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试卷5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3
物理化学试卷一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A) S (B) (G/p)T(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A) μ(l) >μ(s) (B) μ(l) = μ(s)(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A) 3 种 (B) 2 种(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物理化学模拟试题(1)(试卷共4页,答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2 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主要原因是 ( ) A. 盐碱地的土壤有毒 B. 使农作物肥料不足C. 很少下雨的原因D. 渗透压的存在使农作物水分倒流2、已知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用0.5法拉第电量可从CuSO 4溶液中沉淀出Cu ( )。
A. 16gB. 32gC. 64gD. 128g3、在298K 、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 31La 3+B. 21Mg 2+ C. NH 4+ D. H +4、273 K ,10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达到平衡时,其关系为( )A μ(l) >μ(s)B μ(l) = μ(s)C μ(l) < μ(s)D 不能确定5、在温度、压力恒定条件下,设A(l)和B(l)混合形成理想溶液,则有:( )A. 0,0,0,0<∆>∆=∆=∆m mixm mix m mix m mix G S H V B. 0,0,0,0=∆=∆>∆<∆m mix m mix m mix m mix G S H V C. 0,0,0,0<∆<∆>∆>∆m mix m mix m mix m mix G S H VD. 0,0,0,0=∆<∆<∆<∆m mix m mix mix m mix G S H V6、在302K 时,A →B 过程△H=-102kJ ,△S=-330 J·K -1,可判断该过程: A.自发 B.非自发 C.平衡 D.无法判断7、对反应CH 4 (g) + 2O 2 (g) = CO 2 (g) + 2H 2O (g),若压力增大1倍,则将发生: A.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不改变平衡 D.反应进行到底 8、如果其它条件系统,沉淀在电池阴极的物质的量正比于:A. 阴极表面积B. 通过电池的电荷量C. 溶液中电解质浓度D. 电极间距离 9、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B (∂G /∂p )TC (∂U /∂V )TD C V 10、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A 、B 中哪一种正确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对于一个U 、V 、N 一定的系统,任何一种分布都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和2、25℃时某KCl 溶液中,如果K +迁移数为0.490,则Cl -迁移数为____。
三、计算题( 共5题60分)21. 10 分(0824)计算1mol He(理想气体) 在下列状态变化过程中的ΔH和ΔG。
He (101.325 kPa,473 K)−−→He (101.325 kPa,673 K)已知:C p, m [He(g)] = (5/2)R,473K 时S m[He(g)] = 135.1 J·K-1·mol-1。
22. 15 分(1104)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 + Bp),始态为p1T1,该气体经绝热真空膨胀后终态压力为p2,试求该过程的Q,W及气体的ΔU,ΔH,ΔF,ΔG,ΔS。
23. 10 分(1809)两液体A,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
在320 K,溶液I含3 mol A和1 mol B,总蒸气压为:5.33×104 Pa。
再加入2 mol B 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II,总蒸气压为6.13×104 Pa。
(1) 计算纯液体的蒸气压p A*,p B*;(2)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平衡气相组成y B;(3) 理想液体混合物I的混合过程自由能变化Δmix G m;(4) 若在理想液体混合物II中加入3 mol B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Ⅲ,总蒸气压为多少?24. 15 分(2419)固体CO2的蒸气压与温度间的经验式为:ln(p/Pa)=-3116 K/T + 27.537已知熔化焓∆fus H m= 8326 J·mol-1,三相点的温度为217 K。
试求出液体CO2的蒸气压与温度的经验关系式。
25. 10 分(2965)3H2+ N2= 2NH3在350℃的K p= 6.818×10-8(kPa)-2,并设与压力无关,从3:1的H2,N2混合物出发,在350℃下要获得物质的量分数为0.08 的NH3,压力至少要多大?26. 13 分(0957)4 g Ar(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摩尔质量M(Ar)=39.95 g·mol-1)在300 K时,压力为506.6 kPa,今在等温下反抗202.6 kPa的恒定外压进行膨胀。
