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行动导向的教学法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650.00 KB
- 文档页数:60
德国行动导向教学范式解析作者:徐磊熊明华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年第03期所谓“教学范式”就是指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教育实践、尤其是学校教育中教学活动的典型模式,并且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学实践还形成了关于教育以及有效组织教学的主导性社会观念[1]。
行动导向教学范式是在国际化与全球化、合作化与自主化、信息化与知识化的特定发展环境下发生的一种教学范式变革,它主要以“行动导向”作为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行动导向”思想的历史沿革行动导向的学习最早可以追溯到罗马16世纪圣路卡艺术与建筑学院的“项目教学法”。
它继承了17世纪初瑞士德语区的教育家斐斯泰洛齐的“头心手并用”的教育理念。
据我国学者刘良华的研究,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正式的科学研究范式,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其原创代表人物为德裔美籍学者勒温,到20世纪50年代形成研究高潮。
第一代研究领袖为科里和弗谢,强调教师应成为“研究者”来参加教学研究并改进教学实践,后续研究从美国转向英国。
第二代研究者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腾豪斯,主张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他提出了“课程行动研究”五项“过程原则”,指导“校本课程开发”活动。
20世纪80年代,埃利奥特和凯米斯成为第三代领军人物,他们在英国和澳大利亚从事研究。
埃利奥特的“师生互动与学习效能研究”强调实践是课程的语言,强调“隐性学习”在具有相对明确目标的教学行动中的作用,强调教学是“反思性实践”与“反思性教学”的作用[2]。
20世纪70年代,德国当时职业教育领域采用基于学科课程的教学范式,难以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材,因此教育界对学科系统性教学进行了批评性认识,强烈呼吁加强学生实践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德国联邦政府的支持下,行动导向教学在职业教育界逐渐传播开来,并对整个德国教育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1.行动理论行动导向教学组织的基本理论基础是所谓的行动理论,目前普遍认为有三类行动理论[3]:动作行动理论、语言行动理论、行动调节理论,其中动作行动理论对设计行动导向教学活动而言缺乏明确的指导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介绍(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行动导向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最早是由德国职业教育界提出的,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的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一、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与技能教学法(一)谈话教学法谈话教学法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进行教学的方法,适合个体化教学辅导。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谈话首先表现在谈话教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上。
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应当让学生详细了解这一学习目标。
在行动教学导向中,教师还常常与学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这是自我管理学习的重要特征。
在教学培训实践中,谈话教学法常在一学习单元中的特定教学阶段采用,用于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和交流学习工作经验等。
(二)四段教学法四段教学法是把教学过程分为准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和练习总结四个阶段进行的程序化的技能培训教学法。
(三)六段教学法以“示范——模仿”为核心的六段教学方法阶段划分如下:第一段:激励。
教师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讲明目标和学习任务。
采用讲解、提问或启发式教学。
第二段:遭遇困难:学生学习教学内容,了解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发现学生错误。
第三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找出或由教师指出的问题的方法。
采用传授式、展开式和自学式。
第四段:试验。
这一过程通过“思维想象”实现但最好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
第五段:记忆与掌握。
所学内容应被长期保留。
适合应用练习式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劳动组织方式以及对人才的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现代职业劳动出现了三大跨越,这种变化要求劳动者掌握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属于不同岗位、甚至多种职业的技能和知识的能力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
但在人才培养的现实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因此,近20年来,许多国家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创造开发了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以培养关键能力为核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最被广泛推广,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又为实践导向、行动引导、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说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
由于这种教学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因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只用脑,而且是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的一种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收集信息阶段、独立制定工作计划阶段、决定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评估阶段。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反映和体现。
采用行动导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真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
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动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
期作者简介:崔玲玲,女,1983年出生,山东胶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及职业教育。
基金: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改课题“基于性格色彩分析的高职实训课程TPA教学法应用研究”(课题编号:JG0170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实训课程TPA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SJA1468);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高职电工课程仿真教学技术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R-61401);江苏省教改课题“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电类实训课程引入德国VDE0100标准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JSJG387);基于德国行动导向的高职实训课程“六步法”教学设计研究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崔玲玲1行动导向教育理念的引入“行为导向”是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出现的新思潮,其在德国的职业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教学革命,并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高等职业教学领域。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形势下,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实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主要手段。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是由教师和学生全面积极参与的教学过程。
2行动导向几种教学法介绍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能力占据首要地位,能力分为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通过教学过程设计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教学中始终将行动导向(学生自己做)作为重点。
教师团队要有统一的标准、教育风格,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落实到教学设计过程中,方法能力培养前期是重点,社会能力培养均衡分配。
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六步教学法六步教学法主要将教学环节分成六步完成,它由“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组成,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任务分配和时间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行动导向教学法简介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讨论,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1996年德国的一次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首次提出“要以学习领域为基本原则组织与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个决议在1999年正式颁布,它要求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要按企业生产任务的要求组织教学,要用职业行为体系代替专业学科体系,要求职业教育的目标要全面包含“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因此,确定了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从根本上讲,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就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它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德国职业教育中一切教学方法选择、使用和评价的基本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可以基本确定行导向教学法对教育目标的适应性,其主要内容包括: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引导法、兴趣小组教学法、模拟教学、引导文教学法等。
