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的管理实施细则.doc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9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为更好地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贯彻《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该实施细则。
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1.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严格控制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
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根据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与患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4.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要进行分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植细菌和污染菌。
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应用。
5,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对该患者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
对妊娠期、哺乳期、新生儿、婴幼儿、老年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状况,审慎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和药物用量。
6.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病人应观察72小时,重症病人观察48小时后,再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调整。
7.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72小时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8,提倡选用口服给药途径。
病情允许时,抗菌药物应该由静脉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
9.长期应用抗菌药时,为防止真菌二重感染可短期联合服用抗真菌药物,或用微生态药物防止二重感染。
10.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以期达到协同抗菌效果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应以二联为宜,一般采用广谱抗菌药物加用窄谱抗菌药物的联合方式。
11.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12.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密切观察药物疗效、毒副作用,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对较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更应重视细菌动态变化和药敏试验结果,防止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一、前言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至关重要。
然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甚至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为了合理、安全地使用抗菌药物,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二、抗菌药物选择原则
1.根据感染类型和致病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2.优先选择病原微生物敏感性明确的药物;
3.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应根据临床需要选择狭谱抗生素;
4.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的副作用选择适合的药物;
5.注意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用药剂量。
三、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1.严格遵循医嘱,按照规范用药;
2.准确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3.避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
4.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5.不可随意更换或中断用药。
四、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
1.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应明确药物名称、剂量、给药方式、用药频次
等信息;
2.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制定详细用药计划;
3.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细菌培养结果,根据结果调整用药
方案;
4.药师负责抗菌药物的发放和管理,做好用药信息记录;
5.医疗单位要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评估和培
训。
五、结语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控细菌耐药性的关键,也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共同遵守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共同维护抗菌药物的有效性,确保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随着细菌耐药问题日益突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成为当今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质量和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细则变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多学科抗菌药物使用委员会为了能够全面监管和管理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建立一个多学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委员会非常必要。
该委员会应由感染科、药学科、临床微生物学科、临床病理科、临床医师等相关科室的专家组成,以确保细菌耐药问题得到全面的解决。
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和执行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政策和规定,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向医务部门汇报。
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南为了规范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方面的行为,医院应制定并推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南。
该指南应由委员会和多个相关专业科室的专家共同制定,指导医生在选择和使用抗菌药物时做出科学和有效的决策。
指南应包括不同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明确推荐的抗菌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等。
三、建立抗感染药物库存管理系统为了确保医院对抗菌药物的有效管理,建立一个先进的药物库存管理系统非常重要。
该系统应能够对抗感染药物的入库、出库、库存量等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
医院药学科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时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库存,并提供相关的药物使用数据供委员会和医生参考。
四、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医院应加强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这包括开展定期的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专家讲座,以及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等。
通过这些教育和培训活动,医生可以不断更新自己关于抗菌药物的知识,了解最新的临床应用和管理细则。
五、加强临床药师团队的建设在医院管理中,临床药师的作用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对医生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核和指导,确保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临床药师团队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六、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抗菌药物的问题,医院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反馈机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和传播,保护患者的健康,特制定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第二章抗菌药物管理第一节抗菌药物的分类与使用原则1. 按照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抗菌谱将抗菌药物划分为不同类型,并制定相应的临床应用指导意见,供临床医生参考。
2. 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汇总和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估合理用药水平。
3. 临床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病原体、感染部位、病情严重程度、药物的副作用等因素,并按照临床应用指南进行合理用药。
第二节抗菌药物处方与审批管理1. 临床医生在处方抗菌药物时,应明确标注病原体及相关检验结果,并填写病情描述、病程、用药目的等信息。
2. 医疗机构应设立抗菌药物审批制度,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审查,确保合理用药和减少滥用情况。
3. 抗菌药物处方审批应纳入医疗机构的质量控制系统,进行定期的评估与管理。
第三章耐药监测与控制第一节耐药菌株监测1. 医疗机构应设立耐药菌株监测机制,定期对不同类型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监测。
2. 耐药性监测应包括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检测新型耐药基因的应用等内容,以及对患者感染情况的统计与病原学分析。
第二节耐药控制1. 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方案,提供明确的措施和指导来减少机构内耐药菌株的传播。
2. 临床医生应重视手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等重要环节,减少交叉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扩散。
第四章监督与评估第一节监督机制1. 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医疗机构应配合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工作,主动接受监督检查,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第二节评估与奖惩1. 卫生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并将结果纳入机构的绩效考核体系。
2. 对于存在违规行为或滥用抗菌药物的医疗机构,卫生主管部门有权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直至吊销执业许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乡镇卫生院一、前言在乡镇卫生院的日常临床工作中,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但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则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对于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1. 合理用药•明确适应症:抗菌药物应仅用于确诊或高度疑似感染的患者,避免盲目使用;•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病原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遵循抗菌药物使用指南:严格遵循相关指南,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 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不得滥用广谱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免引发耐药菌株产生;•避免过度使用联合用药:选用单一抗菌药物对病原菌进行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避免不规范使用: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医疗指南规范使用抗菌药物,避免超量或不当使用。
三、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1. 药物采购与库存管理•定期采购:根据患者需求和临床情况,定期采购所需的抗菌药物,避免库存积压;•严格管理库存:储存抗菌药物的环境应符合规范,避免受潮、曝晒等影响药物质量的情况发生;•定期清点盘点:定期对药物库存进行清点盘点,确保药品信息准确无误。
2. 药师参与与监督•药师参与:在抗菌药物的选择、配药、用药监测等环节中应有专业药师参与;•监督管理:药师应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督,及时纠正不当用药行为;•定期培训:对医护人员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定期培训,提升全员的相关知识水平。
四、总结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医疗机构中重要的服务提供者,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方面,建立科学规范的实施细则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防止细菌耐药性增加的关键环节。
通过严格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和管理实施细则,可有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提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 和“三好一满意” 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以强意识、建机制、制度化、严考核为重点抓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一)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使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自觉性明显增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采购、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组织管理院长负总责,业务副院长具体抓落实,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组长:院长副组长:书记及各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医务科主任副主任:药械科主任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各临床科室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成员由护士长及医护质控员组成。