物理化学试卷一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1. 以下诸进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展计算的是: ( C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进程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进程: ( B )(A) 能够从同一始态动身抵达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B) 从同一始态动身,不可能抵达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C) 不能判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因此状态函数 S 不同(D) 能够抵达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仍是绝热紧缩而定故终态不能一样3. 理想气体等温进程的ΔF。
( C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信4. 以下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A) S (B) (G/p)T(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别离为μ(l) 和μ(s),二者的关系为:( C )(A) μ(l) >μ(s) (B) μ(l) = μ(s)(C) μ(l) < μ(s) (D) 不能确信6. 在恒温抽暇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一样的糖水 (A) 和纯水 (B)。
经历假设干时刻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7. 在通常情形下,关于二组分物系能平稳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稳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A) 3 种 (B) 2 种(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稳共存。
物理化学复习思考题一一、填空1、1mol理想气体在298K下,从2×10-3m3等温可逆膨胀到20×10-3m3,此过程中系统的熵变ΔS为 J·K-1。
2、在U、H、S、G四个热力学量中,系统发生恒温恒压可逆相变,不变的量是,而绝热可逆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3、已知EΘCu2+/Cu= 0.337V,EΘCu+/Cu= 0.521V,由此可求出EΘCu2+/Cu+= V。
4、0.1mol·kg-1的BaCl2溶液的离子强度I为 mol·kg-15、水蒸气通过蒸汽机对外作出一定量的功后恢复原状,以水蒸气为体系,该过程∆G=__ __。
6、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___________ 。
(7、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体积增大)W 0, ∆U 0。
(填“>”、“<”、“=” )8、热力学规定,系统从环境吸热,Q取值(正或负)。
二、判断1、在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某反应的△rG m<0,则反应物全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2、按Clausius不等式,热是不可能从低温热源传给高温热源的。
()3、反应级数为1、2、3的反应都是基元反应。
()4、物理吸附无选择性、化学吸附有选择性。
()5、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力图扩大液体的表面积。
()6、在铜锌原电池中,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是阳极,也就是电池的正极。
()7、在铜锌原电池中,Cu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为阴极,也就是电池的正极。
()三、选择1、已知反应 2NO(g)+O2(g)=2NO2(g)的△rHΘm(T)<0,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要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
A. 升高温度,减小压力B. 升高温度,增大压力C. 降低温度,减小压力D. 降低温度,增大压力2、恒容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热力学能将()。
A.降低 B.增加 C.不变 D.不能确定3、不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极化的结果都将使()。
《物理化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1.封闭系统和环境间没有温度差就无热传递。
(√)2. 隔离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守恒的。
(√)3. 在隔离系统中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明显升高,则该系统的△U > 0(×)4.298.15K时,氢气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与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量值上相等。
( √ )5.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 )6. 绝热过程Q =0,由于Q =ΔH,所以ΔH =0。
(×)7. 在一体积恒定的绝热箱中置一绝热隔板,将其分为左右两部分。
在两侧分别放入T、p皆不相同的同种气体。
现将隔板抽去并达到平衡,若以箱内全部气体为系统,则此混合过程的Q、W、△U都为零。
(√)8.反应N2(g)+O2(g) = 2NO (g) 的热效应为Δr H m,这就是N2(g)的燃烧热,也是NO (g) 生成热的2 倍。
