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图 查收集数据
优点
便于掌据某时期之过程状况,属静 态
在连续的过程中了解过程之变化, 属动态
6
PROCESS CONTROL SYSTEM MODEL WITH FEEDBACK
VOICE OF THE PROCESS
STATISTICAL METHODS
PEOPLE EQUIPMENT
MATERIAL METHODS ENVIRONMENT
THE WAY WE WORK/ BLENDING OF PREVIOUSLY
PRODUCT OR
SERVICE
CUSTOMER
INPUT
IDENTIFYING CHANGING NEEDS
PROCESS/SYSTEM OUTPUT AND EXPECTATIONS
VOICE OF CUSTOMER
UCL X
X A2 R
LCLX X A2 R 全距管制图
CLR R UCLR D4 R LCLR D3 R
“pn” “c”
“u”
图图
图
29
使用控制图的准备
建立适用于实施的环境 定义过程 确定待管理的特性,考虑到
顾客的需求 当前及潜在的问题区域 特性间的相互关系
确定测量系统 使不必要的差异最小化
30
质量特性与控制图的选择
为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特性, 需要考虑以下几个 方面: 认真研究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这些要求 哪些与质量特性有关,应选择与使用目的有重要 关系的质量特性來作为控制的項目.
子组大小 子组頻率 子组数大小
41
分组原则
分组原则: 必须达到组内变异小,组 间变异大
42
组数的要求(最少25组)
当制程中心值偏差了 二个标准差時,它在 控制限內的概率为0.84 那么连续25点在线內 的概率为:
43
每个子组的平均值和极差的计算
1 100 98
99
100
2 98
99
98
101
3 99
有些虽然不是最终产品的质量特性, 但为了达 到最终产品的质量目标, 而在生产过程中所要求 的质量特性也应列为控制项目
31
质量特性与控制图的选择
在同样能夠满足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情況下,
应该选择容易测定的控制項目. 用统计方
法进行质量控制如无质量特性数据就无法 进行. 在同样能夠滿足产品质量控制的情況下,
应选择对生产过程容易采取措施的控制項 目.
32
质量特性与控制图的选择
为了使控制最终取得最佳效果, 应尽量采取 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根本原因有关的特性或 接近根本原因的特性作为控制項目。
产品的质量特性有時不止一个, 则应同時采 取几个特性作为控制項目。
33
使用控制图的注意事項
分组问题
主要是使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所收集的质量 特性值分在一组, 组中不应有不同本质的数 据, 以保证组内仅有偶然因素的影响. 我们所使用的控制图是以影响过程的许多变 动因素中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波动为基准来 找出异常因素的, 因此, 必須先找出过程中 偶然因素波动这个基准。
18
过程的组成及分析方法
材料
机器
人
制程为何变动
环境
测量
方法
特性要因图——过程分析的常用手法
19
偶然原因与异常原因
•偶然原因:指的是造成随着时间推移具有稳定的且可重复 分布过程中的许多变差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处于统计控 制状态”、“受统计控制”,或简称“受控”,表现为一个 稳定系统的原因。只有变差的原因存在且不改变时,过程的 输出才可以预测。
11
正态分布概率
99.73% 95.45%
68.26% -3σ -2σ -1σ μ +1σ +2σ +3σ
12
中央极值定理
通常把n 1看作标准
正态函数N ( , 2 )
when, n 4,then N (, 2 )
4
it mean
x 42
when, n 9,then N (, 2 )
•异常原因:指的是造成不是始终作用于过程的变差的原因 ,即当它们出现时将造成(整个)过程的分布改变。除非所有 的原因都被查找出来并且采取了措施,否则它们将继续用不 可预测的方式来影响过程的输出。如果系统内存在变差的原 因随时间的推移,过程的输出将不稳定。属外界变化引起的
20
偶然原因与异常原因
偶然原因
x) 2 2
2
2 •
e 2.718
μ+kσ
10
控制图原理
μ±kσ μ±0.67σ
μ±1σ μ±1.96σ
μ±2σ μ±2.58σ
μ±3σ
μ±6σ
在内的概率
50.00% 68.26% 95.00% 95.45% 99.00% 99.73%
99.9997%
在外的概率 50.00% 31.74% 5.00% 4.55% 1.00% 0.27% 3.4PPM
7
计数值和计量值
何为计数值? 何为计量值?
