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知识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21.31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知识网络知识回顾知识点1氧气1.氧气的物理性质(1)在标准状况下,氧气为_无色无味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大__,__不易___溶于水。
(2)氧气在-183℃时变为_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_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3)常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__30ml____氧气,用于支持水中生物的呼吸。
2.化学性质(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__活泼____的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2)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_剧烈___,说明物质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大小有关;但氧气本身不能_燃烧_____。
3.氧气的用途(1)支持燃烧如火箭中使用液态氧作为___助燃剂_____;焊接时让乙炔在纯氧中燃烧,即可获得焊接和切割金属所需的高温。
(2)供给呼吸如生物的___呼吸作用_______等。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加热高锰酸钾①实验原理:②实验装置:(2)分解过氧化氢①实验原理:②实验装置:(3)加热氯酸钾①实验原理:②实验装置:(4)氧气的收集与验满方法①排水法a.因为氧气___不易____溶于水;b.当___集气瓶口______有大气泡逸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②向上排空气法a.__大于____空气的密度;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集气瓶口__________,木条复燃已满。
5.氧气的工业制法6.重要概念1).混合物和纯净物(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___混合物_____,如空气。
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2)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___纯净物_____,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___O2___、_N2_____、_CO2_______。
2).化合反应:(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___另一种_____物质的反应。
(2)特点:_____多变一_______。
3).分解反应(1)定义:由___一种_____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 ,略大于空气(1.293g/L )。
(可用向上排空法)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1L 水只能溶解30mL 氧气)。
(可用排水法收集),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183℃),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218℃)。
(一)与非金属(碳、硫、磷)的反应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 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化学方程式 C + O 2 CO 2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 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硫(S ) + 氧气(O 2)二氧化硫(SO 2) 化学方程式 S + O 2 SO 2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文字表达式:磷(P )+ 氧气(O 2)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4P + 5O 2 2P 2O 5 注意:五氧化二磷(P 2O 5)是固体,不是气体(二)与金属(镁、铁)的反应1、镁带(银白色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文字表达式:镁(Mg )+ 氧气(O 2)氧化镁(MgO ) 化学方程式:2Mg + O 2 2MgO 2铁丝(银白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问点1:氧气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状况〔101.3kPa,20℃〕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101.3kPa,0℃〕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1.293g/L〕。
3、溶解性常温下,氧气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
4、三态变化气态 (183℃) 液态 (218℃) 固态无色气体→淡蓝色液体→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学问点2:氧气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供应呼吸: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都离不开氧气。
潜水、登山、太空行走、医疗急救都需要氧气。
2、支持燃烧〔助燃性、氧化性〕: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能够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响。
气割气焊、炼钢、航天、化工等都需要氧气。
3、常见物质与氧气之间的反响碳+氧气二氧化碳C+O2CO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3O4硫+氧气二氧化硫S+O2SO2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石蜡+O2CO2+H2O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P+O2P2O5镁+氧气氧化镁Mg+O2MgOCu+O2CuO铜+氧气氧化铜考前须知:〔有助燃性〕,但其本身无可燃性;物质燃烧一般要发光放热。
2.可燃物燃烧猛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猛烈,甚至有的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可以燃烧;反响的猛烈程度与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4、详细试验操作与现象学问点3: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1、氧化反响:但凡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响称为氧化反响。
〔1〕猛烈氧化: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缓慢氧化: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铁生锈、酒醋的酿造等;2、化合反响: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响叫作化合反响。
通式:A + B + … → X特点:多变一3、化合反响和氧化反响的比拟化合反响不肯定是氧化反响氧化反响也不肯定是化合反响但有氧气参与的化合反响肯定是氧化反响3.2 制取氧气学问点1: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探究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图1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放出氧气少。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参加反应物质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与氧气反应的现象生成物的名称和化学式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硫S + O2 ==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铝箔4Al + 3O2 ==2Al2O3碳C+O2==CO2 (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3Fe + 2O2 == 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磷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3、氧化反应:凡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4、缓慢氧化:有的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叫缓慢氧化5、用途:供给呼吸、气割气焊、炼钢、支持燃烧。
3.2制取氧气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2、反应的原理:(1)过氧化氢==水+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导管口要塞一团棉花)(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实验装置P34、P354、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排水法(刚开始有气泡时,因容器内或导管内还有空气不能马上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逸出时才开始收集;当气泡从集气瓶口边缘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本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5、操作步骤: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P37装: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试管中药品部位加热。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第一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态和固态时都是蓝色。
2:虽然水中有很多生物要呼吸氧气,但氧气是微溶于水。
3:氧气本身不能燃烧,只是能助燃。
实验一:碳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与在空气中燃烧对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此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是磁铁。
注意:1,点燃方式是在铁丝末端绑根火柴,等火柴杆快燃尽的时候放入氧气中。
2,铁丝足够细,表面洁净,要除掉铁锈,如果铁丝生锈可能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
3,要在集气瓶底放水或沙,因为生成的熔融物温度很高,会使集气瓶炸裂。
4,为了防止火柴消耗过度氧气,所以要等火柴马上燃尽时再将铁丝放进集气瓶中。
与在空气中对比,铁丝在空气会被氧化,在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实验三: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杯壁上有水雾出现,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与在空气中燃烧对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就证明是氧气。
5,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就是多合一。
6.烟雾弹是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照明弹原理,是美与氧气燃烧,现象是发出耀眼白光。
7:氧气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第二节:制取氧气分解过氧化氢(H2O2)加热氯酸钾(KClO3)加热高锰酸钾(KMnO4)实验一:双氧水制氧气药品:双氧水,二氧化锰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在制取氧气之前,得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催化剂不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不发生任何变化。
