产生的酸味要用碱性物质(食品中多应用面碱、小苏打等)中和其氢离子来矫正。 A、醋 B、盐 C、糖 D、酱 4、一般清汤的制作时,锅中应保持汤汁(A )。 A、平静 B、沸腾 C、翻滚 D、40℃ 5、在有主辅料的情况下,主料与配料的(D )比例最好不要低于2:1。 A、色彩 B、形态 C、空间 D、重量 6、配菜是一个重要工序,确定了(C )。 A、烹饪卫生 B、菜肴的艺术美 C、菜肴的质和量 D、餐厅管理 7、制作清汤的基本注意事项是(C)。 A、加热汤汁的初期加入食盐调味 B、加入淀粉进行增稠处理 C、煮制的时间不宜过长 D、制好的清汤最好沉淀2天使用 8、菜肴造型是技术,艺术(D )在配菜中的完美结合。 A、艺术 B、武术 C、民间 D、文化 9、广东菜系由广州菜、(A )、东江菜构成。 A、潮州菜 B、常熟菜 C、福山菜 D、佛山菜 10、旺火速成是( C )的关键之一。 A、水爆 B、汤爆 C、酱爆 D、油爆 11、调味的方式有味的对比、味的相乘、(C )、味的转化。 A、味的突出 B、味的相加 C、味的掩盖 D、味的变调 12、碱水发操作是先将干料(D )再用碱溶液发透。 A、蒸熟 B、烹调 C、刀工成形 D、浸泡回软 13、四川著名代表菜肴是(B )。 A、葫芦鸭子 B、开水白菜 C、白玉鸡脯 D、蚝油牛肉 14、所谓调味,就是用各种调味品和调味手段影响原料,使菜肴具有多样口味和风味特色的一种方法;简言之,就是调和(D )。 A、香气 B、口味 C、余味 D、滋味 15、东坡焖肉是(C )著名代表菜肴。 A、湖北 B、北京 C、浙江 D、广西 16、凉菜拼摆的操作关键是( D )与设计。 A、色彩 B、选料 C、盛具 D、切配 17、工艺凉菜的配色要结合物象自身要求,按照(A )恰当调配。 A、色彩规律 B、原料形状 C、切配形态 D、盛具色彩 18、盐焗鸡用较多的盐:D A用盐腌制B用盐煮制C用盐炖制D用盐做传热介质 19.下列香气中属烹饪原料天然香气的为(D ) A.酱香B.酒香C.酸香D.腥膻异香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由来

五一劳动节的来历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以示庆祝。 中国的劳动节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

五一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

五一劳动节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起源 中国人民庆祝国际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 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首次纪念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 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 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 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 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 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 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 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劳动节发展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 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 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 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

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 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 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 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 从2007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一些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 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3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 节假日,各放假1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51劳动节资料和图片

51劳动节资料和图片 篇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资料 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资料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 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 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 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 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 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

游行,以示庆祝。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 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解放 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节日,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 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 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 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这次大会上,法国代表拉文提议:把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通过了这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决议。从此,“五一”国际劳动节诞生了。 五一颂 春风春雨把原野拂过, 惊起一层漫漫绿色。 高高铁塔、层层配电网络上, 悬挂着一幅幅检修线路工人忙碌的景色。 风,用温情的手在电线上弹奏着欢快的乐章,在寂寥中 为茫茫沙海里的工人们唱响一首伴奏曲, 荒芜人烟的戈壁 因他们的存在而顿增生机勃勃的昂扬气色。 为了让沙漠边的小城能有不夜的亮光, 为了千万劳动者能安全连续地运用电能 去建设祖国, 我们的电业工人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发展史 中国烹饪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先秦时期是指秦朝之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园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先秦,汉魏六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四个时期。 先秦时期: 这是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即从烹饪诞生之日起,到公元前期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止,共约7800年。此乃中国烹饪的草创时期,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约6000年)、夏商周(约1300年)、春秋战国(约500年)三个各有特色的发展阶段。 ①新石器时代的烹饪 新石器时代由于没有文字,烹饪演变的概况,只能依靠出土文物、神话传说以及后世史籍的追记进行推断。 ②夏商周三代的烹饪 夏商周在社会发展史中属于奴隶制社会,也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它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春秋战国的烹饪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动荡时期。连年征战,群雄并立。战争造成人口频繁迁徒,刺激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此时烹饪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因素,为后世所瞩目。 汉魏六朝时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起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上止于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共810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都有较大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频繁。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里,烹饪文化不断出现新的特色。这一时期的后半段,战争频繁,诸候割据,改朝换代快,统治阶级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在饮食中寻求新奇的刺激。由此,烹饪就在这种社会大变革中演化,博采各地区各民族饮馔的精华,蓄势待变,焕发出新的生机。 隋唐宋元时期: 中国烹饪发展的第三阶段是隋唐五代宋金元,它起自公元589年隋朝统一全国,止于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共779年。这一时期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先后经历过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西夏、南宋、金、元等20多个朝代,统一局面长,分裂时间短,政局较稳定,经济发展快,

