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西师版二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1、数位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
3、读数、写数规则: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读数: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中间的零只读一个,末尾的零不读。
写数: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个数位上写一个0。
4、数的组成。
类型包括(1)567是由5个()、()个十和7个()组成。
(2)4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857是一个()位数,5在()位上,表示()。
(4)用6、0、4,0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5)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数是()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 (6)十个百是(),十个千是(),500里面有()个百,6000里面有()个百。
5、比较数的大小:先看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就大。
数位相同的情况下,从最高位依次比较。
6、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类型包括(1)□÷5=3······□余数可能是(),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2)□÷□=3······5 除数最小是(),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7、体会“有余数的除法也是平均分”这一概念,会根据所给的图写出正确的算式。
8、有余数的除法应用类型包括有余数除法应用题。
例如(1)一支铅笔3角,2元钱可以买几枝,还剩几角?(2)有40颗糖果,每人分6颗,最多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剩几颗?(3)有17人去划船,每条小船坐4人,需要几条小船才够?强调第(3)小题:列式:17÷4=4(条)……1(人),虽然我们计算出来的结果是4条,但是实际上要5条才够,因为剩下的1个人他也要划船,因此在作答的时候要回答为“需要5条小船才够”。
1.2.2 读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例4、例5,第9页试一试,万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提示:万以内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学习了计数单位“千”和“万”的基础上进教学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万以内数的感性认识。
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计算器上所拨的个数独立写出几个万以内的数,然后让学生读出会读的数,并根据数的特点让学生给这些数分类,由此引出有0的和没0两种数,为后面总结万以内数的读法做准备,通过观察、讨论、说一说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计数器认识万以内数的读法,能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结合具体的数,说出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地读数来交流信息,体验数学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与伙伴的交流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探究读万以内数的过程,会读万以内的数。
难点:正确读中间、末尾有零的数。
教学准备:教具:竖式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学具:计数器、数字卡片、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情况。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据资料。
一台电视机大约是3400元,学校学生人数为2806人,妈妈的工资一个月是3320元……2、观察这些数据,复习数的组成。
让学生选用一个数,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数中有0)这些数你们会读吗?今天我们学习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首先,课堂教学中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再现是必不可少的,这往往是学生构建新知识的平台,忽视或者省略这一环节,就无法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其次,善于利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当学生遇到新的问题,鼓励他们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利用迁移类推获取新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就是十,10个十就是一百,10个一百就是一千(1000),10个一千就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就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就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就是个位,第二位就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第4、写数就是从高位开始的,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就是从高位开始,千位上就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就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就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6、数的组成。
(1)567就是由5个( )、( )个十与7个( )组成。
(2)4个百与2个一组成的数就是( )(3)857就是一个( )位数,5在( )位上,表示( )。
(4)用6、0、4,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就是( ),最小四位数就是( )。
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
(5)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 999 ),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就是( 1000 )。
7、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8、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如果两个数就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9、多得多就就是大得多,少得多就小得多。
二单元:千米的认识1、两地之间的距离及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除km与m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就是10。
3、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4、进率: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5、 (1000) ( 10 ) ( 10 ) ( 10 )毫米就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最小一格的长度就是1mm,1cm=10mm,生活中1mm的物体有:身份证的厚度大约就是1mm,10张纸的厚度大约就是1mm,芝麻的宽度大约就是1mm。
2.1 千米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1---例3,24页课堂活动,千米的认识。
教学提示: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础。
千米的长度观念比较难建立,除了选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教师还应该自主开发一些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对于千米的感受,应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
教学“千米”时,一定让学生们实地走一走,知道从哪里走到哪里(或往返几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们初步形成千米的长度观念。
学生形成了较清晰的长度单位的观念,对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就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知道1千米有多长。
(2)知道1 km=1000 m,知道1千米也叫1公里,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过程与方法:在“走一走、量一量”的活动中体验1 km的长度,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之间单位换算的方法。
难点:感受1千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米尺,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挂图,米尺,软尺,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训练场景的挂图)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三届体育节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出示100 m赛跑挂图)教师:他们在训练100 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
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挂图出示:路牌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百米赛跑为切入点,从重庆到成都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在利用已有经验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进一步学习新知的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的加减法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4、写数和读数都是从高位起,写数时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时,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注意:3010读作:三千零一十。
6、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7、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8、三位数的加减法(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如 80+50=想: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就是130.80-50=想: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30.600+400=想:6个百加4个百等于10个百,就是1000.600-400=想:6个百减4个百等于2个百,就是200.(2)、估算。