(×) 9.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10.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功的计算式为W = n C v,m (T2-T1),此式无论绝热过程是否可逆均适用。
(√ )11.凡是△S > 0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12. △f HΘm(C,金刚石,298.15K)= 0(×)13.体系由平衡态A变到平衡态B,不可逆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 ×)。
14.熵增加原理就是隔离体系的熵永远增加。
( ×)15.298K时,稳定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零。
(×)16. 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17.只有广度量才有偏摩尔量,强度量是不存在偏摩尔量的。
(√)18. 向溶剂中加入少量溶质一定会导致该溶剂沸点上升。
(×)19. 在一定温度下,p*B>p*A,由纯液态物质A和B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气相组成y B总是大于液相组成x B。
《物理化学》试卷A一、选择题 ( 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下述四种理解:(1) 状态一定,内能也一定(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3)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4) 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正确的是: ( )(A) (1),(2) (B) (3),(4) (C) (2),(4) (D) (1),(3)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C) 273.15 K,p∃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3、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V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 T和W A,问W T和W A的关系如何? ( )(A) W T>W A (B) W T <W A(C) W T =W A (D) W T和W A无确定关系4、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B) 溶液中每一种广度性质都有偏摩尔量,而且都不等于其摩尔量(C) 除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外,其他偏摩尔量都不等于化学势(D) 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符合吉布斯-杜亥姆关系式5、某体系存在 C(s),H2O(g),CO(g),CO2(g),H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 + C(s) =H2(g) + CO(g)CO2(g) + H2(g)= H2O(g) + CO(g)CO2(g) + C(s)= 2CO(g)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为: ( )(A) C=3 (B) C=2 (C) C=1 (D) C=46、已知反应3O2(g) = 2O3(g) 在25℃时,Δr Hm$=-280 J⋅mol-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7、298标K,当 H2SO4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1增加到 0.1 mol·kg-1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A) k减小 , Λm增加 (B) k增加 , Λm增加 (C) k减小 , Λm减小 (D) k增加 , Λm减小8、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表面张力间的关系是: ( )(A) γ固-水 > γ固-空气 (B) γ固-水 < γ固-空气 (C) γ固-水 = γ固-空气 (D) 不能确定其液固间的接触角θ值为: ( )(A) θ> 90° (B) θ= 90°(C) θ= 180° (D) θ< 90°9、已知E Cl-Cl = 243 kJ/mol,E H-H= 436 kJ·mol-1,用光照引发下面反应:H2+ Cl2 → 2HCl所用光的波长约为:( h=6.626×10-34 J·s C=2.998×10 8m·s-1) ( )(A) 4.92×10-4 m (B) 4.92×10-7 m (C) 2.74×10-7 m (D) 1.76×10-7 m10、对于 AgI 的水溶胶,当以 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写成:[(AgI)m·n I-,(n-x)K+]x-·x K+,则被称为胶粒的是指: ( )(A) (AgI)m·n I-(B) (AgI)m(C) [(AgI)m·n I-,(n-x)K+]x-·x K+(D) [(AgI)m·n I-,(n-x)K+]x-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10分 )《物理化学》试卷A第 1 页共 18 页《物理化学》试卷A 第 2 页 共 18 页1、 1kg 水中分别加入相同数量(0.01mol)的溶质:葡萄糖, NaCl, CaCl 2和乙醇溶液。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状态函数可分为两类:其数值在系统中具有加和性的是,请举三个这类函数的例子;其数值取决于系统自身而与系统中物质数量无关的是,请举三个这类函数的例子。
2、写出Joule-Thomson系数的定义式:。
若Joule-Thomson系数大于0,则该气体经节流过程后,随压力降低,温度。
3、可逆热机的效率与两热源温度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机车,机车的速度将会是。
