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细菌性痢疾诊疗规范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简称菌痢。
急性菌痢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大便。
慢性菌痢一般不发热,以长期腹泻为主。
【诊断标准】潜伏期为数小时~7天。
一般为1~2天。
(一)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可全年发病,以夏秋季多见;病前一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慢性菌痢可有急性发作史。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1.急性细菌性痢疾(1)普通型:起病急,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每日排便10~20次,呈脓血便,里急后重明显,左下腹有压痛。
儿童可有惊厥。
(2)轻型:主要表现为腹泻,每日少于10次,便呈糊状或水样状,含少量粘液,常无脓血。
(3)重型:起病急骤,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高热、恶心、呕吐等,呈脓血样便,腹痛剧烈,里急后重明显,可有脱水表现,甚至澹妄,惊厥。
(4)中毒型:儿童多见,起病急骤,重度毒血症症状,以休克和脑病(频繁惊厥、昏迷、瞳孔改变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常无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中毒型菌痢又可细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三型。
2.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超过2月不愈者为慢性菌痢。
(1)慢性迁延型:急性菌痢后,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时轻时重,迁延不愈。
粪便可带粘液,或呈脓血便。
(2)急性发作型:类似急性菌痢,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
可反复发作。
(3)慢性隐匿型:常无明显肠道症状,但粪便培养仍有痢疾杆菌,乙状结肠仍有明显病变。
(三)实验室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粪便常规检查:典型者无粪质,量少,呈鲜红粘冻状,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
3.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4.乙状结肠镜检查:急性期可见结肠粘膜普遍充血、水肿及浅表溃疡。
慢性病人可见肠粘膜增厚及息肉形成。
5.其他重型、中毒型菌痢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治疗原则】(一)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
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忌多渣、不易消化食物。
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是一种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它能够产生一种名为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酶,使得其对抗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在临床诊断中,准确地检测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于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建立明确的诊断标准对于控制此类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讨论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1.1 腹泻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症状,轻者为腹痛、腹胀,严重者可伴随腹泻、脓血便甚至休克。
1.2 发热患者可能伴有体温升高,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1.3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2.1 病原学检测在临床实验室中,通过对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能够得到确诊的结果。
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于氧化/发酵双重试验呈阳性反应,且在MacConkey琼脂培养基上有独特的菌落形态,附有特征性的粘附物。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3.1 PCR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存在。
PCR技术可针对该菌株的特异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四、耐药性测试4.1 药敏试验通过对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进行抗生素的药敏试验,能够明确该菌株对于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
由于该菌株对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对其进行耐药性测试尤为重要。
5. 临床诊断标准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应当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具体而言,应当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以及耐药性测试结果。
仅有一个方面的检测结果不能确定该菌株的存在,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诊断。
针对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应当充分考虑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通过综合不同方面的检测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该菌株的存在并确定对应的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GB 106002-1995前言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而且往往引起暴发或流行,对劳动力影响很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9.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6—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3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1 诊断原则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3.2 诊断标准3.2.1 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3.2.2 症状体征3.2.2.1 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2.2.2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2.2.3 急性中毒型菌痢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燥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细菌性痢疾是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严重时甚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控制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以便临床医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1. 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粘液和脓血便等。