把非整十、整百数看作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 295+298=,估算时把295、298都可以看作300,也都可以看作290. 492-355=,估算时可以把492看作500或490;355看作350或360. (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
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
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在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
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借1当10,加上本位数”再减。
(4)检验加法时,可以用:和—(—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还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1、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第五位第四位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万位千位百位位个位4、写数是从高位开始的,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在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是从高位开始,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位上是几读作几……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6、数的组成。
(1)567是由5个()、()个和7个()组成。
(2)4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857是一个()位数,5在()位上,表示()。
(4)用6、0、4,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五位数四位数三位数二位数一位数最大999999999999999最小100001000100100(5)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999 ),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1000 )。
7、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8、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位,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9、多得多就是大得多,少得多就小得多。
二单元:千米的认识1、两地之间的距离及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除km与m之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小学数学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都是长度单位,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4、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5、用尺子量长度时,应该使尺子的0刻度与被量长度的一端对齐,然后读出尺子上的数字,注意单位。
6、两个长度相等的线段,可以用尺子或直尺对它们进行比较,如果两个线段的长度相等,它们就是相等的。
7、比较长度时,要注意单位,单位相同才能进行比较。
8、长度的加法:长度相同的线段相加,和的长度就是这些线段的长度之和。
9、长度的减法:长度相同的线段相减,差的长度就是这些线段长度的差。
10、长度的单位换算可以用图表或者口诀帮助记忆。
三单元时间的认识1、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2、钟表的构造:时针、分针、秒针。
3、读表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最后看秒针。
4、整点、半点、刻钟的概念。
5、时间的表示方法:用“时:分”表示时间,如8:30表示早上8点半。
6、时间的加减法:时间的加减法与数的加减法类似,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
7、时间的单位换算: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可以用图表或者口诀帮助记忆。
8、时间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巩固,如上学放学时间、做作业时间等。
四单元图形的认识1、平面图形:点、线、面。
2、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只有位置。
3、线:只有长度和方向,没有宽度和高度。
4、面:有长度和宽度,没有高度。
5、常见的平面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等。
6、三角形:三边相交,三个角的和为180度。
7、正方形: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8、长方形:两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9、圆形:由一个圆心和一条半径组成,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10、梯形:有两条平行的边,其他两条边不平行。
11、认识图形需要注意它们的特征和性质,可以通过绘制和观察图形来加深认识。
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
在直尺上,最小一格的长度是1mm。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八、总复习第1课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131~139页。
【教学目标】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1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结束,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板书课题)二、整理全册所学内容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2)想一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3)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过程。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1)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2)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3)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全册内容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计量单位长度单位:千米、毫米时间单位:时、分、秒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统计三、整理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1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1)出示数5555,从右往左,你能依次说出每一个数位上的“5”各表示多少吗?(2)填空: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百是(),10个千是()。
2.1 千米的认识说课设计:一、教材简析《千米的认识》是西师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二单元千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属于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
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教材共安排了三个例题。
例1主要是通过主题情景图和例题中创设的活动情景引出学生对1千米的初步感知。
例2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景,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从而主动构建1千米的长度观念,并引出1000米=1千米。
例3比一比谁长,通过比较三峡大坝和隧道的长度,引入单位换算的知识。
的教材设计了多个生活化的活动,增强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尽可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学情在正确理解了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我认真分析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在二年级上期已经有了米、厘米的认识,知道了分米,并且能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含义,建立了具体的表象。
在基本技能方面二年级下期的孩子都具备了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初步养成了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千米的空间观念的建立要靠学生想象、推理来完成,而现阶段学生的推理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千米的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准在空间与图形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直观经验。
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体会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000米=1千米,学会简单的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这四个目标,其中第1、2点目标是针对知识与技能领域提出的,第3点是针对解决问题提出的,第4点则是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三维目标有机整合、融会贯通,使学生协调发展。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复总结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数位单位: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4、写数是从高位开始的,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
5、读数是从高位开始,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不读。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只读一个“零”。
6、数的组成。
1)567是由5个百、6个十和7个个位组成。
2)4个百和2个个位组成的数是424.3)857是一个三位数,5在百位上,表示500.4)用6、9、3、4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9643,最小四位数是3469.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1000,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是9000.5)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数是XXX,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1000.7、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8、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二单元:千米的认识1、两地之间的距离及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除km与m之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3、多得多就是大得多,少得多就小得多。
