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_外生性与可控性_基于货币乘数视角
- 格式:pdf
- 大小:903.75 KB
- 文档页数:9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探讨,无论是对货币供给的理论研究,还是对货币政策的实际指导,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货币供给性质研究的文献,既包含西方经济学界理论研究的经典论述,又包含近年来我国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外生性文献综述引言货币供给的性质是内生性还是外生性,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是现代货币理论争论的焦点,因为研究货币供给理论,决策货币宏观调控,评判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和变动规律,弄清货币供给能否由央行进行控制,即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研究。
这既是货币理论研究的一大基本问题,也对货币政策的选择和实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内涵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的概念来源于计量经济学,在计量经济学中,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区分在于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是否与随机扰动项相关,引申到货币供给中,区分在于是否与经济因素有关。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指货币供给量是由实体经济的变量因素和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实体经济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指货币供给量不是由经济因素(如收入、储蓄、投资、消费等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决定的。
由此可以看出,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在货币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政策内涵: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则意味着货币供给被动地取决于客观经济因素,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变动,从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则说明货币当局能够对货币供给进行控制,并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有效地影响经济运行。
学术界对于货币供给的性质有三种观点:即外生论、内生论及内外共生论。
下面将对三种观点作具体的阐述。
货币供给外生论的文献综述凯恩斯凯恩斯是倡导货币供给外生论的典型代表。
他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是由货币基本特征决定的,货币的特征之一就是“货币之生产弹性等于零”。
货币供给外生性和内生性研究:一个思想史和货币实践的考察李翀
【期刊名称】《人文杂志》
【年(卷),期】2024()1
【摘要】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主要是由后凯恩斯学派经济学者提出的命题,他们认为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是外生性的,而现实经济的货币供给是
内生性的。
在这一方面,有代表性的经济学者有温特劳布、卡尔多和莫尔等人。
在
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讨论中,格利、肖、莫尔等人的论证有说服力,温特劳布、卡尔多、瑞安-柯林斯等人的论证缺乏说服力。
实际上,在货币供给研究领域,并不存在外生性和内生性的截然区别,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并没有否认货币供给的内
生性,所谓分歧只是对中央银行作用大小的判断不同。
在现实经济中,随着中央银行
监管方式的变化,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有所增强,但中央银行仍然在货币供给中发挥重
要作用。
【总页数】11页(P41-51)
【作者】李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20
【相关文献】
1.国内信贷、外汇储备与货币供给关系的研究——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的逻辑与实证
2.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的实证研究
3.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的再探讨——基于联立方程回归的实证研究
4.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高货币化与经济波动——基于1952~2007年的实证研究
5.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研究--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分析与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参考答案:daixiezuoye1)形考任务四一、名词解释(共10道题,每题4分,共40分)1.剑桥方程式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
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
2.货币乘数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3.准货币亦称"准通货",可随时兑换成货币,但不能直接用于支付的银行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由于银行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本身并不是货币,因此不能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但它很容易兑换成一定数量的货币。
4.资本账户是记录各机构单位由经济交易而获得或处理的非金融资产价值以及与此有关的储蓄、资本转移活动的账户,是收入使用账户的延续。
5.金融账户(部门或经济总体)在一定时期所发生的各种金融交易的账户,是指一国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
6.储备资产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了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以影响汇率水平或其他目的而拥有控制并被各国所普遍接受的各种外国资产。
7.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8.公开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9.常备借贷便利是全球大多数中央银行都设立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名称各异,如美联储的贴现窗口、欧央行的边际贷款便利、英格兰银行的操作性常备便利、日本银行的补充贷款便利、加拿大央行的常备流动性便利等。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货币调控效果,有效防范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
10.抵押补充贷款是指中央银行以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合格抵押品可能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其亦是一种基础货币投放工具。
当前我国货币供给内外生性辨析及政策启示A Research into the Ex ogeny and Endogeny of ChinesePresent M oney Supply and Some Policy A dvices鲁国强 曹龙骐LU Guo qiang CAO L ong qi(深圳大学 深圳 518060)[摘 要]清晰认识当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有利于货币当局把脉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控性,有助于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确定金融体制改革的取向。
作者结合我国银行业现实的货币供给状况,构造符合转轨时期现实国情的理论模型,找出影响货币供给的诸因素,然后分析它们为央行所控制的程度,得出我国货币供给目前内生性较明显的结论,并且就内生性下如何提高央行货币调控能力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Abstract:Fully under standing the endo geny and ex ogeny of current money supply is beneficial to the central bank's adjusting the m onetary policy effectively and helpful for it to make appropriate mo netar y po l icies and financial r eform s Building theor etical mo del in line w ith now adays Chinese banking,the article tr ies to specify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oney supply Next,it is discussed to w hat ex tent they ar e mastered by the central bank,and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our country's mo netar y supply is much en dog enous At last so me constructive sug gestions are given to improve the m oney controllability of the cen tral bank[关键词]货币供给 外生性 内生性 货币乘数 存款准备金率Key words:Mo ney supply Exo geny Endog eny Mo ney multiplier Reser ve rate[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7)10-0032-06现代金融学一个不容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货币供给到底是外生的还是内生的?有关利率如何的决定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实现,从而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理论及相关对策研究,也构成了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争执的根源。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作者:张颖馨来源:《大经贸》2015年第11期【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创新,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日益强化,这对经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基本理论出发,对我国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内生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货币供给内生性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内生性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一、货币供给内生性的理论概述(一)货币供给相关理论货币供给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经济中投入或收回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为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而维持的货币存量,它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一定时点的负债总额。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是共同决定货币供给量的三大因素。
