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14.17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
发布时间:2006-10-1 23:56:51 点击:3164
中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
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瓦/平方米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约为7000~8000小时,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4000小时。
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5000小时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以上。
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的风能资源也较好,有效风能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5000小时,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
青藏高原北部有效风能密度在150~200瓦/平方米之间,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4000—5000小时,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但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小,所以有效风能密度也较低。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为风能资源贫乏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在50瓦/平方米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在2000小时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在150小时以下,风能潜力很低。
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概述范文引言部分内容如下:1.1 概述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关注焦点。
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广泛的开发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风能资源情况,并评估其开发利用前景,本报告展开了全国性的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引言、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报告的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部分将系统阐述我国各地区的风能资源现状;数据收集与分析部分将详细介绍我们采取的数据收集方法和相应结果;结果与讨论部分将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及可能解决方案;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次报告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估,全面了解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状况和利用潜力,并为相关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通过对各地区风能资源情况的详细调查和评价,我们将为推动我国风能行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和技术指导,以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利用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在本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全国范围内的风能资源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对风能资源的详查和评价,我们可以了解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和利用情况。
下面是相关内容:2.1 风能资源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全国各地的风能资源数据,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收集了来自气象局、测量单位以及现有研究论文等公开数据。
其次,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置测站并安装风向仪、风速计等设备,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2.2 风速和风向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我们得出了全国各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内的平均风速和主要风向。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在哪些地区可能存在较高的风能资源,并确定适合建设风电场或其他风能利用项目的地点。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 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
中国风能资源分布朱瑞兆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与天气气候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上可以清楚看出,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里。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
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冬季(12-2月)整个亚州大陆完全受蒙古高压控制,其中心位置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西北部,从高压中不断有小股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
同时还有移动性的高压(反气旋)不时的南下,这类高压大致从四条路经侵入我国。
一条是源于俄罗斯的新地岛,经西北利亚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我国,由于是西北向称为西北路径;第二条源自冰岛以南洋面,经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基本上是自西向东进入我国新疆,称为西路经;第三条源自俄罗斯的太梅尔半岛,自北向南经西北利亚、蒙古人民共和国进入我国,称为北路经;第四条源于俄罗斯贝加尔湖的东西伯利亚地区,进入我国东北及华北一带,称为东北路经。
这四条路经除东北路经外,一般都要经过蒙古人民共和国,当经过时蒙古高压得到新的冷高压的补充和加强,这种高压往往可以迅速南下,进入我国。
由于欧亚大陆面积广大,北部地区气温又低,是北半球冷高压活动最频繁的地区,而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岸,正是冷高压南下必经之路。
三北地区是冷空入侵我国的前沿,一般在冷高压前锋称为冷锋,在冷锋过境时,在冷锋后面200km附近经常可出现大风就可造成一次6~10级(10.8~24.4m/s)大风。
对风能资源利用来说,就是一次可以有效利用的高质量大风。
从三北地区向南,由于冷空气从源地长途跋涉,到达我国黄河中下游再到长江中下游,地面气温有所升高,使原来寒冷干燥气流性质,逐渐改变为较冷湿润的气流性质,(称为变性)也就是冷空气逐渐的变暖,这时气压差也变小,所以,风速由北向南逐渐的减小。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内容摘要:内蒙古、东北三省、甘肃、青海、河北、西藏以及新疆等地的风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0W/m2以上,该地带近200km宽,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约2亿kW,约占全国可利用储量79%。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