4、Zn与稀硫酸作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放出的热量进行比较,前者后者。
(填“<”、“>”或“=”)5、NH4Cl(s)在真空容器中分解生成NH3(g)和HCl(g)达平衡,该系统的组分数为,相数为,自由度数为。
6、某分解反应为A(s) = 2B(g)+C(g) ,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标准平衡常数K o与解离压力P 之间的关系是。
7、双变量体系的热力学基本公式:dU= PdV ;dG= VdP。
8、在200℃和25℃之间工作的卡诺热机,其效率为%。
9、纯物质混合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时,△mix V 0,△mix H 0,△mix S 0,△mix G 0。
(填“<”、“>”或“=”)10、理想气体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 o与用分压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K p之间的关系是;标准平衡常数K o与用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经验平衡常数K x之间的关系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气体的压缩因子Z> 1,表示该气体比理想气体()(A)容易压缩(B)不易压缩(C)容易液化(D)不易液化2、关于气体的隙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隙流速度与摩尔质量的平方根成正比(B)隙流定律可以用来求气体的摩尔质量(C)利用隙流作用可以分离摩尔质量不同的气体(D)气体分子运动论是隙流定律的理论依据3、系统从一个状态经不可逆过程到达另一状态,系统的ΔS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法确定4、碳酸钠和水可以形成Na2CO3·H2O,Na2CO3·7H2O,Na2CO3·10H2O三种水合物,在101.3kPa 时该物系共存的相数最多为()(A)2 (B)3 (C)4 (D)55、常压下-10℃过冷水变成-10℃的冰,此过程的()(A)ΔG<0 ,ΔH>0 (B)ΔG>0 ,ΔH>0(C)ΔG=0 ,ΔH=0 (D)ΔG<0 ,ΔH<06、A、B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0.7。
2010级化工专业-物理化学上册平考试卷(4-6章)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 共20题 40分 )1. 对于理想液体混合物: ( C )(A) △mix H = 0 △mix S = 0 (B) △mix H = 0 △mix G = 0(C) △mix V = 0 △mix H = 0 (D) △mix V = 0 △mix S = 02. 已知挥发性纯溶质 A 液体的蒸气压为 67 Pa ,纯溶剂 B 的蒸气压为 26665 Pa ,该溶质在此溶剂的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2,则此饱和溶液(假设为理想液体混合物)的蒸气压为: ( B )(A) 600 Pa (B) 26133 Pa (C) 26198 Pa (D) 599 Pa. [答] (B) p = p *A x A + p *B x B = 26 665 Pa×0.98 + 67 Pa×0.02 = 26 133 Pa3. 17. 298 K, p ∃下,苯和甲苯形成理想液体混合物,第一份溶液体积为2 dm 3,苯的摩尔分数为0.25,苯的化学势为μ1,第二份溶液的体积为1 dm 3,苯的摩尔分数为0.5,化学势为μ2,则: ( B )(A) μ1>μ2 (B) μ1<μ2 (C) μ1=μ2 (D) 不确定4. 已知 373 K 时,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 6×104 Pa ,液体 B 的饱和蒸气压为2×104Pa ,A 和B 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当A 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A )(A) 1/4 (B) 1/1.5 (C) 1/2.5 (D) 1/35. 下列四个偏微商中,哪个不是化学势? ( A )(A) (∂F /∂n B )T , p ,c n (B) (∂H /∂n B )S , p ,c n (C) (∂U /∂n B )S , V ,c n (D) (∂G /∂n B ) T , p ,c n6. 在 298 K 时,A 和B 两种气体单独在某一溶剂中溶解,遵守亨利定律,亨利常数分别为 k A 和 k B ,且知 k A > k B ,则当 A 和 B 压力(平衡时的)相同时,在一定量的该溶剂中所溶解的关系为: ( B )(A) A 的量大于 B 的量 (B) A 的量小于 B 的量(C) A 的量等于 B 的量 (D) A 的量与 B 的量无法比较7. 沸点升高, 说明在溶剂中加入非挥发性溶质后, 该溶液的化学势比纯溶剂的化学势:( B )(A) 升高 (B) 降低 (C) 相等 (D) 不确定8. 氯仿 (1) 和丙酮 (2) 形成非理想液体混合物,在T 时,测得总蒸气压为29 398 Pa ,蒸气中丙酮的物质的量分数y 2= 0.818 ,而该温度下纯氯仿的饱和蒸气压为29 571 Pa ,则在溶液中氯仿的活度a 1为: ( D )(A) 0.500 (B) 0.823 (C) 0.181 (D) 0.813[答] (D) a 1= p 1/*1p =0.1819. 质量摩尔浓度凝固点降低常数 K f ,其值决定于 ( A )(A) 溶剂的本性 (B) 溶质的本性 (C) 溶液的浓度 (D) 温度10. 增大压力能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的反应是: ( C )(A) CaCO 3 (s)=CaO(s)+CO 2 (g) (B) CO(g)+H 2O(g)=CO 2 (g)+H 2 (g)(C) 3H 2 (g)+N 2 (g)=2NH 3 (g) (D) 2H 2O(g)=2H 2 (g)+ O 2 (g)11. 