四、工作职责(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1. 院长是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副院长具体负责落实,全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抓手,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我院医疗质量安全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2. 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是医生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常用的药物,但由于滥用和误用会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因此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十分重要。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以下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实施细则:1. 临床诊疗指南1.1 遵循指南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和专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科学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用药剂量、频率和疗程进行治疗。
1.2 确保准确诊断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医生应当尽可能明确患者的病原菌种类、药敏情况,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2.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2.1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系统,定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与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2.2 药敏监测医疗机构应当对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3. 用药后评估3.1 疗效评估医生应当定期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案。
3.2 不良反应监测对于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医生应当及时处理,并在患者病历中做好记录,以便今后用药时参考。
4. 抗菌药物使用人员培训4.1 培训内容医疗机构应当定期组织抗菌药物使用方面的培训活动,包括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等内容。
4.2 培训效果评估医疗机构应当对抗菌药物使用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以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可以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耐药菌株的产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希望各医疗机构能够认真贯彻执行,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一、管理责任与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
制定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临床应用指南,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建立抗菌药物处方权管理制度,明确处方权的授予、使用和取消流程。
二、供应目录与技术文件医疗机构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并定期更新。
提供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说明、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信息,供医务人员参考。
三、监测与评估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包括使用量、使用率、使用强度等指标。
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使用合理性,提出改进建议。
四、法律培训与宣传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
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提高患者和公众对抗菌药物的认识。
五、微生物技术支持建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开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加强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六、质量监控与保障对抗菌药物的质量进行监控,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加强抗菌药物储存、配送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七、处方与医嘱点评定期开展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点评,评价用药的合理性、规范性。
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干预和纠正,提高用药水平。
八、综合管理与改进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抗菌药物使用管理。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形成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工作合力。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违反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本实施细则,共同推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工作。
XX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五条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或者专(兼)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审议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三)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卫生院抗菌药物在临床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
然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应用不仅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还可能对患者健康带来危害。
因此,建立科学的抗菌药物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尤为重要。
1. 确定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医护人员应该明确病原菌的类型,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感染的细菌对哪种抗菌药物敏感。
在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肝肾功能以及过敏史等因素,严格遵守使用适应证,避免使用禁忌证的抗菌药物。
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不可随意更改或终止抗菌药物治疗。
医护人员应遵循“短程、高效、准确”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耐药性产生。
3. 积极预防交叉感染为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细菌在医院内传播。
同时,医护人员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和评估机制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
通过分析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结语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滥用的风险。
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意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在科学规范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抗菌药物的作用,有效防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当使用,已经导致了细菌的耐药性增加,临床治疗效果下降。
因此,制定一套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对于提高临床治疗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每一位医生来说,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适应症来选用,并且要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进行选择。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应优先选择对细菌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并且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其次,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也是非常重要的。
剂量过低,无法有效抑制或杀灭细菌;剂量过高,则可能导致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合理地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
另外,根据不同的细菌感染部位和类型,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以确保药物的最大吸收和作用。
此外,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也需要注意。
临床上常常出现患者自行中断药物治疗或继续超过规定疗程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这样做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医生应给予患者充分的解释和指导,并要求患者按照规定疗程使用。
此外,临床上还经常出现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
有些患者或医生因为盲目追求速效,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从而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为了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可以在医院内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对医院内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
同时,医生也应加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的认识。
最后,建立健全的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的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医院可以制定一套完整的抗菌药物使用和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和标准。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总之,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是保证抗菌药物的有效使用和延缓细菌耐药性发展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正确掌握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修订)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版)》等,制订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一、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1、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组成: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院领导、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医师组成,负责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医务科负责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2、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成员:组长:王跃建副组长:章成国秘书:陈钢、卢结文组员:陈国强、胡小怀、尹方、陈文伟、罗志扬、李伟煊、张莉、罗盛鸿、麦智广、甄作均、杨希立、王刚、邓燕明、李旷怡、周立新、卢结文、陈露诗、马均宝;3、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1)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2)制定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3)对本院及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公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4)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5)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宣传教育。
二、建立完善相关制度1、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2、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4、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5、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6、抗菌药物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管理制度7、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诫勉谈话制度8、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1、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遴选确定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目录。
特殊感染治疗需要,可启动临时采购程序;申请临时采购特殊类抗菌药物,必须具有经过医务科组织的会诊意见。