实验二:高锰酸钾制氧气: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1,检查装置气密性2,导气管伸入大试管不能太长,太长了不易气体导出。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当温度降至-183摄氏度时凝固为淡蓝色液体,再降至-218摄氏度时,凝固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C+O2 点燃CO2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 +O2点燃SO2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4P + 5O2点燃2P2O5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点燃34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四、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A+B AB三、氧气的用途:(1)供给呼吸:登山、潜水、医疗、宇航等;(2)支持燃烧:炼钢、发射火箭、氧炔焰等。
氧气的工业制法:空气→液化→蒸发→氮气、液态氧。
(物理变化)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关系:化合反应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确定。
而氧化反应是通过反应物是否与氧气发生反应来确定。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点燃与燃烧的区别与联系。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现象,而点燃是一种操作,一般的可燃性物质需要点燃(即点火)才能燃烧起来,即点燃是引起燃烧现象发生的条件,燃烧是点燃的结果,所以不能误将燃烧当作反应条件。
3.2 制取氧气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某些含氧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2KMnO△K2MnO4+ MnO2 + O2↑ ;(2)2H2O2 MnO2 2H2O + O2↑。
(可用排水法收集O2,因为O2不易溶于水)(3)2KClO3 MnO2 2KCl+3O2↑2实验装置(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的选用依据:气体的水溶性、气体的密度及有无毒性。
第三章第一节 认识氧气一、 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气态的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二、 氧气的检验方法: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三、 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物质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表达式) 磷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P+O 2P 2O 5 木炭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②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 2CO 2 铁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Fe+O 2Fe 3O 4 镁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Mg+O 2MgO 铜红色的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Cu+O 2CuO 蜡烛 火焰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四、 探究实验1 木炭燃烧实验注意事项木炭应该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原因: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燃烧,防止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木炭熄灭,确保实验成功。
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① 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
② 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 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 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⑤ 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⑥ 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五、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 B.清洁的空气C.矿泉水D.食盐水2.以下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与其它三种有明显不同的一种是()A.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加热氯酸钾制氧气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3.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锰 B.二氧化硫 C.高锰酸钾 D.空气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氯化铝B.Ca2+﹣﹣钙离子A.AlCl3O﹣﹣2个水分子C.2O﹣﹣2个氧元素D.2H25.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6.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B.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C.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燃烧一定需要氧气7.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 .食物腐败B .铁融化成铁水C .酒精发出酒味D .电灯发光8.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 )A .氢元素B .氢原子C .氧元素D .氧原子9.已知某硫的氧化物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硫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 .28 B .30 C .64 D .8010.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B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一种元素C .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都一定相同D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11.依据氧化铁化学式Fe 2O 3,某同学做出的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 .氧化铁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C .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60D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13.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 24H 38O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机高分子B .C 24H 38O 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C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D .一个C 24H 38O 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14.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焰更旺,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 )A .氧气、氮气、空气B .氮气、空气、氧气C .空气、氧气、氮气D .氮气、氧气、空气15.实验室用KClO 3和MnO 2混合加热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装药品;②加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③①②④⑥⑤C .③①②④⑤⑥D .①③②④⑥⑤16.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 )A .一种单质B .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C .一种化合物D .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二、填空题17.按要求填空:(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______ 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 (填字母),共表示______种元素(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18.实验室在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底______或______,目的是防止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19.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有一个向上放置的集气瓶,其中装有用排水方法收集到的某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常见气体,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测,确定该气体可能是______.由此说明其主要物理性质有______.20.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汽中移开,火柴燃着了.(1)A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______.(2)B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3)火柴为什么移离蒸汽才能燃烧?______.三、实验题21.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的实验装置:(1)指出仪器名称:甲______,乙______,丙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3)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应选择______(填序号,下同);如果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通常可选用______.(4)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放在桌面上.2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______;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3)“化学实验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师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意识得到强化.图甲与图乙所示的实验相比,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四、计算题(本题6分)23.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______.(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 B.