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先秦文明(公元前221年以前)名师课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先秦文明(公元前221年以前)名师课件
格式:ppt
大小:978.00 KB
文档页数:63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50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考点】小农经济的形成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一个农夫可以养活好几口人, 这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能较好地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 故C正确。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手工业与商业的发 展,排除B项。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促进农业收 益增加的原因,并非结果,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 大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排除D项。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 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到近代以后, 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 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3)总之,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推动精 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 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文化方面: (1)出现私人讲学,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 (2)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3)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实用型的天文、历法、医学、冶铸、 水利等科技成果突出,文学艺术从萌生走向全面发展阶段。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1.礼乐制是维护西周整个社会秩序的工具。( ) 2.分封制也称作封建制。( ) 3.自然经济就是小农经济。( )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据下面的示意图判断,推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演变的 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 C.生产关系
B.上层建筑 D.政策导向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考点】小农经济的形成 【答案】A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中 的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发展到铁器牛耕, 逐渐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故选A项。其他 三项均不是决定性因素。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考点一 三代时期的政治制 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实行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2)以宗法制为核心。
(3)族权和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血缘和部族色彩。
(4)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5)具有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夏朝开创了我国早期的一些
典型的政治制度,如王位世袭制。这些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1.区分不清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
儒家经典把君子人格的修养和完成设计为“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练。从“个人”到“家”再到
“天下”的这种逐层扩展的关系,实质上体现了( )
A.世袭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郡县制度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宗法制与 分封制的概念内涵及内在关系认识不清。宗法制度以 血缘为纽带,体现在个人与家庭之间是家族等级关系, 体现在国家乃至天下是政治隶属关系,这与儒家思想 的要求是相吻合的。故正确答案应为C项。
【错因分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项或C项,错因 在于未能真正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提取 关键信息:“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家家守村业”反映了重 视农业的观念,“头白不出门”体现的是安土重 迁的思想。也可以用排除法。小农经济阻碍社会 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为B项。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政治方面: (1)血缘宗法制贵族政治转向选贤任能的官僚政治。 (2)世卿世禄制转向养士军功制。 (3)封邑制转向官俸制、封国体制转向郡县体制。 (4)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转向中央集权。 (5)从分裂混战走向大一统。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经济方面: (1)生产力从青铜时代进入到铁器时代,铁农具得到推广,牛耕出现。 (2)土地国有的井田制走向崩溃。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各 诸侯国通过变法,最终确立土地私有制。这种习称为封建土地所有 制的具体形式实际上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国有)、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等三种形式。 (3)生产方式从“千耦其耘”集体劳作转向一家一户个体农耕,小农 经济形成。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答案】C 【解析】“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说的是分封制, 再从提问“周初的这一做法”来看,考查的是分封制的影 响,时间是周初。分封制实行后,形成了等级秩序,所以 等级秩序是分封制的产物,不能说是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 序,故A项错误;从“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 城”,说的是周初分封制的积极作用,维护了统治,故B 项错误,而C项正确;周初,尚没有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故D项错误。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 统法而设,”表明先有嫡庶之制,用来解决周天子家族 嫡庶之间的权力分配,“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 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表明宗法制产生是 由于周人嫡庶之制推广而产生,进一步说明宗法制的核 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B;A、C、 D三项没有体现,故选B。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礼记》”“诸侯”“诸伯”“诸子” 以及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等信息可以推断出,这与西周时期 的分封制有关,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始于秦朝, 故B项、C项错误;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时的地方行政制度, 故D项错误。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4)赋税制度从纳贡赋、服劳役向按地纳税交租转变。鲁国初 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表明井田制下的贡赋被可计量 的土地租税所取代。 (5)“工商食官”局面打破,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 人,出现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三者并存局 面。 (6)为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商鞅变法 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为此后大多数封建统治者继承。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纠错笔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 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基本生 产模式;③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 赋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④具有规模小、水平低、 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
专题一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2015 • 新课标全国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 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 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度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2015 • 江苏卷,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 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 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 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 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 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 一做法( ) 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 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 亲疏解决贵族间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 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
(1)把②_王__畿__以外的土地和人民
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以③同__姓___为主,并分封到重要地 区。(2)诸侯在封疆内拥有再分封 、④_置__官__员__、建__武__装___、征_赋__役___ 、拓边疆的权力。(3)诸侯承担服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
核心的权力继承制
度,本质上是⑦ _等__级___制度。
使西周贵族集团形
成“⑧
_天__子__—__诸__侯__—__卿__大__夫 _—__士____”的森严的 等级序列;周王加 强对地方的统治; 国家政权由⑨ __松__散__趋向⑩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 政治上的垄断和特 权地位;有利于统 治集团内部的 __稳__定__和__团__结___。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2015 • 湖北百校联考,1)《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 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 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 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 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第一编 专题精讲
(2)地位:①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家庭手工业 与农业相结合,能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又承担着沉 重的赋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因此统治者必须 要重视小农经济;②自给自足不等于富足。自然经济 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之意, 而是指自耕农的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 纳赋税,生产的东西很少在市场上进行交换;③自给 自足不等于与市场没有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 的封闭性,但不是与市场没有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 的铁农具和生活需要的食盐等都需要从市场购买。
第一编 专题精讲
第一编 专题精讲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先秦文明 (公元前221年以前)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拱卫①_王__室__,巩固贵族对王国疆 域和人民的统治。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1 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 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 宗法生焉。”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 ) 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 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C.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宗法等级 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2.小农经济的特点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
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诗中的描述反映(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来自百度文库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答案】A 【解析】“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 了以嫡长子为核心的宗法制特征,因此材料中的做法遵 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故A项正确,B、C两项不正 确;材料信息反映了“子以母贵”,并非“太后左右了 王位的继承”,故D项不正确。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考点二 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及土地制度的变化
1.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 (1)生产力: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 (2)生产关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含义(特点)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从王命、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1)周王称为天子,
是天下的大宗,也
是政治上的最高领 袖。(2)核心是⑤ _嫡__长__子__继__承__制__。 (3)确立严格的大宗
、小宗体系,小宗 必须服从大宗。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性质 作用
分封制
宗法制
以封邦建国为特征 的⑥_地__方__行__政_制度 。
__严__密__,周得以延
续数百年。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联系与区别
分封制
宗法制
(1)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以_血__缘___ 为基础,等级为表象。(2)分封制着眼解 决_国__土__管__理__问题,宗法制确立权力、财 产分配和继承原则。(3)分封制以宗法制
为基础,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
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纽带和依据,加 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专题一
第一编 专题精讲
3.小农经济的作用 (1)积极:①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能支 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的发展奠 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②小农耕作技术的提高,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 要贡献。 (2)消极:①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 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不利商品经济的发展。它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动态消息两篇
四年级下册第1课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
文档推荐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高中历史
页数:3
高中历史人教版统编必修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PPT
页数:23
中华文明起源-教案
页数:5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页数:12
中华文明的起源
页数:71
北大中国通史课件 之——中华文明的起源[成套]
页数:47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研课件1
页数:17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
页数:13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完整版-PPT
页数:27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页数:11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