物体数目只能用自然数来计量的 可能连续的数值来计量的
例:1、课堂的人数属于…?
计数值
2、大家的平均年龄属于…?
计量值
8
计量值的分布表达
位置:中心值 形状:峰态 分布宽度
9
控制图原理说明
群体 平均值=μ 标准差=σ
抽樣
μ-kσ μ
k
k
1
• e
(
控制图的正态分布
15
控制图使用时机
只有制程在稳定、控制状态才能使用控 制图
控制状态判定标准是:过程的变动大部 分是偶然原因引起;4M皆按一定标准、 很稳定的进行作业;结果稳定可预测, 有异常可马上发现。
16
管制界限和规格界限
规格界限:是用以说明品质特性之最大许 可值,来保证各个单位产品之正确性能。
当过程具有某种非偶然因素影响, 致使过程发生 程度不同的变化. 但由于此变化相应的一些点落 在控制界限內, 从而有可能发生判断过程未发生 变化的错误, 这种错误称为第二种错误即β错误.
22
控制图常见的两种错误说明
发生第一种错误时, 虛发警报, 由于徒劳地查找 原因並为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从而造成损失. 因 此, 第一种错误又称为徒劳错误.发生第二种错误 时漏发警报, 过程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 但並未采 取相应的措施, 从而不合格品增加, 也造成損失. 两种错误带来的风险见下图表说明
异常原因
1)大量微小的原因
1)一个或几个大原因
2)每个微小原因变动小 2)任何一个皆可能发生
3)不易除去
大变动
例如:同批原料内…
3)对品质影响大,可避
机器振动引起,天气转热, 免且必须除去
熟手操作等微小变动
例如:原料群体不良,机
器磨损,刀具磨损、生手
未训练等
21
控制图常见的两种错误说明
对于仅仅存在偶然因素的情况下, 点子越出控制 界限外而判断过程发生变化的错误, 即将正常判 断为异常的错误是可能发生的. 这种错误称为第 一种错误即α错误.
测量 结果
不好
不要等产品做出来后再去看它好不好 而是在制造的时候就要把它制造好
5
控制图优点
控制图和一般的统计图不同,因其不仅能将数 值以曲线表示出来,以观其变异之趋势,且能 显示变异系属于机遇性或非机遇性,以指示某 种现象是否正常,而采取适当之措施。
名称
作法
直方图
制程完成后才调 查收集数据
于制程中连续调
B计算控制限
建立X-R图的步骤B
B1计算平均极差及过程平均值 B2计算控制限 B3在控制图上作出平均值和
极差控制限的控制线
46
求平均值及控制界限的计算公式
平均值管制图
X x1 x2 x3 ..... xk k
全距管制图 R R1 R2 ..... Rk
k
平均值管制图
CL X X
兩種損失的合計
第一钟错 误损失
0σ 1σ 2σ
3σ
6σ
26
控制图的种类
计量值控制图
平均值与全距控制图 (X-R图)
平均值与标准差控制图 中位值与全距控制图 个別值与移动全距控制
图(X-Rm图)
计数值控制图
不良率控制图(P图) 不良数控制图(P n图) 缺点数控制图(C图) 单位缺点控制图(U图)
管制界限:应用于一群单位产品集体之量 度,这种量度是从一群中各个单位产品所 得之观测值所计算出来者。
17
过程变动与管制界限
过程必定会有变动,无法做出完全同样的产品, 其变动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为偶然原因,另 一为异常原因。
过程的变动如在管制界限以内,我们可以认为 过程处在受控状态;反之如变动点超过管制界 限则认为过程中有异常,以此告诉我们应对过 程进行不再处于稳定状态
新計算控制界限并作出新的控制图.
