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某个内容或某种题型,老师强调过,但学生却不会做或不知道、没有印象。也就是说,预期的目标与结果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仅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还要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多下工夫。
关键词:教学效率;理念;兴趣;实验;信息;师生关系
一、研究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新课改下,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权威自居。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凝神聚力的体现,兴趣能促使动机的产生、学生学习有兴趣,
就能积极思考,进入智力振奋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拿我们的学生来说,学生都很聪明,但由于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成绩较差的状况。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有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导入,利用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等方面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绪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无穷魅力,老师上演了两个“小魔术”的表演。第一个就是“清水变红墨水”。在取了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马上由原来的无色变成鲜红色。第二个就是“水变牛奶”。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气体,溶液马上变浑浊。学生看到这些现象后,觉得很惊讶,觉得化学很神奇,从而诱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再如:在学习“碳酸盐”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厨房中的用品去除水壶中水垢;学习金属时,通过如何利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黄金等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就在你我身边。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这时学生往往会把化学视为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
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谈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的贫乏及污染现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得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使学生能满怀激情地努力学习。
三、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之一。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认真地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吸引到所要观察的关键现象上来,深入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测定空气的组成成分、学习氧气、二氧化碳、金属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机会。学生通过独立实验,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如:在学习酸碱度时,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测一下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入地理解。其次,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实验,通过直观有趣的实验现象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活泼有趣。
四、创立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主动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主体性参与教学的前提。试想: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关心他们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因此,作为教师有责任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让学生愉快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情,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有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主动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五、备好课,上好课,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要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才能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课前准备不足,教学就会杂乱无章,有时甚至难以应对。例如: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利用将两支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分别倒立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水中做对比实验,操作起来需要时间长,我们可以将它改一下,改用两个矿泉水瓶集满二氧化碳,分别倒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操作起来省时、省力。课前的准备对教师来说,就要备好课,既要备教法,也要备学生、备学法。不同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所具有的学习经验、认知水平和心
理需求也不相同,依据教学内容要进行学情分析。考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方面所欠缺的是什么?教学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有哪些?出现不同的情况,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不同策略来应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再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复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共同讨论药品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和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从而得出结论: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仪器的选择,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通过讨论,学生思维活跃,印象深刻,不但加深了对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的学习,而且还学会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对结论性的语言要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阅读理解自己分析得出。这样学生觉得他们是在探究实验,而不是在验证实验。然后,教师简要地加以引导和归纳,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又增强了知识记忆的牢固性。课堂上要留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巩固练习,通过学生的板演,教师的巡回检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纠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对图形、声音等多种传播媒体的处理能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