现代经济金融条件下,货币供给机制由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和中央银行发放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进行宏观调控这两个层次构成。
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再加上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币的总和,它在性质上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
中央银行通过信用活动来投放基础货币,基础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则由中央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变动引起,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进行:再贴现和再贷款,购买政府债券及对财政贷款,购买黄金、外汇。
商业银行是二级银行制度下货币供给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货币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载体,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是通过提供活期存款服务、发放贷款等方式来创造货币的。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即,其中为货币供给总量,是指基础货币,就是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由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比和通货比率共同决定。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无常是不争的事实,它完全取决于支付制度与交易习惯,中央银行无法进行控制,因而不存在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
(二)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书中首次将货币纳入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认为货币是外生性的,并把这一观点作为经济分析的一个基本前提假设。
对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的实证检验——从基础货币角度田后元12007210319摘要:研究货币理论中关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文章采用我国1990年到2007年的18个经济变量的样本数据,通过单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校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中国货币供给具有显著内生性。
这意味着以货币供给为操作目标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有很大局限性。
因此,货币当局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单根检验;协整检验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是相对于实质经济体系而言的一对概念。
外生性是实质经济体系外部,不受实质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决定的性质;内生性是在实质经济体系内部,受其他实质经济因素(非货币的)影响,并与这些实质经济因素共同决定的性质。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明确的重要问题。
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则意味着货币供给被动地取决于客观经济过程的,货币当局并不能有效控制其变动,因而以货币供给变动为操作指标的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作用就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相反,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则说明货币供给的变动是由货币当局及其货币政策决定的,因此货币当局能够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调控,使其平稳运行。
然而,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议颇多,难以达成共识。
在目前宏观经济偏热的困局中,投资,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和股票投资的高速增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投资高速增长的背后,货币供给的高速增长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那么,若仅从基础货币投放角度来看,我国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程度到底如何?本文目的在于通过模型实证研究,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做出实证判断,以期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些依据。
一、相关研究回顾对于货币供给外生还是内生,Milton Friedman领导的货币学派为代表的外生论者和James Tobin等为代表的内生论者之间的争论由来已久。
中国货币供应内生性、外生性分析一、研究意义在现代货币经济理论研究中,关于货币供给的决定过程存在着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还是由经济主体的经济需求内生决定的理论分野,这一理论分野在货币政策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对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而言这种政策含义表现得更为突出,也即货币供给的机制及其特性(内生的或是外生的)决定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因此,研究货币供给的机制及其特性(内生的或是外生的)对研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意义。
二、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供给性质的讨论在中国,主张货币供给内生论的学者主要有张曙光、赵海宽、孙伯银、宁咏等。
孙伯银在《货币供给内生的逻辑》一书中,通过一系列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认为:中国“1997 年前货币供给:政治内生性为主”,“1997年后货币供给:转向市场内生性”。
“无论如何,货币供给都是内生性的。
”主张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的代表人物有黄达教授。
在《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一书中,黄达教授明确指出:货币供给模型是M=m*B。
由此可以看出,决定货币供给的是三个因素:C/D、R/D 与B。
C/D 是货币供给中通货与存款货币之比;R/D 是准备金存款这个在商业银行之间流通的货币与存款货币之比;B是基础货币。
这三个因素,在有的西方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分别归之为私人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中央银行行为。
事实上三方面的行为对这三个因素的作用是交叉的。
黄达教授认为货币供给由私人行为、商业银行行为和中央银行行为共同决定。
三、我国货币供给变量属性分析如果中央银行能够对货币供给进行有效地控制,货币供给就是外生变量;如果货币供给不是由中央银行决定,而是由经济体系中实际变量和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决定,货币供给就是内生变量。
由此可见,货币内生性、外生性争论的根本点在于中央银行能否控制货币供给。
对于我国货币供给变量属性的看法,我认同货币供给内外共生论的看法。
(一)外生性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M 0、M 1、M 2的增长率在1992年至1994年明显升高,其中M 0在1992、1993年增长率均高达35%左右,这不是偶然的纯经济因素所造成的,而是受到了1992年邓小平南巡、新一轮经济建设高潮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货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的一、引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金融创新使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变得模糊,许多国家选择利率作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一是可测性强,二是可控性强,三是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高。
自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来,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的总体关联度在增强,我国经济稳定较快增长。
但部分学者不这样看,他们认为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宜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应以其他金融变量作为中介目标。
其理由,一是认为基础货币投放难以控制和货币乘数不稳定,从而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较差并且下降。