劳动节的由来简介

劳动节的由来简介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日”(InternationalWorkers'Day或者MayDay),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 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斗争,工人们终于获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所有人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旅游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旅游,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旅游、集会。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劳动节。 发展历史 十八世纪末,美国和欧洲等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以维护这个高速运转的资本主义机器,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0 中国饮食文化 一、判断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 1、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 2、元代是我国饮食史上的昌盛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 ) 宋代 3、从生食向熟食的转换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发展史 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宋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专论() 5、《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 6、地方风味菜是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 7、鲁菜即山东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成形于秦汉,成熟于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 8、曲阜的孔府菜是我国最大、最精湛的官府菜() 9、五滋指:香、松、软、肥、淡() 10、素菜是以植物类和菌类食物为原料制成的菜肴() 11、全羊席是土家族的上等宴席() 12、一般来说,面食可分为南味、北味两大风味,京式、广式、苏式 三大流派() 13、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被天津人称为“风味三宝”() 14、六味指酸、甜、苦、辣、咸、鲜() 15、傣族不吃鱼类()藏族

二、单项选择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 分) 1、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 A、《随园食单》 B、《食疗本草》 C 、《千金要方》D、《备急千金要方》 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 A、清 B、明 C、宋 D、元 3、下列不属于淮扬菜的是() A、叫花鸡 B、虾仁锅巴 C、炸蛎黄 D、三套鸭 4、我国历史上一篇烹饪理论文章是() A、《吕氏春秋本味篇》 B、《食珍录》 C、《随园食单》 D、《千金要方》 5、下列不属于湘菜的是() A、红烧全狗 B、红煨鱼翅 C、麻辣子鸡 D、七星丸 6、宫廷菜南味以金陵()、鄞都为代表。 A、临安 B、广州 C、开封 D、长安 7、“驴打滚”是()的著名风味小吃。豆面糕 A、天津 B、北京 C、山东 D、陕西 8、()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 A、朝鲜族 B、满族 C、土家族 D、维吾尔族 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菜的饮食原则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完整版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 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工人阶级斗争的历史纪念,每个国家都很重视它,尤其是美国、加拿大、南非。事件起因是, 1880年美国工人游行集会要求8小时工作制。1884年,联邦贸易组织通过了一项解决方案,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从1886年5月1日开始执行每日8 小时工作制,但此后,工人们仍然被强迫每天工作10小时,12小时,甚至14小时,这使得该项立法明有实亡,而各地的联邦首脑对此却表示出十分冷淡和不友好的态度,于是一场为争取8小时工作的罢工开始了。‖范文大全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1886年4月,25 万工人参加了五一劳动节游行示威活动。此项活动由非政府国际工人联合会组织,活动的中心在芝加哥,商人和政府对这次活动愈来愈表现出的革命性感到恐惧,当地商界首脑要求增加警察和军队的数量。5月1日这次游行活动得到了芝加哥纺织工人、鞋工人、房屋装修工人的支持。这场斗争虽然被镇压了,但其意义却十分深远。此后由于各国工人阶级的团结和不断斗争,终于赢得了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节。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五月一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节日中,举国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