38
为何控制界限应延用
39
建立控制图的四步骤
A收集数据 B计算控制限 C过程控制解析 D过程能力解析
40
A阶段收集数据
建立X-R图的步骤A
A1选择子组大小、頻率和数据 A2建立控制图及记录原始记录 A3计算每个子组的均值X和极差R A4选择控制图的刻度 A5将均值和极差书到控制图上
34
分组时应考虑的问题
让组內变化只有偶然因素 让组间变化只有非偶然因素
组内变异小 组间变异大
过程的变化
质量特性
时间
35
使用控制图的注意事項
分层问题
同样产品用若干台设备进行加工时, 由于每 台设备工作精度、使用年限、保养状态等都 有一定差异, 这些差异常常是增加产品质量 波动、使散差加大的原因. 因此, 有必要按 不同的设备进行质量分层, 也应按不同条件 对质量特性值进行分层控制, 作分层控制图. 另外, 当控制图发生异常时, 分层又是为了 确切地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所不可缺少的方 法.
97
100 100
4 100 100 101 99
5 101 99
99
100
平均 99.6 98.6 99.4 100
极差 3
Baidu Nhomakorabea
3
3
2
98 97 98 99 99 98.2 2
44
平均值和极差的计算公式
平均值x的计算
x x1 x2 x3... xn n
R值的计算
R xmax xmin
45
36
层别的说明
复合
37
使用控制图的注意事項
控制界限的重新计算
为使控制线适应今后的生产过程, 在确定控 制图最初的控制线CL、UCL、LCL時, 常常需 要反复计算, 以求得切实可行的控制图. 但 是, 控制图经过使用一定时期后, 生产过程 有了变化, 例如加工工艺改变、刀具改变、 设备改变以及进行了某种技术改革和管理改 革措施后,应重新收集最近期间的数据, 以重
2
控制图的历史与发展
控制图是1924年由美国品管大师修华特(W.A. Shewhart)博士发明
1940年前后,英美逐渐将控制图引入工厂实际 应用其效果也渐被肯定
1941-1942制定成美国标准 1950年戴明(W.E.Deming)到日本开讲习会,此
后,控制图的应用在日本企业广为普及,并于 1954年开始制定成为JIS里的条款陆续订了 JISZ9021,9022,9023
9
it mean
x 93
13
有限群体修正系数
if n 1 then N 10
E() X
x
n
if n 1 then N 10
E() X • N n
x n N 1
14
控制图原理说明
x
3
x
x
3 x
上控制限UCL
3 x
中心線
x
3 x
下控制限LCL
个别值的正态分布 平均值的正态分布
控制图与过程能力分析--SPC
品质培训项目讲义
1
课程纲要
控制图
1.控制图的历史,发展 2.控制图说明/原理/目的 3.正态分布说明 4. α,β风险说明 5. 控制图分类及使用 6. X-R,X-Rn P, c, u控制图
及识图 7.使用控制图注意事项
过程分析SPC
8.过程分析是否在控制状态 的判定 9.过程能力的定义及表示法 10. Ca, Cp, Cpk, Pp, Ppk, Cmk指數說明 11.过程能力的计算 12.控制图,过程定义的综合运 用
23
“α”及“β”风险说明
“α”风险说明
“β”风险说明
24
“α”及“β”风险说明
控制界限 ±σ ±2σ ±3σ ±4σ
“α”值 32% 4.56% 0.27% 0.005%
均值移动 ±σ ±2σ ±3σ ±4σ
“β”值 97.72% 84.13%
50% 15.87%
25
控制图设计原理
第二种错 误损失
27
两种控制图的比较
28
控制图的选择
控制图的选择
计量值 资料性质
计数值
n≧1
样本大小 n≧2
平均值
Cl的性质
“n”=10~25
“n”是否图大
中位数
“n”=2~5
“n”=1
不良数
缺陷数
不良数或
缺陷数
不一定
一定
“n”是否一定
单位大小 是否一定
一定
不一定
X-s 图
X-R 图
X-R
X-Rm “p”
图
图
图
3
何为控制图
以产品的实际品质为特性值与代表过程实力的控制 界限比较,而以推移图(时间序列)形式表现出来
其中:纵轴表制品的品质特性,横轴表制品制造时间;用 中心线及上下界限来反应品质变动情况.
图例: 上控制线
中心线
下控制线
有异常
4
控制图目的—做好预防工作
原料
人 机 法 环 测量
好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