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刘海琼l)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浅谈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学习主要靠学生自己。数学本身就是先质疑,然后进行解决。要想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就得有兴趣。所以学生的主动学习是特别重要的。在数学的学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学热情。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老师必须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学能力,才愿意学。为了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积极心态,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实施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问题中进行发现、研究、探索,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产生学习的动力。我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自觉探索的欲望。如:在教学商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我利用《西游记》中的人物进行讲故事:唐僧四人去西天取经,途中酷暑难耐,正好前面有一个西瓜摊,悟空买了四个西瓜,准备四人每人吃一个,可八戒跑过来说:“师傅,我来分吧!”师傅同意了,八戒想尝尝再分,可是吃了一块又一块,忘了分西瓜,一口气把西瓜全吃完了。想一想,其他三人能分到西瓜吗?根据故事情境如何列式?(p58)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思考的问题就多了,就想弄清楚究竟是谁对谁错。不断引发对问题的思考。增强了自学的热情。

二、注重自学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学能力。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主动交流是学生学习的方式。我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创设一种探究性的情景: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那些建筑物?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或者与小组合作的方式调查,收集信息,表达与交流,对课堂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拓展思维,获得兴趣,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主动获得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意向直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以不同的情感从事教学活动,学生就会产生相应不同的反应,在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要互动,合作交流。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应用时,让学生观察、动手画画已知的组合图形,小组进行讨论,师及时强调要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解决问题。采取的是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教师以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自学,学生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有放飞想象的空间,在经历知识的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类探究、合作、归纳的能力,从而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求,增强自学的欲望。

在自主合作时,还应注重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三、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坚持预习、复习与反思。

学生在开始上数学课时,老师就应向学生提出“课前要预习,上完课后要复习,做题后要思考”的要求。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向学生提出预习时注意了解的内容:这节讲了什么数学知识?例题是否弄懂了?与日常生活有哪些关系?……有什么不懂或不理解的问题,做上标记,以便上课时认真听或向老师询问。在开始时,常给学生出示预习提纲,供学生预习时参考,时间稍长,形成习惯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通过预习,学生预先了解了学习的内容,上课时更容易将知识吸收。学完一课、一单元……后要引导学生认真自觉地进行复习,前后知识进行对比,梳理知识点,形成框架并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掌握方法,总结规律,并形成习惯。做完习题或考试以后,要及时反思,对欠缺的知识进行补救,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提高,贵在坚持,让学生从心里认识到“我要学习,我要学会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来了,也就形成了自学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