是否小于除数,如果不小于,就需要重新计算;其次,要检查计算出来的商和余数是否满足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将继续探索数字、形状和模式的世界。
下面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汇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数
学知识。
1. 加法和减法:
在二年级下册,学生将继续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他们将通过各
种教学活动和练习,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学会使用进位和借位的方
法进行计算。
2. 数量关系:
学生将学习更深入地理解数字之间的数量关系。
他们将继续探讨奇
偶数、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能运用这些概念
进行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
3. 三角形和四边形:
在形状相关的知识点中,学生将学习识别和描述各种三角形和四边
形的性质。
他们将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点,学会用正确的术语来
描述这些形状。
4. 时间和日历:
学生将学习如何阅读时间和日历,并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时间。
他们将学会识别钟表的各个部分,理解小时、分钟和秒的概念,并能
够解决与时间和日历相关的问题。
5. 数据分析:
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他们将使用图表和图形来表示数据,理解常见的数据类型,并能够根据数据进行推断和预测。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练习,二年级的学生将建立起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勤于练习,提高数学能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3.2.1三位数的加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4题,不进位、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已有经验,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自己的探索,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算法。
然后,教师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对这些算法加以对比和甄别,选出最好的或自己最喜欢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
学生准备:口算卡片、演算纸、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开火车”)。
40+20= 70+100= 200+400=300+800= 30+60= 1000+300=400+50= 400+400= 700+200=80+20= 700-200= 70-20=2、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不连续进位加。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口算练习一能复习前面学过的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二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能引入新课,为新课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探究新知:1、学习例1(1)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礼物,快来看!(出示例1的主题图。
)(2)仔细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看图后说出钢笔有220支,铅笔260支。
(3)师问: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该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和同桌的说一说。
(5)师指名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学期知识点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数的认知、加减法的应用、减法的深入学习、时钟的认识、金钱的认知和感性认识的初步建立六个方面。
数的认知数的认知是二年级下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认识0-99以内的数字,理解数的大小、数的读法、数的写法、数的比较、数的顺序等。
通过认识数的基本概念,为学习后续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减法的应用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将在加减法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运算方法,并通过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来提高计算水平和应用能力。
此外,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有广泛的应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技能。
减法的深入学习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在减法的基础上深化学习,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方法,为学习高年级的数学奠定基础。
通过掌握减法的基本规则,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演算技巧。
时钟的认识学生将了解钟面刻度的含义,并掌握读取和设置时钟的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学习时钟有助于学生理解时间和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时间表达。
同时,学生也需要理解秒表和计时器的操作方法。
金钱的认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认识各种纸币和硬币的面值、种类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货币的实际应用技巧。
学习金钱的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价值、实用性及其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感性认识的初步建立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几何形状和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不同体积和大小的物品之间的比较方法。
感性认识的建立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形成和活跃,并为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以上六个方面的知识,小学二年级下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将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丰富的实践应用和基础理论支持。
在实际操作和思考中,学生将逐步掌握数学思维和应用技巧,为未来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目的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1、巩固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2、弥补弥补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不足(教学的不足,学习的不足)3、提高对本期所学的提高,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二、复习策略1、认真研究教育局试题思路,把握教材、课标。
2、精讲多练。
3、注重学习过程,更重视复习效果。
4、不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把做题与考试能力作为期末复习的重点能力训练。
三、各单元及各节目录一览表四、教材重难点1、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2、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读写方法、大小比较等知识。
3、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加法计算中连续进位与减法计算中连续退位是难点4、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是难点5、能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选择长度单位、计量单位,会进行长度单位或计量单位间简单的换算。
6、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8、能用象形统计图,画“正”字,画“√”等方法进行统计,并能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
五、复习重、难点1、数数、三位数的加减、有余数的除法。
2、每次检测,学生在填空题上丢分多,可专项对填空题进行训练,这也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措施。
3、解决问题是难点(特别是合理选择型的题)。
4、操作题的训练要。
六、复习建议1、根据本班实际制定措施,注重复习的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制定提高措施(找准突破提升点)。
3、复习时应有针对性,综合性。
4、复习时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如:复习统计可在即将进入复习时,可对班级的作业情况或其他可进行统计的情况,制作成统计表(象形统计图,画“正”字,画“√”等形式)进行统计,由学生统计(专人指导,学生人人参与)并进行整理与分析。
5、分解重难点。
对于计算及正确选择单位的练习,可分解安排在每一天(因为计算及正确选择单位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坚持训练的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是从高位开始,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6、数的组成。
(1)567是由5个()、()个十和7个()组成。
(2)4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857是一个()位数,5在()位上,表示()。
(4)用6、0、4,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1000 )。
7、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8、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9、多得多就是大得多,少得多就小得多。
二单元千米的认识1、两地之间的距离及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除km与m之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3、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5、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最小一格的长度是1mm,1cm=10mm,生活中1mm的物体有: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mm,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芝麻的宽度大约是1mm。
