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灯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5.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怎样理解“这就是在我的青春期文学给我的恩泽和“打击”,这“打击”具有一种宝贵和难忘的重量,它沉入我的心底,既甜蜜又酣畅。”这句话?
恩泽:在青春期能读到一部两部经典是十分幸运的事,它让人体会到文学真正的魅力“打击”其实是文学带来的陌生感,它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想象的世界。
4.品读第二部分,画出每段的重点语句。
9.阅读第三部分:作者在文中两次说“文学是灯”的说法是一种“冒险”这是为什么?
明确:是要说明从世俗的意义上讲,文学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尤其是在今天,信息的爆炸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这反映出当代社会的一种状况。
结合全文,如何理解“文学是灯”这一标题的含义?它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完成课“思考与练习”与《学案》有关系题。
情境导入
朗读
讨论分析
探究
提问分析
探析重点
总结
在那个文化荒凉的时代,文学照亮了“我”精神深处的幽暗之地,指引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在如今这个文化边缘化的时代,作者仍然坚信文学应该有力量去呼唤人类积极的东西,去照亮人性之美,并以此作为自己坚守的创作宗旨。结构上,“文学是灯”是全文的线索,将“我”作为一个文学的阅读者和创作者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的文学经历贯穿起来;内容上,“文学是灯”以形象的比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7.文中:“华北平原的乡村”的村民具有怎样的品格?
答:光明坦荡,亲切热心,自然朴素。
8.作者在文中说:“文学其实一直就不在社会生活的中心。”试整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的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一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时代,是文学和文化最荒凉的时代。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爆炸——也包括各种文化信息的爆炸,以及对财富孜孜不倦的追求,再次把文学挤压到一个稍显尴尬的角落。
1975年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省博野县农村插队,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说《哦,香雪》《第十二夜》《没有钮扣的红衬衫》《对面》《永远有多远》等100余篇、部,以及散文、随笔等共400余万字,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50余种。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96年出版5卷本《铁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9卷本《铁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国家级文学奖;另有小说、散文获中国各大文学期刊奖30余项。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
二、文本赏析
1.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她少年时代哪两本书?
《约翰·克利斯朵夫》《聊斋志异》时的感受及对她产生的影响,让作者的性格由(沉默压抑)逐渐变得(昂扬率真)。
2. 在第二段中,作者在回答媒体提问时,首先回顾了自己少年时的社会状况。当时的时代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这些内容?
明确:当时是一个鄙视知识、文化荒凉的时代,文艺作品中大多充斥着愤怒、仇恨以及对个体的不屑。作者运用反衬手法,以时代文化“荒凉”突出好的文学作品的难得,突出好的文学作品对“我”的鼓舞和指引作用。
课题序号
3 2.20
授课形式
新授
授课班级
D1222 D1251
授课时数
2
授课章节名 称
文学是灯
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了解作者,体会她在文中展现的对文学的热情,感受作者对文学的热爱。理解文学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理解“文学是灯”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2012年为了庆贺东南大学110周年生日,华生和他的夫人,也就是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联名捐赠1100万元,这是东南大学建校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新授:一、梳理文本内容,把握结构
第一部分(1--2)回忆作者的文学阅读。
第二部分(3--4)提出“文学是灯”的观点。
第三部分(5--6)论述“文学是灯”。
第四部分(7--9)从广度和深度两个层次对“文学是灯”的进一步深化。
5.在 第3、4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农村生活,这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作者在农村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无一不体现出人性之美,文
学的本质就是描绘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6.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句子:文学应该是光亮的,如灯,照亮人性之美。
答: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影响。古语有云:人性本善。只是人性之美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中,不知觉的被湮没。文学作品恰如一盏明灯驱逐人性黑暗,给人更多光明。
作者介绍:
铁凝,姓屈,女,汉族,1957年9月生,籍贯河北省赵县,生于北京,四岁回保定。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人称文坛“美女作家”,也有人称她是“女性主义”作家。高中学历,中共党员,著名作家,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交流一本影响你人生的书。
本文是一篇演讲稿,语言通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含哲理,给人以精神的震撼。作者说自己每天都在日记里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期盼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纯粹的人,是为了说明那个时代是文化荒芜的年代,压抑个性的年代。
作者在演讲中,着重写了两部文学经典在“文化大革命”那个鄙视知识、限制阅读的文化荒凉的时代中给自己的影响,紧扣了“文学是灯”这个题目。
教wenku.baidu.com难点
理解文学在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体会文学对于作者人生成长的指引作用
教具学具
多媒体
课后作业
抄写、预习,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教学
程序
教 学 内 容 及 教 学 双 边 活 动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一、
导入新课
二、
教授新课
三、文本解读
四、课堂小结
导入:
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有哪些?在你的眼中,文学是什么?今天我们走进铁凝,感受她的《文学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