患者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重点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就餐史、接触史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2. 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通过粪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粪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及寄生虫卵等情况,对于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帮助。
(2)细菌培养,通过粪便培养可以分离出引起细菌性痢疾的致病菌,如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从而确诊细菌性痢疾。
3. 影像学检查。
对于严重的细菌性痢疾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肠道痉挛、扩张等情况,此时可进行腹部X线或CT检查,以了解肠道病变的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帮助。
4. 免疫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可以帮助鉴别细菌性痢疾和其他肠道感染病原的感染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5. 分子生物学检查。
PCR扩增技术,PCR扩增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病原体的核酸,对于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综上所述,细菌性痢疾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等多种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全面分析,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细菌性痢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一、背景介绍肠道传染病是一类通过口-粪途径传播的疾病,主要包括细菌、和寄生虫引起的病例。
为了准确诊断和有效管理肠道传染病,制定本文档以规范诊断标准。
二、病原体分析2.1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2.1.1 调查病人的个人史、接触史和食物来源等,注意相关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2.1.2 检查并确定病例的病原菌,包括培养、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2.1.3 基于临床表现和病原菌检测结果,评估病例是否符合细菌性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
2.2 性肠道传染病2.2.1 调查病人的个人史、接触史和流行病学特征等。
2.2.2 利用病原学实验室方法检测标志物,如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
2.2.3 结合临床症状和检测结果,判断是否符合性肠道传染病的诊断标准。
2.3 寄生虫性肠道传染病2.3.1 了解病人的旅行史、饮食史和生活环境等信息,尤其关注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2.3.2 检查病例的粪便样本,使用显微镜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和鉴定寄生虫。
2.3.3 根据临床症状和寄生虫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满足寄生虫性肠道传染病的诊断标准。
三、临床症状和体征3.1 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肠道症状。
3.2 腹部触痛、包块、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体征。
3.3 可能伴随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四、辅助检查4.1 血常规、生化检查和炎症标志物检测等常规检查。
4.2 粪便常规涂片检查,包括显微镜检查和培养等。
4.3 钩端螺旋体血清抗体、血液寄生虫抗体和抗体等特异性检测。
4.4 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等特殊检查。
五、诊断标准根据病原体分析、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可诊断为肠道传染病:5.1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有致病性细菌的阳性培养结果,且符合相关流行病学特点。
5.2 性肠道传染病:有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结果,且符合相关流行病学特点。
5.3 寄生虫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寄生虫的阳性检测结果,且符合相关流行病学特点。
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等。
以下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痢疾诊断标准:
1.临床症状:患者出现急性腹泻,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粪便呈水样或泥样,常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样本检测病原体。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1)志贺氏菌培养法:将粪便样本在含有适宜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分离出菌落,经鉴定为志贺氏菌即可确诊。
(2)免疫学检测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抗体法(IFA)、核酸扩增技术(PCR)等。
3.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细菌性肠炎、阿米巴痢疾、霍乱等。
需要注意的是,痢疾的潜伏期为2-10天,且症状轻重不一,有些人可能只有轻微腹泻或无症状,因此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也需要注意对病例的追踪和检测。
同时,由于痢疾的传染性较强,预防和控制也十分重要。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前言伤寒、副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自从发现伤寒、副伤寒病原体以来,本病不论在临床或病原学方面均有很大进展,总发病率在趋向下降。
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水平各地区发展不平衡,每年仍有相当的发病数,小规模爆发流行时有发生。
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指导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发病均具有实际意义。
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充分利用我国在伤寒、副伤寒防治方面的成果,并使之在有关条目中得到表达。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传染病教研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复、翁心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伤寒、副伤寒的诊断原则(包括临床诊断标准与确诊标准)、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城市和农村各级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 定义伤寒(typhoid)、副伤寒(Paratyphoid)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