6、比较长短的时候,首先看单位是否统一。
如果单位统一,直接比较;如果单位不统一,要统一单位以后再进行比较。
7、选填长度单位时,填后要注意想一想符不符合实际情况。
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1、当题目中出现“估算、大约”时,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要看作和他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2、加法验算方法:加数+加数=和验算: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还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检验。
减法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验算: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
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作10减,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一作10再减,然后再进行检验。
4、找数字之间规律:如果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可以用加法或乘法找规律,如果数字从大到小,可以用减法或除法找规律。
如果一会大,一会小,一般要隔着数。
四单元认识图形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2个钝角,2个锐角。
4、在一个长方形中截(jié)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截得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的宽。
剩下的长方形中:长的那边为长,短的那边为宽。
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都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有两个钝角,两个锐角。
五单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做完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就要检查余数是不是小于除数,再去看计算是否有误。
可以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检验。
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为0时不写。
)5、除法竖式:见右边。
六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12个大格,1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
一共有60个小格。
2、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时。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圈是12时。
3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
4、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
5、计量比1分钟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
6、1时=60分 1分=60秒7、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秒(s),相邻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
8、1时有多长?一场篮球赛从开始到结束大约用1时。
汽车在高速路上行100km大约用1时。
9、一分有多长?拍60下皮球大约用1分钟,做20道口算大约用1分钟。
10、一秒有多长?时钟“滴答”一次是1秒。
时(h),分(min),秒(s)11、 1时=60分 1分=60秒12、钟面上有( 12)大格,1大格有( 5 )小格,一共有(60)小格。
13、时针走1大格是( 1 )时,走1圈是( 12 )时;14、分针走1小格是( 1 )分,走1大格是( 5 )分,走1圈是( 60 )分;15、秒针走1小格是( 1 )秒,走1大格是( 5 )秒,走1圈是( 60 )秒;16、钟面上( 3和9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17、钟面上( 6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18、钟面上( 12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19、会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会用时刻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时刻。
20、如10时05分和10:05。
七收集与整理1、统计前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列。
常见的统计方法有:用符号统计(如:△,○,√等符号统计)。
2、“正”字统计法的优点:方便快速计算出数目。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提纲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的加减法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4、写数和读数都是从高位起,写数时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时,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
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注意:3010读作:三千零一十。
6、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7、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
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8、三位数的加减法(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如80+50=想: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就是130.80-50=想: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30.600+400=想:6个百加4个百等于10个百,就是1000.600-400=想:6个百减4个百等于2个百,就是200.(2)、估算。
把非整十、整百数看作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 295+298=,估算时把295、298都可以看作300,也都可以看作290.492-355=,估算时可以把492看作500或490;355看作350或360.(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
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
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在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
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借1当10,加上本位数”再减。
(4)检验加法时,可以用:和—(—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还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检验减法时,可以用:差+减数 =被减数还可以用:被减数-差 =减数9、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相同的数,差不变。
或者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10、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
或者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增加相同的数,和不变。
11、算盘上记数要拨珠靠梁。
1个下珠表示1,1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12、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13、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数是( 999 )14、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1000 )15、探索规律:重复出现。
如1,1,2,1,1,2…… A,A,B,A,A,B……每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
如789,790,791…… 每次都加了1,980,985,990…… 每次都加了5.前2个数的和等于后一个数。
如1,1,2,3,5,8,…… 10 20 30 50 80 130.......二认识图形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有2个钝角,2个锐角。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4、在一个长方形中截(jié)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截得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的宽。
剩下的长方形中:长的那边为长,短的那边为宽。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6.、四条相等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也可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至少用4个小正方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8个小正方形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9个,16个25个.......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三千米的认识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2、除km与m之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3、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或米作单位。
千米也叫公里。
用字母km表示。
1千米=1000米,即1km=1000m4、计量比较短的距离通常用厘米或毫米作单位。
直尺上最小1格的长度是1毫米。
毫米用字母mm表示。
生活中1mm的物体有: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mm,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芝麻的宽度大约是1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5、 1km有多长?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1000m。
四百米一圈的跑道跑2圈半是1000m。
四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也可以说除数一定要大于余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3、做完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就要检查余数是不是小于除数,再去看计算是否有误。
可以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