我国引入后发展了任务驱动法、校企协作教学法等。
一、大脑风暴法是当今最负盛名,最实用的一种集体式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脑风暴”(Brain-Storming)原意是“突发性的精神错乱”简称“BS”法。
大脑风暴法是将少数人召集在一起以会议的形式,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自由地思考和联想,提出各自的设想和提案,主持人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
1、大脑风暴法会在每个人的大脑中产生震动,这会激起一系列联想性反应。
这就是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的一个原因。
2、实施大脑风暴式的过程本身还是一个社会交往过程,在该过程中各个个体倾向于设想更多的新观念。
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会获得更大的动力因素。
他要在小组中取得一定地位。
他就得和别人竞争,而要成功做到这一点只有想出更多地创意,而且小组并不排斥任何一种想法,所有想法都会被接受,这反过来进一步鼓励参加者提出更多的观点。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注重实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受到其原有知识、经验、兴趣、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知识。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元智能。
3.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中,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建构知识。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策略1.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具体实施策略如下:(1)项目设计: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确保项目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项目实施: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项目评价: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案例情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具体实施策略如下:(1)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确保案例与课程内容相关,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案例解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德国现代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学理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
它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由一系列教学技术所组成。
这种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作用,所以被世界职业教育界和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在我国也有很大的影响,既是我国研究国外职教先进经验的主要领域,也是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
在中德合作职教项目中以及国内许多行业和地区的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引进、开发和应用。
国家也倡导行动导向教学为培养现代劳动者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
所谓行动导向,是指“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
它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关键能力的培养。
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技术主要有:1、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
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
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2、案例教学法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
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
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
并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需要贡献自己的智慧,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
学生一方面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同时也及时从教师及同学那里获得反馈。
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共3篇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1德国“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法研究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相信在中国也不例外。
而德国作为职业教育的发源地,在职业教育方面有着多年的专业经验,其“行动导向”教学法便是其中之一。
那么,究竟是何种“行动导向”教学法呢?在德国职业教育学院,有这样一句话,“学以致用,用以弥补学”,这也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核心。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既注重理论,又具体实践的教学法。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度。
在这种教学法中,学生不再是单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是积极地参与探究学习和模拟实践,增强他们的实际能力。
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课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教学法中,学校会把一整套专业课程划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下发指定任务,随着小组中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学习,任务的难度也逐渐递增,这种设计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生每天都会面对具体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尝试着去发现、解决问题,并能够将其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德国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实习环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使得学生不断地锤炼实战经验,尤其是在相应的产业领域实习时,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需求和挑战,真正体会到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价值,并能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工作应用。
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德国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并作为一种优秀的教学法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实践性强、兼顾理论和实践训练的优点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而这种教学法的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他们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原因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法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传授知识和培养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此方法,学生在真实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注重实践操作,真实体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六个步骤,帮助教师和教学者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
确认目标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是指学生需要达到的特定知识、技能或情感体验。
目标应明确、具体、可衡量,并且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
在确认目标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步骤: 1. 分析学生的预备知识和技能水平,确定他们已经掌握的内容。
2. 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科标准,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3.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现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情境是指学习者所处的真实环境,包括学习场景和学习任务。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步骤: 1. 根据学生的背景和兴趣,选择符合学习目标的情境。
2. 设计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结合学科内容和技能要求,制定与情境相关的学习任务。
指导学习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指导学习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扮演着导师的角色,通过提供具体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在指导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步骤: 1. 提供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目标。
2. 分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资源。
3.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改进学习方法。
实践操作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实践操作是学生在指导下,完成特定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真实地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