全国900多个气象站对陆地上离地10m高度的资料估算得出: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约为100W/m2,风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幵发利用陆上风能约2.53亿kW,近海可开发利用风能约7.5亿kW。
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若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算,每年可提供电量5000亿千瓦时,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若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算,每年可提供电量1.8万亿千瓦时,共2.3万亿千瓦时电量。
>《2012-2016年中国风能设备市场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我国风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必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1) “三北”地区内蒙古、东北三省、甘肃、青海、河北、西藏以及新疆等地的风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0W/m2以上,该地带近200km宽,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约2亿kW,约占全国可利用储量79%。
该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无破坏性风速,是我国最大的风能资源区,有利于风电场的大规模开发。
但,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低温以及沙尘暴的影响。
(2)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受台湾海峡影响,由于狭管效应,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台湾海峡风速便会增大。
冬春季冷空气以及夏秋台风都会影响沿海及其岛均,带来丰富风能资源。
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km,岛均多达6000多个,风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该地区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ni2以上,沿海岛11|弓风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等,可利用小时数平均在7000-8000小时。
东南沿海地区,海岸向内陆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距海岸不到50km。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区域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将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约10亿kW。
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5000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1.8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2.3万亿千瓦时电量。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就区域分布来看,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区:1、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 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也有4000h左右。
但从这一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大冷空气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
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
在不到100km 的地带,风能密度降至50W/m2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小区。
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麂、大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大。
其中台山风能密度为534.4W/m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
换言之,平均每天大于、等于3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2、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为我国次大风能资源区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气入侵首当其冲的地方,风能密度为200~300W/m2,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大于、等于6m/s的风速在2000h以上,从北向南逐渐减少,但不象东南沿海梯度那么大。
我国风能分布状况及其特点新疆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北倚阿尔泰山脉,南临喀喇昆仑山脉,中部横隔天山山脉。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分别位于天山南北,三大山脉和二大盆地是形成风区的主要因素。
此外,新疆处于中纬度地区,冷峰和低压槽过境较多,加大了南北向或东西向的气压差,因而在一些气流畅通的峡谷、山谷和山口等地使得气流线加密,风速增强,形成了风能资源丰富地区。
新疆气象局根据各地的风能资源划出九大风能丰富区:额尔齐斯河西部风区(年平均风速4m/s以上)、准噶尔西部风区(年平均风速4m/s以上)、阿拉山口风区(年平均风速6m/s以上)、达坂城谷地风区(年平均风速6m/s以上)、吐鲁番西部风区、哈密北戈壁风区、百里风区(年平均风速 4.5-5.5m/s)、哈密南戈壁风区、罗布泊风区(年平均风速5m/s左右)。
全疆年风能蕴藏量达9100亿kWh。
内蒙古地区。
内蒙古风能资源仅次于浙江舟山群岛,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素有“一年两季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
多风的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处西风带,春秋两季处于强大的蒙古高气压前缘,是高低气压的过渡带,因此风力较强。
全区风能丰富区和较丰富区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具有稳定度高,连续性好、无破坏性风速的品位。
全区年平均风速在3.3-5.7米/秒。
阿拉善盟和锡林郭勒盟以及阴山山地属风力丰富区,年有效风能密度大于200瓦/米3,有效风能出现时间达70%,3~20米/秒风速年积累5 000小时以上。
内蒙古南部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在50~200瓦/米3,3~20米/秒风速年积累4 000 ~5 000米/小时。
全区风能总量约54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1.01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的40%。
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
全国风力发电厂分布情况
全国风力发电厂分布情况较为分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1.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具有较为适宜的风能资源,因此分布有较多的风力发电厂。
主要包括东北地区的辽宁、山东、河北等省份,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福建、广东等省份。
2.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的草原、戈壁和沙漠地带拥有广阔的风能资源,被认为是中国最适合建设风电的地区之一。
主要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