清洁的空气C.矿泉水D.食盐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液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清洁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2.以下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与其它三种有明显不同的一种是()A.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加热氯酸钾制氧气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A、过氧化氢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有其它物质生成;B、氯酸钾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有其它物质生成;C、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没有其它物质生成;D、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有其它物质生成.【解答】解:A、加热过氧化氢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道题主要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角度考查了几种制氧气的方法,同时要将分离和分解区分清,分离一般是物理变化,分解一般是化学变化.3.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锰 B.二氧化硫 C.高锰酸钾 D.空气【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含有氧气的物质含有氧分子.【解答】解:A、二氧化锰中含有锰原子和氧原子,没有氧分子.B、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二氧化硫中没有氧分子.C、一个高锰酸钾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没有氧分子.D、空气中含有氧气,有氧分子.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氯化铝B.Ca2+﹣﹣钙离子A.AlCl3C.2O﹣﹣2个氧元素D.2HO﹣﹣2个水分子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进行判断即可.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选项说法正确.【解答】解:A、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AlCl3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Ca2+可表示:钙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0表示2个氧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O可表示:2个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则2H2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5.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解答】解:A、纸张是可燃物,故A错误;B、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降低,故B错误;C、加热时,水蒸发吸热,达不到纸的着火点,纸不会燃烧,故C正确;D、加热时,空气充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燃烧的条件问题.6.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B.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C.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燃烧一定需要氧气【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有的燃烧不需要氧气参加.【解答】解:A、燃烧时不一定有火焰产生,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产生.错误;B、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正确;C、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工作时发光、放热,不属于燃烧.错误;D、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加,例如氢气能够再氯气中燃烧.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燃烧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燃烧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腐败 B.铁融化成铁水 C.酒精发出酒味 D.电灯发光【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缓慢氧化指的是进行的很缓慢不易觉察的氧化反应.【解答】解:A、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B、铁融化成铁水属于物理变化;C、酒精发出酒味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电灯发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反应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缓慢氧化的概念进行.8.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A.氢元素B.氢原子C.氧元素D.氧原子【考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通过微观粒子的模型表示的意义来分析答案.【解答】解:由图示可知一杯水由很多水滴构成,水滴又是由很多水分子构成,通过水分子的模型可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所以图中右侧“O”表示氢原子.故选B.【点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9.已知某硫的氧化物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硫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8 B.30 C.64 D.80【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先用假设法,假设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 x O y ,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就可计算出一个硫元素的氧化物分子中硫的个数和氧的个数,进而得出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最后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和即可求得该硫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设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 x O y ,根据题意得:32x :16y=2:3;则=;故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 3.则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16×3=80.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学生应学会利用化学式和元素的质量比列计算式,并要熟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10.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B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一种元素C .如果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它们原子核中的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都一定相同D .如果两种粒子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概念关系型.【分析】A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所以它们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A 正确;B 、根据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含有的质子数相同,但不一定属于一种元素,进行解答;C 、根据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O 2与O 3 属于同种元素,进行解答;D 、根据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 、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B 、根据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如 OH ﹣与F ﹣,含有的质子数相同,但不属于一种元素;故B 错误;C 、根据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如 O 2与O 3 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它们原子核中的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不相同;故C 错误;D 、根据粒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如:Na +和 F ﹣,含有的电子数相同,不属于同一种元素,故D 错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及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解分析解题的能力,较难.11.依据氧化铁化学式Fe 2O 3,某同学做出的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A .氧化铁由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C .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l60D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 、根据氧化铁化学式Fe 2O 3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C 、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D 、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解答.【解答】解:A 、根据氧化铁化学式Fe 2O 3可知其由铁,氧两种元素组成;故A 正确;B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故B 错误;C 、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2+16×3=l60;故C 正确;D 、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得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100%=70%,故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及根据物质化学式分析其元素组成.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B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题目中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汉字名称,推测元素种类;可知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符号.