二是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短期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货币量与物价和产出的相关性被削弱,因而货币供应量已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2][3]。
本文通过对1996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与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期证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二、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一)货币供应量相关性的理论分析?货币政策有无真实效应(是否影响产量和就业),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
古典理论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无论总需求怎样变化,产出水平都不会发生移动,因此货币是中性的。
凯恩斯把总供给曲线看成是水平的,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就业和产量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
垂直的和水平的总供给曲线是两种极端情形,正常的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
因改革开放带来经济持续高增长,到20世纪末我国商品供求状况转变成了买方市场;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20世纪末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下降、经济增长减缓的局面。
在金融方面,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头等大事,商业银行对信贷工作提出了贷款质量终身负责制和新增贷款不良比率为零的指标要求,贷款更谨慎了。
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的再探讨(上)——基于联立方程回归的实证研究杨旭冯兆云2013-3-18 9:43:50 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第12期内容提要: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我们给出清晰的回答。
目前,对于我国货币供给内生与否的问题虽然已多有论述,但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外生说”缺少实证检验,“内生说”虽有大量的实证检验,但所采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包括:(1)它偏离了经济学关于判断货币供给内生或外生的标准;(2)它在确定解释变量时具有太大的随意性。
为此,本文首先明确了判断标准;其次使用TSLS方法对我国货币的供求函数同时进行了估计。
按照明确后的标准,估计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供给在现阶段依然是外生的。
最后澄清了关于货币外生供给的一些误解。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单位根检验作者简介:杨旭(1974-),男,北京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
E-mail:xyang@我国的货币供给究竟是一个内生变量还是一个外生变量?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效果。
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的,就意味着央行可以主动地、相机抉择地控制一国的货币数量,进而影响一国的整体经济。
如果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则意味着央行无法单方面地控制货币数量,因此单纯的货币政策无法产生可预计的结果,对经济的干预需要央行与政府共同综合运用货币、财政和收入政策。
显然,如果央行主观认为货币是外生的,但客观上却是内生的,那么货币政策的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甚至对经济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所以,需要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与否的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文献综述在主流经济学的视野里,任何一种商品,其均衡价格与数量都是由其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货币也不例外,它的价格(即利率)与数量(货币余额)也是由它的需求与供给决定的。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摘要:对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经济变量还是外生经济变量的认识不同,将导致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以及选取不同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既然经济运行中的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那么,按照内生货币理论的政策建议,就应该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然而,我国却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
实践证明,这种选择使得货币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本文先是论证了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然后分析了货币供给内生性出现的原因,最后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一国货币供给作为内生变量是由经济活动自身创造出来的,是实际产出、利率、物价水平等经济总量的函数。
根据货币理论,在货币内生的情况下,一国的货币政策当局是无法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自主地左右其货币供给的,其货币政策必须转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需求型调控。
一、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在二级银行体系中,货币供给可以根据公式M=B*k来说明,即货币供给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
在中国,由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都不是中央银行能独立控制的因素,最终导致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存在。
(一)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基础货币是货币当局对存款机构和非存款机构的净货币负债,其具体形态一般包括存款机构在货币当局的存款和库存现金以及非银行公众持有的通货。
在我国,中央银行货币供给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通过持有对政府的债权向政府提供融资以投放货币;二是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或再贴现的方式形成对金融机构的债权以投放货币;三是通过收购黄金、外汇等方式形成一国对外净债权以投放货币。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后,实现了人民币汇率并轨和强制结售汇制度,取消了外汇额度和外汇计划控制,外汇储备增加迅猛,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重迅速上升,成为最主要的货币供给渠道(如表一)。
在目前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受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中央银行不可能灵活控制外汇占款增量。
我国货币供应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分析所谓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它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机制所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又叫政策变量,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由经济循环外的因素,即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
关于货币供应到底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的问题,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凯恩斯的货币供应外生论指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他的变化影响着经济运行,但自身却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货币当局只要控制或变动高能货币,就必然能在影响存款准备金率和通货比率同时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货币供给无疑是外生变量。
还有托宾的货币供给新论。
而中国货币供应外生论与内生论的争论亦是非常激烈,包括认为货币供给可由中央银行有效控制的观点,,认为货币供给不能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观点。
但是我认为货币供应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会有所不同。
而现阶段,就我分析,货币供给是一个内生变量。
一、我国当前货币乘数内生性与外生性分析从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看,所以对我国当前货币乘数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根据传统的货币理论模型M=K×B及我国对Ml,M2的定义,我国货币M1、M2的货币乘数K1、K2分别等于:K1=(1+C’)/(r d+C’+e) K2=(1+C’+t)/r d+C’+t r t+e)C’:现金漏损率 r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e: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t;定期存款比率 rt: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下面对这些因素一一进行分析:1、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2001-2010的数据没找到)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现金漏损率开始有所浮动但长期上基本趋于平稳,在1988—1989年以及1992年的两次大幅提高上,1992年后又逐渐平稳下降。
现金漏损率的两次大幅提高均发生在经济过热年份,1988年由于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又遇上价格体制改革,使全国由南向北出现了四次大面积抢购狂潮,社会公众大量挤兑储蓄存款导致现金漏损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