3. 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由于其开阔的平原地貌和较强的风力资源,也拥有相对较多的风力发电厂。
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此外,其他地区如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等省份以及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等省份也有少量的风力发电厂分布。
总体而言,风力发电厂分布面广,但仍然存在地区不均衡的情况。
我国风能分布情况现状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实际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的3倍,据此,我国可开发的风能资源约为10亿千瓦。
资料一、中国风能分区及占全国面积百分比指标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年有效风能密度(W/m2) >200 200-150 <150-50 <50年风速≥3m/s累计小时数(h) >5000 5000-4000 <4000-2000 <2000年风速≥6m/s累计小时数(h) >2200 2200-1500 <1500-350 <350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8 18 50 24 风能最佳区:东南沿海、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海上岛屿,内蒙古、甘肃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东部风能较佳区:西藏高原中北部,东南沿海,三北的南部区风能可利用区:两广沿海(包括福建50~1000km的沿海地带)、大小兴安岭山区,中部地区等风能贫乏区:云贵川、甘南、陕西、湘西、鄂西和福建、两广的山区等;塔里木盆地、雅鲁藏布江各地资料二、我国风能密度分布图一、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约为7000~8000h,大于或等于6m/s的时数为4000h。
沿海岛屿风能功率密度在500瓦/米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内,再向内陆不但不是风能丰富区,反而成为全国最小风能区,风能功率密度仅50瓦/米2左右,基本上是风能不能利用的地区。
东南沿海又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时,由于狭管效应的结果使风速增大,这里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佳的地区。
1风能资源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中国陆上离地10 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 ,居世界第1位。
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 ,此外,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 900万kW。
另外,海上10 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
全国10 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
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1.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 km宽的地带,风功率密度在200~300 W /m 2以上,有的可达500 W /m 2以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2亿kW ,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80%。
另外,该地区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中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开发风电场。
但是,建设风电场时应注意低温和沙尘暴的影响,有的地方联网条件差,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1. 2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
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
中国有海岸线约1 800 km,岛屿6 000多个,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
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 W /m2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 W /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年有效风速(4~25 m /s)时数约在7 000~8 000h。
2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 km之内。
1. 3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在2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功能密度一般在100W/m 2以下,年有效风速( 4~25 m /s)时数在3 000 h以下。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简介1.中国大陆风资源总体介绍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04-2005年,中国气象局分别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得出中国陆地10m高度层风能资源的理论值,可开发储量分别为32.26亿kW和43.5亿kW、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2.53亿kW和2.97亿kW的结论。
此外,2003-200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国际研究机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风能资源评价的研究,得出中国陆地上离地面50m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可以达到14亿kW的结论。
2006年国家气候中心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中国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是:在不考虑青藏高原的情况下,全国陆地上离地面10m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5.48亿kW,大大超过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的数据[1]。
根据第三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中国技术可开发(风能功率密度在150W/m2及其以上)的陆地面积约为20万km2。
考虑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能力,按照低限3MW/km2、高限5MW/km2计算,陆上技术可开发量为6亿~10亿kW。
根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中国大陆沿岸浅海0~20m等深线的海域面积为15.7万km2。
2002年中国颁布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对港口航运、渔业开发、旅游以及工程用海区等作了详细规划。
如果避开上述这些区域,考虑其总量10%~20%的海面可以利用,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按照5MW/km2计算,则近海风电装机容量为1亿~2亿kW。
综合来看,中国可开发的风能潜力巨大,陆上加海上的总量有7亿~12亿kW,风电具有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源基础[2]。
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故而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借助Interface Vortex在线分析软件对我国的风速分布状况进行大致的统计说明,以作为今后风资源开发利用的参考。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报告