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3 诊断原则伤寒、副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
4 诊断标准4.1 临床诊断标准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4.1.1、4.1.2和4.1.3可作临床诊断。
4.1.1 持续性高热(可达40~41C)为时1~2周以上。
4.1.2 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
4.1.3 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
4.2 确诊标准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可确诊…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肠道疾病金标准
肠道疾病的金标准是指诊断该疾病最可靠、最准确的标准。
根据不同的肠道疾病类型和临床表现,金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肠道疾病的金标准:
1. 肠炎中的细菌性肠炎:粪便培养分离到致病菌;
2. 肠炎中的病毒性肠炎:从粪便样本中检测到病毒抗原或核酸;
3. 肠易激综合征:符合罗马Ⅲ标准,即腹痛与排便改变同时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
4. 肠道肿瘤:结肠镜或结肠钡剂造影显示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肿瘤存在;
5. 炎症性肠病:结肠镜检查和组织活检诊断出病变;
6. 肠道感染性疾病:通过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同时符合感染诊断标准。
以上是一些肠道疾病的金标准,不同的肠道疾病可能还有其他不同的标准,具体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四川肠道门诊标准一、诊断标准1. 流行病学史:患者近期内与患有肠道传染病的人有过接触或在疫情高发区域生活或旅行过。
2. 临床症状:患者出现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
3. 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检查异常,伴有红、白细胞及脓细胞等,大便培养阳性。
二、治疗标准1. 一般治疗:患者需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水分和易消化的食物。
2. 对因治疗:根据病原菌采用适当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 对症治疗:对于严重的腹泻、呕吐等症状,可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三、预防标准1. 宣传教育:加强肠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2. 环境卫生: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水源和食物被污染。
3. 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食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免疫接种: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四、监测标准1. 疫情监测:定期对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实验室监测:对患者的粪便、血液等进行实验室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原菌的变化和耐药性的情况。
五、教育标准1. 知识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教育,让他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2. 行为教育:教育患者及家属养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感染肠道传染病。
3. 意识教育:教育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肠道传染病对身体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门诊管理标准1. 门诊布局:肠道门诊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区域,避免与其他科室交叉感染。
2. 消毒措施:每天对门诊内的地面、桌椅、门把手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3. 人员管理:门诊医护人员应接受肠道传染病防治培训,掌握正确的诊疗技术和防护措施。
4. 诊疗设备:确保门诊内诊疗设备齐全、功能正常,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5. 病例管理:对就诊的肠道传染病患者进行严格的登记和管理,及时报告疫情。
6. 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医疗废物,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和副伤寒是两种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下面是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出现在潜伏期后的第一周。
2. 体征检查:可出现腹泻或便秘、肝脾轻度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等体征。
3. 实验室检查:便涂片或粪便培养阳性,血培养阳性。
副伤寒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病程较短,症状较轻。
2. 实验室检查:便涂片或粪便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
伤寒和副伤寒的处理原则:
1. 基本处理:卧床休息、高热时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食清淡易消化。
2. 给予抗生素治疗:通常使用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
3. 防止并发症:如中毒性脑病、肠出血、腹腔感染等,需积极处理并予以支持治疗。
4. 提供支持性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液体补充、营养支持、症状缓解等治疗。
重要提示:由于伤寒和副伤寒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疾病相似,
确诊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或血液培养。
因此,若怀疑患有伤寒或副伤寒,请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GB106002-1995前言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在我国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而且往往引起暴发或流行,对劳动力影响很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9.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6—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3 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3.1 诊断原则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3.2 诊断标准3.2.1 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3.2.2 症状体征3.2.2.1 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3.2.2.2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2.2.3 急性中毒型菌痢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燥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