理想气体反应 N 2O 5(g) = N 2O 4(g) + 1/2 O 2(g) 的 Δr H m $为 41.84 kJ ⋅mol -1, ΔC p = 0,试问增加 N 2O 4平衡产率的条件是: ( B )(A) 降低温度 (B) 提高温度(C) 提高压力 (D) 等温等容加入惰性气体12. 在等温等压下,当反应的 θr m G ∆= 5 kJ/mol 时,该反应能否进行? ( C )(A) 能正向自发进行 (B) 能逆向自发进行 (C) 不能判断 (D) 不能进行13.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体系,下列标准反应自由能与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D )(A) θr m ln p G RT K ∆=- (B)θr m ln c G RT K ∆=- (C) θr m ln x G RT K ∆=- (D) θθr m ln G RT K ∆=-14. 理想气体反应平衡常数 K x 与 K c 的关系是∶ ( D )(A) K x = K c (RT )νB B ∑ (B) K x = K p (V /ΣνB n B )νB B∑ (C) K x = K c (RT /p B B )ν-∑ (D) K x = K p p B B )ν-∑15. 已知反应 2NH 3= N 2+ 3H 2 在等温条件下,标准平衡常数为 0.25,那么,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 1/2 N 2 + 3/2 H 2 = NH 3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 C )(A) 4 (B) 0.5 (C) 2 (D) 0.125[答] (C) K 0p (2) =[K 0p(1)]-1/2 = (0.25)-1/2 = 2 16. 硫酸与水可形成H 2SO 4·H 2O(s)、H 2SO 4·2H 2O(s)、H 2SO 4·4H 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C )(A) 3 种 (B) 2 种(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17. 已知 A 和 B 可构成固溶体,在 A 中若加入 B 可使 A 的熔点提高,则B 在此固溶体中的含量必 _______ B 在液相中的含量。
物理化学实验试卷1一、选择题( 共29题50分)1. 1 分(8401)在燃烧热实验中,需用作图法求取反应前后真实的温度改变值△T,主要是因为:( B )(A) 温度变化太快,无法准确读取(B) 校正体系和环境热交换的影响(C) 消除由于略去有酸形成放出的热而引入的误差(D) 氧弹计绝热,必须校正所测温度值2. 2 分(8408)在氧弹实验中, 若要测定样品在293 K时的燃烧热, 则在实验时应该:( C )(A) 将环境温度调至293K (B) 将内筒中3000 cm3水调至293 K(C) 将外套中水温调至293 K (D) 无法测定指定温度下的燃烧热。
3. 2 分(8409)在氧弹实验中, 若测得∆c H m=-5140.7 kJ²mol-1, ∆│∆H│最大=25.47 kJ²mol-1, 则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 D )(A) ∆c H m= -5140.7 kJ²mol-1(B) ∆c H m= -5140.7±25.47 kJ²mol-1(C) ∆c H m= -(5.1407±0.02547)³103 kJ²mol-1(D) ∆c H m= -5140.7±25.5 kJ²mol-14. 2 分(8414)为测定物质在600~100℃间的高温热容, 首先要精确测量物系的温度。
此时测温元件宜选用:( C )(A) 贝克曼温度计(B) 精密水银温度计(C) 铂-铑热电偶(D) 热敏电阻5. 2 分(8415)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 试样为10 ml, 中和作用的热效应引起试样的温度改变不到1℃, 根据这样的实验对象, 宜选择的测温元件是:( D )(A) 贝克曼温度计(B) 0.1℃间隔的精密温度计(C) 铂-铑热电偶(D) 热敏电阻6. 2 分(8416)测温滴定实验中, 当用NaOH来滴定H3BO3时, 随着NaOH加入记录仪就记录整个过程的温度变化。
第1页 (共 3 页)
宁夏师范学院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物理化学C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方式: 闭卷 (开卷/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占总成绩的 60 %)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电池不可逆放电时,电流密度增大,两极的电势差( )。
2、电解时,当一定的电流通过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时,在阴极上析出的
金属的量正比与( )。
3、在讨论固体对气体等温吸附的兰格缪尔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为:吸附是
( )层的。
4、丁达尔效应是光( )所引起的。
5、光化学反应初级阶段为A+hv −→−k A *
,则反应速率为(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将其加入液体中后 ( )
A 能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B 能增大液体的表面张力;
C 能显著增大液体的表面张力;
D 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
2、在装有部分液体的毛细管中,如图,当在右端加热时,液体移动的方向是 ( ) A 左移; B 右移; C 不动; D 不一定。
3、关于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理意义相同,量纲和单位不同;
B 物理意义不同,量纲和单位相同;
C 物理意义和量纲相同,单位不同;
D 物理意义和单位不同,量纲相同。
4、])([63CN Fe K 水溶液,其质量摩尔浓度为b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此溶
液的离子平均活度 a ±等于( )
A b ±γ427.