【解答】解:A 、由图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A 正确;B 、由汉语名称“硅”,可知,它为非金属元素,故B 正确;C 、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故C 正确;D 、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不是克,故D 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序数概念,“原子序数=质子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掌握元素的简单分类.13.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 24H 38O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机高分子B .C 24H 38O 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C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D .一个C 24H 38O 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其化学式为C24H38O4,可知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解答】解:A、有机高分子为相对分子质量达几万以上的有机物的分子,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相对分子质量=12×24+1×38+16×4=390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故A不正确;B、根据化学式为C24H38O4,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12×24):(16×4)=9:2≠6:1,故B不正确;C、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不属于氧化物,故C不正确;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共66个原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分子构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判断物质的类别、可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等.14.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用一燃烧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火焰更旺,则可推断所盛气体依次是()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空气、氧气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氧气、空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判断: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氮气不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解:燃着的木条在氮气中会熄灭,因为氮气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没有明显变化,因为空气中含有一定量氧气;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会燃烧更旺,因为氧气有助燃性.根据现象,可判断气体依次是氮气、空气、氧气;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要求同学们牢固把握课本基础知识.15.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装药品;②加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停止加热;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④⑥⑤ C.③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⑥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操作步骤可根据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判断.【解答】解: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①装入药品;②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⑤停止加热;正确的顺序为③①②④⑥⑤.故选B.【点评】气体的制备是中考的重点之一,学生必须重视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描述,弄清氧气的性质及制备氧气的反应原理,正确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掌握操作步骤及收集方法、验证方法.16.一瓶固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固体是()A.一种单质B.单质与化合物的混合物C.一种化合物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单质,也可以组成混合物.【解答】解:A、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一种元素不可能组成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单质,例如氧气中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例如红磷和白磷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一种元素﹣﹣磷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可以含有多种元素,也可以只含有一种元素,要注意理解.二、填空题17.按要求填空:(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硝酸根离子 2NO 3﹣ 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OH )3 . (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 D (填字母),共表示 3 种元素(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l 2O 3 .【考点】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2)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 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3)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2NO 3﹣;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OH )3;故答案为:2NO 3﹣; (OH )3; (2)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由此可知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是D ;。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1、氧气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比空气略重),液氧是淡蓝色的。
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2)氧气与下列物质反应现象
物质现象
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 O2点燃CO
2
磷产生大量白烟4P + 5O2点燃2P2O5
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 + O2点燃SO2
镁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Mg+O2点燃2MgO 4Al + 3O2点燃2Al2O3
铝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3Fe+2O2点燃Fe3O4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氧气用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高空飞行、潜水、登山)
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
药等)
2、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3、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H2O2MnO22H2O + O2↑
2KMnO4△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A)、固液不加热型(B)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7、燃烧和灭火
知识点内容说明
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
化反应
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
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
实例
灭火方
法
分析灭火
原理
油锅
着火
可用锅
盖盖灭
使可燃物
与空气隔
离
纸箱
着火
可用水
浇灭
降温,使
可燃物与
空气隔离
森林
着火
可将大
火蔓延
前方的
树木砍
掉
清除可燃
物
图书
档案
着火
用二氧
化碳灭
火
隔绝空
气,降低
温度
燃烧条件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3、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8、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放热
9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
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10、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
注意: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
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a、书写方法:一大二小
b、意义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 、C 、Si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
c、有关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排列依据
*注:原子序数=质子数
d、分类
e、元素之最:地壳:O、Si、Al、F e 细胞:O、C、H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原子
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
一类原子的总称。
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区别1、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
成。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2、原子可讲种类,又讲个数。
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金属元素:如Mg、Al,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非金属元素:如N、C,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
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
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8
如O:氧元素
一个氧原子
7横行(7个周期)
18纵行(16族)
各周期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加
各族最电外层电数相同,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
联系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11、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
化合物:蛋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NaCl CuSO4 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