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刘航
该报告依据我公司的全国各省的风资源统计表编制而成。
我国是一个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根据全国各省的风资源统计表可以看出,风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原地区和湖泊河流附近。
以下是地面以上70米高度统计的各地区风资源分布情况。
7.1m/s
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风资源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张家口、乌兰察布一带,风速基本在7.5m/s以上,开发价值较大。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蕴含的可开发风能非常丰富。
其中山东的东营、威海、烟台,江苏的南通、盐城,浙江的宁波、台州和舟山,福建的福州、莆田、漳州,广东潮汕、江门、阳江和湛江的海域附近风能资源最为丰富。
山东和江苏沿海年平均
风速基本在6.0m/s~7.0m/s,福建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相对较大,基本在7.0m/s~8.0m/s 之间。
云贵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又属于暖湿气流交汇地区,风资源比较丰富。
该区域风况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的楚雄、大理和贵州的毕节、六盘水等地。
其中楚雄和大理地区的风速可达8.0m/s以上。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简介1.中国大陆风资源总体介绍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04-2005年,中国气象局分别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得出中国陆地10m高度层风能资源的理论值,可开发储量分别为32.26亿kW和43.5亿kW、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2.53亿kW和2.97亿kW的结论。
此外,2003-200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国际研究机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风能资源评价的研究,得出中国陆地上离地面50m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可以达到14亿kW的结论。
2006年国家气候中心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中国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是:在不考虑青藏高原的情况下,全国陆地上离地面10m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5.48亿kW,大大超过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的数据[1]。
根据第三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中国技术可开发(风能功率密度在150W/m2及其以上)的陆地面积约为20万km2。
考虑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能力,按照低限3MW/km2、高限5MW/km2计算,陆上技术可开发量为6亿~10亿kW。
根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中国大陆沿岸浅海0~20m等深线的海域面积为15.7万km2。
2002年中国颁布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对港口航运、渔业开发、旅游以及工程用海区等作了详细规划。
如果避开上述这些区域,考虑其总量10%~20%的海面可以利用,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按照5MW/km2计算,则近海风电装机容量为1亿~2亿kW。
综合来看,中国可开发的风能潜力巨大,陆上加海上的总量有7亿~12亿kW,风电具有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源基础[2]。
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故而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
本文将借助Interface Vortex在线分析软件对我国的风速分布状况进行大致的统计说明,以作为今后风资源开发利用的参考。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
报告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报告
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刘航
该报告依据我公司的全国各省的风资源统计表编制而成。
我国是一个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根据全国各省的风资源统计表可以看出,风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原地区和湖泊河流附近。
以下是地面以上70米高度统计的各地区风资源分布情况。
西北地区风资源丰富地带主要集中在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各省,其中甘肃的瓜州和玉门,新疆的阿拉泰、哈密和乌鲁木齐,宁夏的吴忠、银川和中卫,青海海西自治州的风资源最为丰富。
甘肃的瓜州和玉门地区年平均风速在s~s。
新疆阿拉泰、哈密和乌鲁木齐风能较好的地带年平均风速可达s以上。
宁夏吴忠和银川年平均风速约s左右,中卫市相对较小,约s。
青海海西自治州的年平均风速在s~s之间。
东北地区黑龙江的大庆、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和伊春等地具有相对较好的风能资源,其中牡丹江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在s左右。
吉林省白城、四平和松原地区的风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风速在s~s之间。
辽宁的瓦房店、彰武、康平和法库地区的风资源较好,也是目前辽宁省风电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
内蒙古的通辽、赤峰、锡林郭勒的部分地区风速超过s。
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风资源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张家口、乌兰察布一带,风速基本在s以上,开发价值较大。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蕴含的可开发风能非常丰富。
其中山东的东营、威海、烟台,江苏的南通、盐城,浙江的宁波、台州和舟山,福建的福州、莆田、漳州,广东潮汕、江门、阳江和湛江的海域附近风能资源最为丰富。
山东和江苏沿海年平均风速基本在s~s,福建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相对较大,基本在s~s之间。
云贵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又属于暖湿气流交汇地区,风资源比较丰富。
该区域风况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的楚雄、大理和贵州的毕节、六盘水等地。
其中楚雄和大理地区的风速可达s以上。
内陆的一些大型湖泊江流附近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要大,江西九江和湖北孝感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能达到s。
综上所述,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北方优于南方,沿海优于内陆的特点,其中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是我国风资源最为丰富与集中的两个地区,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内陆地区风资源相对匮乏,分散不集中,但个别地区,如大型湖泊江流、高原等,由于特殊地形地貌的影响,会形成局部风资源丰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