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生产线控制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生产线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自动生产线控制技术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教学模式:理实一体

总学时:32

实践学时:4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本课程针对的职业岗位是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维修电工、车间电气技术员、安装调试维修工、PLC程序设计员、技术改造员及系统维护技术员等岗位,具有设备技术改造、运行分析、故障检测、维修保养及编写整理技术文档等专业技能,能在生产一线从事机电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调试、维护、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以及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团队协助、沟通表达等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课程是学生在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前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是学生在校的一次大练兵,也是进一步进行毕业设计和技师考证学习课程的基础。课程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三年制机电一体化及相近专业学生。

二、课程设计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情景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逻辑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我们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工作需要,深入企业,与企业联合,确定了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根据项目组织教学内容,每个项目包含具体的生产实践技能,针对技能要求选择理论知识,不求理论的完整性,只求理论的实用性,以能懂够用为准则,强化理论的服务性。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依据各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本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项目的课时数。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通过项目教学活动,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课程,涉及机械、气动、传感器、电机与拖动、电子电路、电气控制、PLC及网络控制等诸多知识和技能,是对以上领域的一体化、系统化处理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机电一体化与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水平,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应通过把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自动化生产线技能竞赛有机地结合一体,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用能力。

二、职业能力目标

(一)、知识目标

◆熟悉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掌握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常用机械结构和装置的工作原理;

◆熟悉气动元件的结构和应用,基本气动回路的工作过程;

◆掌握传感器等电气原件的结构、特性、应用和选择规则;电气元件

装配工艺,调整、检测元件安装精度方法;

◆掌握步进电机定位控制和变频器参数设置方法;

◆掌握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PLC通讯方法和通讯协议。

◆掌握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常用电路、电气、传感、控制等元器

件的工作原理与选用方法;

◆能够读懂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机械、电气、气路系统原理图;

◆掌握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操作、拆装、调试、控制软硬件设

计、维护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能正确识别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上常用机械结构和电气、气动、

检测等元器件;

◆能正确使用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上的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

◆能按照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机械、电气、气路系统原理图进

行元器件的选用、连接与调试;

◆能拆装各种自动机机构与元器件;

◆能正确操作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各个模块单元;

◆能对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进行硬件配置、程序设计、并实施控

制;

◆能够维护保养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系统;

◆能进行典型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乐与思考、敢于实践、做事认真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好学、严谨、谦虚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不畏难、不怕苦的工作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

◆培养学生遵循严格的安全、质量、标准等规范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学习、自我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培养学生善于沟通交流和团队协助的能力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发现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设计

一、课程项目设计

二、项目内容及实施

包括项目及子项目名称、学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与教学改革

一、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一)、对学生的评价

1.考核内容

2.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分成理论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两个环节。本课程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30%)实践成绩(30%)和考试成绩(40%)两部分组成。

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课堂纪律、课堂提问、课程作业、单元测验、学习态度等。

实训成绩由每次实训成绩平均所得,包括实训时的动手能力、纪律、态度、实验报告等。

实践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按30%折合。各组成部分和分值如下:

(1)考勤,20分,考核内容包含出勤率及实习纪律、劳动态度、尊敬师长等方面;

(2)动手能力,30分,考核内容包含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操作规范、技术熟练程度、安全生产及文明生产等方面;

(3)实习报告,20分,考核内容包含报告书写的基本格式(主题内容、实习时间、地点、指导教师、实训目的、具体操作步骤及方法、实训后的效果或收获等)、内容的详实程度及准确性、实习总结等方面。

(4)口试,30分,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结构及工作原理认识、拆装及维修流程、相关注意事项等。

期末考试为笔试,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组成试卷,进行闭卷考试。题型有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考分比例一般如下:一般难度(50%):主要是概念题,必须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各系统、总成的类型、组成、功用和工作原理等。

中等难度(35%):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判断。

较高难度(15%):考核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应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能对几个相关系统或整个系统的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