XX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四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五条院长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医务、药学等部门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或者专(兼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审议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三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一、引言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日益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和患者治疗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制定和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十分必要。
二、临床应用管理的原则1.合理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例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调整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3.综合施策:在临床上结合抗菌药物使用方案,配合手术、物理治疗等方法,综合治疗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4.科学管理: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监测系统,定期对医院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三、临床应用管理的具体措施1.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的设立医院应设立专门的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审核和监督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和指南。
小组成员包括临床专家、药师、临床微生物学专家等。
2.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审核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南和审核标准,明确抗菌药物适应症、禁忌症、用药剂量、用药疗程等内容。
要求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处方前必须参考指南并进行审核。
3.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体系,包括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登记和统计、医院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监测等。
定期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向相关部门、医务人员进行反馈。
4.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和教育组织医院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病原体的基本知识、抗菌药物使用的原则和方法等。
5.抗菌药物使用的审查和反馈对医生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审查,并及时反馈意见和建议。
对临床使用不当的抗菌药物进行严肃处理,对违规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进行警示和教育。
6.抗菌药物的存储和配送抗菌药物的存储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保存,防止受潮和变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结合我院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坚持标本兼治,以强意识、建机制、制度化、严考核为重点抓手,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一)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二)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使全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水平有较大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自觉性明显增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采购、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三、组织管理院长负总责,业务副院长具体抓落实,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组长:院长副组长:书记及各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医务科主任副主任:药械科主任成员: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各临床科室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成员由护士长及医护质控员组成。
四、工作职责(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
1.院长是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第一责任人,业务副院长具体负责落实,全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抓手,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我院医疗质量安全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2.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院方与各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我院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专题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使用强度、金额、使用量排名前几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时间等。
通过基本情况调查,找出我院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照下发的实施方案要求,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专项整治工作计划和措施,并狠抓落实。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1.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配备感染专职人员;加强检验科临床微生物室建设发展,配备微生物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及相关专业培训,参与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2.加强药学部门建设,培养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及相关专业培训,指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参与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3.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文件,由医务科监督实施。
4.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要求,与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相结合,努力实现抗菌药物等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自动化、信息化。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医师及药师资质管理。
1.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及规范化管理的全员培训和考核,培训内容至少应当包括:(1)《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处方集》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制度、法律责任等;(3)细菌耐药预防与抗菌药物相互作用;(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
2.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相关部门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患者加深对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认识,配合医院和医务人员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共同遏制抗菌药物滥用。
3.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制订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
临床执业医师及药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医务科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4.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
按照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相关文件,明确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程序,并严格执行。
严禁超处方权和违反程序使用抗菌药物。
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均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审核并签名后方可开具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须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认定的人员会诊并签字同意后,再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
5.预防感染。
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可以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格掌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药指征,并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
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仅限于1天用量。
6.门诊医师不得开具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门诊药房不得配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1.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
2.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35种。
3.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规格、生产厂家、零售价格)报市卫生局进行备案。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 每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100人/天以下。
各科逐步控制在以下指标以内。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各科逐步控制在以下指2.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控制在30%以内。
3.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
1.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医院力争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
2.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季度分析一次全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
3.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1.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2.控感办对本院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每季度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公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配合医务科监督实施。
3.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1)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相应医务人员。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
(2)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4)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九)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
1.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
2. 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条)处方或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病例。
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3.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排名、公示和诫勉谈话制度。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并按相应管理规范进行处罚。
4.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应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至少半年;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
1.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院方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等处理;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院方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五、活动方式(一)自查自纠。
各相关科室根据医院工作安排,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根据发现问题,对照上级要求,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突出制度和规范建设,及时加以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活动始终。
(二)全面实施。
各科室结合本科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全面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各项措施要求,力争尽快达到目标和指标要求。
六、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科室要切实从维护患者用药安全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整治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
各相关科室根据本方案,制定本科工作方案,明确组织分工,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查找不足,持续改进。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
二O一五年八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