胃肠道感染诊断标准包括胃肠炎、胃肠道系统感染、肝炎、腹腔(特殊部位除外)感染和坏死性肠炎。
1.胃肠炎标准一:病人有断续12小时以上的急性腹泻,且排除非感染性因素(如诊断性试验、治疗因素、慢性胃肠炎的急性发作或心理紧张等)所致。
标准二:病人至少有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两上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 恶心、呕吐、腹痛或头痛。
同时应有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粪便或肛拭子中培养出肠道病原体。
(2)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
(3)从血或粪便中检出病原菌的抗原或抗体。
(4)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毒素测定)判定系肠道病原体所致。
(5) 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标准或双份血清IgG呈4倍升高。
2.胃肠道感染 (食管、胃、大小肠和直肠。
阑尾炎除外)标准一: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感染或有脓肿。
标准二:病人有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两个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发烧(>38℃)、恶心呕吐、腹痛。
同时具有下述情况之一者:(1)从外科手术或内窥镜取得的组织或外科引流液培养出病原体。
(2)从外科手术或内窥镜取得的组织或外科引流的引流液,经革兰氏或氢氧化钾染色可见有病原体或多核巨细胞。
(3)血培养阳性。
(4)放射线检查发现病理变化。
(5)内窥镜检查发现病理变化(如念珠菌性食管炎或直肠炎)。
3.肝炎标准:病人有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2个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发烧(>38℃)、厌食、恶心、呕吐、腹痛、黄疸或在前3个月内有输血史。
同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1)甲、乙或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抗原或抗体检测阳性。
(2)肝功能异常。
注意:非感染性黄疸性肝炎(如α T型抗胰蛋白酶缺乏)、由肝细胞毒物(酒精或乙酰氨苯等)引起的肝炎和由胆道阻塞(如胆囊炎)引起的肝炎均不应看做医院感染。
4.腹腔内组织感染包括胆囊、胆道、肝、脾、胰、腹膜、膈下组织或其它腹腔内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标准一:通过外科手术或从腹腔穿刺抽吸液中培养出病原体。
标准二:病人有脓肿或通过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检查而证实的感染。
肠道传染病诊断标准一、霍乱诊断标准1 诊断原则根据夏秋季节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腹泻,伴有呕吐,从粪便或吐泻物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或血清检查对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的抗体有明显升高者予以诊断。
病人的临床症状可由轻度到重度不等。
2 诊断标准2.1疑似霍乱诊断标准a. 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孪(特别是胖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b.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具有上述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
2.2确定诊断标准a。
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阳性;b.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内,凡有霍乱典型症状(见2.1a),粪便培养01群和0139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c。
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测定呈8倍以上增长者:d.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01群或0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临床诊断:具备b。
确诊病例:具备a或c或d。
3 临床分型标准3.1轻型仅有腹泻症状,极少伴呕吐,大便一天少于10次,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患者粪便带粘液或血,皮肤弹性正常或略差,大多数患者能照常进食及起床活动,脉搏、血压、尿量均正常。
3.2中型腹泻次数一日10~20次,精神表现淡漠,有音哑,皮肤干而缺乏弹性,眼窝下陷,有肌肉痉孪,脉搏细速,血压(收缩压)儿童(9.33kPa(<70mmHg ,成人12~9.33kPa(90~70mmHg),尿量每日<400mL,脱水程度相当体重儿童为5%~10%,成人为4%~8%。
3.3重型腹泻次数一日20次以上,极度烦躁甚至昏迷,皮肤弹性消失,眼窝深凹,明显发绀,严重肌肉痉挛,脉搏微弱而速,甚或无脉,血压(收缩压)儿童(6.67kPa(<50mmHg=,成人(9.33kpa(<70mmHg=或测不到等循环衰竭的表现,尿量每日<5OmL或无尿,脱水程度儿童相当于体重10%以上,成人8%以上。
3. 4中毒型(干性霍乱)为一较罕见类型,起病后迅速进入休克状态,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
4 治疗原则4. 1 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
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
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4.2 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
4.3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
4. 4在液体疗法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
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连服3天。
5 解除隔离标准5.1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如无粪便,可用肛拭子从直肠取粪便)未检出霍乱弧菌者解除隔离。
5.2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日起,住院隔离。
不得少于七天。
5. 3慢性带菌者,大便培养连续七天阴性,每周培养胆汁一次,连续两次阴性者可解除隔离,但尚需进行流行病学观察。
6 疫点疫区处理疫点疫区的划定及处理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
对从首例病人检出的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应及时做噬菌体-生物分型。
如为流行株要及时划定疫点、疫区,并按下列规定处理。
如为非流行株,按一般腹泻病菌处理。
6.1疫点、疫区的划定a。
疫点:指与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同一门出入的住户或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若干户为范围。
b.疫区: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