B 3
3.427.b ±γ C 33b ±γ D 2
2b ±
γ 5、下列能直接用于测定水的离子积K W 的电池是 ( )
A H 2 (g,p θ
)|H 2SO 4(aq)| O 2 (g,p θ
)| Pt
B Pt| H 2 (g,p θ)|NaOH(aq)| O 2 (g,p θ
)| Pt
C Pt| H 2 (g,p θ)|H +(aq)||(OH -) (aq)| O 2 (g,p θ
)| Pt
D Pt| H 2 (g,110Kp)| (OH -) (aq)|| H +(aq)| H 2 (g,100Kp) | Pt 6、有关O 2和H 2的反应可产生爆炸的原因是( )
A 支链反应速率快;
B O 2和H 2之比正好为10∶2;
C 直链反应速率快;
D 反应热不能及时传递散去。
7、以下有关催化剂不正确的说法,是催化剂能 ( )
A 改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 改变反应途径;
C 改变频率因子;
D 降低活化能。
8、在碰撞理论中,有效碰撞分数q 为 ( )
A q =exp (-E a /RT );
B q =exp (-E c /RT );
C q =exp (-εc /RT );
D q =Pexp (-
E a /RT )。
9、如果D 2+Z 2→2DZ 是二级反应,它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这样表示 ( ) -d [Z 2]/dt =k 1[D 2][Z 2] 1/2(d [ZD]/dt )=k 2[D 2][Z 2] -d [D 2]/dt =k 3[D 2][Z 2]
那么k 1、k 2、k 3之间的关系为
A k 1=2k 2=k 3
B k 1=k 2=k 3
C k 1=2k 2=2k 3
D k 1=k 2=1/2k 3
10、已知丁酸钠Λm ∞=82.6×10-4,HCl Λm ∞=426.2×10-4,NaCl Λm ∞
=126.5×
10-4S ·m 2·mol -1,则丁酸的无限稀释溶液的摩尔电导(单位S ·m 2·mol -1)为 ( ) A 217.1×10-4;
B 382.3×10-4;
C 635.3×10-4;
D 63.5×10-4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对电解池来说,负极是阴极,正极是阴极;
B 对电解池来说,负极是阳极,正极是阴极; C
对原电池来说,负极是阴极,正极是阳极;
D 对原电池来说,负极是阳极;正极是阴极;
E 对原电池和电解池来说,均是正极为阳极,负极为阴极。
2、当水在一定温度下,由微小液滴聚集成大液滴时,该体系 ( ) A 表面自由能降低; B 表面张力升高; C 表面积增大; D 体积增大; E 蒸气压降低。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稀释强电解质溶液时,其摩尔电导率m
Λ将增大。
()
2、加入电解质,溶胶一定是聚沉。
()
3、.双分子的简单反应一定是二级反应。
()
4、对连串反应A→B→C,如欲得到B而不要C,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控制反应。
()
5、在外加电解质作用下,溶胶胶团的双电层压缩到只有紧密层时, ξ电势为零。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何为过饱和蒸气?解释其存在的原因。
2
、无限稀释时,HCl、K Cl、和Na Cl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电势梯度下,三种溶液中Cl-的运动速度是否相同?三种Cl-的迁移数是否相同?为什么?
六、证明题(10分)
乙醛的气相热分解反应为:
CH
3
CHO→CH4+CO
有人认为此反应由下列几步基元反应构成:
CH
3
CHO−→
−1k CH
3
+CHO
CH
3
+CH
3
CHO−→
−2k CH
4
+ CH
3
CO
CH
3
CO −→
−3k CH
3
+CO
2CH
3
−→
−4k C
2
H
6
试证明此反应的速率公式为
dt
CH
d]
[
4=[]2/3
3
CHO
CH
k
第2页(共3 页)
七、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0分)
已知φø (Ag/Ag+)=0.799V;K s p(AgCl)=1.8×10-10,求φø (Ag/AgCl)值及298K 时,1/2H2(g)+AgCl(s)→Ag(s)+HCl(aq)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2、(10分)
某二级反应2A→P,设c A,0=0.005mol·dm-3,500℃和510℃时,经300秒后分别有27.6%和35.8%的反应物分解。
计算①两个不同温度时的速率常数;②反应的活化能。
八、综合题(12分)
250C时,测得电池Pt| H2 (pθ)| H2 SO4(1
01
.0-
⋅kg
mol)| Hg2 SO4(s)| Hg(l)的电动势为0.798V。
已知电池在250C可逆放电2F时,其电池反应的
1
1
15-
-⋅
⋅
=
∆mol
K
J
S
m
r
θ,)
/
/
(
4
2
2
4
Hg
SO
Hg
SO
E-
θ=0.615V。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2)计算250C时该H2 SO4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
γ;
(3)计算250C时电池反应的
m
r
m
r
m
r
Q
H
G
,
,
,∆
∆和温度系数
p
T
E)
/
(∂
∂。
第3页(共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