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或毗邻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
6.2疫点处理a。
疫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时,城镇于2h内,农村于6h 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卡。
b。
隔离治疗传染源: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立即就地隔离治疗。
转送病人时对途中污染的物品、地面和运送病人的工具要随时消毒处理。
c。
疫点消毒: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未消毒。
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进行消毒。
d。
验便:对疫点内所有人员,自开始处理之日起每日验便一次。
第一次采便应在服药前进行。
e。
病家和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可根据药敏试验情况和药物来源选择一种抗菌药物,连服2天。
6.3疫点的解除:在传染源隔离后,疫点内所有人员验便连续两次阴性,无续发病人或带菌者出现时可予以解除。
如无粪检条件,自疫点处理后5日内无新病例出现时亦可解除。
6.4疫区处理:加强饮用水消毒和水源管理、饮食卫生和集市贸易管理、做好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
及时发现传染源,按6.2规定处。
理、防止传播。
二、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1 诊断原则须依据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确诊则须依赖于病原学的检查。
2 诊断标准2.1 流行病学史:病人有不洁饮食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2 症状体征2.2.1 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2.2.2 急性普通型(典型)菌痢急性起病、腹泻(除外其他原因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2.2.3 急性中毒型菌痢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
根据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下类型: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症,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发花、发绀等。
脑型(呼吸衰竭型):有脑水肿表现,如烦燥不安、惊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变,甚至出现脑疝、呼吸衰竭。
混合型:同时出现休克型、脑型的症候,是最凶险的一型。
2.2.4 慢性菌痢急性菌痢者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为慢性菌痢。
2.3 实验室检查2.3.1 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
2.3.2 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为确诊依据。
2.4 病例分类2.4.1 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急后重症状,难以确定其他原因腹泻者。
2.4.2 临床诊断病例,具备2.1,2.2和2.3.1中任何一项,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之腹泻。
2.4.3 确诊病例,具备2.3.2和2.4.2中任何一项。
三、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感染性腹泻广义系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之腹泻。
本标准则仅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
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引起之肠道感染,较常见的如沙门菌肠炎、肠致泻性大肠杆菌肠炎、致泻性弧菌肠炎、空肠弯曲菌肠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蓝氏贾第鞭毛虫肠炎等。
其临床表现均可有腹痛、腹泻,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处理原则亦相似,但不同病原体引起之腹泻,在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上又有不同特点。
有的为炎症型腹泻,有的为分泌型腹泻,最后确诊须依赖病原学检查。
感染性腹泻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尤以夏秋季更为多见,制定本标准对本组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对此范围的感染性腹泻的诊断及防治依据。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 炎症型腹泻inflammatory diarrhea指病原体侵袭肠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导致的腹泻。
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如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等。
2.2 分泌型腹泻secretory diarrhea指病原体刺激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
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稀水便。
镜检红白细胞不多,如肠产毒大肠杆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
3 诊断原则引起腹泻的病因比较复杂,除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可引起感染性腹泻外,其他因素,如化学药品等还可引起非感染性腹泻,故本组病人的诊断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粪便常规检查来综合诊断。
由于本组疾病包括范围较广,而上述资料基本相似,故病原确诊须依据从粪便检出有关病原体,或特异性核酸,或从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
4 诊断标准4.1 流行病学资料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夏秋季多发。
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去不发达地区旅游史。
如为食物源性则常为集体发病及有共进可疑食物史。
某些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等)、肠道致泻性大肠杆菌(EPEC)、A组轮状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则可在婴儿室内引起爆发流行。
4.2 临床表现4.2.1 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
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4.2.2 已除外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
4.3 实验室检查4.3.1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
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亦可有少量或无细胞。
4.3.2 病原学检查(详见附录A):粪便中可检出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如肠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菌、轮状病毒或蓝氏贾第鞭毛虫等。
或检出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
临床诊断:具备4.2.1,4.2.2,4.3.1者,4.1供参考。
病原确诊:临床诊断加4.3.2。